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宁利
一天,从事出版工作的朋友刘伟鹏找到我,邀请我翻译莱奥多·达·芬奇解剖手稿。于是我翻阅了手稿原著,当看到书中第14号笔记“头皮层与脑室图”的手稿时,其中几幅图让我十分震惊。早在15世纪60年代的达·芬奇就以科学的态度对眼部和大脑解剖做了精细的描绘与记录。他分别从失状面和水平面解剖颅脑,并细致描绘了眼球通过视神经与大脑相连的解剖结构。在颅脑结构中,达·芬奇近乎精确地定义了大脑各层脑膜,绘制出了脑室与眼部通过液体腔(脑脊液所在蛛网膜下腔)相通,并精确绘制出了硬脑膜随视神经一直延续到眼球后部的解剖走行。在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我们课题组利用核磁影像学证明:造成视神经损害的原因不仅局限于眼内压力的单独作用,而是眼颅压力梯度共同作用所致。我们研究中所获得的核磁影像已深深植入我的脑海中,看到这幅500年前的手稿时,我便拿出这些影像图片与其比对,发现它们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令我很是震惊。我们将对比图在此展现(图1-3),相信看到这些对比图的读者同样会受到震撼。
图1 达·芬奇解剖手稿与本课题组正常对照组颅脑结构MRI失状面T1像对比图。左图达·芬奇解剖手稿可以看到沿着视神经延伸到眼球后表面的硬脑膜,且视神经与脑室通过液体腔相连,与右图核磁影像相对应
图2 达·芬奇解剖手稿与本课题组正常对照组颅脑结构MRI水平面T1像对比图。左图达·芬奇解剖手稿展示视神经、视交叉以及“想象”出来的脑室结构,与右图核磁图像相对应
图3 达·芬奇解剖手稿与本课题组正常对照组眼眶结构MRI T1像对比图。左图达·芬奇解剖手稿展示眼球解剖结构,硬脑膜随视神经一直延续到眼球后段,与右图核磁影像相对应
正如爱因斯坦所述,如果达·芬奇的科研成果在当时就发表的话,科技可以提前半个世纪之久。对达·芬奇解剖手稿的翻译是对达·芬奇密码的破译。我们翻译的英文版书稿是从达·芬奇镜像书写的拉丁语版中选取并翻译而来,译者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这为我们提供了机会,使我们有幸可以再把它翻译成中文版,为广大的中国医学人士和普通大众提供一个无障碍、近距离接触达·芬奇解剖手稿的机会。这是一次有挑战、有意义的工作,因此我欣然接受了朋友邀请并承担本书的组织翻译工作。我将14号笔记展示给我的团队,团队所有成员都受到了深深震撼,询问我哪里可以得到原著。当我提出我们可以翻译它时,团队成员都欢喜雀跃。
印象中的达·芬奇是《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是《最后的晚餐》耶稣与十二门徒惟妙惟肖的心理表达,是达·芬奇自画像所呈现的哲学家形象。因为其卓越的艺术贡献,达·芬奇作为画家曾赢得“文艺复兴人物”的盛名。但目前已知的达·芬奇著作与笔记手稿证明他绝非仅仅是画家,而是一名从艺术到科学领域几乎无所不能的少有的通才。我们有幸接触并翻译的这本马丁·克莱和罗恩·菲整理并编著的达·芬奇解剖学手稿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作为解剖学家的达·芬奇。
达·芬奇认为人体是自然界最美妙的研究对象,为了将人物表情绘画得淋漓尽致,达·芬奇开始研究解剖学。但后期他对解剖学的热爱已经远远超出其为绘画而学习的程度,而是出于对解剖学本身的喜爱。直至1519年达·芬奇逝世,他共解剖了30多具尸体。达·芬奇具有细腻的观察能力,头骨上很多小洞的精确位置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具有极大的耐心与毅力,为了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不厌其烦、一点一点地对多具尸体进行解剖、观察,并反复重复这一过程。达·芬奇不仅仅只关注结构,同时也关注功能。他通过推理将一些并非实际看到的因素绘制于手稿中,从而说明其生理功能。通过与现代医学知识进行比对,虽然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些不正确的地方,但这些手稿依然体现了达·芬奇所具备知识的广博与思维的高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似乎是跟着达·芬奇的思路再一次探索人体解剖的奥秘,这简直让人着迷。
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我们还有幸结识了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Pasquale Gallina。他发现接受过脑室腹膜分流术治疗的脑积水患者中有40%(9/22)发生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手术后低颅压的持续时间是发生青光眼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他报告的结果与我们发表的猴低颅压模型的研究结果和结论相一致,这为我们的研究结果和学说提供了新的证据。我邀请Pasquale Gallina在2018年全国眼科年会上进行演讲交流,会议休息期间,他拿出一幅图让我猜测其来历。这让我心中百感交集,因为他展示的正是让我震惊的达·芬奇头颅解剖手稿第14号笔记。科学可以跨越国界与语言,穿越时间与空间,使远在意大利500年前的达·芬奇与今天的Pasquale Gallina和中国的我及我的团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共鸣。Pasquale Gallina提出明年达·芬奇逝世500周年之际在意大利举办达·芬奇纪念会议,同时也希望和我们合作在中国举办一场达·芬奇解剖手稿解析会议。本书以此为契机出版发行,不仅希望能够表达我们对达·芬奇的纪念与缅怀,更希望让东方文明古国也可以感受一位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的伟大。作为艺术家的达·芬奇对科学的追求及无限探索必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保持永久的好奇心与无限的探索欲。
人类文明发展的真正推动力正是人类对智与美的无穷渴求,前者转化为科学,后者转化为艺术,两者相辅相成。如果从事的科学研究能升华到艺术境界,科研也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同时,此书也给予我们启示:眼科领域很多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也可以赋予艺术思维和形象,使枯燥的科研探索转化为美好的艺术展示。因此,在这本著作的启发下,我们将准备创作出版《眼生理解剖与艺术》,在传承和发扬医学领域艺术成果的同时,希望在眼科界也能显现出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