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农技中心, 安徽 阜阳 236000)
小麦是阜阳市夏季主要作物,常年种植47万hm2以上,小麦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效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户的饭碗、收益和阜阳名片——百亿粮仓。笔者多年来对阜阳市优质高效小麦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
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属于暖湿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820~950 mm,但年季间差异较大,易形成干旱或涝灾。阜阳地下水资源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小麦全生育期的用水需求,为小麦丰收奠定了基础。阜阳市以砂礓黑土为主,土质较为疏松,偏碱性,土壤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偏少。近年来,由于气候与耕作制度的变化,冬季小麦生长发育偏快,小麦无明显越冬期,封垄过早,病虫害加重,小麦抗寒性下降,往往形成冬季低温冻害和倒春寒。针对阜阳气候特点,土壤条件及耕作方式转变,笔者就阜阳市小麦优质高产提出以下几点栽培技术。
宜选择综合抗性好,品质中筋以上或根据订单农业需求分蘖成穗率高、稳产、丰产型品种。
阜阳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变幅大,宜选择抗冬季冻害和倒春寒且冬季温度偏高而不旺长,灌浆速度快,不早衰,不枯熟的品种。
阜阳市由原来的弱春性品种(如予麦18,偃展4110)的大面积种植转变成半冬性为主,生育期延长3~4 d,受季风气候影响,小麦收获期雨水较多,容易导致穗发芽,造成小麦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选择抗穗发芽能力好的品种,特别要注意北部半干旱地区引进的一些品种。
由于气候变暖,种子播量偏大,造成田间群体过大,很多田块冬前茎蘖总数达百万以上,形成大群体、小个体的弱苗现象,小麦返青,拔节时气温回升较快,小麦1、2节间偏长,茎秆质量较差,小麦灌浆期间易倒伏减产降质,因此应选择抗倒性较好的品种。
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病、残、妇、幼,劳动力较弱。加之劳动力成本的连年上升,很多农户皆选择旋、播、施肥一体作业,这样看似省工,降低了成本,事实上,阜阳秋季作物以玉米为主,玉米秸秆如不能充分粉碎,秸秆长度不能小于5 cm将会严重影响播种质量,出现种子深浅不一现象,浪费种源。有研究表明,连年旋耕作业降低了耕层厚度,造成小麦根系发育不良,小麦籽粒产量降低,因此,根据劳动力紧缺情况,每旋耕2~3年宜深耕或深松1次,破除犁底层,这样可起到增产、增效的作用。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播种质量的高低,目前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加之秸秆粉碎质量不高,表层土壤疏松,保水、肥能力差,易造成根系悬空,形成弱苗、吊死苗,因此播种时随即镇压且提高镇压质量,确保播种质量。
播种机械选择宽幅半精量播种耧,一般行距20~23 cm,播种深度3~5 cm,播量7.5~12.5 kg/667 m2,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耕作方式的转变,广大农户往往提高播量取代提高播种质量,笔者认为。播种质量更重要,精量播种取得高产即是最好的例证。播量的增加,不仅直接加大种子成本。生育期风险加大。
广大农户通常采取一次性施肥,即在整地或小麦播种时一次性作为施肥使用,这是不符合小麦生长规律的。首先,容易导致小麦前期旺长,加大风险,无效分蘖增多,肥料浪费;其次在小麦需肥的关键返青,拔节期缺肥导致减产、降质。笔者认为根据目前的产量条件,一般施纯氮15 kg/667 m2且把40%的纯氮用尿素在返青、拔节期追施,可实现穗大、粒多、粒重。同时有研究表明,小麦粒籽蛋白质含量随追肥氮肥的比例增加而提高,施氮推迟,小麦干、湿面筋含量均有逐渐增加趋势,因此改变传统施肥方式,氮肥后移既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也降低了冻害倒伏风险,一举多得。
种子包衣技术是一项环保高效的农业技术,由于种衣剂是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先进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因此包衣种子具有出苗齐、出苗壮、防病、防虫特点,且包衣种子药效持续时间长、高效、低残留、环保。目前发达国家如日本普遍使用包衣种子。而我国在玉米、棉花等品种上使用较为普遍。
目前,广大农户普遍在2月底至3月初化学除草,这样要加大用药量,增加成本,同时由于草已偏大,除草效果较差,且对小麦产量产生一定影响。选择耐低温除草剂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之间喷施,草小、用药少,防治效果好,药害轻,为丰产、增收奠定基础。
小麦全生育期病害主要指纹枯病、锈病、白粉病特别是赤霉病。虫害主要指蛴螬、金针虫、蚜虫、红蜘蛛,可以通过种子包衣和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予以防治。
综合以上内容,实践也充分证明,只要做到以上5点,一定能够获得优质、高产小麦和取得较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