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雨芳
【摘要】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做深层次的欣赏把握,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等各种核心素養的提升。通过涵咏吟诵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诗中蕴含的感情和内涵,再通过鉴赏品味诗歌中的语言和细节进一步体悟诗歌的情感和意蕴,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各种思维能力,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达成语言文化的积累和审美情趣的养成。
【关键词】诗歌教学 核心素养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88-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把“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放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首位,可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让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诗歌教学是完成这个目标的关键手段之一。
诗歌,是文学的源头。词学大家叶嘉莹说:“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所以,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对诗词的意蕴、作者的情感作深层次的欣赏、把握,有助于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促进学生知情意等素养的全面发展。
那么怎样在诗歌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呢?下文就笔者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点探讨。
一、涵咏吟诵
用情用心去读,用多种方法去读,朗读、默读、细读、精读、赏读、反复读、比较读。 “读”,是走进诗歌的第一步。不在读上做足功夫,就无法开展深入的教学。必须舍得花时间读。
1.在诵读中感受诗歌音乐美。比如学习戴望舒的《雨巷》,诗中始终笼罩着一层丁香花般淡淡的哀愁。诗人在阴暗寒冷、迷蒙破败的雨巷里彷徨痛苦,找不到出路,但仍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怀有一种信念和追求。而那个丁香花般美丽却忧郁的姑娘也让人生出无限的向往。而这首诗一唱三叹,迂回反复,回肠荡气,叠句、复沓、重唱也只有在反复诵读中才能感受到它的音乐美,才能感受到蕴含其中的那份感慨和心境。
2.在诵读中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和深切内涵。李清照的《武陵春》,国破家亡物是人非,她不胜悲戚之感,看起来抒发的似乎只是个人愁情,丈夫死去,自己一个人在江南飘泊,孤苦无依,无比凄凉,但个人的哀愁却有时代的巨大悲痛为背景,也就间接地反映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而她的《声声慢》,更是写出了她那份刻骨铭心的孤独和痛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却能让我们感觉到她像是陷进了一个深渊里,不着边际,她孤独害怕,凄清冷落,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彳亍在无比苍凉寂寥的深秋里,她到底在寻找什么呢?也许是国家民族的前途,也许是自己的爱情,又也许是自身的价值?但这一切此生再不能实现了,她只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情感和内涵都要通过不断的诵读,不断地咀嚼,才能好好感悟到。教学过程中结合诵读和点拨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在阅读中感受,在感受中积累,在积累中运用, 运用中提高。
二、鉴赏品味
1.“品”。要字句咀嚼地品味,更要勾连整体类比其他,要品评其外在的形象特点,更要涵咏其内在的意蕴风神。“品”的过程,是个生与生、师与生多向交流的过程,也是个课堂精彩不断生成的过程,更是一个趣味与质疑、问难与辩驳不断深化升华的过程,这个过程,越是润泽、活跃、丰满,便越是能品出诗歌的韵味。
2.“引”。“读”与“品”的主体是学生,而“引”的主体则是老师。在探微揣摩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随着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读和品,不断生成许多解读,教师要能够拨开众多繁杂信息,迅速扎住闪光之处,引导推进,激发升华。如何引导推进,全在于教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对学生的微观洞察。他的每一句话每一次引导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带着学生有机地深入文本,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3.“准”。解读诗歌,最忌讳零碎,零零碎碎会淹没主体,最后往往肢解了文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文字游戏里迷失了方向。比如在教学《错误》时,要想探究这首诗的意旨所在,我们就抓住“莲花”、“向晚”、“紧掩”、“江南”、“城”、“街道”、“窗”这几个词来努力探究便好,按整首诗逐个小节的顺序来把握,一节课就可以将意象、情感和主体结构拎了出来。 如此,课虽了结而意味犹在。
三、延伸拓展
1.举三反一。教材里选用的作品毕竟有限,我们老师要做的就是多向学生推荐更多的相关的作品,使学生能“举三反一”。 特别是诗歌。韩军在他的《“新语文教育”论纲》一文中提出语言的学习规律恰恰是“举三反一”,而不是“举一反三”。语言的学习,需要无数的语言例子的反复撞击和刺激,才有可能说出点滴,而长年累月通过更多例子的反复积淀,也才有可能“奔涌而出”。故而在学习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后,我按照时间顺序为学生精选了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写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忆秦娥娄山关》(1935)、《沁园春雪》(1936)、《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浪淘沙北戴河》(1954)、《菩萨蛮大柏地》、《水调歌头游泳》等, 让读者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一个丰满的、有所变化却又始终在一条线上前行着的毛泽东。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毛泽东的精神风貌,他的政治追求,他的思想局限,更反射了一个国家风雨变迁的历史概况,学生会发现,一个诗人的毛泽东和一个政治家的毛泽东是不能分开的,并能由此对一些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一些深刻的思考和质疑, 并进行有价值的探索。
在学习完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诗歌后,我们的《焚香拾墨》(年段专刊)专门出了一期诗歌单元,推荐一些经典作品,如《错误》《断章》《我爱这土地》《众荷喧哗》《死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乡愁》《寻李白》《致橡树》《远和近》《一代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回答》《雪花的快乐》《偶然》《如果》《一棵开花的树》《热爱生命》等,让学生反复诵读,反复体味,去感受中国新诗的其中意味。
2.开展研究性学习。在学习古诗词时,对那些诗词大家们,我们一般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时,我们做了一个有关苏轼词的专题研究《一蓑风雨任平生》。苏轼的词意境高远清新,风格豪迈旷达。他才华超群,少年得志,但后来却频遭挫折和贬降,但他在失意中却能保持达观豪迈的人生态度,是他留给我们后世子孙的另一份财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后人努力传承的精华所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作品等,阅读有关书籍,然后探究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后,形成文字。本组成员还要对彼此的小论文进行阅读评价,然后小组汇总,在班级里交流。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快乐,合作交流的自信,并且通过探究他们真正认识到苏东坡的伟大之处,这应该是一辈子的财富。
同样的,学习李煜,有《人生长恨水长东》的专题研究;学习辛弃疾,有《把栏杆拍遍》的专题研究……
3.开展诗歌朗诵会。平时要求学生背诵大量古诗文,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诵比赛。在诗歌朗诵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文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得到语言、文化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最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学习语文的文化氛围。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中国人” 一直以来是我教学语文所追求的目标。我们要让孩子们阅读大量的诗篇,欣赏其中之美,领悟其中之情,浸润自己的心灵。这正符合语文新课标中“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要求。
我希望我的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诗意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史金霞.不拘一格教语文[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
[3]林语堂.苏东坡传[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8.
[4]蔡澄清.在当代语境下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山西:语文教学通讯,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