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造就了英国女性文学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时期的英国女性作家们从女性视角描绘了妇女处境,表达了女性心声,创造出大量的女性文学作品。本文将以不同时期的西方女性主义为背景,剖析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作品,阐述特定时代下的英国女性文学特征。
关键词:英国;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时代背景
英国女性文学诞生于17世纪,在18世纪得到了蓬勃发展,在19世纪更是达到了巅峰并延续至今,是世界女性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19世纪到20世纪,大量的优秀女作家涌现,对英国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家有简·奥斯汀、勃朗特三姐妹、乔治·艾略特、弗吉尼亚·伍尔夫以及当代的多丽丝·莱辛等。她们的作品无一不是从女性视角来观察社会,表现真实的女性生活,反映女性的心声,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征,同时也契合了女性主义的发展轨迹。
一直以来,西方女性主义被认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自由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和后现代女性主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以及席卷整个欧洲的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即自由女性主义的产生。1792年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发表的《为女权辩护》是自由女性主义开始的标志。在书中,沃斯通克拉夫特号召所有女性应该争取在教育、就业和政治等方面和男性相等的权利。20世纪初,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出现,并盛行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代表流派就是激进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提出了“父权社会”的说法,她们不再满足于取得选举系统中的平权,而是要求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消除男女差异,取得平等的权利,甚至提出从根本上消解传统家庭模式。20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女性主义第三次浪潮即后现代女性主义。传统的女性主义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否定和批判了从前对女性解放的偏激追求,努力消除父权意识和个人思维定势对女性主义的影响,注意两性差异,强调社会多元化发展,倡导两性和谐相处并努力建构一套女性话语。肖瓦尔特的女性文学研究代表作《她们自己的文学:从勃朗特到莱辛的英国女性小说家》把英国女性写作历史划分成了三段:以临摹为主线的女性阶段,以抗争为主线的女权阶段和以探索自我为主线的女人阶段。由此可见,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和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每一个阶段的英国女性文学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当时的女性主义特点。
一、寻求平等的自由女性主义
17-18世纪的英国女性多被禁锢于家庭,地位较低。在当时的社会,她们没有和男性相同的受教育权利,她们只是被教育去保持女性应有的美德和日常行为的标准;经济上往往依赖于家庭和男性。这一切都决定着她们从属性的社会地位。当时的女性作家多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描写家庭婚姻中的女性思想形态和生活形态,她们作品中的重要主题就是爱情和婚姻。18世纪末的简·奥斯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她从女性独特的视角,用细腻的笔锋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写实还原了英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闭塞传统的乡村生活,犀利刻画了当时的世态人情,对爱情和婚姻中的日常风波和戏剧性冲突描写得惟妙惟肖,在她的笔下嫁人对于所有乡绅贵族家庭的女性都是巩固地位改善生活的保障……她的小说无一不是围绕着家庭婚姻这些主题,反映出当时女性对人格平等婚恋自由的追求。她的小说更多的是当时女性生活的再现,虽然没有触及重大社会题材,但却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启蒙思想,为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的英国处于维多利亚统治时代,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财富不断增加,科技文化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开始自食其力地生活,这就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宽松的氛围。女性文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阶段,英国女性越来越倾向于个性解放和主体性的增强,追求自我人格的独立。勃朗特三姐妹就是其中的代表。夏洛特·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就塑造了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孤女形象。简从小父母双亡,寄居在舅妈家备受凌辱,来到舍伍德慈善学校又遭受到了百般虐待,最后在桑菲尔德庄园做了一名家庭教师。不久简和男主人罗切斯特陷入了爱河,但是阶级的不同地位的悬殊,为他们的这段爱情增加了不少曲折。简虽然相貌平凡,但却不卑不亢个性独立,她对罗切斯特先生所说的话完全是当时女性对世人所发出的呐喊:“难道你以为,我贫穷、出身低微、相貌平平、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吗?你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丰富,我的思想跟你的一样充实!……站在上帝脚下,……我们本来就平等!”[8]虽然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终成眷属,但是这样的结局不过是女作家乌托邦式的幻想。
相较于奥斯汀,勃朗特姐妹的作品突破了婚姻和家庭问题而转向了更多人性问题的探索和内在情感价值的强调,这是18-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一大进步。正如夏洛特·勃朗特所评价的那样,“奥斯汀的视角过于狭隘”[4],随着女性主义的日益发展,19世纪的女性文学作品不仅内涵得到升华,形式风格也日趋多样化。
二、追求独立的激进女性主义
20世纪开始,英国女性在政治、经济方面获得了更多的权利,随之而來的是社会地位的极大提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英国女性主义作家也不断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女性主义思想。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女作家,更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开拓者和女性主义思潮的领导者。不同于18-19世纪通过作品表达女性追求独立诉求的女性作家们,弗吉尼亚·伍尔夫更是一个激进的女权主义者。1915年发表的《远航》中塑造的蕾切尔是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在日常世界里,男女主人公相识、相爱、订婚、生活、死亡;而在精神世界里,男女主人公的心心相印和谐共鸣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伍尔夫想告诉人们的就是女性必须开阔自己的视野,争取自己的权利,才能改善自己的地位。1929年,伍尔夫最重要的代表作《一间自己的房间》出版。在这本书中,她直截了当地提出“女人想要写小说,必须有钱,再加一间自己的房子”[6]2,并断言“睿智的头脑必须是雌雄同体的”[6]85。也就是说,伍尔夫在自己的作品里批判了父权文化中男性掌握话语权并掌控着女性话语权的现象,不仅表达出了故事中“我”的声音,也表达出了作者本人的声音,更表达出了所有女性的声音:“你必须照亮你的灵魂,洞察它的深刻和它的浅薄,它的虚荣和它的宽厚,表明你的美貌和丑陋对你意味着什么……”[6]79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揭露了女性在追求自我和照顾家庭之间的所面临的困境:“发一大笔钱和生养十三个孩子——没有那一个人能够同时兼顾二者。”[6]17-18在伍尔夫看来,经济独立是女性独立的基石:“女性始终是贫困的……说道心灵自由,女人不如雅典奴隶的儿子……这就使我会一味地强调金钱和一间自己的房间。”[6]95而1938年出版的《三个基尼金币》更是被看做是是伍尔夫向男性政治宣战的宣言书。相较于19世纪的女性主义作家们,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体系更为完整。伍尔夫的创作在表现女性寻求自我的过程中取得了更广阔的视野,同时也充分揭示出她们所经历的困难,反映出她们的矛盾心理。伍尔夫倡导女性“成为自己”,其实更是倡导女性塑造独立和开放的自我,倡导女性维持一种既自我独立、又与男性以及整个世界维持相互依存的关系,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后现代女性主义。
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代表的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不再满足于对女性生活和经历的简单重现,更愿意去探寻女性的内心活动和主观世界,意识流、不断变换的叙事角度以及深刻的内心独白等多种叙事手法都是这段时期女性文学的特点,这就使得20世纪的女性文学不但继承而且深入发展了现代主义文学技巧,号召女性不但要争取平等更要消除一切导致不平等的社会因素,带有激进女性主义的时代特征。
三、崇尚两性和谐的后现代女性主义
随着伍尔夫的去世和现代主义小说的衰落,英国女性文学在20世纪六十年代得到了极大地改变,女性文学进入充满活力的新阶段。继伍尔夫之后,多丽丝·莱辛被看做是英国当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并在88岁时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勇敢尝试新的艺术技巧和形式,揭露了现代妇女所面临的困境,探寻她们自我解放的道路,展现出主人公们丰富细腻的内心活动。她的一些作品是半自传性的,而且更喜欢去描写婚姻破裂而生活变得支离破碎的女人。她笔下的女主人公并不会声嘶力竭地高呼男女平等,也不会和男性开战,而是表现出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金色笔记》是莱辛最重要的作品。女主人公安娜内心向往自由,在现实生活中却遭遇困境,现实与梦想无法统一的迷茫在索尔的鼓励和帮助下被打破了。最终安娜克服了自身障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种女性的自我觉醒离不开男性的支持和认同,只有真正的两性和谐共处,才能彻底解放女性,才能应对各种困局和危机。《简·萨默斯的日记》告诉读者,爱才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又来了,爱情》是莱辛晚年的代表作之一,书中描述了以萨拉为代表的女性在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的故事,再次表达出作者对两性平衡的渴望。《金色笔记》的序言写道:“人们相互之间都可以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他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引起思考,相互促成各自的行动”。[2]在莱辛看来,男女双方如同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当代的英国女性文学开始逐步摆脱20世纪初的激进女性主义的枷锁,开始用更理性的眼光、更平和的心态以及更宽广的视野去探讨两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的关系秩序,这充分反映出后现代女性主义对文学的影响,带有积极的时代特征。
从18世纪到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一直带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更带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并会一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改革,经济、政治和教育的进步,不断地突破传统,用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积极的姿态去倡导女性独立和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英国女性作家们经历了女性主义思潮的不断变革,从新的视角去检视女性内心,塑造越来越丰富立体的女性人物,探索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转变。她们打破了文学界男性为绝对主导的壁垒,建立起女性独立的价值观,从女性独特的视角、用女性自己的声音创造出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文学。从18世纪到20世纪英国女性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传承和超越、成长与壮大的过程,英国女性作家们不但继承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更是在女性主义三次思潮的熏陶和影响下,发展了创新和实验精神;文学形式由从前的单一转向多元化;文学主题也从狭隘转向多样化。在当代的英国文坛,女性不再是沉默的“他者”,女性文学不再只是“她们自己的文学”,而已经进入主流文学,成为整个社会的参与者和缔造者。
参考文献:
[1]Lessing,Doris.The Diaries of Jane Somers[M].London:Michael Joseph,1984.
[2]Lessing,Doris.The Golden Notebook[M].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1999.
[3]Showalter,Elaine.A Literature of There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241.
[4]常耀信主編,英国文学通史(第二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76.
[5]多丽丝·莱辛,又来了,爱情[M],瞿世镜 杨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6]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M],贾辉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2,17-18,79,85,95.
[7]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张小余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7.
[8]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祝庆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