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生合作学习课堂建设的策略研究

2019-03-18 11:48侯旭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核心素养

侯旭

摘 要:纵观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知识本位的双基教学,到以学生为主体的三维目标,再到富有时代性的核心素养,都在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基础教育肩负着引领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合作学习课堂;策略研究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基础教育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教学环节的变革,整合利用教育资源,并且转型的课堂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优秀的品格。

一、合作学习是改观课堂内气氛的学习方式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开展。因此,小学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

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合作学习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合作学习是一种合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学习方式,一步步把原本不可能的任务变成现实,使现实发展水平一点点提高。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相比,学生在与教师或小组同伴一起学习时会表现得更好。合作学习改观课堂内气氛,教学质量会提高,学生心理会改善,学生的学业成绩全面提高,学生的非认知品质(坚持、自控力、乐观、勇气)等方面的明显提升。建立小组成员积极相互的依存关系,一旦形成,他们个人的成功与小组其他成员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

素养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素养的培育需要学生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基于核心问题的探究学习,基于自主预习的小组学习。这就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不谋而合,培养小组合作交流技巧,制作小组进步目标等,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协作互助的战斗团队,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实现成功互动,积极互赖,师生、生生之间的多项交流,将班组授课制的条件下学生个体间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合作学习对教师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能够对教育问题及教育规律理解和把握,是教育实践者,不断增强教育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体验合作,学会合作,尤其课堂问题设计(通过优质提问和理解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学情预设、课堂调控、目标落实、时间分配上建立课程发展观。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观,课堂上你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引领者,是一位神情专注的倾听者,是一位参与其中的思辨者,每一章、每一段、每一点到处感受着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激情,无不体现着教师合作学习的理念。

由此,核心素养以合作学习为载体,深植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不同学科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尽相同,却都指向培养学生具有积极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的科学精神。

二、问题式引导,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一节高年级的英语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课件出现第一幅绘本插图。观察发现,这幅图中,其中一个重要角色头上已有一句台词,教师抛砖引玉,顺势为另一个角色插入显示话语的插图符号,然后提问“Who knows what does Mr Rabbit say out?”(谁知道兔子先生说了什么?)问题式引导,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将孩子们的思路完全拓展开。思维就此活跃起来后,教师顺势出示协作任务卡:给故事中五幅插图的角色增设台词。填写任务卡,小组协作。每一个角色就等于有了六句台词。鼓励学生在原文基础上尽可能丰富表演内容。提示学生在语言内容、表演方式、语音语调等方面综合思考,进而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搭建支架。

在一节“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数学课上,教者提出问题:先猜一猜哪个分数大?能想办法验证一下吗?此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致使学生迫不及待与伙伴们展开讨论。运用猜想、验证、观察、发现、推导等活动让原本很枯燥的知识变换学习方式,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生成新知识,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语文课文模式,注重生生课堂,关注语文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实现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对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进行培养。课堂上,任何一个孩子都要进行事务设置,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协作的过程中,体会合作思维的拓展与延伸,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比如,我在进行《猴王出世》这一课文教学时。为了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与小组合作能力,围绕“我国的四大名著经典人物形象”这一主题,将全班同学分为7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所读过名著中经典人物进行讨论,并选取一个最为熟悉的《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进行练习,分析人物形象。

在结束练习后,我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轮流进行文章朗读。朗读结束后,还由学生来品评文章的优劣,教师进行客观点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事事有人做。使他们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领略了经典著作,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了学生读好书的兴趣。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成为引导学生在语文领域更上一层楼的指路航标。

合作学习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坚实阶梯,合作学习适应各学科课程,以及各种学科活动的开展。作为教师,更需要结合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学科魅力,能够让学生的内心深处、思维深处都涌动智慧的浪花,体现思维与思想的灵动,使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许利芬,邱春辉.小组合作学习是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2):106-117.

[2]吴志美.小組合作学习,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2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