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三七及何首乌等名贵中药的真伪鉴别与分析

2019-03-18 23:07:32张艳美
光明中医 2019年11期
关键词:伪品草酸钙正品

张艳美

随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中药材市场也进一步放开,各地中药的需求量日益剧增。但是,总有一些利益熏心者,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不顾人民健康需求,将一些名贵中药材以伪充真,严重干扰了中药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如不加以鉴别和监管,则会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会给患者造成伤害[1]。为此,我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制定的标准,对几种常用的名贵中药材进行鉴定,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9月,我们对某地中药市场或中药供应商进行监督检查,并选定天麻、三七、何首乌3种名贵中药材进行抽查、鉴定。每个品种选10个样本,总计30个(含有大体标本、切片、粉末等)。

1.2 鉴定方法对所抽查的名贵中药选择不同包装或箱装样本进行真伪鉴定,包括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1],为本样品提供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

1.2.1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主产地为云贵高原及四川等地。目前天然天麻较少,多为人工栽培。性状鉴别:纯正天麻呈椭圆形或长条形,微弯曲而扁缩,在其顶端有“鹦哥嘴”或 “红小辫”[2]。表现为顶端有红棕色或深棕色干枯芽苞,而另一端有脐圆形瘢痕(是自母麻脱落后留下的瘢痕),表面呈黄白色,部分带有浅黄棕色,纹路呈纵行皱纹,同时有多轮横环纹(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纯正天麻质地致密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为黄白色或浅黄棕色,较为平坦,气味微甘。加工的饮片呈不规则薄片,外表皮淡黄色部分可见点状排列的横纹环,呈角质样半透明。显微鉴别:天麻横断面:最外层有残留的表皮组织、浅棕色。下皮有2~3列切向延长的栓化细胞组成;表皮为10数列多角细胞,靠侧细胞壁较厚,可见稀疏壁孔;中柱内维管束散在,属外韧型。薄壁细胞中含有多糖类团块,遇碘呈暗棕色反应,部分薄壁细胞内含有草酸钙针晶束。粉末:浅黄白色或浅黄淡棕色。厚壁细胞呈类椭圆形或类似多角形及不规则形,直径70~180 μm,壁厚3~8 μm,木化,纹孔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呈散在分布;薄壁细胞为无色或近无色,细胞壁薄、微孔较明显;采用醋酸甘油装片含糊化多糖类物的薄壁细胞无色,有的细胞可见长卵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颗粒状物质,遇碘液显示棕色反应。常见伪品:菊科大丽菊,双舌蟹甲草的干燥根茎(羊角天麻),紫茉莉的干燥根块及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干燥块茎。大丽菊: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大丽菊的根块,性状呈纺锤微弯形,部分压成扇形,表面呈灰白色或类白色,有不规则纵沟、无轮环,顶部有茎基痕迹,但无“鹦哥嘴”表现,尾部无脐圆形瘢痕[2]。质地坚硬、不透明也不易折断,断面欠平整,呈类白色,气微味淡,咀嚼粘牙;显微鉴定:皮层细胞无壁孔,具有分泌腔但无草酸钙针晶束;水浸出液加碘呈黄棕色反应,醇浸出液加热反应呈黄色改变。紫茉莉:来源于紫茉莉科紫茉莉的根块;外形呈长圆锥型,部分加工后压扁、常见分枝,其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黄白色改变,角质状,可见环纹,气味较淡,咀嚼有刺喉感;显微鉴定:皮层细胞无壁孔、无石细胞及分泌腔,可见草酸钙针晶束,呈无限外韧型;水浸出液加碘呈浅棕色反应,醇浸出液加热反应呈淡黄色改变。马铃薯:来源于茄科植物马铃薯的干燥根块;呈椭圆形,人工加工后呈扇形,表面呈黄白色、不透明,较为光滑,且具有纵纹或浅沟纹,无环节,顶端有茎根痕,基部无脐圆形瘢痕,坚硬不易折断,无明显气味,咀嚼无脆感;显微及理化鉴定:皮层细胞无壁孔、无石细胞及分泌组织,可见草酸钙沙晶,呈无限外韧或周韧型;水浸出液加碘呈棕色反应,醇浸出液加热反应呈白色改变。

1.2.2 三七植物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主产于广西及云南等地。性状鉴别:三七根呈圆柱形、类圆锥形或纺锤形。长1.5~6 cm,直径1~4 cm,表面外观呈灰棕褐色或灰黄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和枝根痕,周围有瘤状突起,顶部有根茎痕。体块较大、质硬。分皮部和木部,敲击碎时二者常分离。断面呈灰绿色或灰黄色。边缘部着色重,皮部有棕色脂道斑点;筋条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气微,入口极苦,马上回甜,一般是苦感不及喉。显微鉴定:包括切片鉴定和粉末鉴定,切片可见木栓层和栓内层,木栓层有数列木栓细胞,而栓内层不明显;皮部有散在树脂道;形成层有环或呈波状弯曲环;木质部有束导管,径向排列,一般为1~2列呈放射状。薄壁细胞多含有淀粉颗粒,而草酸钙簇晶罕见或稀少。三七粉末呈灰黄色。树脂道碎片颗粒内含棕块状分泌物,呈点状黄色滴。有网纹,梯纹及螺纹分布在导管内,其直径约15~55 μm。内含较多淀粉粒。单个颗粒呈多形性表现,如类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等,脐点呈点状或裂缝状;由2~10分粒组成簇集粒。木栓细胞不规则,呈长方形或多边形,壁薄,棕色。草酸钙簇晶少见。理化鉴定有皂苷反应[3]。常见伪品有菊三七和藤三七、莪术[4]:菊三七(土三七)来源于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性状鉴别:根呈拳形,类圆块状,鲜品呈紫红色,干品外表呈灰棕色或棕黄色,伴有瘤状突起;突起顶端有芽痕和茎基痕,底部有须根折断痕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切断面呈淡黄色,韧皮部有多条分泌道,中心部可见髓部。显微鉴定:粉末无淀粉颗粒,无树脂道,薄壁细胞有菊糖。理化鉴别无皂苷反应。无明显气味,口尝味甘淡后微苦。藤三七:来源落葵科植物落葵薯的根茎(俗称藤三七)。性状为圆柱形或类圆柱形,珠芽为多形性或不规则形团块。断面呈粉性,水煮后为角质样,咀嚼粘牙,味微甜。显微鉴别: 藤三七横切面表皮细胞壁木化。皮层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细胞内可见草酸钙簇晶散在分布,内皮层明显。中柱内散在分布有大形粘液细胞。维管束呈外韧型,多为数层环状排列,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分布在薄壁细胞内。莪术:来源于姜科植物莪术的干燥根茎。性状呈卵圆形、圆锥形或纺锤形。表面为浅褐色或黄褐色,长2.5~7 cm,直径3~4 cm,顶端无茎痕。若是人为加工品,无表皮,可见雕刻皱纹或瘤状突起,比重大,质地坚硬,断面呈黄褐色,气味微苦辛。

1.2.3 何首乌来源为蓼科植物的干燥块根,主产于中南六省。性状鉴别:外形呈团块状不规则纺锤形,长6~15 cm,直径4~12 cm。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及纵沟,皮孔横长,两端各有一个明显的根痕。质坚实、体重,不易折断。切断面呈浅黄棕色或千红棕色,有粉性,皮部有4~11个“云锦花纹”环列(异形维管束)[5],中央木部发达,有的呈木心,气微,味微苦而甘涩。饮片呈不规则厚片或块。外皮红棕色,皱缩不平,有浅沟,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细根痕。切平面浅黄棕色,显粉性;横切面皮部可见“云锦花纹”[1,5],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显微鉴定: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含棕色物质;在韧皮部外侧组织中有异型维管束4~11个,为外韧型;根的中央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及少数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淀粉粒。粉末:黄棕色。草酸钙簇晶较多,直径10~80 μm,偶见簇晶与较大的方晶合生;导管主要为具有缘纹孔导管,直径17~170 μm;淀粉颗粒单粒为类圆形,直径4~50 μm,脐点人字形、星状或三叉状,大粒者隐约可见层纹;复粒有2~9个分粒组成,棕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胞内充满黄棕色、棕色或红棕色,含有淀粉粒;棕色块随处散在,形状大小不一;木纤维少见,壁薄、纹孔明显。何首乌常见混淆品:白首乌:来源于萝藦科植物牛皮消的块根,根呈长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呈黄色,断面白色,粉性,无“云锦花纹”,味先甜后苦。翼蓼和毛脉蓼:来源与何首乌同一科,俗称“红药子” 和“黄药子”。两者断面皮部均无“云锦花纹”,髓部有异常维管束[1]。

2 结果

对3种名贵中药天麻、三七及何首乌的30个样本进行鉴定,其结果为天麻含有伪品1种,三七含有伪品1种,何首乌含有伪品或混淆品1种,鉴定正品为27个,正品率为90.0%(27/30),伪品或混淆品为3个,伪品率为10.0%(3/30)。

3 讨论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中药品种的真伪和质量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品种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或者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1]。中药的品种是否正品,质量是否优良,不仅有关中医药的信誉,更会影响生产、研究及临床疗效的成功与失败,如果遇到中药伪品,不仅治疗效果降低,更重要的是某些伪品还有一定毒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中药质量管理标准,为中医药正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本组抽查市场价格较贵、使用量较大的天麻、三七和何首乌等3个品种(含30个中药样本),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重点鉴别其真伪性。本研究结果显示,3种药物的正品率为90.0%,而非正品率为10.0%,这些非正品中药仅提示在正品中掺杂了伪品,同时也说明我国中药市场正在走向规范化。本研究由于样本较少,不能全面反映中药市场正品率和掺杂伪品率,但至少可以提示市场存在有伪劣中药冒充正品的现象,提示广大中医药人员应该熟悉中药的鉴别,并加强中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为中药的经营和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中药天麻、三七及何首乌价格昂贵,使用率高,市场存在掺假现象。加强中药市场的真伪鉴别和监督管理,可降低中药伪品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有效率。

猜你喜欢
伪品草酸钙正品
例谈研究单摆问题的关注重点
“赣鄱正品”第二批100个认证品牌名单
江西农业(2021年23期)2022-01-19 06:49:02
草酸钙材料在石灰岩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冬冲夏草与掺伪品的鉴别研究
光明中医(2021年7期)2021-05-14 08:19:14
草酸钙结石患者如何调整饮食
浸润“正品”课程文化培育学生自信人格
活力(2019年6期)2019-07-10 01:29:15
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白及粉及其混伪品
电子舌技术鉴别川贝母粉及其掺伪品
中成药(2017年9期)2017-12-19 13:34:58
藁本药材的市场调查及正品与习用品对比研究
应用rbcL条形码鉴别高良姜及其伪品大高良姜
中国调味品(2017年2期)2017-03-20 1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