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针对孩子的个性教育;学校教育,是共性的基础教育。只有家校合作,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才更适合孩子的未来发展需要。2019年,本刊邀请中国家长与教师合作管理委员会(CPTA)理事长赵刚,为我们解读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
期末考试前夕,因为明明的基础不牢,老師特意给明明爸爸打电话,希望他能督促明明好好复习。几天后,明明给老师写了一张纸条:“这两天我心情很烦,自从您与我爸爸说过期末考试的事后,他一天到晚讲:‘一定要好好学习,千万要抓紧时间,未来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啊!就这几句话谁不知道?说得我耳朵都起了茧子,反而影响了我的复习。求求您再跟我爸爸讲一声,不要再烦下去了。”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会像明明爸爸一样,嘱咐或责备孩子时总是担心他听不明白,耳提面命,絮絮叨叨。从心理学上说,唠叨是一种重复刺激,听的人会在大脑皮层上产生保护性抑制,你越说他越听不进去,并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说,唠叨是一种无效沟通,起不到教育作用。
不仅如此,唠叨还会出现两种不良后果:一是言多语失,父母话一多,难免有漏洞,于是,孩子钻空子进行反击,家长不但没有教育孩子,反被孩子抢白了一顿;二是言多语重,父母越说越生气,于是狠话连连,骂骂咧咧,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我想给父母提一些建议:
一、父母要提高教育能力
好孩子是教出来的,好父母是学出来的。家长通过自学或参加培训,能够学习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小斌性格内向、孤僻,在家中什么事都不与妈妈交流,动不动就顶起牛来,妈妈只能放任不管。参加家长学校培训后,妈妈改变了教育理念,对小斌说:“孩子,有什么事你都说出来,我绝不怪你!”母子俩沟通渐渐好了,小斌也变得开朗、乐观,且成绩直线上升。小斌的母亲高兴地对班主任说:“王老师,不论哪一次培训,都不要忘了通知我!”
二、父母要对孩子进行恰当的言教
言教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言教不等于说教,更不等于灌输。合理恰当的言教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言教不是越多越好,说多了就是唠叨,关键是言之有物、言之有法。
有一位爸爸到幼儿园考察,观摩了一天后,总结出了一句经典的话:“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香的。”老师的话“香”,是因为加了一些“调料”:夸奖、鼓励、诱惑、煽情等。我建议:那些习惯于训斥和责骂孩子的父母,在纠正孩子偏差行为的时候,讲究点儿说话的艺术,不妨也在话里加点儿“调料”,让自己的话也“香”起来。
另外,父母在言教时不要吼,不要唠叨,不要言过其实,不要让孩子钻空子,不要被孩子抓住把柄,不可说伤害孩子的话,不要使用“语言暴力”,不要言行不一,要巧妙使用肢体语言,还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身教,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家庭被称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如果把孩子的教育比作一条河流,社会和学校教育不当,只是污染了中下游。但如果一个家庭,父母的教育观念、态度、方式、方法和行为不正,则是污染了水源和上游。一旦水源和上游被污染了,那祸害便是无穷的。可见,治理河流污染,必须从源头开始;改变家庭,改变孩子,必须从改变父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