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眼中的中国戏曲
——以安庆师范大学学生为考察对象

2019-03-15 10:34吴春平
关键词:黄梅戏戏曲传统

张 俊,吴春平

(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安庆246011)

当下,中国戏曲的衰落已是不争的事实。戏曲何以衰落?我们怎样应对?如何振兴戏曲?这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探讨与争论的重要话题。悲观派心灰意冷,认为戏曲的衰亡无可挽回;乐观派定力十足,认为戏曲必将随着民族复兴的宏伟大业而再创辉煌;中间派则不悲不喜,认为戏曲既不可能振兴,也不至于消亡,而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在文化市场的夹缝中求得一息尚存。然而,这些声音多来自于戏曲界和理论界内部。内行的声音固然重要,但外行的看法也不可忽略。比如,决定着未来文化市场走向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看法。通过长期的教学积累,我们手上保存有近十年来安庆师范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中国戏曲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所做的书面作业、考试试卷以及课堂讨论的记录等文字资料。虽然考察范围仅限于本校,而且学生的回答也不排除有参考,甚至引用他人观点的可能性,但这毕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戏曲的看法,能为我们思考戏曲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一、大学生对戏曲艺术日渐衰落的看法

关于戏曲衰落的最主要原因,大学生的看法与学界基本相同,即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新的娱乐方式,导致戏曲的边缘化。大学生普遍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审美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子化、便捷化,戏曲已失去了往日在艺术殿堂享有的至尊地位,被其他艺术形式所替代和超越。新闻学2011级冯某说:“如今,大多数青少年的视线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国际经济与贸易2011级袁某某说:“作为90后,我们这一代人感兴趣的几乎全是热门的网络歌曲、流行音乐、说唱,甚至很多人基本上天天听的都是英文歌……在我眼中,戏曲是一个没有多大概念的单词而已!”其实,不要说戏曲,就是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影今天面对电视艺术的冲击也危机重重,否则就不会有所谓电影票房造假一说了。更有甚者,异军突起的网络、手机又对电视艺术产生了威胁,以至眼下满眼都是“低头族”。这大概也叫“一代有一代之艺术”吧。

但是,由于年龄、文化背景、审美趣味和审美经验的差异,大学生对戏曲不景气原因的看法与其他社会群体还是有些差异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传统艺术黯然失色。与中老年观众多喜爱传统艺术形式,对外来文化有着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常常指责年轻人“不识货”“崇洋媚外”不同,当今大学生对外来文化,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产品多持有一种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好莱坞大片、美剧、韩剧、域外明星往往成为他们追捧的对象。对外汉语2007级王某说:“包括我这样年轻的‘80后’,再到目前常常被口诛笔伐的‘90后’,甚至已经日益长成的‘00后’,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戏剧,但很少不知道《樱桃小丸子》《蓝猫》《柯南》等。在青少年中,日剧、韩剧才是当红的受宠儿。”汉语国际教育2014级蔡某某也有同样的表述:“如今韩流文化和日本文化越来越被更多的年轻人所推崇,在我身边就有很多人痴迷韩流偶像和日本动漫。这样一来,便鲜有人关注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艺术形式了。”而对外汉语2007级黄某则感叹道:“其实不光是戏曲,凡是带‘中’字的都逃脱不了在欧风美雨大肆侵袭中被边缘化的命运。”当下青少年痴迷外来文化可能确实存在着孤陋寡闻、盲目跟风的情况,但更多的可能还是出于一种本心和直觉,是被外来文化产品的魅力所吸引。或者反过来说,是外来文化产品能很好地满足年轻人的某种特殊的精神需求,而这种需求正是目前本土文化产品相对不足或稀缺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数典忘祖、“崇洋媚外”等罪名去指责他们,去为自己的不作为而开脱。2017年暑期,国产片《战狼2》横空出世,叫好又叫座,并得到大量年轻观众的认可和追捧,此片的成功充分说明,只要质量好,国产片照样能与好莱坞大片相抗衡。

其次,节奏缓慢,难以被当今习惯了快节奏生活的年轻人所接受。戏曲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演出节奏缓慢,追求一唱三叹、怡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老戏迷之所以说“听戏”,而不说“看戏”,其实就是对这种含蓄深邃、宁静悠远的听觉形象的迷恋和执着。然而,正如汉语国际教育2014级吴某某所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心态容易浮躁,心理、思维和情感节奏也随生活节奏加快,而戏曲缓慢的唱腔和舞蹈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对外汉语2007级王某认为,戏曲“有时一个字就会唱十几秒,甚至更久,听了让人感到很压抑。有的剧种是以地方话为基础的,其他方言区的人很难听懂,听戏就更没有意义了。”汉语国际教育2014级奚某则觉得,“黄梅戏整体偏向于慢节奏,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人很少会静静地坐下静心去观看。即使有人想陶冶情操,他们选择的大多是音乐会,也许这样才显得他们更为优雅,有品位。”确切地说,这里的“人们”应该是指年轻人,因为生活节奏加快对中老年人影响并不大,即使有影响也很难改变他们对戏曲的态度。再有就是生活节奏快的年轻人也未必就不能接受慢节奏的艺术,只是相对而言,他们更容易被快节奏的艺术,如劲歌热舞、警匪片、动作片、嘻哈等所感染和吸引而已。

最后,演出少,观众后继无人。除少数学生因从小受家长影响曾接触过戏曲外,大多数人对戏都很陌生。即使是那些儿时经常看戏的学生也不无遗憾地发现现在家乡也基本无戏可看了,因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没有人学戏,也没有人演戏了,而会演戏的人都老了”。对外汉语2007级张某说,有一次回家,爸爸问她安庆的黄梅戏可好看。她愣住了:“我忽然间意识到在黄梅戏的故乡上了三年学还未看过、听过黄梅戏。问问周围的同学朋友,情况也都和我相同。”戏曲之乡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至于公园、广场角落,村头巷尾不时传来的白发苍苍的戏曲爱好者断断续续的小曲,则纯属自娱自乐,对于爱美的年轻人来说“太磨人”,也“不忍直视”,简直就是损毁戏曲的负面形象!民间演出日渐稀少,而正规剧团的演出渠道又不通畅,正如对外汉语2007级王某所言:“中国现代教育缺少戏曲方面的教育,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唱歌,小时候唱儿歌,大时唱流行歌,很少接触戏曲,缺少这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戏曲不熟悉,不熟悉就不想主动接近,不接近就不会喜欢。”如此恶性循环,戏曲观众后继无人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大学生对促进戏曲未来发展的建议

由于多数学生不太了解戏曲,所以在谈到戏曲的未来发展时往往是凭感觉提一些笼统的、原则性建议。比如,政府和社会应予以积极保护和扶持,应当加大宣传力度,等等,但还是有些学生提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第一,戏曲创作要体现现代意识,要满足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传统戏曲内容复杂,既有精华,也有糟粕。由于时代的变化和观念的差异,学生对传统戏曲中较为保守和陈旧的东西,如“封建思想、奴隶道德、迷信的宣传”[1]较为敏感和抵触,因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时刻发展变化中,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早已发生变化,人们不再单纯地信仰忠孝节义。”(李某,汉语言文学2010级)这就意味着戏曲必须在价值观和伦理观方面做出相应的转变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具体说就是要“倡导现代意识”,多反映“现实生活”,“要将现代生活的新题材融进戏曲艺术形式之中,跳出传统艺术形式演绎老题材的圈子。”(陈某某,对外汉语2008级)与老戏迷多沉醉于传统剧目,对新编戏往往不以为然不同,学生对新编戏多持肯定态度。戏剧学2010级王某认为,“如若黄梅戏没有《徽州女人》,川剧没有《变脸》《金子》等成功有影响的作品产生,即使戏曲有政府的扶持,也终将淡出视野,成为陈列品。”汉语言文学2011级王某某看了黄梅戏《徽州往事》后认为,该剧不再简单地将人物道德化、脸谱化,而是“很好地挖掘出秋月的人性深度”。最后让这个被两个男人推来让去的女人发出诘问:“女人一生为谁忙?”是对传统戏曲故事女人为夫守节的突破。关于新编戏创作究竟为什么人的问题,对外汉语2008级刘某认为:“戏曲创作必须深层次地考虑观众的需求,应该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而不应该只是“为了参加汇演获奖,为了迎合少数评委的口味”。其实,“现代戏不仅仅在塑造英模人物,弘扬先进思想等方面丰富了戏曲文学的语言,其优秀的剧目也并非一种简单的歌颂,而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并触及一些现实矛盾,折射出时代变迁中现代人精神流变的历史。”[2]

第二,改进戏曲的传播方式和载体。学生充分意识到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发布和传播都离不开网络,“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成为过去。所以,戏曲仅仅靠现场演出或是电视台的戏曲栏目的传播是不够的,还要设法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这样方便、快捷、高效。汉语国际教育2014级吴某某在谈到形式创新时看重的是戏曲载体的创新:“应该使戏曲与动漫产业相结合,创造出既好看又富有中国戏曲特色的优秀作品。”文艺学2017级研究生叶某某也认为动漫是针对孩子们进行戏曲启蒙的最好方式之一,并举例说:“以单雯、施夏明等昆曲艺术家和台湾漫画家林政德合作,促使了动画《粉墨宝贝》的出现,以学校故事为蓝本,融汇进昆曲的元素,可爱精致的画风,经典优美的唱段,每一集的最后还有一到两个知识点通俗讲述。恰到好处的知识选段,使孩子们看起来不会太累,生动有趣。”这样的主张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实践依据,十分可取。可以预计,戏曲动漫化将是未来戏曲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第三,面向外行经营。对外汉语2007级鲁某某认为戏曲要想走出困境不能只将眼光“盯着专家、内行、戏迷”,而是设法“让外行感兴趣”。对外汉语2007级陈某也持同样观点:“戏曲显然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如果仅凭历史的沉淀与由少数人的个人喜好来带动戏曲发展的话,那么,我们不难想象中国戏曲日后会处于多么被动的地位。”学生之所以这样想是基于目前戏曲的内行日渐减少的现实,至于怎么向外行经营,他们并未提供良策,但不要老是“盯着专家、内行、戏迷”的建议确实值得戏剧人深思。过去戏曲是全民艺术,不愁观众,只要按着祖辈的规矩和套路来,做最好的自己就行了,如今戏曲已沦为边缘艺术,于是,怎样吸引外行就是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了。

第四,积极创造一种能延续传统的文化环境。当其他同学都在从戏曲自身去寻找出路时,也有个别同学能胸怀大局、慧眼独具,看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文化环境的创造。比如,对外汉语2007级王某认为:“戏曲不一定要改变自身去迎合年轻人的喜欢,而事实上一味的迎合不仅不会满足人的需求,而且会失去自己的特色和精神。戏曲艺术的发展需要创造一种文化环境,有了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人们有欣赏的机会与氛围,同时,具备了这种欣赏中国戏曲艺术的能力,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与发展。”这样的见解实属难能可贵!

创造能延续传统的文化环境起码要在两个方面有所努力。一是要设法改变眼下急功近利、“娱乐至死”的文化环境。试想,在一个快餐文化、三俗文化、无厘头文化盛行的时代,在电视银屏被真人秀、明星八卦、泡沫剧、穿越剧、抗日雷剧所充斥的时代,不要说古老的戏曲无所适从,恐怕所有的高雅艺术都将岌岌可危。正因为如此,国家广电总局才会发出“限娱令”,力图扭转当下日渐浮躁、颓丧的文化风气。二是要做到充分的文化自信。正如2014级汉语国际教育李某某所质疑的那样:“戏曲一步步走向衰落真的是因为不好听吗?我不这样认为!”如果说是因为方言难懂,那么“欧美流行音乐又是如何风靡的呢?听的人就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吗?”可见,戏曲的衰落在一定程度上与人们的观念变化有关。现在有相当多的年轻人认为西洋音乐“更高雅,更有品位”,而中国戏曲则“老”且“土”,听着“丢人”,这与目前官方和学界一再强调戏曲是一种“高雅艺术”的观点截然相反。如果年轻人都妄自菲薄,以这种态度对待民族艺术,那么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就难有复兴之日了。

三、由大学生对戏曲的看法所引起的思考

首先,戏曲艺术并非穷途末路,其未来的市场空间依然存在。任何一种艺术要想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有拥有市场和观众。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戏曲已走过了最辉煌的时代,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不能被今天的年轻观众所接受,就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也有部分学生十分喜爱戏曲。比如,对外汉语2011级杨某某说:“小时候听戏最喜欢就是演员们‘咿咿呀呀’各种夸张的动作,以及或搞笑或感人的故事。大了些便喜欢上了那些唱词和唱腔,婉转美妙的唱腔总让我觉得有种莫名的欣喜,传统的戏曲打扮也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分。”文艺学2017级研究生田某某说:“我算是同龄人中比较喜欢看戏的了,我觉得看戏可以在娱乐休闲的同时接受文化熏陶,增进对历史典故的了解。另外,在缓慢的节奏、悠扬的旋律中,还能修身养性,可谓是一件乐事了。”有的同学虽然从小没有经过戏曲启蒙,但只要有机会看戏,就会被吸引,尤其是那些有幸欣赏了戏曲名家表演的同学就更有被“秒杀”、被征服的体验了。2013年5月,我校二百余位本科生和研究生获赠票观看了由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往事》后都一致赞不绝口。以文艺学2012级研究生为例,来自湖北的周某兴奋地说:“以前看过草台班子演出,觉得唱戏不好看,不美!但看了《徽州女人》后很震撼!服装、道具、舞美、场景都很美。韩再芬表演很细腻,很到位,很有气场,我一直在看她!”而分别来自山东、江苏、辽宁、江西的几位从没看过黄梅戏的同学也都惊叹黄梅戏“太好看了!”“太精彩了!”其中有位同学还成了韩再芬的“粉丝”,后来还找机会与这位大师拍了合影并晒在自己的QQ空间里与好友分享。由此可见,戏曲不是真的不受欢迎了,而是有着数量可观的、潜在的年轻观众的存在,戏曲的市场还远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因此,我们认为政府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大力扶持和资助高水平的剧团,多开展公益性演出,尤其要送戏入校园,让学生尽早接触戏曲,了解戏曲,进而喜欢上戏曲。

其次,振兴戏曲一定要抓住学校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不难发现,喜欢戏曲的学生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去听戏,受到耳濡目染的结果。然而,随着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酷爱戏曲的长者们的渐行渐远,今后的孩子就很难有跟着长辈去看戏的机会了。其实何止是戏曲的传承?今天,很多过去由家庭所建立的文化传承的渠道都中断了,于是,诸多文化传承的职责便转移到了学校。正是看清了这一点,2017年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才明确写到“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就具体实践看,校园推广确实可以在戏曲普及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近年来我校大学生黄梅戏艺术团十分活跃,每次在校园演出都反响热烈。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该团“喜迎十九大”之高雅艺术进校园黄梅戏专场演出在蚌埠学院、皖西学院、黄山学院隆重上演,受到三所高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还有,作为“戏曲之乡”的安庆,2017年已经在全省率先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试点。2017年9月24日,在安庆石化俱乐部举行了“戏曲进校园”教学成果汇报展演,来自全市12所学校的黄梅戏节目一一登台,学生表演精彩纷呈,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从全国范围看,戏曲进校园活动“加深了学生与教师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高美育水平与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无声润物似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作用。”[3]

再次,戏曲改革要稳妥谨慎、循序渐进。按理说,很多学生不能接受戏曲的“咿咿呀呀”、拿腔拿调就应该主张对戏曲形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意外的是很少有人这样说。相反,凡涉及形式改革问题的同学一般都持谨慎态度,即认可适当的形式创新,但不主张大冒进。对外汉语2010级黄某某认为,戏曲改革不能伤筋动骨,并对如今的戏曲演出话剧化,在舞台上堆满道具,并且采用很多高科技手段,如三D技术很不以为然。因为这样“使戏曲原有的魅力黯然失色,这些技术甚至喧宾夺主,并非戏曲本身的真正价值。”对外汉语2011级杨某某说:“既为传统,对于传统的一些形式都是要保存的,本质的东西是不能变的……因为喜欢,所以才会无法忍受过于奇怪,偏离了传统的改变。”至于对那些让老戏迷义愤填膺的穿着戏服跳热舞,“京剧比基尼”之类的举动,学生也是嗤之以鼻的。可见,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就是艺术的本体和根基,戏曲如果离开了“唱念做打”,失去了那个“韵味”和“调调”就不成其为戏曲了。另外,关于传统戏曲的核心价值——“忠孝节义”等也不能简单地一概加以否定,而是要采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在去除其“愚忠”“愚孝”等消极因素的前提下,肯定其合理的内核——家国情怀、道义至上、勇于担当,并加以继承和弘扬,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期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总之,在进行戏曲改革时要处理好继承与革新的关系,不要轻率地颠覆传统,冒失激进,否则既得罪了老戏迷,又未必能取悦于年轻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重振戏曲也非一朝一夕。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由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使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和审美观发生了巨大变化。成长于这一特殊历史转型时期的“80后”“90后”,乃至已经跨入校门的“00后”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多元文化并存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不再像世世代代的长辈那样能自然而然地延续传统文化的血脉,在他们身上发生文化断层现象也并非危言耸听。他们是同辈人中的佼佼者,其中的师范生今后还要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所以,今天他们对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民族文化的未来命运。因此,他们对戏曲生存和发展的看法理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猜你喜欢
黄梅戏戏曲传统
黄梅戏《中国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黄梅戏《祝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