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表现及应对措施

2019-03-15 02:00霍燕杰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

霍燕杰

摘 要:贫困地区的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而对此问题关注度不足,研究非常少。贫困地区的中学生也是我国中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其加以全面关注,否则这个群体在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下非常有可能产生犯罪行为或其他不良行为。基于此,对贫困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良表现以及应对策略做出分析,希望可以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的心理问题。

關键词: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不良表现

贫困地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多,不良表现也是各种各样。心理教育在城市发展比较快,但是在偏远尤其是贫困的农村地区还未得到重视,整体上看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既然贫困地区的心理教育是一片空白,那么就需要有关部门和教师等多加关注,改善贫困地区中学生不良心理问题,也让学生的成长与学习更为健康。

一、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表现

1.道德认识的错位与缺失

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时期,心理变化比较大,从依赖开始走向独立,学生的思想和自主判断意识更强,喜欢自我表现,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由于他们还不成熟,非常容易冲动,遇到挫折和困难无从应对,在意志上容易产生消沉的现象,遇到急事缺少理智。同时存在道德意识不稳定的现象,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难以正视现实。农村地区本身经济不发达,文化氛围也不够浓厚,学生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农村,在思想认知上的片面性较大。学校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定的向往,由此和自己的现实生活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分裂表现,一方面厌恶当前的生活,另一方面还会对自己、对父母和家庭产生怀疑,严重焦虑,以至于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错误的判断,走上歧途。

2.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

一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中学生存在喜怒无常的表现,情绪就类似于六月的天气,变化多端。心情愉悦时,与人相处和谐,学习也情绪高涨;情绪低落时,烦躁异常,不喜欢与人相处,也不愿意倾诉自己的心声,十分孤僻,忧郁明显,学习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在这样的情绪之下,非常可能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农村地区因为经济条件落后,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学生和祖辈生活在一起,祖辈对于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不够,长期如此必然导致学生心理上的缺失,孤单感强烈。学生遇到困难非常害怕,无法抵制校园外部的诱惑,特别是情绪冲动,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处境,也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若是外界诱惑十分强烈,则内心就会出现动摇的现象。生活中遇到挫折表现为悲观、失望甚至出现退缩,由此丧失了奋斗的意志。

3.青春期综合征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也日臻成熟,出现对异性的幻想或者情愫,这是进入青春期后的正常反应。但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无法正视这个问题,压制学生的情绪,不允许学生和异性交往。一方面出于对异性的好奇,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和家长的压制,让学生变得十分烦躁,甚至感觉到孤独,经常产生闷闷不乐的情绪,忧虑较为明显。“早恋”和“非早恋”都可能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二、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表现的应对措施

1.正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升学校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力度

中学生在成长中有自己的特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做心理辅导和心理教育。从心理学角度去看学生的长远发展,学校要做好筹划和分析工作。例如,改变原来学校只注重分数和升学的现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建立起心理辅导中心,班主任教师也参与其中。班主任是对学生了解最为深入的人,因此更能够认知学生的问题,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可以让中学生的心理有良好的发展。在农村乡镇建立起良好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长远的。例如,学校严格禁止周围不良少年和学生的接触,打击打架斗殴的行为。学校联合村委或者乡镇府,举办中学生心理健康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小组,让学生敢于正面自己的问题,也敢于说出自己的心声。

2.建立互动小组,使学生在互帮互动中自愈

学生的问题,外力属于辅助措施,自己治愈才可以解决根本问题,那么面对中学生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的心理问题,还需要教师和学生一同努力。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部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互帮互助,相互了解相互关心。农村地区的不少学生由于留守在家中,长期缺少关爱,同学和教师的关爱能够让这些学生再次感受温暖。对此,教师还可以联合家长,建立心理健康之类的微信平台,家长也建言献策,教师给予家长一定的指导,让家长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引导,使学生在互动的氛围中自愈。

综上所述,本文对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表现及应对措施做出分析。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非常多,本文对重点内容做出阐述,在以后的教育中还需要强化教师和家长的关爱、关心。

参考文献:

宋广文,何云凤,丁琳,等.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3,14(2):87-91.

注:本文系2018年度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8]G261)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