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艺术实验学校 阎晓洁
第二学段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从课标要求来分析,应该包括积累词语,理解词义,尝试运用词语和修改错词的目标,与阅读概括、感悟体会、写作表达相联系,具备多重功效。
但是平时课堂中,教师的词语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主要有两种不可取的现象:教师放手不够,没有把重点转到理解词义、辨析词义上,词语积累又缺少方法;教师放任自由,疏忽词语教学的方法,词义的理解靠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如此一来,学生没有足够的词语积累和词义理解能力,怪不得我们常听到老师抱怨:“孩子们写作中词语匮乏、言之无物。”
针对以上词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下文结合具体课例谈一谈改进策略。
归类学词是积累词语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学生在认读不同类别的词语时会琢磨分类的标准,从而了解构词的内在规律。而且以词群为呈现方式能帮助孩子形成一个整体去记忆,更有助于孩子举一反三,以词带词。具体可以从词语的构词特点、描写内容、词语搭配等方面分类。
例如,四年级下册《麦哨》一文有很多优美的词句,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好教材,于是在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环节分组呈现了以下词语:
1 沾满露珠的月季花、浓绿的麦叶、雪白的萝卜花、黑白相间的蚕豆花、密密的嫩荚、齐刷刷的麦芒2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耀眼的浅黄色新装3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4丰满的穗儿直沁肺腑
第一组词语只有一个修饰词,第二组词语有两个修饰词,学生碰到“的”轻轻地读,其他词语连得快。第三组词语是两个指代性词语,从孩子的衣着与穿戴去描述,引导学生在“穿”与“戴”中间适当停顿,就更能读出节奏感。第四组词语有儿化音和易错字音,需要强调、正音。这样一层层剥笋式的词语学习,学生从易到难,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词语的正确朗读方法,读出了节奏感,也体会到了词语的优美,更容易积累词语。
语境是有血有肉的,是有画面和情境的,把词语放回到这个情境中,等于把小鱼放回水池一样,它的生命立刻变得鲜活与生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就是这个道理。
例如,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中对于新词“辗转”的理解,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1.“辗转”是什么意思?大家找找文中“辗转”一词出现在哪里?(第二自然段)辗转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骨髓。
2.出示中国地图:由于历史原因,从祖国大陆的杭州到台湾是很不方便的,骨髓的寻找要从——到——,再到——,最后到——,要——(辗转)几千里啊!
这里的词语教学采用联系上下文的理解,最出彩的是结合地图解说“辗转”,采用视觉化策略,形象生动,能让学生迅速理解,加深印象。
很多词语本身就具有概括性、画面性。在教师有意识地示范和引导下,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筛选脑海中的词语,依据课文固有的场景和情节,组合词语,创写“新词”,列“小标题”,挖掘词语提炼重点内容的功能。
例如,四年级下册的《乡下人家》描写了一组宁静、质朴、悠闲、舒缓的乡村生活画面。画面中都有人物(动物)和事件两项元素,是能训练学生整合词语列小标题的好教材。于是在初读课文环节,我展开了词语教学:
1.你边走边看,在乡下人家看到了什么画面?请带着问题读课文。
2.看到了吗?老师读第一节,仿佛看到了瓜藤攀檐(板书),你能否也把看到的画面用这样四字词语的方式来说说?
3.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随机板写:鲜花轮绽、春笋探头、鸡鸭觅食、乡民晚餐、纺织娘歌唱。
学生可以把一篇长文读成几个词语,用词语简明扼要地提炼出每个段落的重点内容,这不就是教师示范下的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吗?
如果把一篇课文比喻成一部机器,那么词语就是一个个零件。零件也有主次之分,词语自然也有重要与次要之别。在阅读感悟中抓住词眼,像老牛吃草一样学会反刍,多嚼一嚼,就能引领学生化繁为简,提纲挈领,直达阅读之本。如《母鸡》中的“叫声”,《牧场王国》中的“真正”,《掌声》中的“掌声”等,第二学段的教材中可以抓的词眼俯拾皆是。
例如我教学四年级下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紧紧抓住课眼“呼声”,形成一条教学的主线,统摄全篇,层层深入,把“呼声”从具象的话语内化为孩子对和平的呼唤,情感体验也达到了高潮:
1.导入环节:播放战争中人们悲痛的场面,看到这些你想说什么?板书课题,突出“呼声”,这个中国孩子想说什么,他的呼声是——
2.初读环节:板书雷利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3.精读环节:探究他为什么会发出如此强烈的呼声呢?从“痛失父亲”“世界并不太平”两个板块感悟。
4.延伸环节:学习课文中的有关语言或句式写一写你对世界和平的呼声。
积累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就要渗透写法的指导。学习写人的作文,就在同文体课文学习中加以各类描写的训练。
例如,本人执教《一次成功的实验》,针对文中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设计了小练笔。为了让学生的练笔富有成效,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关联词语,不仅给学生的练笔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学生借助关联词语把意见表达得更为淋漓,故事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生动。结合此练习,学生还能体会到表达同一个意思,其实有多种的表达方式。
当危险逼近的时候,小女孩却沉着冷静,她会怎么想呢?你可以选用其中一组关联词(如果……就……;因为……所以……;只有……才……),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说一说。
生1:因为井口很窄,一次只能上来一个人,所以我们要一个一个出去。
生2:如果我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铅锤就会都堵在瓶口,一个都拉不出来了。
生3: 因为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所以我最后出去。
生4:只有一个一个轮流出去,才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逃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就是一朵花,它是渐渐地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果就会绽开。”看似简简单单的词语教学中,其实蕴含着精深的学问,我们力求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理解、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教者不但要关注词语,关注词语教学,更要关注通过词语教学浇灌学生的思维之花,努力使其散发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