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再别康桥》的古典诗歌特质

2019-03-18 01:58施沿沿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笙箫再别康桥起承转合

施沿沿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重游久别的母校——英国剑桥大学时,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在乘船归国的途中挥笔写下的杰作。此诗既是徐志摩本人的代表作,也是“新月诗派”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首具有“新月诗派”“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特色的诗歌,笔者以为它虽披着现代诗(或者叫“新诗”)的外衣,骨子里仍然具备古典诗歌特质。

一、 意象选择

诗人精心地选取了一些古典诗歌的意象,特别是离别类的意象,熔铸成了柔美、绚烂又充满惆怅伤感的意境,渲染了一种微波轻漾似的离愁别绪。说起离别,我們的耳畔可能不自觉地会响起李叔同作词的经典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其中的“芳草”“柳”“夕阳”等离别类意象,在《再别康桥》中均有展现。

先说“草”这个意象,《再别康桥》中有“草”的意象的句子是“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水草活泼可爱、自在逍遥,青草葱茏茂盛、充满生机,虽蕴含离愁而不沉重,不失灵动飘逸,写出了对康桥的无比眷念。这其实与古人借咏草惜别的诗句一脉相承,如白居易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又如刘长卿诗《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云:“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芳草绵绵,浓密繁茂,一望无垠,可以喻指离愁的深广与无处不在。

再说“柳”这个意象,“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就成了表示离别的最为典型的意象之一。如王之涣诗:“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又如郑谷诗:“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不胜枚举。《再别康桥》中的“金柳”,在“夕阳”的笼罩之下,以“新娘”喻之,既写出了柳树的明艳光彩、妩媚动人、婀娜多姿,又弥漫着淡淡的离别的感伤情调,这是徐志摩对古典意象运用的传承与创新之处。

再看“云彩”这个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它可以象征离别和漂泊。《再别康桥》中的“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与李白诗《送友人》中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意境可以说极为相似。李诗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道尽款曲,西天的云彩在夕阳的照射下绚烂夺目,它随风飘浮,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再别康桥》中的云彩,也是如此绚烂而飘逸、自由而灵动,离愁中蕴含着珍贵又美好的不尽回忆。

还有“流水”这个意象,以流水喻离愁,在古典诗歌中也屡见不鲜,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中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又如欧阳修的《踏莎行》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等,水向远方流去,正像离人的远去;水的蜿蜒流淌,正如离愁的绵延不绝。《再别康桥》中的“流水”意象或明或暗地贯穿在第2节诗至第6节诗中,明写如“波光里的艳影”“康河的柔波”“清泉”;暗写如“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等。流水可以喻指逝去的美好的留学岁月,也可以指离愁如流水一般缓缓流淌,延绵不绝,唯美而又伤感。

最后来看“笙箫”这个意象。用“笙箫”在古典诗歌中渲染离恨也很常见。如宋代何梦桂词《小重山》:“吹断笙箫春梦寒。倚楼思往事,泪偷弹。别时容易见时难。”又如宋代张孝祥词《雨中花慢》:“梦回人远,红云一片,天际笙箫。”《再别康桥》中的“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更是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巧妙地用“笙箫”这个意象把离愁烘托得淋漓尽致,营造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空灵又惆怅的境界,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佳效果。总之,徐志摩巧妙地使用了许多古典诗歌的离别类意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诗歌优美典雅而又深沉蕴藉。

二、 意境营造

《再别康桥》共分七节,每一节诗都构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画面,古典诗歌也讲究以上这种“一句一景”的意境营造方式,如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是典型的“一句一景”:一开始是近景,黄鹂啼柳图;然后是远景,白鹭上天图。随着视角的变换、场景的切换,又出现了“西岭积雪图”和“岸边泊船图”,由此引发了诗人的乡愁。四幅画面背后隐含着诗人的复杂的情感心理变化。再如吴均的《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沈德潜说此诗“四句写景,自成一格”,意谓这首小诗不是一般地由景及人或由景及情,而是将所有的笔墨都集中在写景上,不落窠臼。《再别康桥》正是继承了这种“一句一景”的写作,只不过徐志摩是把古人的一句诗扩展为一节诗:第1节和第7节诗,可以命名为“挥手作别云彩图”;第2节诗为“河畔金柳倒影图”;第3节诗为“青草水底招摇图”;第4节诗为“榆阴浮藻清潭图”;第5节诗为“撑篙漫溯寻梦图”;第6节诗为“夜晚夏虫沉默图”。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潭水、一叶扁舟、斑斓的星辉,还有诗人的身影都能一一映入读者眼帘,色调搭配清新明丽,并且远近交错、俯仰结合,动静相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构成了色彩鲜明、线条清晰、匀称柔和的如童话般浪漫唯美的诗意境界。徐志摩继承古典诗歌“一句一景”的技法,营造出的这种意境正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这苦心营造的一帧帧画面,如同镜头的不断切换,带领我们去感受诗人从编织梦境到寻找梦境,再到梦境破灭的心路历程,也让我们心头萦绕着那种淡淡的离愁。

三、 章法结构

《再别康桥》体现了古典诗歌的“起承转合”。古人写诗讲究章法,把诗文的布局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云:“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对此加以总结:“起承转合四字,起者,起下也,连合亦起在内;合者,合上也,连起亦合在内;中间用承用转,皆兼顾起合也。”也就是说,“起承转合”四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谓“起”,就是开头,可以“比兴”起,可以写景起,“起”必须总领全篇,统摄全局。所谓“承”,就是紧承开头,更进一步地申述和展开,并且为后文做好铺垫。所谓“转”,就是在“承”的基础上,要么递进,要么转折,转入新的一层意思,要体现变化。所谓“合”,就是揭示或升华主题,深化主旨。好的“合”应使首尾圆合,收束有力,耐人寻味,有意犹未尽的涵泳之妙。笔者以为《再别康桥》7节诗中,第1节诗是“起”,抒发了对康桥难分难舍的离情,为全诗定了惆怅伤感的调子;第2节至第5节是“承”,进一步抒发了对康桥的无比欢喜和眷念之情,到了第5节,感情逐渐到了高潮,诗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编织的美丽梦幻之中;第6节诗是“转”。第5节诗最后一句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第6节诗第一句就是“但我不能放歌”,衔接非常紧密。这是由梦境跌落到现实,是一个巨大的转折,似鸟高飞转而俯冲,如舟前行忽而转弯,但转得自然而不突兀。第7节诗是“合”,虽然对康桥的情感深厚,但是该走还是得走,逝去的美好岁月毕竟回不来了,所以说“不带走一片云彩”,与第1节诗的“作别西天的云彩”相呼应,显得豁达、飘逸和洒脱。全诗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章法严谨,符合古典诗歌的结构布局要求。

四、 审美情趣

《再别康桥》也符合儒家诗教的“中和之美”。《论语·八佾》云:“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关雎》一诗,表现的哀乐之情都不过分,注重情感的节制。这也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讲究不偏不倚,平和中正。《再别康桥》写的是愁,正是一种微波轻漾似的离愁别绪,不是痛彻心扉的哀怨,不是呼天抢地的凄凉,不是断肠销魂的悲怆,是淡淡的伤感和惆怅。故而诗人是“轻轻地来”“轻轻地走”“悄悄地来”“悄悄地走”。有眷恋,但不是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有惜别,但不是肝肠寸断颓废萎靡。如同轻烟薄雾般的离愁,会随着诗人的回国、岁月的流逝,渐渐淡去。徐志摩懂得感情的节制,做到了“哀而不伤”,这正体现了儒家诗教的“中和之美”。

总之,《再别康桥》虽然是一首现代诗,但是由于徐志摩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的意象,并且继承了古典诗歌“一句一景”的营造意境的技法,还严格遵照了古典诗歌讲求的“起承转合”的章法要求,全诗也体现了儒家诗教的“中和之美”,所以它在骨子里是具有古典诗歌的特质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古典诗歌的特质,《再别康桥》更能体现“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更具有诗的韵味,因此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现代诗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笙箫再别康桥起承转合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基于UMU平台的语文互动教学探究——以《再别康桥》一课教学为例
笙箫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论述《再别康桥》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才情为君绽,笙箫水云间
一夜笙箫起,征人尽望乡
政治课堂注重情境串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