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凯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贵阳 550004)
工匠精神是一种高贵的职业精神和品质,它主要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1]职业素养,新时代工匠精神素养还包括“团结协作”的精神。工匠精神素养属于社会意识层面范畴,社会意识具有指导社会存在的重要作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一线的生产服务人员工匠精神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鼓励企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工匠精神”从此成为各界热议和研讨的重要议题,工匠精神素养培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工匠精神”频频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各大会议和讲话中,说明了它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制造大国,但是我国的制造业只大不强,只有实现从一个“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质造大国”的转变,才能在国际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培育国民工匠精神素养至关重要,它对于打造自主民族品牌和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中国制造2025》强国目标,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乃至在如今的中美贸易战中获胜具有深远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头号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庞大的中国商品并不等同于中国精品,甚至是廉价商品和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并不多,国际认可度并不高,这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在国内市场上,食品药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关于商品质量问题的投诉和报道不绝于耳,尤其是在乡镇等一些低端市场,假冒伪劣、粗制滥造的商品比比皆是、触目惊心,这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一方面是国人疯狂“海外扫货”和“海外代购”,其商品范围不仅有奢侈品和婴幼儿食品用品,甚至包括电饭煲和马桶盖等产品。另一方面,国内却面临产能过剩、库存过多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产品质量,不得不面对我国工匠精神素养缺失的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和制造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面临着转型升级和迈上新台阶的巨大压力。高质量产品的生产不仅需要先进技术和设备,更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素养的生产者,摒弃浮躁的状态和“差不多”的心理,静心沉淀,精益求精,我国制造业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工匠精神的回归和工匠精神素养培育势在必行。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从不缺工匠精神,祖先们留下了无数震撼世界的杰作和人类文化遗产,例如泽被后世的都江堰,威武雄壮的长城,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等等。同时历史上也有木匠鼻祖鲁班大师、技艺高超的墨子、解牛出神入化的庖丁等杰出工匠。但当下我国工匠精神素养缺失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德国制造是世界公认的高品质,德国的工匠精神是各国的典范,但是德国产品也曾一度是“廉价低质”的代名词。一切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目前我国工匠精神素养缺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与我国基本国情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廉价产品需求市场的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消费市场也由计划配给转向市场供应,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薄弱的生产力现实条件下,能生产出足够多的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已实属不易,更别说生产品质高端的产品了。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庞大的人口数量带来了庞大的产品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无论质量优劣都能销售一空,在利润的驱使和诱惑之下,大部分企业生产者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下降,工匠精神意识逐渐淡化。
近年来,虽然我国生产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没有变,而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以及乡镇市场上,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消费群体经济能力有限,对于廉价商品的需求仍然较大,因此生产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的假冒伪劣和山寨产品就有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间,缺乏工匠精神素养的企业家和生产者也就有了生存之道。廉价产品需求的存在是导致工匠精神素养缺失的最直接因素。
第二,快节奏带来社会普遍浮躁和急功近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出现巨大变化,社会矛盾急剧增加,贫富差距日益拉大,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整个社会出现普遍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企业家的事业心下降,许多人以利益为导向,不能踏踏实实地扎根在自己的领域做精做强,而是追求“短、平、快”的即时回报,当发现某一行挣钱快、投资收益高就一窝蜂扎进这个领域,做死之后又转向另一领域;普通工人更是心浮气躁,能静得下心来、坐得了冷板凳潜心钻研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频繁跳槽似乎已经成了常态。挣钱机会越来越多,诱惑也越来越大,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迷失自我,敬业、专注、精益的工匠精神逐渐淡薄。
第三,制造业一线从业人员消极的工作状态。工匠精神原本指一线生产和服务人员所具有的高贵职业品质和精神,衡量工匠精神素养高低的主要对象也是这一群体。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制造业中私营企业占据了很大比例,私营企业一线从业人员中,农民工数量高达2.8亿,奋斗在祖国各行各业的第一线,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热爱自己的工作,拥有一个快乐、积极的工作心态是成为一名优秀工匠,让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更高阶梯的关键。”[4]目前我国农民工以70后、80后为主,他们大部分是高中及以下学历,总体素质不高,在外务工纯粹是为了养家糊口,工作的动力来源就是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资,对待工作的态度以消极应付居多。由此可见,目前一线生产和服务人员普遍缺乏工匠精神素养或者工匠精神素养不够,这也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在此阶段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中华民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其影响可谓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给现今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总结和积淀,不可否认对于现今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深远地指导意义,但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对于工匠精神素养的培育却起着负面作用。儒家思想倡导君子理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甚至直言不讳地指出“君子不器”,在“士农工商”的社会阶层排序中,“工”处于社会较低层,社会地位远远不如“士”和“农”,同时把工匠技艺看作是入不了法眼的“三教九流”和奇技淫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阶层等级观念已逐渐淡化,但在传统思想“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下,职业等级观念仍然存在,成为“劳心”的公务员和管理者仍然是人们求职择业的首选,学一门技艺成为一名工匠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可以说,在传统文化影响下,工匠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赞许,这对于工匠技艺的传承和工匠精神的发扬是极为不利的。
传统文化的教育观是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倡导“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儒家经典参加科举考试备受推崇,即使是在绘画和书法的创作上也反对“匠气满纸”的写实风格。传统教育观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深远影响,本科院校是所有学子追求的目标,进入职业院校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导致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无论在生源量还是在生源素质上出现很多“先天不足”。所以,近年来频频出现技能型人才紧缺而大量本科生却就业难的局面。
完善的机制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障。社会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工匠精神素养缺失的重要原因,表现在“人”和“物”两个方面。
“人”的方面主要是工匠人才培养机制的问题。企业高管与技术人员工资相差巨大,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普通职工耕耘在生产的第一线,干着“脏、累、差”的工作,但是在工资待遇上与管理人员相差甚远,在社会地位上也 “低一等”,面临着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认可度不高、晋升渠道窄等等问题,普通工人离有尊严和体面地劳动还有一定的距离;而相比之下,管理人员工作环境优越,衣着光鲜地干着相对轻松的工作,却拿着更高的工资。强烈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引导着人们想方设法、削尖脑袋往管理岗位上走,而不是踏踏实实地在一线岗位上潜心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由此可见,工匠的工资待遇机制、社会保障机制和晋升发展渠道都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全社会促进工匠精神素养培育的机制还未成熟,成为导致我国工匠精神素养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物”方面是指与“产品”相关的机制问题,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质量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相对完善的法律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机制不健全,只要是某一领域知名产品和品牌,其后一定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在产品名字、外形以及包装方面类似的山寨品,更有甚者是直接冒名生产,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不健全严重损害研发者的利益和积极性,对研发和创新是一种沉重地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在市场上的泛滥,与质量监督检查机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近年来,“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食品药品安全事故频发,“墙脆脆”“楼歪歪”等豆腐渣工程和安全生产事故频现,还有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大量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出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监管机制的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不健全、质量监督检查机制的不完善,使粗制滥造和山寨产品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社会诚信体系,培养了投机取巧的行为,打击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新时代工匠精神素养培育路径从宏观来说可以分为内外两方面,从“内”而言,主要是培育职业人的敬畏之心和追求卓越之志,“外”则是要建立严厉的约束机制和营造崇尚工匠的文化氛围。
工匠精神素养的缺失,一方面是全社会崇尚工匠、尊重劳动的社会风气未形成,另一方面,工资待遇有待提升、工匠上升途径较窄等现实问题有待解决。工匠精神素养培育,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着力点,而后者又是重中之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谚语,鼓励人们要深深扎根在自己的领域踏实钻研。在以产品质量出众而享誉全球的德国和日本,优秀的工匠是人们眼中的佼佼者和争相模仿的榜样,他们的社会地位不亚于科学家。社会要进步,人类要发展,需要科研和知识的推动,同时也少不了工匠技艺的提升。把职业分为三六九等和高低贵贱是迂腐落后的思想观念,只要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就值得赞许和鼓励。培育工匠精神素养,要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工匠高贵的氛围,摒弃“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陈旧观念。政府和领导要关心和重视工匠人才的成长,新闻媒体要对工匠楷模进行报道宣扬,学校老师也要向学生灌输崇尚工匠的思想,全社会才能逐渐培育出有利于工匠成长的良好风气和文化土壤。
培育崇尚工匠的社会风气只能让工匠们有尊严地工作,而要真正使工匠们敬业、乐业就必须让他们“体面”地活着,就要进一步提升工匠的工资待遇。在德国,工程师的工资收入在所有职业中名列前茅,即使一名普通技工的工资也要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理想的收入才能为工匠们踏实工作提供物质保障。另一方面,畅通工匠职业生涯发展渠道,完善工匠在职称评定和未来发展等方面机制,使踏实钻研技术的工匠同样拥有美好的职业前景,为工匠职业生涯发展和工匠精神培育注入强劲动力。
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代的教育体制,对工匠人才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素养的培育都是不利的。科举考试主要考察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而现代我国教育体制在教育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高考的录取原则导致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的综合素质远远低于本科院校,也给社会造成了一种轻视技能的不良导向。
培育工匠精神素养,单纯依靠职业院校的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定要融入到义务教育当中,从小、从早抓起,因为进入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已经基本定型。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是从小开始的,“日本从小就重视培养孩子钻研技术的兴趣”[5]。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加以借鉴。一方面,在小学和初中开设一些劳动技能和通用技术课程,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和理念;另一方面,在思想上,老师从小就要给孩子灌输劳动光荣、职业平等的观念,这对于营造崇尚工匠的社会氛围意义重大。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我国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招收的学生综合素质相对不高等原因,造成了我国职业院校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上存在很多不足。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育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素养,首先,要促进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发展,引导学生学习那些爱岗敬业的师傅的工匠精神;其次,要加强对大国工匠以及具有工匠精神的先进人物的宣传,以榜样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同时奖励那些在学习和实习过程中体现出工匠精神的学生;最后,要让高职院校教师以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为学生做示范,言传身教,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工匠精神素养的培育,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机制和市场机制,严厉打击粗制滥造和假冒伪劣,消灭问题产品和山寨产品生存的土壤和空间。通过规范商品市场,保证流通产品的质量来倒逼企业和商家增强保证质量、树立品牌的意识。企业和商家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之后才会加强生产管理,重视产品工艺的提升,也会更加重视工人职业素养的提高,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素养自然而然就会逐渐培育起来。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在市场和产品的监管上相对比较到位,问题产品和山寨产品相对较少,但是在经济落后地区和乡镇等基层市场上,各种商品鱼龙混杂甚至“正不压邪”,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商品数不胜数,仍然需要花大功夫大力气进行严管、严查、严打。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们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高质量产品的需要和渴求越来越强烈,“海外代购”“海外扫货”以及国内此起彼伏的关于假冒伪劣产品的投诉充分说明了目前我国高品质消费需求已经建立。只有完善规章制度,严惩盗版侵权,打击假冒伪劣,才能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发生,才能建立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才能为工匠精神素养培育提供沃土。
工匠精神素养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和素质保证,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素养的回归势在必行。目前造成我国工匠精神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工匠精神素养培育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更需要多措并举、多头并进。只有培育良好的工匠精神素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