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路径思考

2019-03-15 06:33常腾飞
神州·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常腾飞

摘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说服力与感召力,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是促成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价值认同、养成时代新人正确价值取向的关键环节。其中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基础,转变教育方式是重要途径,融合教育载体是决定因素。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高校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彼此融合,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积极情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教学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前提基础

教育理念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指引,是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其内在反映着对于教育客体的认知和教育规律的总结,并决定着相应教育模式的构架与教育方法的选择。因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教育教学的融入,其首要就是对当前滞后的教育理念进行更新,使其更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实际教学环境,更契合大学生的成长规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内在特性。

(一)从盲目求同向包容差异理念转变

传统的教育理念总是企图追求于一个标准的统一答案,固执的用标准统一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培养同一的标准型人才。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人的个性与差异,使教育模式呈现僵化状态,缺乏其应有的弹性与灵活性。要知道人因个性与成长环境的不同,其个人的思维、实践能力与内心需求也不尽相同,充满着差异性。而这些差异都是决定大学生思想内化、行为选择与开展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之间的个性、能力与需求的差异性。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针对于教育客体与环境的特性,选择与之相契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例如大四学生面临着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现实处境,其对于社会层面的价值引导、职业价值理念的解析的需求程度会更高,进而相应的培育也会更容易接受。因此,盲目求同向包容差异理念的转变,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促进情感认同的必然要求与选择。

(二)先知后行向知行同步理念转变

根据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知”与“行”在理论逻辑的联系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知”指导着“行”的开展,“行”是对“知”的外化表现也推动着“知”的深入。传统教育理念注重知与行的逻辑顺序性,强调先知后行,认为只有在形成一定程度的认知的基础上,学生才会有可能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实践行为。但通过当前社会现状,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行脱节的存在并不是少数现象,反映了当前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知行同步的教育理念并不是对知行统一的否认,而是在坚守知行辩证统一的逻辑基础上,强调知与行的同步转换,注重实践育人的功能。任何思想价值理念都是社会生活实践中的产物,是对实践经验的客观总结,因此也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真正的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有的真理性与实际作用,进而自觉内化。知行同步的教育理念一方面加速发展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知;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行为的落实开展。

(三)同步开展向精心导向理念转变

当前我国高校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重同步开展理念,强调多部门的相关教育活动的同步开展、教育内容的同步进行。同步开展理念内在的含有“全员培育”的理念追求,这一点无可厚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本身就是需要通过高校全体教学、行政人员的共同参与,融合众人之力方能实现。同步开展理念从现实层面上极大的调动了各部门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性,各种形式丰富、内容具体的教育活动也得到了积极的开展。但是,同步开展理念在教育活动的整体性与层次性上存在局限,各部门之间的教育实践缺乏联系,存在教育内容过多重叠,教育频率略显频繁的现象。同时,社会实践表明,过多重复单一的教学活动会导致大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厌烦与抵触之感,不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本文当中笔者提倡精心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在尊重教育主体、教育中介、教育客体特性的基础上注重的教育活动的整体性、组织性与计划性。使教育活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一环扣一环,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吸收与情感认同。

二、转变教育方式是重要途径

教育方式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方法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客体对教育内容形成的主观印象与认知,是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环节。这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指通过形象具体的言说方式,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适度合宜的教学目标,来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在的科学性与彻底性,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与情感认同。

(一)转化言说方式

语言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当中的重要信息载体和传播媒介,其言说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收态度与认知深度。言说方式的转化,是指由刻板、生硬的书本教学语言向生活化、平权化、国际化、形象化的言说方式的转变。用贴近生活气息的语气用词、消除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平等对话方式、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形象具体的语言描述来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使大学生清晰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别于其价值观理念,其不是简单的、空洞的、抽象的理论存在,而是活的,有灵魂的、有温度的、能够在社会生活实际当中感知的存在。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感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亲近之感,进而积极的内化与吸收。其一方面对教育主体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促进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当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与认识。

(二)丰富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于课堂教学,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着重通过思政课堂教师个人的语言描述来达到教学内容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强局限性。首先,语言是存在边界的,很多事物与感受并不能通过语言将其完全的真正“复制”下来。其次,仅局限于课堂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难免的会带有教师个人主观意识的色彩,其思维视角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对教育内容的全面理解。再次,过多重复单一的教学模式,易令学生产生厌烦、抵触之感,不利教学内容的内化。因此,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丰富教学模式是优化认同路径的必然选择。其一方面,是指向案例式、情景式、多元互动式共存的教育模式转变。强调通过案例分析,使大学生正确的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存在的真实性,了解其作用过程与作用可能结果;强调设置模拟情景,使教育客体身临其境,给大学生带来教学内容的直观感受;强调教育客体角色多元化,在任课教师在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鼓励大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授课,而其它学生进行提问与点评,给教育客体多层次、对角度的认知体验。另一方面是指向开放式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课堂教学要从教室的空间范围内走出去,走到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发挥价值作用的第一现场,近距离感受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成果与实践作用。与此同时,也欢迎其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带来多视角的理论思考与经验风向。

(三)调适教学目标

是指在传统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的教学目标上添加“悟道”思维这一层面的内容。传统的教学方式着重于知识理论的灌输和价值理念内化这两个层面的教育目标,缺乏了对“悟道”思维的激活。所谓“悟道”思维,是指进行自主认识与解析事物的能力与意向,包含思辨意识和反思意识两个层面。其中思辨意识决定着主体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与全面性,反思意识决定着主体自觉思考的倾向性。“悟道”思维与自我教育息息相关,两者紧密联系。任何思想理论的内化,在一定程度上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是实践主体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反思与判断,将其与原有的思想体系想融合,并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处理过程与结果。因此,“悟道”意识的激活,有助于教育客体自我教育的积极开展,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的不断深入,深切的体认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进而自觉内化。

三、融合教育载体是决定因素

在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并在基础上进而提出更加具体的: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四全”理论。笔者认为“四全”理念在本质上就是强调教育载体的融合,实现培育主体的大众化。只有在教育载体充分融合的基础上,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打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边界、突破空间与时间的局限性,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實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合,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堂作为专业思政教师与教育客体之间的直接面对面交流的主要场所,其相比于其他教育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当今思政课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的基础课程,但其相比于其他专业课学习所占的时间与精力比重,决定了仅靠思政课单独发挥教育引导作用是远远不够,其理论辐射范围具有局限性。因此,思政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效融合是促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全面深度认知的应有之义也是关键性环节。但这里的“融”并不是简单除暴的生生嵌入,而是寻找合适的切入点与渗透点,鼓励专业课教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其原本的专业教学内容当中。促进大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真”、“善”、“美”,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的思想引领作用。

(二)实现课堂与校园生活的融合,建构全过程育人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校园生活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社会生活,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生活紧密相连,使大学生能够处处感知它、体认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变得可亲可爱,才能够在春风化雨中沁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深处。课堂与校园生活之间的融合,强调的是文化育人功能。着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的指引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互相融合、共同创新,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营造良好氛围。

(三)实现现实与网络之间的融合,打造全方位育人阵地

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优越性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另一方面因为其本身特有的虚拟性、即时性、传播性、身份隐藏性等特点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了更大的问题空间。网络作为当前大学生的“第二生活场所”,主流价值观对其空间的占领,关乎着思想话语权的实质掌握。因此,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充分发掘新媒体技术优势,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完善信息追踪与舆情引导机制,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师生的“线上体验”中,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生活的全方位阵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3]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3]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26(02).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