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路径

2019-03-18 20:45任亚丽
广东蚕业 2019年9期
关键词:农民精神培训

任亚丽

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路径

任亚丽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农村实用性人才,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培养问题。文章从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视角对乡村振兴进行了解析,从对农民进行文化自信、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培养这3 个方面展开了路径探究。

乡村振兴;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点明了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未来的发展方向。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综上所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农村实用性人才,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民的培养问题。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已经连续很多年被列为中央1号文件精神,培养“有文化、有技能、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乡村振兴问题的关键。因此,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从对农民进行文化自信培养、对农民进行职业精神培育、对农民进行职业能力培训等3 个方面展开阐述,希望探索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具体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1 对农民进行文化自信培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农民文化自信的培养。应该说,没有农民对乡村文化的高度自信与自觉,就不可能有乡村的繁荣与发展,乡村振兴的目标就难以真正实现。写好乡村文化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农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地方的农民不愿意留在农村,主要原因就是农村收入比较低,无法满足农民“过好日子”的愿望。有些农村地处偏远,相对落后,留在农村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农民只能外出打工赚钱;尤其是农村的年轻人,由于受各种物质、精神上的诱惑,对城市充满期待和向往,宁愿留在大都市过着并不如意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农村。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现象比比皆是,这直接导致了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农村经济更大程度的衰败,更加让农民对农村文化持否定态度,对乡村文化不认同。所以,全社会必须积极行动起来,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大力弘扬乡村文化,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要实现中国农民的文化自信,就一定要促进城乡文化的和谐发展,缩小城乡文化的差异程度。弘扬优秀的乡村文化,使其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让农民不再向往城市文化,不再羡慕城市的生活,愿意留在农村生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绿色家园”,让城市里的人愿意到乡村去,让乡村成为城里人放松心情的好去处,这样也能够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在自己家门口就能赚到钱,丰衣足食。只有这样,农民才会留恋家乡,才能真正实现农民的文化自信。

2 对农民进行职业精神培育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养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总体来讲,最懂农业的莫过于农民,最爱农村的应该是农民,最爱农民的更应该是农民自己。但现实却往往相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不懂农业、农民不爱农村、农民不爱农民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很多农民根本不想当农民,想脱离农民的身份,做个城里人。所以,必须要培养农民的职业精神,让农民对自己农民的身份感到自豪、骄傲,并愿意为农村建设付出努力。

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积极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对农民进行职业精神培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必须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升农民“工匠” 素质,增强农民的职业荣誉感。相对来讲,农民的文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接触新鲜事物比较多、比较快,更容易受物质文化的控制,更愿意留在城市过城里人的生活。对农民进行职业精神培育,就必须首先让农民有知识、有文化。在知识、文化的熏陶下,农民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对职业精神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刻。所以,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送“文化”下乡,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让农民认可自己的身份,并以此为豪;政府还应该出台各种惠农政策,鼓励年轻的农村人回到家乡创业、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这样又能实现家庭的团圆,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要注重对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的培养,培育他们“爱农村、爱农民”的职业精神,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让更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愿意回到农村去,为家乡建设发光发热。

3 对农民进行职业能力培训

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因此,加强“三农”人才培养力度迫在眉睫。而农民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体,所以提高农民的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对农民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职业农民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能,还要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而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农民可以围绕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寻找商机,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来看,很多针对农民的培训并没有围绕农民的实际需求展开,再加上农民总体素质偏低,对培训认识不清,往往会造成对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培训效果差强人意。所以,一定要围绕农民的实际需求明确培训目标,优化培训内容,改变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共识,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而乡村旅游业主要还得靠农民自己来经营,所以要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为农民提供学习经营管理知识的渠道,壮大乡村旅游经营队伍,做强乡村旅游产业,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繁荣势必会带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价值,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乡村旅游就会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将农村土特产品推广出去,也是农民增收的一个很好的出路。传统的买卖方式已经严重滞后,需要新的经营模式来打开销路。帮助农民开淘宝店或者成为微商,都是不错的选择。这就需要对农民进行电子商务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赚到钱。总之,要充分挖掘当地农村的特色产业,并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农民有一技傍身,自然不会为生计发愁,乡村振兴也就指日可待了。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而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培养实用人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需要群策群力。全社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培养力度,企事业单位要献计献策,地方高校也要增强服务意识,而农民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主人翁精神。需要对农民进行文化自信培养,需要对农民进行职业精神培育,更需要对农民进行职业能力培训。只有农民坚定文化自信,以自身农民的身份为傲,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乡村振兴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才能真正振兴起来。

[1]邸敏学,任晓华.乡村振兴的文化之维[N].光明日报,2018-05.

[2]张艳琴.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9(10):91.

[3]李明雄.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策略[J].乡村科技,2019(29):44-45.

任亚丽(1977- ),吉林柳河人,教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商务礼仪的教育教学。

F323.6

C

2095-1205(2019)09-15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9.89

猜你喜欢
农民精神培训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拿出精神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