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

2019-03-18 01:58许正莲
商情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小学情境

许正莲

【摘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水平、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要注意每一个情境有助于学生学习,要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并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要善于多途径、多形式创设情境,善于将预设的教学情境与课堂随时生成的教学情境结合运用。要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绽放。

【关键词】教学课堂  情境  课堂  有效  数学  小学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目前,很多教师非常重视创设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

(一)寓教于乐,创设趣味情境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如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了“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

(二)创设悬念情境

营造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锤炼学生创新能力的氛围,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设疑、制造“悬念”,为学生提供乐于思考、主动探索、大胆质疑、敢于标新立异的教学情境,调节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时我先播放《猴哥》。师:同学们,喜欢孙悟空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生1:他会72变!生2:他能降妖除魔!

师:对!孙悟空还有一件非常神奇的兵器――是什么?生:金箍棒!

师:金箍棒有多神奇呢?生:变长变短,变大变小……课件展示金箍棒变长变短,孙悟空把金箍棒放到耳朵里去生看。

于是,金箍棒贯穿于整个课堂。我创设的“情境”为新课顺利地进行铺设了一条通向新知的桥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别致新颖、富有悬念的情境,则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三)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情境

思是智力的核心,只有通过思维活动,学生才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规律,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在数学课上,应积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思考,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渲染气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设置疑问,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有两只小熊,他们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为什么呢?就为他们手中的巧克力,都说自己的大,对方的小”,这时教师出示两块平行四边形的涂色卡纸,即两块“巧克力”。问学生:你们能帮助这两只小熊吗?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发出学生的思考。怎样才能比较这两块“巧克力”的大小?只有通过计算才能更科学、准确地比较。诱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进一步渗透通过计算才能比较科学准确的教学思想。

二、创设情境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认识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防止认识上的片面性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个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数学本身,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如“计算数学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绝不是说所有的计算数学都必须从生活中找“原型”,因为计算还有自身的规律需要让学生去掌握。

(二)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

如果是问题情境,提出的问题就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尽可能做到小而具体、新而有趣,既有适当的难度,又富有启发性。这样学生才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创设的情境中及时提炼出数学问题,切记在情境中“流连忘返”“东来西扯”,游离于目标之外;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情境的作用,不能“浅尝辄止”,把情境的创设作为一种“摆设”,以至“穿新鞋走老路”。

(三)情境的内容和形式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有所变化

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很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表现活泼、内容生动、形式丰富的情境,如运用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多创设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内在的、隐性的美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对情境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四)创设情境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

研究表明,认识兴趣与学生的知识基础有密切关系。因此,课堂教学应先易后难、由浅入深、从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应做到:一要熟悉教材,掌握知识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

创设情境毕竟只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所以关注的焦点应落足在情境是否有效,是否有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而不是这个情境本身是什么。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做到朴实、实用,要从教学条件水平、学生生活实际、简单好操作等方面去考虑。要注意每一個情境要有助于学生学习,要重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并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来,要善于多途径、多形式创设情境,善于将预设的教学情境与课堂随时生成的教学情境结合运用。要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分析问题,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情境中绽放。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小学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