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简化字大致来源于偏旁或笔画省简、从俗字古字、草书楷化、仅保留原字的特征部分等途径。《汉字简化方案》用保留轮廓和原有特征的办法,以“宁”为“寧”的简化字,然“寧”和“宁”二者均在甲骨文时期就已产生,“寧”的简化字与甲骨时期就出现的“宁”(zh ù) 相混①《汉字简化方案》以“宁”为“寧”的简体字,为避免此两字的简化字混淆,甲骨文的“宁”在现代汉语中简化为“”。《简化字总表》 (1986年第二表)脚注提道:“宁”,做门屏之间解的“宁”,古字罕用读zhù,为避免此“宁”字与寧的简化字混淆,原读“宁”的字作“”,由此类推简化了一系列含义符“宁”的字,如:简化“貯、佇、苧、紵”为“贮、伫、苎、纻”。,“寧”多表“安宁”之义。“寧”与“寍”有何关系?又如何产生“安宁”义?另表示“贮藏”义的“宁”又被“貯”替代。“宁”与“貯”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文字之间的关系相对来说更加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去进行相应的整理与研究。而关于这几者的演变关系,学界对“寧”和“寍”的看法大多沿袭清儒的结论,认为“寧”是借“寍”的本义“安宁”,有待商榷。另外,未见学者对二者的历时演变做出详细的说明,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同时,我们希望在前贤研究基础上对表示“安宁”义的“寧”和“寍”以及表“贮藏”义的“宁”和“貯”进行探究,重点论述其使用情况、演变原因及其关系问题,以期就正于方家。
关于“寍”字,《甲骨文字典》[1]496(京津5355),像房中有器皿之形,古人认为有吃的、住的则可以安定,这是其本义。另《甲骨文合集》(36478董组) 中曾作,此形体与“寧”字早期甲骨一致。也就是说,“寍”字形体的最早变化在甲骨时期产生,加义符。后金文时期在其上加上义符“心”,并将之形符去掉,突出内心的安定与平静。如西周中期的器物上,可以发现《史墙盘》作,《金文编·毛公鼎》作,《说文解字》作。
《说文·丂部》[3]171:“寧,愿詞也。从丂寍声。”《广韵》[8]:“奴丁切,平青泥,耕部。”《说文》认为“寧”本义为“愿词”,相关例子也有很多。如《国语·晋语三》:“必报仇,吾寧事齐·楚。”《史记》中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许以负秦曲。”上述例子的“寧”均表“宁可、宁愿”之义。
关于“寍”字,《说文解字》:“寍,安也。从宀,心在皿上。人之饮食器,所以安人”。《说文系传》:“徐锴曰:‘风雨有时,饮食无虞,人所以安也。’”这是说“寍”之本义为“安宁”。
学界据《说文解字》等判断“寧”借“寍”的本义。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1354:“寍,安也。此安‘寧’正字。今則‘寧’行而‘寍’廢矣。伪古文,万邦咸寧。音义曰,寍,安也。说文安寧字如此。寧,愿词也,语甚分明。自卫包改正文。李昉、陈鄂改释文,令人不可读矣。”②卫包,(唐) 京兆(今西安) 人。天宝三载(744) 奉诏改古文《尚书》从今文。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1354引例“万邦咸寧”为“万邦咸寍”。据此,部分学者认为“寍”字当为“寧”之正字,“寧”借“寍”字本义,之后“寧”字得到大众认可后便逐渐取代“寍”字,实误。
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材料,可以推断“寧”字本义即为“安宁”,而非《说文解字》所说的“愿词”。事实上,“寧”表“安宁”义最早可见于甲骨占卜中。《甲骨文字典》:“从(丂) 从(皿)从(宀),与《说文》寧字篆文略同,惟不从心,或省作。卜辞中皆为安义。”又《甲骨文合集》:“丁巳卜,貞:今夕(师) 亡祸?(忧),。”再如“今夕亡畎,。”又《周易》“寧”:“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寧。”再如孔传:“贤才在位,天下安寧。”再如《尚书》:“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徳,五曰考终命。”《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寧。”上述例子中,“万国咸寧”是说国家天下太平,万方都得到了安宁;“康寧”则是说健康安宁也是一种福气;“既安且寧”中“安”与“寧”相对,正是表达“安宁”之义。这些“寧”均表“安宁”之义。
《玉篇》[5]343大广益会玉篇卷第十一:“寍,奴庭切。安也。今作寧。”《集韵·青韵》:“寍,通作寧。”再如《续编经部·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卷二·下平声·十五青:“寍,安也。通作寧。”《六书本义》:“寍,囊丁切。安也。从心在宀下而有饮食之皿,安寍意,亦作甯俗,混寧。”《六书故》:“寍,囊丁切。《说文·宀部》[3]261曰:‘安也。从宀从心在皿上人之飲食器所以安。’又,願辭也。定息也。按:寍寧寕三字必相因而为声义,许氏之说皆牵合,而甚无理。书传之用其义有二,其一安也。其一愿辞择于不得已,寕若为此也。语曰:礼与其奢也,寧俭。”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寍,经传皆以寧为之。”《甲骨文字典》:“寧,卜辞中皆为安义,与说文‘寍’字义同,实为‘寍’字初文,从皿在宀下,故会室家之安,《说文》以寧为愿词专字,与寍遂分为二字。”《古文字诂林》[4]3157引用《甲骨文编》:(京津5355),“卜辞用寧为寍”,“《尚书》盖有寍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提到陆氏於《大禹谟》曰:“寍,安也,说文安寍字如此。”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玉裁按偽《大禹謨》,万邦咸寍《釋文》:寍,安也。《說文》安寧字,如此寧愿辞也。此未改音義也。开宝中因卫包已改經文之‘寍’爲‘寧’,遂改释文大书‘寍’字为‘寧’,改小字曰安也。说文安寧如此,愿辞也。使学者劳精竭神而不能护,曾谓李昉陈鄂辈之不通,一至于此,宜孙宣公之急,請以原本与新定本并行也。今所存虞夏书绝无‘寧’字,至商书般庚此句始见,盖《尚书》通体,卫包吕前皆作‘寍’,以后皆作‘寧’,今仍‘寧’不改者彼此容有参差,且他经皆作‘寧’,学者知《说文》之说则善矣,不在纷更字形也。”《尚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也就是在战国时期,“寍”可表“安宁”之义。
综上我们基本可以推断,“寧”在西周初期增从“心”表现心理活动的意义,随后有省去的形式,这也就是“寍”字产生的原因,“寧”实为“寍”之初文。而“寍”在西周中期也加义符“心”,到秦汉之后,尤其在唐代之后,表“安宁”义基本写为“寧”。关于其表达“安宁”之义,因“寍”表示住在屋里,并且含有饭吃就安心了的意思,也是表示“安宁”的会意字。也就是说,“寍”在西周时期便也可以用来表“安宁”义,在春秋战国时代乃至秦汉两者义项共同使用,二者表意相同,可以同用。在许慎《说文》之后,因其注解“寍”为“安宁”,而“寧”表“愿词”,皆以为是“寧”借“寍”表“安宁”义[9]。后由于“寍”字表“安宁”义少用,于是被“寧”字替代。最终“寧”字通行而“寍”字废,“寧”取代了“寍”字。
《说文·宁部》[3]504:“宁,辨积物也。象形。凡宁之属皆从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2948里对“宁”的注解为:“辨今俗字作辦,音蒲苋切。古无二字二音也。周礼,以辨民器。辨,具也。分别而具之,故其字从刀。积者,聚也。”由上文可知,“宁”本义是“贮物”。如《子华子·卷上》:“冕旒清晨位宁以听,惄焉以古人自耦,君之心则泰矣。夫其谁而顾,肯以其一介之鄙,试尝君之嗜好,而以干其不测之祸?”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11]:“宁,与貯略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2948:“‘宁’与‘貯’盖古今字。《周礼》注宁作。《史记》作‘积著’。”刘心源《父丁斝》:“宁即贮之最初字。”林义光《文源卷一》:“宁,与貯略同。”唐代刊正字样系列《正名要录》:“‘貯’从‘宁’。”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引用《说文》:“貯,所以盛貯者也。”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12]卷二十八:“宁,为积贮之古字,‘借为当宁既久,乃加贝别之耳。宁为贮物之器,袋之初文,贮为积物,宁是名词,贮是动词’。”叶玉森《殷墟书契前编集释》[13]卷四:“宁,貯或官名。”也就是说,“宁”是我们现在所用的“貯”(简化为“贮”)的本字,后来给“宁”加上形符“貝”成为“貯”。即“宁”为古字,“貯”为今字,两者是古今字的关系。
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14]“甲骨文貯字作,正象内贝于宁中形。或贝在宁下。与许书作贮。贝在宁旁意同。又宁貯古为一字。《说文解字》于宁训辨积物,贮训积,初亦非有二谊也。”此处的“貯”字形为。《说文·貝部》[3]226:“貯,积也。从贝,宁声。”段玉裁[4]1122注:“此与宁音义皆同,今字专用貯矣。”罗振玉“宁貯古为一字”当从。“宁”的古今字“貯”在文献中出现的时间也比较早,如《管子》卷一中提道:“预貯水也”,意思是说“提前存储、贮存一些水”。在西汉时期,贾谊作《论积貯疏》时,用“貯”。李孝定《甲骨文集释》[15]:“以貯字契文作证之,象宁中形貯贝之形。”
因此,“宁”和“貯”乃古今字,早在春秋时期它的今字“貯”便已经出现,随后逐渐代替“宁”成为常用字。
后来表贮藏义的“宁”还产生了其他义项。《诗·齐风》:“俟我于宁乎而。今作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4]2948:“宁,《毛诗》传云:‘宁立,久立也。’然则凡云宁立者,正积物之义之引申。”俗字作佇,作竚,皆非是。以其可宁立也,故谓之宁齐风作著,象形,其旁有御,其下有阯,其上有颠。《正字通》:“宁,道吕切,音柱。《尔雅》:‘门屏之间谓之宁’曲礼天子当宁而注门内屏外人,君视朝所宁处,又鱼韵音,除或读若杵,义同。说文宁独部,宁,辨积物也。贝部,貯积也。正讹,宁训同说文:‘丈吕切’转‘展吕切’门屏之间别作貯,非按二说,皆与尔雅正义相背,或以貯混宁。”《尔雅·释宫》:“门屏之间曰宁。”郭璞:“人君视朝所宁立处。”《释名》卷五:“宁,佇也。将见君所佇立定气之处也。”也就是说,“宁”可表人久立,又造字为“佇”,同时“宁”引申出“大门与屏风之间”,但此义罕用。
综上,“宁”早已有之,本义为贮积,后又引申为古代宫室门屏之间之义,此义项甲骨文已有,因其本义长期不用或者较少用,至迟在战国时期为“貯”所取代。简化后的“宁”兼有原繁体字“寧”的诸多义项,如:安宁;宁可、宁愿;岂、难道;姓;探望、省视父母;地区的简称;等等。“寧”字的简化主要是省去字形的一部分,作“宁”,省去其中间的繁化。由此,古汉语中的“宁”与现代汉语的“宁”是完全不同且没有任何联系的。为避免混乱,简化汉字时将“宁”字的原有义项并到“贮”字,而字形“寧”则成为表示“安宁”等义的专用字。这样区分开来后,以“宁”为部首的字便不会再和“寧”的意义发生混淆,也更有利于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