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过对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创新案例实践活动的研究,旨在探讨人力资源短缺的独立院校图书馆,如何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学生馆员的力量,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从而为其他独立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独立院校图书馆 阅读推广 互联网+ 学生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2-00-01
一、阅读推广的定义及开展意义
阅读推广顾名思义就是推广阅读,简而言之就是社会组织和个人为促进人们阅读而开展的相关活动,也就是将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阅读活动推而广之,详言之就是社会组织或个人,为促进阅读这一人类独有的活动,采用相应的途径和方式,扩展阅读的作用范围,增强阅读的影响力度,使人们更有意愿、更有条件参与阅读的文化活动和事业。[1]
2014年和2015年,“全民阅读”连续两年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更是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出,希望全民阅读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在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全民阅读”大环境下,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服务载体,是阅读推广的资源保障中心,能否把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深入的做好,对于培养社会未来型人才和放大其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2]
二、阅读推广案例实施背景
1.独立院校图书馆四位一体的学生馆员管理服务模式
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独立院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办学资源以自筹为主,学校在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追求效益最大化,对于图书馆这样的没有直接效益的服务部门则紧缩人员配置。独立院校图书馆大量引进学生馆员,不但能使图书馆从经费和人员紧张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又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践。
目前,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图书馆已基本形成学生管理委员会,读者服务协会,勤工助学学生和志愿者服务组织四位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学生馆员管理服务体系。
2.互联网+环境下 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概念也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图书馆的实践活动中,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智慧型图书馆的建设也成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模式,这对于独立院校图书馆也不例外。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图书馆为建设智慧型图书馆,引入了RFID自助借还系统,OPAC自助检索机,网上预约平台,移动服务平台(馆学长微咖和馆学长咨询QQ),微信机器人等一系列智慧型系统和设备。通过远程网上自助服务,开放式嵌入式服务和移动智能终端服务等方式力图打造互联、高效、便利的图书馆。
3.双院制和通识教育实践课程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实行“书院+院系”的双院制育人模式。书院和院系并行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院系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书院主要承担专业培养之外的其他素质教育、学生管理及咨询等任务。学校构建了七个模块的通识教育体系,其中本次研究的案例属于本校通识教育实践课程。
4.品牌阅读推广活动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图书馆自2016年开馆以来,每月的琴湖书话活动已成为学校阅读推广的品牌活动。目前,本校图书馆已举办六期琴湖书话活动,图书馆依托读琴湖书话系列活动,通过多项主题演讲与访谈,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读书变成读者的一种生活方式,丰富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本次案例研究以“我的大学”为主题的第三期琴湖书话活动为例。
三、阅读推广案例简介
1.案例背景
琴湖闻笛话书声,静听雨铃予君品。琴湖书话是由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图书馆为全校师生打造的一个互动式分享沙龙,本活动秉持着“自由、开放、多元”的精神,汇聚思想。每期节目由一位主讲人倾情演讲,分享他们对书籍的理解与收获,分享他们对音乐电影的喜爱与鉴赏,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每一次琴湖书话活动都是一次有价值、有锋芒的思想碰撞。
刚进入大学的学生,第一次远离原来熟悉的一切,总有些新鲜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甚至有突然的无助和不适。为了促进同学们做好大学规划,对大学生活更加充满信心和期待,同时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的含义,为此图书馆特意举办以“我的大学”为主题的活动。
2.案例推广意义
大學将赋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实践去认真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将重新树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让学生有机会释放自己的能力,用实践去检验自己大胆,新奇甚至疯狂的猜想。本期图书馆请来了专家,围绕“我的大学”来解答大学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明白,不是大学决定你的未来,而是无论在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环境,自己都知道要成为哪种人。
3.案例前期准备
线上宣传:通过三全学院图书馆官方微信平台馆学长微咖、官方QQ平台馆学长QQ、图书馆网站、图书馆信息发布平台等渠道对第三期琴湖书话活动进行宣传,发布活动预告推文,发布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活动流程等,在官方微信平台馆学长微咖设置报名入口,学生可在官方微信平台上输入个人信息直接报名,报名途径快捷方便。
线下宣传:组织学生馆员绘制活动主题海报若干,主要贴在图书馆入口处、各书院的公告栏、第一教学楼、新老餐厅等,充分吸引每一个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及参与其中的热情。
4.案例内容
活动前期:活动采取电子票入场制。学生可提前通过官方微信平台进行线上报名,名额600个,报名成功后,活动当天即可凭二维码入场。
活动中期:候场时播放青春电影混剪视频,契合第三期活动主题。主持人邀请三位演讲人依次倾情演讲,每人演讲时间为二十五分钟,演讲内容为“我的大学”以及“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三位主讲人对于为什么上大学,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给学生们做了详细解释。而后,三位主讲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在大学期间应该学会主动学习、明确自己的目标、懂得规划自己的人生。让学生们深刻的了解到:在以后的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个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位主讲人全部演讲完毕,主持人全部邀请上台座谈热点话题,时间为二十分钟。更是学生们明白了:理想是航帆,信念是马达。由学生歌手演唱校园民谣歌曲,道出了大学生活中,奋斗的艰辛、青春的精彩、以及梦想的美丽。演唱结束后,学生馆员组织观众有序退场。活动预计时长两个小时。
活动后期:指导老师带领学生馆员归还物资,统计学时信息表,撰写新闻稿,撰写活动回顾推文。
四、案例创新点
1.互联网+概念在活动中的广泛使用
无论是活动前期和后期的宣传,还是参与活动入场的电子劵,都是阅读推广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一个很好的实践。过去,活动宣传大多依靠线下宣传,如画海报或者通过学务部门层层传达到学生那里,宣传效果不显著,宣传受众小,学生抵制情绪也比较严重。互联网新媒体的宣传平台,扩大了活动的宣传受众,也给了参与活动的读者一个互动平台。而电子劵的入场方式,既节约了参加活动人员的时间,也避免了同学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排队领票这一现象。
2.学生馆员的充分参与
阅读推广活动是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但独立院校图书馆苦于人力资源紧张,在活动过程中会有诸多限制。学生馆员参与阅读推广活动,不仅缓解了人力资源的紧张,也给阅读推广活动注入了更多活力和新鲜血液。学生馆员在组织和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既很好的锻炼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又加深了对图书馆工作的理解和了解,架起了一座读者和图书馆馆员沟通的桥梁。
3.把阅读推广活动纳入学校实践课程
本校的阅读推广活动隶属于通识教育实践课程,学生参与度高,影响广泛,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實践课程,既拓展了自己的视野,也可以获得实践课程的学分。
五、活动注意事项
活动前期,要注意和学校各书院学生组织和校学生组织及相关指导老师进行密切沟通和联系,活动主题要贴合学生需求,应提前与各方协调好(时间安排、地点确认,节目配合,人员需求等),协调期间注意图书馆馆员和学生馆员的语言和行为方式,以免造成沟通不畅的冲突问题。活动期间,工作人员要各司其职,不慌不乱,态度友好亲切的维持现场秩序。活动期间需考虑天气问题,做好随时应变的准备,提前要将所需或可能需求的物资准备到位。活动前期和活动后期的活动宣传工作要保持一致,做好融合,确保活动宣传的准确定和连贯性。积极做好备案,面对活动中的突发状况,要随机应变,妥善处理。
希望上述案例可为其他独立院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怀涛.阅读推广的概念与实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2-3
[2]孙建辉,丁思思.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多元化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情报,2017(58)
作者简介:陈燕(1988.6-),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图书馆,研究方向:流通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