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文凤
摘 要:小学作为学生教育活动的初始阶段,在教学管理中融入科学与人文要素是十分必要的。以现阶段小学教学管理发展现状为写作切入点,在简要分析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管理结构体系的僵硬化、教师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不完善、教师教学管理理念有待加强等科学与人文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一系列科学与人文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学与人文;小学教学;管理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融入科学化与人文化理念已经成为各校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这篇文章先是简要叙述先进教学管理理念的缺失、科学民主管理方式的缺失等小学教学管理现状,随后提出一系列科学与人文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现阶段小学教学管理发展现状
(一)先进教学管理理念的缺失
现阶段仍有很多小学在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如,一些学校强调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学,忽视对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与此同时,一些小学教学管理人员没有随时代变迁变更教学管理理念,先进教学管理经验的缺失会影响学校的长足发展与进步。
(二)科学民主管理方式的缺失
经过调查与研究后可以发现,一些小学的重大事项都是由有关领导人员进行决定,教师很少有发表自己意见与建议的机会,其每一步都是需要根据学校领导人员制订的规章管理规定进行的,教师很少会按照自身的需求与目标开展教学管理工作,长此以往会打消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简析科学化与人文化
(一)科学化内涵
新课程改革政策的落实逐渐将终身学习的教学观念提上各个小学开展教学活动的日程上来。小学阶段的教学作为学生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學阶段构建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将促进学校的长期发展与进步。与此同时,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时需要格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因此,在小学教学管理过程中关注学校的整体办学特点,全方面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综合素养就成为科学化教学管理的重要前提。
(二)人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诉求也在逐渐增强。现阶段的小学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提升,还需要逐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人文素质。对此,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就要融入以生为本的理念。通常来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若想要传播人文素养就必须从教师做起,通过教师教学职业观与道德观等要素的培育来逐步提升教师的师德,用言语与行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人文主义关怀的优势。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管理中融入科学化内涵的同时加强人文主义要素是十分必要的。
三、科学与人文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管理理念有待加强
当前由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其各个学校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理念也不尽相同。其教师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该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方面,很少对学生开展科学人文素养的培育;加之教师受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影响科学与人文教学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师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小学内部完善的激励制度对于教师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科学人文教学管理理念的落实具有重要的引导促进作用。但是一些小学内部忽视科学人文教学管理理念的实施以及相应激励体系的完善。
(三)管理结构体系的僵硬化
经过调查与研究后可以发现,当下在众多的小学中仍旧以公立学校居多,其受学校体制与性质的影响,相比较于私立学校缺乏相应的竞争机制,很多管理类岗位上的工作人员经常会在同一职位上任职多年而不发生任何变动。僵硬化与单一化的管理结构体系与任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会使一些教学管理人员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经验开展教研活动,长此以往会使学校的管理体制存在较严重的弊端,不利于学校科学人文教学管理的发展。
(四)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
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以其独特的理念与精神促进学校教学水平与管理水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是学校整体教学特色与教学理念的重要体现。但是当前大多数小学都将发展重点放在教学水平层面,进而忽视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例如,有一些小学会加重校园内部的物质文化建设,使其内部缺少相应的特色;有一些小学虽然会定期开展一些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但是其缺乏相应的内涵,使其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综上所述,以上这些情况都会使校园内部规章管理体系不够科学化与严谨化,导致校园文化缺少相应的人文视角,很难引起教师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自觉遵守并成为内在驱动力。
四、科学与人文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管理体系的完善
经过调查与研究后可以发现,现阶段部分小学在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的构建方面仍旧是不完善和不科学的。若想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小学教学的科学人文管理水平就必须要将工作开展的重点放在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层面。首先,小学班主任应该全面透彻分析现阶段学校的实际教学水平与运营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将科学发展观“以人文本”的理念和社会客观发展规律融入其中,逐渐将小学教学管理体系进行深化改革与完善;其次,小学班主任在构建小学班级管理体系时还需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教学的主体地位,引导班级学生积极发表自身对学校教学管理体系构建的意见与看法,并及时指出学校管理制度中的不合理现象;与此同时,学校班主任在构建教学管理体系后还应该及时交给学校领导、家长、学生进行审阅,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及时进行整改,以此保证学校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人文化。
(二)教师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
小学整体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学生整体学习素养的高低是检验学校教学是否具有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与首要目标。对此,深化教学体制改革是科学与人文视角下促进小学教学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举措。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班级管理理论。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核心是“新”,其主要是指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革新,学校的教研领导人员应该紧随时代的变迁积极采取“引进来和走进去”的方式,定期组织小学内部教师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与模式,用新型科学观、发展观、人才教育观等理念更新来彻底替代原有的教师观和教学观,逐步走向教学改革的道路。其次,将教学体制改革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学校的小学班主任要在校园内部构建完善的网络型教研平台,将各个年级组最新的教研成果放置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定期组织学年内教师到网站上进行学习,将科学与人文的教学理论与小学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以此提高小学教学管理水平。
(三)在校园内创造科学与人文的教学管理环境
当下大多数学校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其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增长为学校开展教学的首要前提与核心,很少会对学生的思维与理念进行相关的培养。通常来讲,教师是学校教学活动开展的引导者与组织者,只有自身意识到将科学与人文理念融入小学教学管理的重要性,才会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生开展人性化的模式管理。因而,小学班主任在小学校园内部创造和谐温馨的人文教学环境就变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在为学生创造人文教学管理环境时,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开展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与学习状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特色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面发展。
(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教学素质与综合素养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通常来讲,小学生年龄较小,其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发育尚不完善,教师的言行活动将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对此,若想在科学人文视角下开展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首先,学校在对教师进行招聘时应该将关注重点放在教师的综合素养方面,在对教师招聘后还应该定期对其开展人文科学教学管理理念的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小学班主任的综合素养与教学管理水平。其次,学校的有关管理人员还应该积极组建校内教师进行交流与探讨,在交流与互动中逐渐形成科学人文的教学管理理念与模式。再次,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人员与领导人员还应该定期在学校内或者年组内组建读书教研活动。例如,有关管理人员可以在教师办公室内部设置读书角落,放置具有人文化与科学化内涵的书籍以供教师进行阅读与学习,在保证教师阅读广泛性的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根据自身所教授科目进行阅读书籍的合理选择,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最后,改進教师教研活动的时效性与实践性。历来各个学校都是通过教研活动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效率,若想在此背景下增强课堂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人文化要素,就要彻底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单一刻板的教学局面,将时效性理念融入教研活动之中,切实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全面的解决。
综上所述,在科学与人文视角下开展小学教学管理活动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冉立军,杨慧.浅析“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教育管理模式[J].人文之友,2018(12):168.
[2]宫珂.核心素养视角下校长文化领导角色的反思与重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4):26-29.
[3]邢栋.小学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文特点浅析[J].考试周刊,2018(21):16,108.
[4]马丽娜,李娜.小学管理科学化及人文特点[J].教育艺术,2017(1):3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