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注入母爱的从医之路

2019-03-16 08:16文/李
中国医学人文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床大夫医学生

文/李 飞

两个月前,本人作为执行组织者,在第二期“叙事医学论坛”上邀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妇科肿瘤专家谭先杰医生作“讲故事与写故事”的主题演讲。谭大夫的发言诙谐幽默情真意切,博得了满堂喝彩!他在离开会场时,送给我他新近出版的佳作《致母亲:一个协和医生的故事》。拜读了这本细致记录一个医生的生活过往与从医叙事的书,有感而发,遂成此文,与大家分享。

谭先杰大夫以一首小诗介绍自己的新书:

这条路,

是一个少年对母亲的承诺。

这条路,是一个放牛娃无悔的选择。

一路之上,

有父母,有兄弟,有姐妹,有师友,有同学,

有同事,有病人,有陌生人……

因为有你,

不忘初心。

因为有你,

继续前行!

记得我最初拜读谭大夫的文章,是那篇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奋斗,让梦想花开》。文中讲述了他12岁时的遭遇,由于母亲病逝,他选择成为了妇科肿瘤医生。五六年前读到这篇文章,感动得一塌糊涂,也是在那个时候内心深处将并不曾谋面的作者“谭先杰”这个名字与医学的神圣关联了起来。《奋斗,让梦想花开》中的人物,就如一部生动的电视剧,在《致母亲》里丰满生动地走了出来,带着一幅人生画卷,吸引着有幸读过她的每一位读者。

打开书卷,最初的印象是:谭大夫强大的记忆力。似乎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人生阶段:过去的和现在的,很多人会渐渐遗忘,在谭大夫这里,犹如白驹过隙,却又信手拈来。

那么,这样的书写,在医生的视角里有怎样的不同?书中涉及众多人物,有图有真相,伦理保护是怎么做的?谭大夫幼年如卢梭笔下“爱弥儿”一般的自然成长,如何转化为医学实践能力?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读完谭大夫的书之后,我的读后感也就随之成形。

谭大夫在书写中无时不刻在进行着现在的他与曾经的他——那位少年的心灵对话。母亲在最后时刻请求家人等他寒假回家的时候再告知她去世的这个坏消息,当时12岁的谭大夫“当时一声没有哭出来就昏了过去。醒来后哭喊着‘我要妈妈,我要妈妈’……族中的婶婶大妈、姐姐妹妹们没有办法安慰我,只好陪着我一起哭。哭到最后没有力气了,我说:‘我要当医生!’——那个时候,我的梦想就是到那个什么病都能治好的医院当医生!”

那位少年,12岁时失去母亲的少年。这句话,当我现在写下时,才猛然惊觉,我的母亲曾对我讲过她14岁那年,姥姥就过世了。她同样是放假回家才得知的消息。母亲对我讲的这句话此刻于我而言才有了意义,只因我无法与母亲感同身受。我一定要感谢谭大夫,让我有了体会母亲少年时代情感的可能。幸运的是,现在都还来得及,我还可以继续倾听母亲的亲口诉说。

像谭大夫这样由于至亲的病逝而选择走上医路的医学生,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也曾遇到过。在“叙事医学”课程教学参考书《生命消逝的礼赞》中,我选择收录了一位医学生叙述父亲突然病逝的文章。

“我越发感到父亲的生命真的在流逝。我四处张望,看到两位女医生站在病床旁,我看到她们,好像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我紧紧握着她们的手,说:‘大夫,求求你们救救我爸爸吧!’她们两个沉默了一会儿说:‘实在没有办法了。’看到这种场面她们心里也觉得很难受……在一片哭喊当中,父亲去世了。”

距离高考还有两百多天,这位医学生,时年17岁:“因为年少,因为医疗常识的匮乏,对死亡根本没有认知,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前一天父亲还谈笑风声,第二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为什么医生站在病床旁束手无策?为什么父亲连上手术台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宣判了死亡?所有的困惑和不解都指向了医院和医生,年少的我愤怒地以为是家里地方小,医院无能,医生平庸。父亲一直希望我能考上医科大学,我还曾犹豫不决。父亲去世后,我坚定了报考医科大学的决心,对我来说,这不仅仅是父亲的遗愿,更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倒要看看我父亲的病到底能治不能治。从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自己一定不能做庸医的信念,要做一名优秀的医生,要让病床前少一个像我一样绝望无助的孩子。”

这是让人动容的心灵相遇。我将他们两位作者串联了起来……只因他们当时情感的爆发,都在激励着他们前行,这种极大的心理创伤转化为无比可贵的品质和期待,成为一名医者!这位医学生说:“要做一名优秀的医生,要让病床前少一个像我一样绝望无助的孩子”。谭大夫说:“每一张病床上的女性患者,后面可能都是一个家庭,说不定身后就藏着像我当年那样的半大孩子!”

谭大夫幼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求学故事,催人奋进。细细读来,虽然与自己的经历并没有太多交集,但总有一种亲切感弥漫左右。他的心境与历程,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了特定时代的一个群体,其中,有你,有我,亦有他。

2010-2012年,我针对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在校研究生做过一项调查1,了解医学生和家庭成员对医学教育的期待、选择学医的动机等。通过深入访谈,我们对学生选择医学的主要驱动力和社会流动的期待进行了文化诠释:有专业权威、稳定的职业生涯、受尊重的社会经济地位;“守”中有“升”,符合农村以及城市中低阶层家庭赋予后辈的最基本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对医学知识以及医生职业的认知和想象在乡土社会中同样具备深厚的文化基础,并且在濡化过程和生活实践中对医生行业形成了实用性、稳定性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吃苦耐劳”的性情倾向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对医学教育和医生职业的适应性优势等等。

我们看到,走上医路是个人的意愿与家庭期望融合了智慧与生活策略的选择。如今看到谭大夫回首的往事,他所在的家庭、社会与文化背景对于他个人学医动机的形成和影响,这种全景式的展现扑面而来。

谭大夫在书写中无时不刻地进行着与自我、他人等多重视角的交互。这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是能将这如影随形的交互能力运用在医患沟通与医患互动中的,会以他极其细腻的内心去碰撞患者的苦痛经历,并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帮助病人。

曾经两度想要辍学,却神奇地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又成为郎景和院士的学生。有些神力的谭大夫,置小我于平凡乃至卑微,在书写里有人生的过往,有不可言说的释怀,有叩问人性的是非曲直,有吃苦耐劳的性情添加了幽默气质,有医学专家的叙事之雅,也有民间叙事的顺口溜之俗……这一切构筑而成一种尊重,一种升华。很喜欢郎景和院士对本书的推荐语:书写是一种对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庄重仪式。

我从事医学人文教育工作,有个小小的目标:寻找最会写作的医学生。在有时空限制的临床互动框架里,寻求通过书写来搭建起通往伦理责任的桥梁,实现医学的归属。

那么,超越有所限定的时空,书写能带来怎样的价值?我想,《致母亲》给出了些许答案:伟大的母爱亲情得到了重塑,个人的奋斗与自强不息得到了彰显,人与人之间美好的关系得到了诠释……这当中,每个人都好似身在其中,理由是,这种书写触及到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柔软,抒发和代言了人性的本质。

谨以此文致母亲,致青春,致奋斗!

猜你喜欢
病床大夫医学生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多功能病床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基于单片机的病床呼叫系统设计研究
进步太快
病床变轮椅
间接性失忆
久病床前无“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