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等级考核背景下的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初探

2019-03-17 14:21,孟,程,王,于,程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植物学药用植物药用

陈 娜 ,孟 肖 ,程 磊 ,王 军 ,于 娇 ,程 翔

(1.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2.安徽中医药科学院亳州中医药研究所,安徽 亳州 236800)

2016年以来,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对中药学专业的中药鉴定学课程实行了课程改革及考核的创新,在第四学期期末举行中药鉴定等级考试。中药鉴定等级考试是我院具有中药专业特色的一项能力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中药材的辨识能力及中药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中药鉴定四级要求参试人员能够熟练掌握400种常用中药材的名称、来源、入药部位、功效,中药鉴定六级在此基础上增加200种中药材。在此考核背景下,我院在第二学期开设了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课程,该课程可加深学生对中药材基源植物、入药部位及生境的认识和把握,培养学生对药用植物的识别能力及对中药的兴趣。为了更好地开展中药鉴定等级考核,提高学生的技能,从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技能大学,我院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笔者总结了野外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教与学及考核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中药鉴定等级考核背景下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建议。

1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辨识药用植物的能力 我院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普遍采取的是教师讲解、学生边听边记录的分组教学模式。由于实习时间紧迫,教师到达实习地第二天就开始上课,来不及考察当地的地形和植被分布,备课仓促,特别是缺乏野外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只能按考点生硬讲解植物名、科名、入药部位、功效,讲课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学生能记住的知识有限,事倍功半。回到驻地后,面对如此大量的信息,学生只能背笔记,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就直接询问带队教师,达不到培养学生识别药用植物的能力。

1.2 教学方法单一,师生比例失衡,教学效果不理想 野外实习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是比较归纳教学法,但每个实习小组每天行进的路线不同,途中遇到的植物变化很大,有些植物只能在特殊的生境中偶然碰到,很难同时将几个新鲜的相似植物放在一起比较。每个实习小组划分了近30名学生,师生比例失衡,而且野外实习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加之实习地区山路狭窄湿滑,不利于学生簇拥在一起,自制能力差的学生会游离于队伍之外,教学管理困难,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1.3 集中和分散教学不能有效结合,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野外实习分组教学后,缺乏组与组之间的轮换,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同一种植物,每个老师的讲解角度都不同,有的老师对植物生态理解得比较深刻,有的老师对植物功效有独到的见解,每个小组不能及时轮换,限制了学生接收信息的范围。同时小组之间也未能共享植物标本,直接导致野外教学资源的浪费。

1.4 考核内容设计欠缺,不能达到预期的考核目标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考核采取的是现场认植物和实习报告相结合的方式。现场根据实物写出植物名、科名、入药部位、功效,忽略了鉴别特征和压制标本的考核,而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是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压制标本是考核学生动手能力的直观体现;实习报告的考核仅有字数要求,缺乏内容要求,有些同学像记流水账一样从第一天进入实习基地写起,一直写到离开实习基地,每天几点起床、吃饭、整队等记录得很详细,但缺乏有关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实习感想的记录,评定的实习成绩普遍偏低。

2 解决对策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别药用植物的基本技能,要准确地识别药用植物,需要感官的敏锐判断,如眼看,手摸,鼻嗅,口尝[1],再辅以工具书和智能电子产品的帮助。通过课题组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所做的全程跟踪调查研究发现,实习教学中对学生识别技能的培养还很欠缺。课题组结合中药鉴定等级考核的要求,从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现状出发,提出如下建议。

2.1 精选和补充教学内容相结合,有效衔接中药鉴定等级考核的目标 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极大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精选和适当补充,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并能有效衔接中药鉴定等级考核的目标。

教师将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植物生态学等各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适当搜集补充一些典故、传说,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前期备课,精选教学内容,把握授课内容的主线和精髓。如讲解时以每种药用植物分布为开端,结合植物生长习性和识别特征,联系功效,进而形成“分布—生境—形态—功效—归属”的思维模式,并把这个模式链上的每一知识点都如数家珍般地讲授给学生。

2.2 创新和总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灵活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更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关键因素[2]。现将效果较好的几种教学方法总结如下:①纵横比较结合法:如讲解天南星科植物半夏时,可比较实习地区分布的同科植物灯台莲、东北天南星、一把伞天南星等的特征,要求学生编写本科植物的分类检索表,还可以根据半夏具有的毒性特征列举其它有毒性的植物,如乌头、细辛等。②归纳法:讲解功效时此法应用广泛,如藤茎类的植物多能祛风湿利关节(藤茎与人体经脉形似)、很多有臭味的植物大都能理气止痛(通则不痛)、叶类的药材多能清热解毒、百合科的植物多具滋阴的功效、花类中药多与妇科疾病关系密切[3]。③智能设备应用法[4]: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学生人人一部智能机。利用此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在野外实习中合理利用智能手机辅助留存植物原貌,建立实习地区植物电子图库,同时建立师生学习微信交流群,实现教学相长。④分类检索法:通过编写分类检索表,要求学生用科学规范的形态术语把药用植物形态特征进行准确地描述,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识别能力,同时通过对所学药用植物进行梳理分类和归纳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深度。

2.3 细化教学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唱响“以生为本”的主旋律 野外实习教学全过程可分为观察与讲解药用植物特征、采挖药用植物、压制标本、复习归纳重点植物四个环节。应针对每个环节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观察与讲解药用植物特征这一环节,可以先让学生说出药用植物的生境和各器官的特征,根据植物特征由学生讨论推断药用植物所属的科,再由教师对照实物总结所采药用植物的全部信息。采挖植物交给走在队列最后的学生,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充分体现小组中每个学生的价值。压制标本时可由教师先现场讲解示范,展示压制标本的技巧,学生再反复练习,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人上交典型植物标本1份,作为考核内容之一。复习归纳重点植物时,学生自由选择编写重点植物检索表3~5份,同学相互批阅。此种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药用植物特征的理解和领会,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2.4 改革考核内容和方式,侧重能力培养,先行推进中药鉴定等级考核的开展 考核制度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积极性[5],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至关重要。野外实习的最终考核评定应该能囊括实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植物的鉴别能力、标本制作的动手能力、实习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团队精神。

为先行推进中药鉴定等级考核的开展,野外实习考核做如下调整:首先,野外实习考核成绩应作为单独的课程考核结果对待,以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其次,考核内容由原来的20种药用植物增至40种,在考核科名、入药部位等的基础上增加药材名和植物鉴别要点的考核,使识别能力和药材名等的培养达到叠加的效果。再次,参与性和团队精神的考核应通过实习小组制作的标本优劣来体现,并把标本制作的考核成绩作为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大赛参赛队员的资格选拔依据。

3 结语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培养的识药能力为后期中药鉴定等级考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两者在考核内容上有部分重叠,药用植物和中药鉴定考核都需要掌握名称、来源、入药部位和功效,且对于部分中药来说,药材名和植物名是相同的,例如细辛、半夏等。但两者又不完全一致,中药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存在着多基源植物和多入药部位的药材。中药鉴定等级考核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将不断提高,而中药鉴定等级考核通过率也将逐年上升。

猜你喜欢
植物学药用植物药用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数据库在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
蕨类植物在利尿通淋中的药用研究(二)
蒙药药用资源
植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