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昭月
摘 要:当今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愈发看重大学生综合素质,学生更渴望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能引导自身全面发展,如何建立起一套适应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体系成为了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能力、切实做好学生培养工作的直面挑战,本文以天津财经大学学生活动开展情况为例,探讨不同层次学生在不同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要求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辅导员职业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根据该定义,辅导员职业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生日常事务管理;第三,学生学业、职业发展指导。在职业能力三方面要求中,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让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所成长和收获,这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现阶段高校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2 以提升综合素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及实践过程
2.1 提升自身基础能力,助学生健康成长
步入大学后,绝大多数学生发现大学无论是生活节奏还是学习氛围与中学时代相比都出现了极大的改变,而学生的自身发展背景、生活的地域文化及学生本身的性格和素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就使得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并做好自我学涯规划成为学生培养的先决战。案例中的校园活动就是希望从学生生活、学习和自我素质三个基础面对学生在大学中的健康成长进行初步的有效引导。
1)辅学生掌控生活。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应始于新生入学期间,新生报道手续独立完成的倡导便能让新生意识到:大学要靠自己。组织新生开展“会游天财”活动,能够帮助新生快速熟知校园各个建筑的分布尤其是对功能性建筑的认知,在主干线路设置团体游戏点位,使学生在穿梭校园中聆听历史故事,在互帮互助的团体游戏中破冰熟悉。
面对学生宿舍凌乱不堪尤其是空饮料瓶杂物堆积如山的状况,开展“易绿行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以物易物、清整宿舍、奉献温暖”的满足感。几十个空瓶或几本废旧图书杂志就能换得一盆绿植装点生活,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学生们空前的支持,过万的空饮料瓶、几百斤的废旧书报杂志以及进入宿舍焕发生机的近千盆绿植记录着“易绿行动”对学生宿舍废旧物品清整的累累硕果,变卖废旧物品的收入在活动最后也都化为一份份包含关爱的文具或用品最终送到福利院孩子们的手上。正是因为这样“易得绿意、书送花香”,易绿在学生群体中有着非凡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2)导学生规划学习。一入大学,学生们都对全新的学习环境以及与高中截然不同的授课方式产生一定的不适应,一个为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四年的学习生涯做出合理规划的学习经验交流会——益思会来到学生中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学长学姐就自己在学习、就业、社团活动中的经历以及自己对大学四年的规划等方面,为新生传授宝贵的经验,新生们也有机会问出心中的疑惑,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收经验、提问题、长见识、生想法,益思会可以说在学生入学伊始便敲开了同学们学涯规划的大门。
除了针对新生的循循善诱,结合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在学涯规划中也针对高年级学生推出了有专业特色的学习辅助类活动——会计技能大赛。赛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专业针对性,既有会计专业知识的笔试作答,更有现场账目审核,报表查漏等实操性的检验。不要死读书,更不要读死书,培养专业知识储备过硬同时具有优秀实操动手能力的实战型人才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过程。
3)领学生提升素质。全方位多元化的成长是国家、社会对新一代大学生的期许,也是我们教育工作担当者的职责。在辅助学生自立生活,引导学生规划学涯之时,“新媒体大赛”活动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发掘自我潜能,拓展自身能力,提升个人素质的良好平台。活动结合PS、视频制作、摄影等多种媒体展现形式的比拼,让学生在大舞台上向世界诉说自己作品的精彩。这个平台是有基础的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更是一个肩负教学任务、培养零基础学生掌握一门技能的孵化器。让有基础的同学将优势化为特长,让有意向的同学将兴趣转为技能!
宝剑锋从磨砺出,让学生本是优秀的一面变得夺目,是提升学生能力的优秀成果;而无中生有,让学生掌握一门出彩的技能,则应成为学生素质培养道路上最普遍的目标。
2.2 狠抓学生干部培养,炼骨干成长成材
除了通过活动对全体学生综合素质锻炼提升外,针对学生骨干也会打造有针对性的能力培养体系,学生骨干不仅能够获得自己努力之后的欣喜,还有对自己能力提升后的满足。
1)鞏固基础素质。学生骨干培养体系中,专职辅导员会对新晋学生骨干进行统一辅导,内容涵盖学生干部自我修养、各学生组织职能划分、工作重点及工作细节的掌握、学生活动开展的标准流程等等,一些列的辅导能够使新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学生骨干“一老带一小”的职位传承机制,能够让有经验的老成员对新成员进行一段时间的经验传授与活动带动,借此来实现真正深入细节的传承与交流。此外,涵盖PS、视频制作编辑、摄影、办公软件的深度基础技能培训,能够为今后学生骨干的顺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开展特色训练。各个学生组织有着不同的职能分工,也各具特色,而这各有侧重的职能分工也对学生骨干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内训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内训内容根据各学生组织所承担的职责进行特定设置,为锻炼新骨干的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每次内训均由第二级层的骨干带领分管干事进行内训内容的拟定和组织,每次内训后进行内训总结并进行内训记录。内训制度的建立在保障学生组织人人都能打仗、打胜仗的同时,也是增进成员之间深入交流、快速形成整体战斗力的良好契机。
3)随做随学随提升。在整体培养体系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骨干们随时可能出现新创意新想法,在确定其可行性后,可以适时调整活动的规划策略,这就对各学生组织骨干成员的应变能力和做事效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每周全员例会制度、活动碰头会制度、部门协调会制度等一系列活动保障性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各学生组织整体运转顺畅。学生骨干们且行且学习,且做且提升,在一次次活动的摸爬滚打辛勤磨砺后,他们愈发成熟、稳重,随时能承担组织赋予的艰巨任务,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3 实践反馈及思索
3.1 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与思维能力
学生活动来源于学生需求与育人的双重要求,如何将两者完美地无缝对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学生骨干的反馈与支撑。辅导员可以提出大学生活动的大方向,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则要靠真正身在学生群体中的学生干部出谋划策。
3.2 老酒装新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法
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存在生命周期,尤其是如今信息化高度发达,各种活动的呈现方法层出不穷,一种培养方式想要持久弥新,就需要保持核心精神不变的情况下,对自身的内容设置、表现形式、活动载体乃至宣传方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否则就会被学生群体所遗弃。
3.3 人才培养体系应更具立体化、人性化
95后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有着很大差别。更为良好的成长环境、更全面的素质教育和如今开放的社会讯息氛围使得如今的学生思想更为开放,个性更为独立,性格更为成熟。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正面临着学生群体的考验,线上线下的双重活动形式、模拟型与体验型活动的引入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互动形式都应成为培养体系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2014.
[2]白永生,李俊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J].教育与职业,2015(32):62-64.
[3]陈静.论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J].品牌研究,2015(3):21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