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娟
提 要: 茅维是晚明著名编刊家, 一生编撰刊刻有12 种书籍, 主要是苏轼作品、 明代制艺、 自己撰述三类, 不仅为苏轼作品、 明代制艺的保存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而且为晚明文学、 政治、 经济、 军事以及士人心态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茅维是明代唐宋派领袖茅坤第四子, 其杂剧、 词及其诗文在晚明有一定知名度。据笔者所知, 目前学界研究茅维的论文, 仅孙书磊《茅维与他的凌霞阁杂剧》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 年第2 期)、 王瑜瑜《晚明戏曲作家茅维生平考辨二题》 ( 《沈阳大学学报》 2009 年第1 期) 和张萍《茅维研究》 (浙江大学2006 年硕士学位论文) 三篇, 并无专文论及茅维的编刊活动。 实际上, 茅维是晚明著名编刊家, 编刊有书籍12 种。 其编刊活动及其成就主要有三: 一是对苏轼作品的编辑与刊刻, 有《东坡先生诗集注》 32 卷、 《东坡先生全集》 75 卷, 为苏轼诗文的保存与传播做出了贡献; 二是对明代制艺的编辑与刊刻, 有《皇明策衡》 26 卷、 《皇明论衡》 6 卷、《皇明表衡》 12 卷, 不仅保存了大量的明人制艺, 而且表达了其怀才不遇和经世致用思想; 三是他本人著述的刊刻, 有《十赉堂集》 37 卷、 《茅洁溪集》 24 卷等。 这些著述与时代关系密切, 是研究晚明文学、 政治、 经济、 军事以及士人心态的极好资料。
受其父茅坤影响, 茅维亦喜唐宋八大家, “尤心嗜坡老”, 认为“其于经得《易》、 《论语》 之深, 于行文得《庄子》 之髓, 吐辞抒语, 洞见本源, 不独如俗学”, 故“欲裒其全集, 若诗, 若古文, 若经解, 若《志林》, 以行于世”[1]。 他先编刊了苏轼诗集, 后又编辑刊行其文集, 为苏轼诗文的保存与传播做出了贡献。
首先, 万历三十二年(1604 年), 编撰刊刻《东坡先生诗集注》 32 卷《东坡纪年录》 一卷。 现存, 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 辽宁省图书馆等藏。 其中浙图本已目验, 10 行21 字, 小字双行同, 白口, 左右双边。 卷一首页题“宋眉山苏轼子瞻著, 宋永嘉王十朋龟龄纂集, 明吴兴茅维孝若芟阅”。 全书无茅氏序跋, 也无刊刻时间。 然茅维《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再与焦太史》, 有“客岁首梓其集注诗, 取王龟龄本, 删除芜秽, 又取坊本补益其诗, 凡数十章” 之语。 而此文又注明作于“乙巳(1605 年)”, 据此可知该书由茅维刊于此前一年, 即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 年)。 又据茅维《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一作于万历癸卯(1603 年) 的《与陈眉公书》 “今冬有校字东坡诗一事, 计春明二月可了役” 之语,可知该书编辑校对工作始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 年)。
王十朋编纂的《苏轼诗集》, 以分类编次和汇注百家为特点, 宋元以来被争相刊刻。 茅维即以王氏纂集本为底本, 删削旧注十余万字, 又取坊本加以补益, 增加了宋元旧注本未收的《和陶诗》 和见于《东坡续集》 而宋元旧注本未收的诗, 并将宋元以来流行的25 卷78 类本, 删补合并为32 卷30 门, 从而成为现存明代著名的苏轼诗集刻本。 崇祯初, 此书板片为无锡王永积所有, 王氏重印时, 将前人序跋、百家姓氏删削, 扉页改署“梁溪王崇岩先生订正苏文忠诗集, 嘉乐堂藏版”, 并把卷一首页“明吴兴茅维孝若芟阅” 一行, 铲刻为“明梁溪王永积崇岩阅”。 康熙三十七年, 茅维本又被新安朱从延文蔚堂重刻, 此乃《四库提要》 著录之本, 也是近300 年来流行的苏轼诗歌类注本[2]。 也就是说, 近300 年来流行的苏轼诗歌类注本,其底本即来自茅维刊本, 故茅氏刊本的价值和影响不容忽视。
其次, 万历三十四年(1606 年), 编撰刊刻《东坡先生全集》 75 卷《宋史本传》 一卷、 《东坡先生墓志铭》 一卷、 《东坡先生年谱》 一卷。 现存, 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省图书馆、 上海图书馆等25 馆藏[3]。 浙大藏本已目验, 40 册, 10 行19字, 白口, 左右双边。 全书按类编排, 分赋、 论、 人物杂记、 词等54 类。 因诗已单独刊行, 故仅载文与词。 因此, 该书实乃文集与词集而非全集。 其中词在第74 卷和第75 卷, 共计73 调, 316 首。
关于该书的编撰刊刻经过, 卷前茅维万历三十四年元日所撰《宋苏文忠公全集序》 有陈述:
昔长公被逮于元丰间, 文之秘者, 朋游多弃去, 家人恐怖而焚之, 殆无算。逮高宗嗜其文, 汇集而陈诸左右, 逸者不复收矣。 迄今遍搜楚越, 并非善本。既嗟所阙, 复憾其伪, 丐秣陵焦太史所藏阁本外集。 太史公咏博而有专嗜, 出示手校, 甚核。 参之《志林》、 《仇池笔记》 等书, 增益者十之二三, 私加刊次, 再历寒燠而付之梓。 即未能复南宋禁中之旧, 而今之散见于世者庶无挂漏。为集总七十五卷, 各以类从, 是称《苏文忠公全集》 云。
可知, 茅维编刊苏轼文集, 是遍搜楚越间各种版本, 并借到了焦竑手校本。 而据茅维《再与焦太史》[4], 其搜访到的校勘本还有李乾修所藏秘本、 无锡孙兰公本、 《经解》 宛平刊本、 《志林》 赵玄度刻本与鹿城张石帆刻本等。 这些刊本的获得得力于茅维广泛的社交网络。 他曾求助于友人陈继儒, 说: “借抄搜辑, 兄当助我一臂。”[5]其中焦竑手校本的成功借阅, 与臧懋循告知校本信息、 朱国祯出面相借有关。 茅维《再与焦太史》 曰:
友人臧晋叔于浙门张君所见先生手校坊本全集, 而诗若文之补益者十二三,归为不肖侈言之, 不肖欣忭踊跃, 何啻航海者之获指南, 寻山者之佩图经。 盖以先生今之子瞻也, 手自雠校, 则鲁鱼无讹; 续以秘本, 则捃摭必备。 倘肯出而授维, 亟广诸梓, 使长公之全文, 灿然一新于世, 岂直维一人之幸? 得窃绪余, 以免固陋之讥。 长公有灵, 实宠嘉之。 敢特介文宁以请, 惟先生慨然有以嘉惠后学。
“文宁” 即朱国祯。
茅维在求借焦竑校本时, 已经准备刊刻苏轼文集。 其《再与焦太史》 明确说:“业已鸠工, 始事借本到, 自秋迄今冬, 可以竣役, 旋当函书完璧四库。” 而这封《再与焦太史》 作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 年), 《东坡先生全集》 卷前又有万历丙午(1606 年) 正月既望琅琊焦竑《刻苏长公集序》[6]、 万历丙午元日茅维《宋苏文忠公全集序》, 可知是书的编辑工作在万历三十三年秋天之前, 刊刻工作则大约始于是年秋天, 完成于是年冬, 正式刊行于次年初, 即万历三十四年丙午(1606 年)。《明代版刻综录》 著录是书的刊刻时间为万历三十五年, 显然有误。
茅维的编辑工作主要是对搜求到的众多苏轼版本逐一甄别, 寻求佚文, 校订讹误, 分类刊刻。 其《与陈眉公书》 曰: “今先刻诗词, 次《志林》, 又次《尚书传》、 《论语解》, 皆书之无残缺而绝未行世者。 降此, 有《寓惠》 《寓黄》 《寓琼》等集, 皆杂见于坊刻全集及宋板外集中。 以弟所闻, 诸书篇目二十余种, 计之九千页有奇, 赀费千金而羡, 三年之功, 略可底成。”[7]据此, 《东坡先生全集》 的编刊工程十分浩大, 所费时间和金钱均非一般书籍可比。 该书编刊成功后, 茅维的喜悦也可想而知。 其《与李本宁先生书》 曰: “不肖比岁家居, 仅为苏长公尽搜遗文,汇为全编, 足称千古快事。”[8]
关于茅维《东坡先生全集》 的翻刻情况与价值影响, 刘尚荣《苏轼词集版本综述》 有很好的揭示: “(茅维) 原刊本于卷尾附载曾慥跋语, 表明取材于曾本。 明末陈仁锡阅、 文盛堂翻刻本, 易书名为《苏文忠公全集》, 增项煜序, 内容与茅维万历原刊本无异, 但删去了曾慥的跋语。 此本较通行。 自从《四库提要》 斥责此书‘陋略尤甚’ 以后, 学者皆以此为劣本, 不予重视。 但此本资料全, 收文多于‘东坡七集’ (如尺牍部分), 收词多于曾本, 是当时收集苏文、 苏词最全的本子。”[9]就词而言, 曾本未收, 茅维编辑时新发现的佚词有15 首, 其中2 首是他人词误入。 茅维增补的这15 首词, 包括误入的在内, 后均被毛晋所编东坡词集采录[10]。 就文而言, “茅维刊本有两个长处: 一是资料齐全, 尤以题跋、 尺牍收录最多, 乃至清初以来广为流传的《东坡尺牍》 《东坡题跋》 等专书, 皆据茅维刊本相关内容抽印单编而成。 二是编排大体合理, 全书按文体及内容分类, 大类下又列细目, 同类文章多数还能按写作时间排比(如尺牍), 便于寻检和研读”[11]。 由于茅维刊本有如许优势, 所以中华书局1986 年出版的《苏轼文集》 即以此为底本。
茅维有经国大志, 然一生屡试屡败。 在科举蹭蹬之际, 企图通过编辑刊行明代科考策论之文, 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和经世致用思想, 遂有《皇明策衡》 《皇明论衡》 《皇明表衡》 诸编。
第一, 编刊《皇明策衡》 26 卷。 是书乃明代科举考试“策” 文集。 现存, 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哈佛燕京图书馆等均有藏。 10 行21 字, 小字双行同,白口, 左右双边, 黄汝亨、 李衷纯序。 黄汝亨序指出茅维编撰此书志在经世: “皇王之略, 天文地理, 人事之纪念, 俱在焉。 孝若夙有妙才, 文弱登坛, 乃其志略在当世, 黯然未究于用, 而露一斑之识, 衡鉴兹编, 领袖末学, 良亦远矣。”[12]李衷纯序指出了收录的时间范围、 数量情况、 编撰特色:
尝断自孝庙以至今上甲辰, 凡南宫、 两畿、 省闱暨武举之试, 无不穷搜博讨。 为岁百有二, 为春秋开科六十有六, 为录七百, 为文三千有奇。 严采之,得三百二十余首。 编年以验风气, 列名以志作者。 其鸿丽若鳞宫贝室, 骊珠鲛锦, 环积璀璨; 其精捡如天闲上厩,骅骝, 尽黜中驷; 其调整又如建章未央, 千门万户, 洞达井朗。 即昭明之卓鉴, 孝标之苦心, 何以尚兹?
这里有两个问题, 一是刊刻时间, 二是所收策文之下限。 黄汝亨曾曰: “万历乙巳,孝若刻《策衡》, 予实为之序。”[13]据此, 《策衡》 刊于万历三十三年乙巳(1605年)。 据李序“以至今上甲辰”, 其所收策文之下限当为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 这与其刊刻时间并不矛盾。 然核之今存《策衡》 正文, 所收文章却截至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 年)。 盖万历三十三年是该书首刊时间, 后有续刻。 茅维《与陈眉公》 即曰:
弟去秋续梓三科策衡, 并以历科论、 表冠其前, 可称一代完编矣。 ……分序者, 有业师黄贞父及李玄白二公, 合序者将徼惠眉公及李本宁太史, 太史幸许之矣。 兹以目录呈览, 乞吾丈留使三日, 即脱草掷之。[14]此文作于万历四十三年乙卯(1615 年), 故续梓丙午、 壬子、 癸丑三科之策在此前一年, 即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 年)。
第二, 编撰刊刻《皇明论衡》 6 卷。 是书乃明代科举考试“论” 集。 现存,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 日本内阁文库有藏, 前者已影印收入《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其行款与《策衡》 同,李维桢、 黄汝亨序。 李序曰: “吴兴茅孝若裒弘治以来诸录策为《策衡》, 已而为《论衡》 《表衡》, 冯开之、 黄贞父、 李玄白三公为序。 又十年, 所收日益, 则属不佞为序。” 黄序曰: “万历乙巳(1605 年), 孝若刻《策衡》, 予实为之序。 读者曰:‘我辈得此, 可以策当世, 取高名矣。’ 而《论》 《表》 閟而不宣, 未厌也。 又十年, 而《论衡》、 《表衡》 成, 予又序之……孝若以为此《衡》 也, 则铢之两之,钧之石之, 在善用权者哉!” 据此, 其刊刻时间为万历四十三年(1615 年)。 所收之文为弘治朝3 篇、 正德朝1 篇、 嘉靖朝10 篇、 隆庆朝4 篇, 万历朝71 篇, 共89 篇。
第三, 编撰刊刻《皇明表衡》 12 卷。 现存, 日本内阁文库藏, 未见。 行款当与《策衡》 《论衡》 同, 刊刻时间与《论衡》 同。 黄汝亨《表衡序》 曰: “孝若存其最善者, 以佐教事君者而已矣。 嗟乎! 《论》 《表》 《策》 俱而衡为全, 衡全而权乃可用。 是书也, 虽谓孝若之全书可也。”[15]
《皇明策衡》 《皇明论衡》 《皇明表衡》 诸编体现了茅维的经世致用思想, 览其篇目, 即“可知儒士以天下为己任, 上自宫闱, 下至边塞, 用人理财, 修文振武,与一切利病兴革, 多有心得, 并非辑者泛泛之选也”[16]。
茅维著述丰盛, 其别集现存的就有《十赉堂集》 37 卷、 《十赉堂丙集》 12 卷、《茅洁溪集》 21 卷和《菰园初集》 6 卷, 然均未被《四库全书》 《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 等常见的大型丛书所收, 而是深藏各大图书馆。 特别是《十赉堂集》 《十赉堂丙集》 《茅洁溪集》, 它们都包括多种著作, 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丰富,是研究晚明文学、 政治、 经济、 军事以及士人心态的极好资料。
一是撰刊《十赉堂集》, 包括三种: 《北闱蕡言》 2 卷、 《十赉堂甲集》 诗5 卷文12 卷、 《乙集》 诗17 卷词1 卷。 上海图书馆藏有茅维万历丁巳(1617 年) 刻本,6 册。
《北闱蕡言》 2 卷1 册, 依次为万历丁巳新正浔上朱国祯《茅孝若蕡言序》、 长水友弟李衷纯《蕡言序》、 丁巳仲春茅孝若《蕡言自序》、 目录、 正文, 正文有墨色眉批。 又有乙卯(1615 年) 闰八月云间夏嘉遇《序》、 乙卯秋友人王士昌《题辞》、乙卯闰月七日友弟温体仁书于燕山文似斋之《引》、 临川友弟章光岳《引》、 乙卯闰中秋茅维书于燕之真如僧舍之《自引》。 笔者以为, 正文后序、 引当是该书万历乙卯年(1615 年) 首刊时作, 而正文前序是万历丁巳年(1617 年) 与《十赉堂》 甲、乙集合刊时所作。 明代科举乡试, 分前场与后场, 凡前场试取之士, 始得应后场考试。 《北闱蕡言》 是茅维1606 年至1615 年乡试后场应试之文。 《归安县志》 卷二十一引《湖录》 曰: “自丙午科至乙卯后场诸艺汇而梓之, 盖痛骨鲠见摈而以刘去华自伤也。” 刘去华, 即唐代刘蕡, 以文才著称, 因太和二年殿试所写策论触怒朝廷而遭落榜。 茅维将自己应试之文取名“蕡言”, 实乃借刘蕡科举不遇自伤自喻。 这些应试之文包括论、 表、 策文以及判语, 揭示了种种时政弊端: 君主怠政, 溺于享受; 榷使横行, 赋税沉重; 君臣猜忌, 党派纷争, 可借以了解茅维对政治时局和传统伦理的见解以及其经世治国的能力。
《十赉堂甲集》 与《乙集》 有总序, 即万历丁巳夏五吴郡社友冯时可撰《十赉堂甲集乙集序》。 “十赉” 是指道教便于修炼的十种赏赐, 典出南朝梁陶弘景《授陆敬游十赉文》。 冯序对该书的命名以及茅氏因科举失意而导致的出世与入世之矛盾有所揭示:
孝若结集, 自名《甲》 《乙》, 岂有仿于樊南生耶? 彼其削笔衡山, 洗研湘江, 以放废之余, 集破裂之册以签署, 盖非得已。 孝若亦岂有托耶? 其称“十赉”, 则又有取于陆敬游受陶隐居策, 为栖静居士, 甘宅山焉。 然以孝若高文大版傅样鸡林, 《甲》 《乙》 之观终当在紫清丹御间, 岂长阿连石四籽中所可羁耶?总序后, 先是《十赉堂甲集诗部》 5 卷1 册, 依次为: 万历丙申夏五友弟屠隆《初集叙》、 友人吴梦旸《茅孝若初集叙》、 友弟云间陈继儒撰《叙言》、 丙申菊月九日宣城梅守箕撰《诗评》、 目录、 正文; 然后是《十赉堂甲集文部》 12 卷2 册, 依次为: 丁巳夏五黄汝亨《十赉堂文集序》、 目录、 正文; 最后是《十赉堂乙集诗部》18 卷[17]2 册, 依次是总目、 正文, 无序。
关于茅维文章之渊源及特点, 黄汝亨《十赉堂文集序》 有论及: “孝若天挺异才, 而世鹿门先生业。 于唐宋大家书, 既已咀英吐华, 又浸淫于三史, 沿溯六经,故其为文俊韵朗气, 湛识古姿, 追攀往哲, 凌跨一时。 昔人有言, 老夫须让此人一头地。 余与孝若亦云。 虽然, 不独文也。 孝若经营干济之略, 填胸满腹, 好奇策,知大计, 如三上许司马书, 及去春与余论聚米活流民事, 慷慨奋发, 语多要害, 非书生也。” 受其父茅坤影响, 茅维为文学唐宋八大家及《史记》 《汉书》 等, 并上溯六经, 加上胸有武库, 怀抱匡济时艰之志, 所以其文不仅文采俊朗, 而且内容多涉时局政事和书籍编撰刊刻活动等, 很有史料价值。
二是撰刊《十赉堂丙集》 12 卷, 包括《诗部》 11 卷、 《词部》 1 卷。 现存, 国家图书馆有藏, 已影印收入《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 第890 册, 标明为明末刻本。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有其电子本, 著录为启、 祯间刻本。 6 册, 9 行18字, 序跋缺失, 从目录第四页开始。 《诗部》 计五古2 卷、 五律1 卷、 五言排律2卷、 七古1 卷、 七律3 卷、 七言排律1 卷、 五绝与六绝合1 卷、 七绝1 卷。 其中《词部》 1 卷, 收词36 首, 加上《十赉堂乙集》 卷十八的53 首, 以及散落在《茅洁溪集》 《明词综》 《兰皋明词汇选》 等中的10 余首, 茅维的词共有100 首左右,在明代词史上有一席之位。 王昶《明词综》 卷六引《柳塘词话》 评论茅维之词曰:“盛明以帖括之余而涉为诗词者, 十不一工。 孝若独浸淫于古, 其词以宋人为圭臬,而才情又横放杰出, 故一时艳称之。”
三是撰刊《茅洁溪集》 24 卷。 《明代版刻综录》 卷三著录[18]。 现存, 有“国立中央图书馆”[19]藏明崇祯间茅维凌霞阁刊本, 3 册。 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有该书胶卷, 半叶9 行18 字, 白口, 四周单边, 单鱼尾, 版心下方有“凌霞阁” 标记。没有按全书分卷, 而是多种作品合在一起, 依次是: 《还山三体诗》 4 卷, 包括《还山感寓诗》 1 卷、 《还山闲适诗》 1 卷、 《还山酬寄诗》 2 卷, 有壬申秋孟临川友弟章光岳序、 茅维《感寓诗引》 《酬寄诗引》; 《冬馆诗》 1 卷, 有崇祯冬季自序;《拟献丹扆六箴》 1 卷; 《辕下商歌》 3 卷, 有茅氏崇祯丙子自序; 《迂谈》 1 卷, 有茅氏崇祯甲戌自引、 唐世济小引、 宋献引、 崇祯甲戌尹伸题辞; 《盟宗祠文》 等1卷; 《告宗祠文》 等1 卷; 《凌霞阁小品》 1 卷; 《续商歌》 1 卷; 《洁溪花史》 2 卷,有茅氏自引; 《梅帖》、 《桂帖》 与《牡丹帖》 各1 卷, 有崇祯癸酉茅氏《梅桂牡丹三帖总引》; 《春明祖帐》 和《云壑寻盟》 各1 出[20]。 戏曲和部分诗歌有眉批, 行4字。 《茅洁溪集》 中的作品与时代关系极其密切, 是研究晚明政治、 经济、 军事、文学以及世家大族内部状况和士人心态的极好资料。 如茅维因涉党祸而被诬以毁冢和人命案的前后经过、 崇祯己巳(1629 年) 清兵薄城时诸臣之反应、 茅维与茅元仪叔侄之间的各种纷争、 茅元仪与茅暎兄弟之间的财产之争、 茅元仪与三房进士茅瑞征间的祭祀纠葛, 在该集中都有细节资料。 关于其具体创作情况、 思想内容和价值意义, 笔者有专文论述[21]。 特别是《春明祖帐》 和《云壑寻盟》 两个杂剧, 均未见曲目著录。 两剧虽各自独立, 但前后勾连, 写出了知识分子在末世社会寻找精神寄托和理想出路的情形, 带有明显的时事性和自传性, 而且曲辞精丽, 使事妥帖,能在短出中陡起波澜, 在艺术上很有特色[22]。
四是撰刊《菰园初集》 6 卷。 此乃茅孝若早期诗集, 亦名《茅孝若初集》。 现存, 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 刊, 日本内阁文库藏,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图书馆亦有复制本。 收万历辛卯(1591 年) 至万历丙申(1596 年) 五六间年诗歌, 与《十赉堂甲集诗部》 五卷内容大致相同。 有屠隆《初集叙》、 吴梦旸《茅孝若初集叙》、 陈继儒《叙言》、 梅守箕《诗评》, 均极尽溢美之词。 屠隆《初集叙》 曰: “吴兴茅孝若春秋弱冠尔, 余耳其才名数年。 顷过余南屏, 手其所为《菰园诗》 出示余, 为汉魏则汉魏, 为六朝则六朝, 为初唐则初唐, 其于体靡不合, 而才传之。” 吴梦旸《茅孝若初集叙》 曰: “年甫弱冠, 业已跻古作者之域而穷其变; 名不越经生, 目不窥境外, 业已达四方之得失, 而居然风刺备焉。” 陈继儒《叙言》 曰: “孝若十五即能奏晋魏初唐之音, 今甫弱冠, 其诗韶秀清华, 深往沉鸷, 片语无寸瑕, 万言无累句, 置之古人中, 莫辨也。” 黄汝亨曾写信给茅维说: “ 《菰园集》 案头有之, 即为人持去, 可多寄数十本来。”[23]可见, 该书当时有一定的传播和影响。
五是撰刊《凌霞阁内外编诸曲》[24]。 郑元庆《湖录经籍考》 卷五、 同治《湖州府志》 卷五十九、 同治《归安县志》 卷二十一著录。 顾简序略云: “予闻之茅孝若尝以所作杂剧属钱谦益序, 已而语人曰: ‘轻我。 近舍汤临川而远引关汉卿、 马东篱, 是不欲我代临川也。’ 其奡兀如此。”[25]可见, 茅维不仅创作有杂剧, 而且自视甚高。 又据茅维《凌霞阁新著总引》 “演《内外编》 十五剧” 之语, 可知该书是茅维所作15 个杂剧总集名。 而据乾隆《湖州府志》 卷四十七“著述四”, 还可知臧懋循曾校定《凌霞阁内外编诸曲》, 可惜现已佚。 今学界所知茅维杂剧有《苏园翁》《秦廷筑》 《金门戟》 《醉新丰》 《闹门神》 《双合欢》 六种[26], 收录于清初邹式金所编 《杂剧三集》[27]。
六是撰刊《茅孝若书义》。 此乃茅维应试文集, 佚。 黄汝亨序曰: “ (孝若) 于诗古文竟擅作者之场, 而于应试今文亦颇揣时人意, 为鲜色玮词, 乃微言正法。 即古文之体, 若松青筠绿, 摩风霜而出, 如钟、 王书, 不问大小, 皆可模也。 孝若亦云: ‘古今文无二法。’ 盖悟后语耳。 然乙卯之役已遇矣, 而复落, 命也, 于文何损!”[28]是序收入黄汝亨《寓林集》 卷七, 因此茅氏此书刊刻时间在《寓林集》 刊刻时间天启二年(1622 年) 前, 茅维乙卯(1615 年) 落第后。
七是撰刊《凌霞阁杂著》 16 卷。 《明代版刻综录》 卷三著录, 崇祯九年茅维凌霞阁刊本。 未见。
综上, 茅维一生编撰刊刻有12 种书籍, 其中《皇明策衡》、 《皇明论衡》 和《皇明表衡》 史料价值丰富, 《东坡先生诗集注》 和《东坡先生全集》 版本价值和传播影响很大。 特别是其别集《茅洁溪集》 和《十赉堂集》, 除了文学价值外, 史料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有关晚明官场生态、 边境军事、 财产经济、 房屋买卖、 出版刻书、 家族纠纷与伦理祭祀等, 都可从中找到生动可靠的细节资料, 亟待学界整理出版, 以广惠学者。
注 释
[1] 茅维: 《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再与焦太史》, 上海图书馆藏茅维自刻本。
[2] 关于茅维刊本的删补合并以及王永积、 朱从延重刊本的情况, 参见刘尚荣《 〈百家注分类东坡诗集〉考》, 原刊于《社会科学战线》 1982 年第2 期, 收入《苏轼著作版本论丛》, 巴蜀书社, 1987, 第54 ~86 页。
[3] 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藏茅维刊《苏长公集》 一册, 行款与刊刻时间均与上述茅维刊《东坡先生全集》 同, 笔者疑为全集本之散册。
[4] 茅维: 《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 上海图书馆藏茅维自刻本。
[5] 茅维: 《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一《与陈眉公书》, 上海图书馆藏茅维自刻本。
[6] 该序曰: “ 《经解》, 余向刻于沧州。 茅君孝若, 复取诸集, 合为此编, 而属余为序。” 显然此序是为茅氏刊本而作。
[7] 茅维: 《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一, 上海图书馆藏茅维自刻本。
[8] 茅维: 《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 上海图书馆藏茅维自刻本。
[9] 收入刘尚荣《苏轼著作版本论丛》, 巴蜀书社, 1987, 第172 页。
[10] 参见刘尚荣《苏轼词集版本综述》, 收入《苏轼著作版本论丛》, 巴蜀书社, 1987, 第173 页。
[11] 见刘尚荣《新版〈苏轼文集〉 书后》, 收入《苏轼著作版本论丛》, 巴蜀书社, 1987, 第230 页。
[12] 亦见于黄汝亨《寓林集》 卷七《策衡序》, 《续修四库全书》, 第1369 册本。
[13] 黄汝亨: 《寓林集》 卷七《论衡序》, 《续修四库全书》, 第1369 册本。
[14] 茅维: 《十赉堂甲集》 文部卷十一, 上海图书馆藏茅维自刻本。
[15] 见黄汝亨《寓林集》 卷七, 《续修四库全书》, 第1369 册本。
[16] 《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 之《皇明论衡提要》,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7] 其中第18 卷为词, 共53 首。
[18] 《明代版刻综录》 卷三还著录有茅维撰刊《还山体诗》 四卷, 此乃《茅洁溪集》 所收作品之一。
[19] “国立中央图书馆” 现为台湾“国家” 图书馆。
[20] 《茅洁溪集》 著录有24 卷, 然笔者核对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微卷本, 仅21 卷。 阅其相关序引,可能缺失的是《凌霞阁杂剧内外编》 二卷、 《藿忱》 一卷。
[21] 参见赵红娟《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茅维〈茅洁溪集〉 及其价值》, 2017 年暨南大学《明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即将刊发于2018 年《中国文学研究》。
[22] 参见赵红娟、 何等《新发现的明代戏曲家茅维杂剧两种》, 《戏曲与俗文学研究》 2017 年第4 期, 第226 ~242 页。
[23] 黄汝亨: 《寓林集》 卷二十五《与茅孝若》, 《续修四库全书》, 第1369 册本。
[24] 此条可参见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 中华书局, 1979, 第457 页。
[25] 光绪《归安县志》 卷二十一《艺文》 引。
[26] 关于茅维这六个杂剧的情况, 可参见孙书磊《茅维及其凌霞阁杂剧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4年第2 期, 第29 ~35 页。
[27] 邹式金辑《杂剧三集》, 清顺治十八年(1661 年) 刻本, 收明末清初杂剧34 种, 故又名《杂剧新编三十四种》。
[28] 黄汝亨: 《寓林集》 卷七《茅孝若书义序》, 《续修四库全书》, 第1369 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