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目标。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和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较为突出,学生的核心素养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教师要注重开展核心素养教育,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所谓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够保证其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个人知识、能力、素质、精神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意义重大。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形式,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前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一、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不可忽视,出现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没有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导致教师的很多教学手段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学生的核心素养无法得到培养。因此,要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少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然愉快地接受知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学习古诗《春晓》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后搜集关于春天的古诗、歌曲等,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和表演,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由于受年龄限制,小学生对很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都是通过生活体验来获得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关注日常生活,将生活化的内容与教学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不同小动物的尾巴,然后通过思考或查资料了解几种小动物尾巴的作用,最后将自己的结论向大家讲述,以此培养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完善学生思想价值观念
价值观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有助于小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语文学习,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有效课堂的构建都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以教材为切入点渗透价值观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很多适合开展品德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延伸拓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现在的小学生普遍习惯于索取和接受,分享和奉献精神欠缺,因此,在学习《给予树》《给予是快乐的》等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给予的快乐,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价值观教育时,教师要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将自己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创设自由表达和展示的平台。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断完善自身言行,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三、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健全学生语文素养结构
学生的核心素养包含丰富的内涵,仅仅通过语文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的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打造语文高效课堂。首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科学地选择读物。一方面按照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科学地选择读物,符合学生的需求,也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成长。另一方面,选择课外读物要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便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学习了一些有关动物的课文后,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为什么动物会有尾巴》等读物,让学生对动物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其次,扩展学生知识体系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核心素养发展情况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提升。
四、促进教学形式多样性,激发核心素养发展潜能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导致很多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也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形式。首先,要尝试不同的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创新教学组织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根据学生不同的个人学习水平和认知程度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实行分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开展分组教学,让各学习小组通过学习、讨论、总结等完成教学任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其次,通过信息技术与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打造语文高效课堂。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出来,也可以利用相关手段构建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的教学模式,如微课、翻转课堂等,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增强学生学习实践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实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好的体验和领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在校内组织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動,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例如,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可以开展读书交流、诗词比赛、演讲等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其次,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外实践活动,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知识都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例如,在学习了课文《赵州桥》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一些有特色的建筑并进行描绘和分享,以此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社会动态、新闻、时事等,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这是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是语文教学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各个环节,创新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肖菁敏.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艺术,2017,(6) .
[2]李亚平.打造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9) .
[3]王鑫君.基于新课改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6, (06).
[4]周一贯.“核心素养”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改革走向[J].语文教学通讯,2016,(30) .
[5]魏宁.核心素养:课程改革再出发的起点[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32).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