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军
摘要:学习名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学名师要有名有实,名实相符。学名师首要学习其实干精神,重点要根植于教学实践,关键在学有实效。
关键词:学习名师;实干;实践;实效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1B-0075-02
毫无疑问,名师是我们教师队伍中的“标杆”“佼佼者”,向他们“看齐”,向他们“靠拢”,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因而,不少地方或学校重视放大“名师效应”,成立“名师工作室”,实施“青蓝工程”,组织“师徒结对”,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产生了良好效果和积极意义,但也存在着学名师活动“作秀”“走过场”“雷声大雨点小”“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现象。笔者以为学名师要有名有实,名实相符。学名师不在于形式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而在于内容的实实在在,扎扎实实。
一、学名师首要学习其实干精神
有的名师擅长于科研,有的名师擅长于创作,有的名师擅长于课堂教学,有的名师擅长于班级管理。不管怎样的名师,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烙印”,那就是实干,踏实肯干。笔者有个朋友,是位较有名气的特级教师。成名前,他在一所乡镇小学工作。那时候学习资源匮乏,他就主动跑到县城教育局的电教馆,将馆里的优质课录像带借回去,一盒一盒、一遍一遍地观课学习。电教馆里的录像课,几乎被他翻了个底朝天,笔记本记录了一大摞。成名后他说:“我正应了鲁迅的那句名言,‘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他介绍说,在那些年里,别人在看电视,他在看录像课;别人在休闲玩耍,他在读书学习。是的,正是这种勤奋实干的精神才成就了他。我们学习名师,不能指望“靠上”名师这棵“大树”,就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就可以走捷径,快速成名。我们即使拿到名师的一份教学设计,也未必能上出名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学名师,首先要学习他们的实干精神,苦练内功,充实自我,要“嚼得菜根香”,要坐得住“冷板凳”,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人们常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二、学名师重点要根植于教学实践
对于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来说,课堂是我们的“人生舞台”,我们的根本在课堂,我们的本领要彰显在课堂上。因此,学习名师,重点要指向课堂,指向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在教有余力的前提下去搞科研,出专著,但最好不要只把精力花在这些方面,而荒了课堂这个“主阵地”,忘了课堂教学这个主业。为此,我们要多观摩名师的课,多学习名师的教学,在名师真实的课堂上汲取“营养”,实现专业成长。学名师的课,千万不能“亦步亦趋”“依葫芦画瓢”,要多一点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多追问自己:他为什么这样教?我还可以怎样教?同时,我们要把学习的“触角”向课堂的两端延伸,积极主动地与名师一起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设计教学;教学后,要多聆听名师的教后感,多参与同行们的交流互动。教前、教中、教后,教学实践全程参与,我们才能对教材、教法,对课堂、学生有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另外一点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我们学习名师的课,要留心名师课堂上的即时生成,这是名师驾驭课堂、组织教学的智慧体现。与预设的教案相比,名师课堂上的临场发挥、随机应变,正是他们的功力所在。这些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我们要积极捕捉,感悟内化。还是那句话,好的教学案不等于好的课堂。学名师的课,要从学习模仿走向自主实践,进而走向融会贯通,创新突破。正如习武之人所说,从“有招”到“无招”。
三、学名师关键在学有实效
客观上说,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名师还是“稀缺資源”。名师,被邀请讲学,被约稿,还要参会,参加活动……名师又大都身兼学校的管理工作,因而,名师的繁忙和辛苦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又给名师压上指导一帮徒弟的重担,无疑又增加了名师工作量。有的名师因为分身乏术,忙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对带教工作疲于应付,草草了事;有的名师过于强势,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教学理念、课堂模式一概否定,让跟学的教师无所适从;还有的名师囿于成见,有一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顾虑,对带教团队舍不得“传真经”。加之有些地方,对学名师活动疏于跟踪,失之考核,启动仪式非常隆重,结果却不了了之,有“虎头蛇尾”“表面文章”之嫌,这些都制约了学名师、见行动的有效落实。基于此,我们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一定要“既要马儿好,又给马儿吃草”,不能一味地“压担子”,还要给“位子”,以及上“银子”。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要加强过程管理,提供必要的时空,定期组织展示汇报;要坚持目标导向,把课堂实施水平和能力作为学习研修的重点,对发现的问题或存在的困难,及时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强考核评估,关注名师团队的整体成长以及个体发展。多平台、多机会展示,多角度、多方位评价,多渠道、多途径激励,真正让学名师之举“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可让名师的“一枝独秀”引来一大批教师的“万紫千红”。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Famous Teachers?
Zhu Zhijun
(Dongtai Touzao Primary School, Dongtai 224247,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from famous teachers can promote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However, 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famous teachers? Learning from famous teachers should not go through the motions but should be practically effective. First of all, we should learn from famous teachers their practical spirit with emphasis on being rooted in teaching practice and key in practical efficiency.
Key words: learning from famous teachers; action; practice; efficien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