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强平 赵丹丹 李琳 张平 雷光
[摘 要] 课堂管理不仅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还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正因为如此,教师们积极探究各种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本文从尊重并激励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内在控制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 课堂管理;激励;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2-0046-02
目前的教育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秩序、课堂氛围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学和学习的效果,而课堂秩序与课堂氛围的状况又直接依赖课堂管理。
一 课堂管理的含义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上进行的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课堂教学管理活动。课堂管理的目的是达成并服务于预期教学目标,进而促进学生的持久发展[1]。
二 课堂管理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发展的意义
课堂管理空间上涉及课堂的所有方面,时间上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对课堂上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教师的角度,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助于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当学生在课堂上安静、专注听讲,教师不必为了维持课堂纪律而中断正常的教学过程,让自己的教学思路清晰、连贯,教学内容衔接有序,甚至可能在预定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学生的反应或提出的问题,产生灵感,对某些抽象的观点给予全新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对某些枯燥的知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在课堂上产生的新的思路和想法,是在良好的课堂管理下形成的课堂秩序和氛围中形成的,是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绝非教师独坐办公桌前通过冥思苦想就能获得的。这些新的思路和想法必将充实到教师今后的教学内容中去,同时也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新的视角和内容。
课堂管理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意义。玛格丽特(C.M)等人在前些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影响学生学习的28种变量中,课堂管理是作用最大的直接变量之一”[2]。良好的课堂管理所形成的良好课堂秩序与氛围,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有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在理解与消化教师所授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甚至会产生一些创新性的想法,提出一些不同常规却又有其合理性的问题。相反,不良的课堂管理往往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往往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呆板,思路狭窄,对教师所授知识,不要说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独具见地的观点,连最基本的理解甚至倾听都很难做到,听课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课堂管理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每天约有长达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课堂上度过,所以课堂管理的好坏还会进一步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主动参与意识的形成,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的培养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正面或负面影响。
三 有效课堂管理的策略
课堂上存在诸多因素和矛盾,使课堂管理有一定难度,而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个性张扬、乐于表现、心态开放、心理脆弱等特点又进一步加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但这并不妨碍课堂管理有效开展,关键在于课堂管理的策略。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课堂管理策略,其中最基本并有效的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一)尊重并激励学生
学生与老师是课堂教学中缺一不可的两大平等的主体,学生与老师之间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只有年龄长幼之别,获取知识先后之别,学生与老师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因此,在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老师也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在课堂管理中,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一些教师习惯于采取批评、责备、命令甚至训斥、嘲讽、惩罚等消极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处理的结果,是学生迫于教师的权威,不敢不服從、顺从,表面上课堂秩序得以维持,但实际上这样的处理方式,并没有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会令学生感到紧张与压抑,会带给学生不安全感,如果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人无完人,学生更是如此,学生缺少足够的知识积累、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他无知所以他犯错,他需要的是学习而不是惩罚[3]。换位思考一下,教师在学生时代的课堂上,不是也一样会出现“问题行为”吗?因此,对待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行为”,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评、责备、命令、训斥、嘲讽、惩罚,而是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强化手段,激励学生进步,满足学生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和学生专心投入的热情。只有有效地激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尊重,学生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进而使学生的身心获得更好的发展。对于学生而言,激励是一种无穷无尽的资源,如果能有效地激励学生,学生的热情就会随之而生,并会体会到被尊重的快乐、接受挑战的兴奋、参与活动的刺激和获得成功的喜悦[4]。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以精彩的教学为基础。教学内容生动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活动中充满知识性、兴趣性,感到学习是有意义和有收获的,这样,学生会自觉专心听课,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课堂氛围积极向上。课堂有效管理的前提就是引导学生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需要精心设计上课的引导活动,在课堂上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这里,有一个案例能更好地说明教学设计对于课堂管理的重要作用。会计学课程中有一个授课内容是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讲到这部分内容时,在一个班中,教师没有安排导入的内容,平铺直叙地进入到企业发出存货的几种不同计价方法的讲解。学生的状态是对这部分内容没有引起特别的兴趣和注意,听课的同学虽然眼望着老师,但只是一味地在听老师讲,明显没有思考的状态,还有少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浏览手机,或者互相说话。此时,教师不得不暂停授课内容,进行课堂管理。而在另一个班中,在具体讲解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前,教师安排了导入内容:企业在购入相同种类的存货时,由于批次不同,供应商不同,市场情况不同,运输距离远近不同等,购入存货的成本就不同,因此,仓库中会存有不同成本的存货,那么,企业发出存货时就面临一个问题,即发出存货如何计价,按最高成本计价?按最低成本计价?按平均成本计价?……当讲到这里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显然大家也意识到这确实是个问题,并且在老师没有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已经自发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这样的课堂状态与前种情况下的课堂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也生动体现了教学内容设计对课堂管理的影响。
(三)强化学生的内在控制
在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对立的,以教师为主设计、制定课堂管理规则,并由教师监督实施,教师的角色是控制者、命令者、支配者,管理者[5],而学生完全是课堂管理的对象,是被控制者、被命令者、被支配者、被管理者,在课堂管理中处于消极被动甚至是对抗的状态,这种模式下,课堂管理必然缺乏内在的效力、动力和活力,课堂管理很难达到高效甚至有效。相反,如果学生能将课堂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使课堂管理变为学生自我的内在管理,课堂管理就能顺畅进行,就能具有活力,就能达到最优的效果[6]。所以,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予学生参与课堂管理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的内在控制。具体措施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课堂管理的作用,共同制定课堂管理规则,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监督课堂管理的实施等。
参考文献:
[1]黄丽红.浅谈有效的大学课堂管理[J].教育探索,2012(1):98-99.
[2]玛格丽特·C.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服务:平等与机会[J].教育展望,1996(2).
[3]张东,李森.课堂管理创新[J].教育探索,2005(10):8-10.
[4]陈时见.论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3-88.
[5]常宝成.课堂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39-41.
[6]李军靠,李 延.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管理研究[J].教育探索,2009(2):54-55.
(责任编辑:张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