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润硕,潘信林
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重要论述的话语结构及实现路径
李润硕1,潘信林2
(1. 华东师范大学 政治学系,上海 200241;2.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刻的话语结构和中国特色,涵盖了共享发展的主体、目标、动力和支撑,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解读和研究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的重要论述,推进和实现共享发展,要坚持共享发展主体上的人民中心,强调共享发展目标上的全面实现,突出共享发展动力上的价值引领,增强共享发展支撑上的理念互补。
共享发展;话语结构;实现路径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个人民的政党,其根本和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始终不忘宗旨、不忘初心。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党的重要法宝之一,群众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主体上的人民中心,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和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我们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路线抓住了治国理政的两个核心主体,抓住了共享发展的实践主体,这个主体就是党和人民。
共享发展是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的共享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的领导核心。今日中国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新格局新变化的今天更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进共享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党推动和实现发展的领导力,提高党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政治动员能力,积极探索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分享发展智慧的新形式和新渠道。
共享发展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共享。人民共享,首先是全体人民都能从发展中受益。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成果,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外,即“共享不例外”。其次全民共享不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是同工同酬,不同工不同付出的报酬就应该不一样,享受也应该不一样。共享要坚持享受与付出成正比,不是“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而是尊重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坚守“付出总有回报,社会自有公道”,即“共享不平均”。再次,人民共享不是一刀切、同时共享,而是有步骤有计划渐进实现的历史过程,即“共享不同步”。不同层级、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个体实际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共享在范围、程度上都不可避免具有差异性和延时性。人民共享首先有赖于人民自身主人翁意识的觉醒、主体精神的觉醒,只有广大人民自觉行动起来,齐心协力不断把发展的“蛋糕”做大做实做好,共享发展才具备坚实的基础。
共享发展是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的同呼吸共命运。人民是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具有不同的内涵。共享发展的人民是最广泛的人民,这个人民是拥护党的领导的人民,拥护社会主义事业的人民,拥护中国国家统一的人民,拥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民,是对毛泽东“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继承和发展。也正是如此,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的重要论述的共享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享,是最广泛最深刻的共享。国内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与世界共享发展不仅是中国国内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当今的世界已经是深度分工又高度融合的社会,全球化、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政策倡议和全球实践是当代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的探索之路、成功之道、幸福之门。古代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国家超越种族、信仰和文化的差异积极探索合作共赢、互利共享的历史智慧和宝贵经验,今天“一带一路”的发展智慧和发展蓝图更是现代世界各国务实合作、共享发展的充分展现。
实现共享发展,坚持人民中心,首先,要巩固和加强党在共享发展中的领导地位。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地坚持群众路线,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党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引领、推进以及实现共享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夯实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与社会基础。其次,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共享发展中的主体性。提高人民群众参与共享发展的主动性,使其积极融入到共享发展的建设中来;增强人民群众推动共享发展的能动性,鼓励人民群众多为共享发展建言献策和贡献智慧;明确共享发展为民谋利的目的性,在主动性、能动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中彰显主体性。再次,要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凝聚利益共同体,强化责任共同体,打造命运共同体,铸造共享发展共同体,坚持“利益、责任、命运”三位一体的深度共享,真正将发展作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全方位的,共享发展必然是发展的全方位共享。全面实现共享发展目标,就要把共同富裕愿景作为经济动力、把坚守公平正义作为政治防线、把共筑精神家园作为文化营养、把维护和谐稳定作为社会基石、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终极旨归,通过人人享有、人人均衡、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来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2]
全面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是实现共享发展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最首要的共享。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和构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体系。[3]全面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最重要的是调整利益关系,重点是要切实平衡资本与劳动、贫富、城乡、先富起来的地区与欠发展地区、全局与局部利益关系。[4]特别是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二次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转移支付,缩小收入差距。打好“扶贫攻坚战”,做好精准扶贫是当前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切实的要求。
全面共享物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利。全面共享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基础上的,包括经济在内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共享。随着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再仅限于物质财富领域,而是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单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满足人们对共享发展的解读和利益诉求。全面共享物质、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权利,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共享发展的诉求变为我们工作的突破口、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实加强“五位一体”建设;就要科学统筹国内国际发展两个大局,调动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加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两个主体性,实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的综合平衡发展。
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是降低分时度假经济成本走出“无钱度假”之困境的必经之路。通过推进全域旅游,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打开供给端,均衡供需关系,避免出现因供需不平衡出现的价格虚高现象,可降低度假的经济成本,提升度假体验感从而多角度的有效刺激当地消费。积极推进全域旅游,要求各地方政府加强合作,通过消费宣传引导联动地区间全域旅游。可以通过各省份之间的联动合作,以“城城联动”为形式,通过开行旅游专列,带动地区间旅游业的发展以此推动各省推行全域旅游,既能为降低分时度假的经济成本也能通过官方宣传为分时度假正名。
全面共享发展起点、发展过程与发展成果。发展起点共享是共享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先决条件,发展过程共享是共享发展的重要体现和基本保障,发展成果共享是共享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逻辑归宿。由于社会历史、政府制度、个体素质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当前我国在发展成果共享、发展过程共享,甚至发展起点共享上也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就从侧面反映了发展起点不平等事实上的存在以及社会因此而形成的焦虑和不满。发展起点共享,要求共享发展机遇。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人民的基本权利,是共享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过程共享,要求深度参与发展。党的十八大强调“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等就是在保障发展过程共享,加强过程共享的控制。发展成果共享,要求均衡享用发展成果。千方百计确保发展主体在发展起点上的全资格共享不歧视、发展过程中的全天候共享不遗漏、发展成果上全方位共享不偏颇,保障人人共享发展起点平等、共享发展过程公正、共享发展成果公平。
实现共享发展,坚持全面实现,首先,要坚持巩固国有经济主体地位,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根本的制度保障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保障。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结合“互联网+”技术探索新时期发展国有经济的新路径,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民全面共享经济成果提供物质基础。其次,要充分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新的互联网平台、新的媒介客户端尽可能地提高信息、知识、资源的共享程度,扩大机遇共享、资格共享的程度,为全面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再次,要深入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克难。“扶贫”不仅是要共享发展成果,而且要共享发展机会和发展过程。要把“扶贫攻坚”统一到共享发展的战略发展理念上来,以共享发展思想来指导新时期的“扶贫工作”。“扶贫工作”的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考核办法等都要体现和落实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共享发展实践。
共享发展本身就是发展理念的重大价值创新。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创造性提出的新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从理论上讲,这一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持和发展,是对西方共享经济思想的超越与创新;从实践上讲,是对世界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反思,是对中国民生实践的回应与选择。它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了指导,并指明了路径。[5]
共享发展的道路上充满荆棘、坎坷和困难,唯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价值追求才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根本动力。实现共享发展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机制创新、技术变革,特别是正确的价值引领。价值是发展的灵魂与方向,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最高的价值追求。价值引领是实现共享发展的根本动力,推进共享发展必须注意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进一步加强价值引领。
价值引领的关键抓手是价值观引导,价值观就是旗帜,决定着方向。核心价值观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信仰,是最持久而深层的力量,正确的价值观能引人前进、让人奋进、鼓舞人心,错误的价值观则会引人误入歧途,甚至导致一个国家的解体。前苏联的解体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价值观的混乱和错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大规模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空前的成功,社会主义价值观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天我们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发挥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力量。
价值引领的支援意识是文化传统。价值是文化的精髓,文化是价值的载体。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在各个方面尤其是非正式制度层面为价值引领提供支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指出,“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6]价值引领也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为价值引领提供强大支援。
价值引领的战略根本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是最深沉的价值源泉,也是最深沉的动力源泉。“‘中国梦’的提出,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体现的不仅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是文化自信。‘中国梦’始终以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智慧为底蕴,是有着文化之根的梦想,是贯通文化血脉的梦想,是充满自信的梦想。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支撑着兴国之魂、强国之梦,正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自信造就了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最终也会归结于文化自信。”[7]我们今天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从中汲取了丰富营养,这是我们作为中国人所拥有的独特精神财富。因此,推进共享发展,必须要坚持我们自己的价值导向,“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8]事实上没有文化自信的价值引领也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实现共享发展,突出价值引领,首先,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以“共同富裕”“公平公正”为根本价值遵循。先进的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后能转化为巨大的改变现实的力量,正确的价值观为群众所掌握后同样能转化为实现共享发展的巨大力量。以“共同富裕”“公平公正”为价值引领的共享发展一定能在平衡效率与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实现共同富裕上起到十分积极的重要作用。其次,要厚植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坚守和传承提供厚实的文化土壤,为共享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再次,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具有坚定自信的共享发展文化。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价值自信,也谈不上培育和弘扬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文化自信是价值自信的底线,是价值坚守最后的阵地,也是任何力量都攻不破的坚强堡垒。构建符合国情、具有时代气息的坚定自信的共享发展文化是我们推进和实现共享发展最基础、最深厚、最强大的力量源泉。
共享发展不是独立的发展理念,而是与其他理念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的。习近平关于共享发展的重要论述,一是初次分配效率与公平相协调,实现平衡的共享发展;二是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的共享发展;三是发展责任共担、发展机会和利益共享,实现包容性的共享发展。[9]这就更加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创新是综合国力发展的战略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要依靠创新,共享发展更需要创新,要通过创新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特别是发展的驱动力。实践证明,劳动力驱动、资源能源驱动在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现代化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舍此无它。创新要为发展服务,我们的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创新。要进一步推进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都必须依靠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主要解决的就是创新发展问题。只有调动一切积极性,培育发展新动力,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才能使发展呈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面貌。[10]
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发展的“四个统一”决定了推进和实现共享发展,必须以协调发展为方法论统筹。第一,协调发展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协调既是工具手段又是价值目标,是推进共享发展的重要工具和评价尺度。第二,协调发展是发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善于“弹钢琴”。第三,协调发展是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统一。要在不平衡中寻求平衡,在平衡中遏制不平衡,协调东中西部区域、产业、行业及群体发展不平衡,全国一盘棋,均衡资源配置。第四,协调发展是发展短板与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追求的是发展的整体效益,整体效益的增加有赖于发展潜力的挖掘。挖掘潜力,一方面要注重既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和扩大,另一方面要破除“木桶原理”的短板效应,通过多下功夫狠下力气补齐短板来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
绿色发展是必要条件。习近平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根本所指乃是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的是良好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也就是说共享发展不仅是共时性的要求,是当代人的共享发展;更是历时性的要求,是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共享发展。绿色发展统一了共享发展的历时性要求和共时性要求,是人与自然的共享发展,现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共享发展。
开放发展是必由之路。开放是全球化的内在要求,是发展的题中之义。在新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对于推动世界的发展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的发展成就必将深刻影响、改变甚至决定世界格局与全球秩序。当然,开放也不是无条件、无原则的开放。中国必须在开放融入中有所坚持,坚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保住民族本色;必须在开放中有所不为,抵制不良思潮不当行为对国家利益和人民权利的侵蚀,笑纳春风拒苍蝇;必须在开放中有所作为,转片面与世界发展的被动接轨为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铁肩担道义。
共享发展是根本归宿。共享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主要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贯通的,要整体理解和把握。[11]我们一定要切实抑制两极分化,破除有些人的自我神秘化倾向造成社会分裂,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享发展,增强理念互补,首先,要坚持系统的观点,统筹五大发展理念。发展不是一地一时的发展,不是局部的部门的发展,而是整体的系统的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其次,要突出共享发展,以此来统揽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并不是并列的,而是以共享发展为目的的。只有以共享发展为统领,才能将其他发展理念拧成一股绳,从而形成巨大合力。再次,要增强“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得益彰,统一贯彻、统一落实,一体推进、一起发力,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代替,从而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胜利。我们在理论认识与实践工作中都要注意增强理念互补,切忌只顾一点不及其余,要切实增强贯彻共享发展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可行性。
[1] 毛泽东. 毛泽东选集: 第3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1031.
[2] 柳礼泉, 汤素娥. 论共享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现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6(8): 16.
[3] 孙肖远.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J]. 科学社会主义, 2016(4): 71.
[4] 李占才. 共享发展的思想内涵和实践导向[J]. 湖湘论坛, 2016(3): 5.
[5] 韩喜平, 刘永梅. 中国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创新[J]. 理论学刊, 2016(3): 4.
[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06.
[7] 潘信林. 地方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M]. 湘潭: 湘潭大学出版社, 2014: 180.
[8]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71.
[9] 余达淮, 刘沛好. 共享发展的思维方式、目标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 2016(5): 62.
[10] 刘德中. 以习近平理念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 探求, 2017(3): 6.
[11] 习近平.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6-05-10(03).
(责任编校:贺常颖)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the Path of Realization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Shared Development
LI Runshuo1, PAN Xinlin2
(1. Department of Politic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2. School of Marxism, Xiangtan University, Xiangtan, Hunan 411105, China)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the shared development has deep discourse structure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vering the subject, goal, motivation and support of shared development and forming a complete logical system. To study and interpret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shared development, to promote and to realize shared development, we must adhere to the people as the center of the subject, it is to emphasize the full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to highlight the value guidance of the motivation and to enhance the ideas complementation of the support.
shared development; discourse structure; the path of realization
D 616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9.05.002
2096-059X(2019)05–0007–05
2019-03-2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KS020)
李润硕(199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潘信林(1982-),男,湖南溆浦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