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玉枫
【摘要】实作课是高职院校各类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想要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创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在对现有实作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针对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两大模块进行探讨。尝试寻求一系列有效可行并且适合我校工科类专业办学特色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作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TM1;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07-01
高职教育中的实作课通常是指实验或实训环节教学,而实验与实训是工科类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备的教学途径。为了贯彻以实践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做为专业教师有必要对实作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规律,创造生动、新颖的“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实作课教学模式。
1.“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提出
(1)目前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的弊端及探讨
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快速完成实验内容,但存在的教学弊端就是有部分学生只是忙于测量或记录数据,为了实验数据而实验,甚至做完实验都不清楚实验原理,更不用说对理论知识深入理解掌握。他们的能动性、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较大限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身份“隐退”,当然让教师从传统的主导身份中“隐退”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要做到恰到好处的“隐退”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实验课程的“全开放”除了设备等硬件外最大的问题是学生本身理论素养不足,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安全意识。作为过渡,教师需做到“隐身不隐责”,在理论课上有针对地提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做实验,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自行拟定实验方案由教师予以指导。让教师由“单唱独角戏”的主导角色转变为实验过程的指导者。当然,教师需在实验过程中把控学生安全,留心观察学生所使用仪器仪表的情况是否异常,测量出的数据是否合理,且尽量采用个别解决的方式;若是存在普通性问题时就应集中反馈适时评讲,这种模式同样能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
(2)实训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探讨
在传统教学中通常让学生按照教师即定的步骤,完成实训任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往往只是担任“施工者”的角色。也无法发挥其能动性。如果在实训教学中,对于实训任务的实现,采取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并拟定方案,而且由教师考察其方案的正确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有益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会得到多种能力的训练。例如:在电工电子实训中,学生以掌握基本原理为核心,分组设计、安装、调试线路,采取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任务。每组或每个学生(若有条件)根据所提出的实训项目任务,设计出自认为“最美观、合理”的走线方式;在电子实训中学生根据原理图设计出“最佳的”元件排列图。采取“求同存异”法,即基本原理和布线合理的要求上,是相同的,而各组在采用的方式上“存异”。教师审视学生的实训过程,倾听他们想法,尽量让学生按照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动手操作;而不是尽量让学生按照老师讲的去实作,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
2.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这种模式后可以看到学生的实践兴趣大增,一个个精妙的设计思路油然而生。给予每个学生有发言权,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发表自己做实习(或实验)的想法,围绕着同一个实习(或实验)目的,展开讨论,整个气氛充满生机。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起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依葫芦画瓢”。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实训中的情感、态度,同时也改变了课堂气氛。课上充满了欣喜与团结,不再是那种只有老师没有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
3.实作课考核模式探讨
教学模式改变后考核方式也变得亲切了。以往只注重理论的考核,而现在不光注重卷面分,还注重实作态度、课堂积极参与的程度。这使得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扩大了,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汲取别人的精华,也是做人做事的重要方法。考核的方式的改变让学生的实作课从“要我做”转换为“我要做”,而老师只要在实作中注意方法引导,思路上点拔,即起到“导演”、“帮忙”作用的效果。从而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学模式的改变。
在实作课教学中要强调师生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即老师的用语随着角色转变,要由“肯定”和“叙述”式转变为“讨论”和“多问”式。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要积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结束语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发展、成熟都要經过一次次的痛苦和历练,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各种新问题当然无可厚非,因为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波折和考验,只要我们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在不断摸索中去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坚持不懈,对学生与教师都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戴君化.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探讨[J].《工业B》 2015年第3月 21卷
[2]陈飞.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第8期 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