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摘 要:软陶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温聚合粘土。将以综合实践学科里的“软陶”为例,重点阐述小组探究与合作对于实践课程的作用,帮助学生体会软陶制作和小组探究与合作的快乐。小组探究与合作是德育中探究精神、合作精神的现实体会,对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软陶;创意;小组探究与合作
当今社会,人们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注重提高其综合素养。而美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软陶作为一种技术性较强的材料,在综合实践与美术课程中会经常用到,但是学生却无法短时间内制作出具有创意性的作品。笔者通过对软陶课程教学进行探索,提出小组探究与合作,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学生缺乏创新创造能力
软陶是一种低温聚合黏土,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其色彩种类丰富、创意空间巨大,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创造欲望,首次出现于欧洲地区,随后传播至亚洲地区,在我国备受欢迎[1]。笔者所在的学校便开设了软陶相关课程,一直深受学生欢迎。
学生在软陶课上,可以学到有关软陶制作的基本技法,例如动物、人物、平面挂饰的制作方法,大多数学生制作出来的手工品都非常精致,具有较好的创意性。然而,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只能对已有事物进行模仿和再创造,一旦进入综合创意制作环节,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创新,即便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无法做出出彩的作品。
二、利用小组探究与合作方式开展软陶教学
(一)同设主题,小组合作选题创意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笔者决定采用小组探究与合作的方式开展软陶教学,以时间段、季节、节日、爱好、关注点等内容为创意点,设立软陶制作主题。例如,圣诞节前夕或者春节将至的时间段,在设定软陶制作主题设定时,就可以选择“圣诞节的问候”“红红火火过大年”等。再比如,在春天的草长莺飞时节,可以让学生以“春天在哪里”为主题进行软陶设计,或者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主题,像是“我爱我家”“我是一个吃货”等。笔者所在学校上软陶课程的学生,通常情况下在36人左右,按照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将其分为4~6人的小组,条件允许下可以分成6~8个小组,每个小组都会给出不同的主题,并且允许学生自己补充,曾经就有小组补充过“童年的回忆”“我爱诗词”等主题。在主题设定好之后,学生应对选定主题进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得出最具有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作品。
(二)启发探究,小组分工收集资料
在该环节,大多数软陶教师通常会先确定某一主题,然后播放预先准备好的短片(一两分钟左右),用来启发小组学生探究主题。例如,对于“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个主题,笔者曾经播放过一个大约一分半的短片《过年啦》,主要内容为“穿着红色唐装的小姑娘,手举一串火红糖葫芦,随其奔跑依次出现火红的灯笼、烟花、爆竹”,加入适当的背景音乐来烘托气氛,短片结束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就短片内容进行交流。学生在这一环节,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他们会就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往往会有很多出其不意的优秀创意。在小组分工收集资料之前,教师应当协助小组长做好人员分工,画画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去配色,喜欢网络的学生可以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最后由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制作辅导[2]。
(三)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大显身手
在动手制作环节,软陶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引导其进行创作,向一些不知如何表现内容的学生提供帮助。笔者的学生在以“我爱我家”为主题进行设计制作时,将“我爱我家”与“红红火火过大年”完美结合,表现的是一家人过年拍摄全家福的场面:“沙发上做着一对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一人抱着一个小娃娃,中间还坐着一个小朋友,沙发后面是两对夫妻,旁边有茶几玩具,墙上挂着福字,沙发对面是一个小伙子在拍照片”,小组学生将每个人的表情和服装都设计得十分到位,大小比例合适,色彩搭配颇为美观。
(四)点评到位,小组主题探究出彩
在课程最后,教师应将本堂课表现最佳的小组作品选为代表,要求学生对作品的设计目的、意义、完成过程等进行阐述,由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点评。小组代表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侃侃而谈,笔者最常听到的就是分工、合作、友情、成功,投影仪展示下的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学生互相之间的点评生动透彻、友好又温馨。学生的奇思妙想有时也会令教师深感惊喜,在教导学生学习软陶的过程中,笔者深刻的认识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的含义。
综上所述,美术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必要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对其后续发展和适应社会具有极大的影响,软陶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美术素养。软陶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应当着重推动学生实现能力的全面发展,利用小组探究与合作方式,提高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美术素养、创新能力、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银芳.创新美术校本课程 落实美术核心素养:软陶创意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7):131-132.
[2]段亚,李宝钊.DIY手工软陶作为艺术教育手段对“能力”發展可行性分析[J].才智,2016(7):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