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根据地安徽文化人的抗战文化活动

2019-03-15 10:34
关键词:华北根据地安徽

段 俊

(1.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山西太原030006;2.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抗战时期,安徽文化人积极奔赴华北根据地,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领域展开抗战文化活动,成为这一特殊时期值得关注的重要现象。在这些安徽籍文化人中,戏剧家张艾丁、苏里,戏剧家兼画家诗人黄镇,诗人田间,报告文学家黄钢,编辑兼文艺理论家陈默君、编辑记者吴象、黄啸曾,摄影家吴立本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通过文艺创作、出刊办报、著书立说、乡村文化建设,参与到华北的抗战斗争、根据地建设和文化事业中,推动了根据地抗战文化的发展。通过抗日文化活动,安徽文化活动家们加强了华北基层民众的国家观念,激发了人民对抗战的爱国热情,在促进各根据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实现文艺大众化,促进抗战文化繁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对安徽文化人在华北的抗战活动研究比较薄弱,缺乏全面和整体的把握,对极个别文化人所做的个案研究亦不够充分。因此考察安徽文化人为推动华北根据地文化交流和抗日救亡宣传所作的努力,探析其在抗战文化运动中的具体行动和作用,总结其在华北文化事业中的历史贡献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一、坚实基础:赴华北前的主要文化活动

文化人,特别是文化名人,是抗日战争文化的重要载体。安徽文化人在赴华北根据地前便开始了文学艺术活动,已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自身良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基础、丰富的文化实践,为他们后来进入华北根据地后所进行的抗战文化宣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黄镇是优秀的军队政治领导者和文化宣传工作者,在戏剧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其艺术成就以话剧、绘画最盛。早年受五四进步思潮的影响,他从桐城县东乡(现枞阳县横埠镇)走出后到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进行绘画学习。毕业后入浮山公学(今安徽浮山中学)担任美术教师,不久因支持先进学员被解聘。1931年参加红军,1932年入党。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坚定的革命意志为他后来进入华北从事政治文化领导工作打下了基础。

黄镇的戏剧天分在红五军团任政治部宣传干事、文化科长时便已充分显现。他兼任“猛进剧社”社长,积极组织开展战地宣传动员工作,创作和导演了一批话剧、歌舞剧,如《英勇上前线》《粉碎敌人的乌龟壳》《优待红军家属》等,表现红军的战斗生活,激发了红军和苏区民众的战斗精神。在话剧《庐山之雪》《杀上庐山》中,他与部队的领导一起参加舞台演出,反响强烈,得到周恩来等中央首长的好评。1934年,为庆祝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黄镇创作了油画《粉碎敌人的围剿》,得到了毛泽东和代表们的一致好评。1934年随军长征中,黄镇创作的大量感人至深的红色戏剧、歌曲、写生画和漫画在沿途及陕北根据地广为传播。独幕话剧《破草鞋》反映红军强渡金沙江,频繁演出,《打骑兵歌》在军队中流传广远,《长征画集》后结集出版,是表现长征的珍贵生动的艺术史料。1935年11月,他担任红十五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37年6月任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黄镇长期从事部队政治文化宣传,为军队文化建设和发展壮大做出了杰出贡献。

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著名诗人田间是无为县开城镇羊山人,他十分注意诗歌的战斗性特征。1930年代,田间先后经历了左联诗人和《新诗歌》编辑(1934年)、《每周诗歌》主编(1935年)、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记者(1937年底)、延安街头诗运动日(1938年8月7日)发起人及共产党人(1938年8月)的身份,陆续出版了诗集有《未明集》(1935年)、表现东北民众抗战的《中国牧歌》(1936年),著有长诗《中国·农村的故事》(1936年),反映红军长征时期农民的抗争。田间以强烈的战斗性和现实性特征的诗风,成为时代最优秀的政治抒情诗人之一。

报告文学家黄钢原籍安徽休宁,也是一名出色的新闻人。1938年他就读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为他的报告文学创作打下了基础。从1939年首部报告文学《两个除夕》开始,旋即又发表了揭露汪精卫卖国嘴脸的报告文学《开麦拉前的汪精卫》,引发了极大反响。在赴华北根据地前,黄钢已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

怀宁人吴立本是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家。1935年,他在南京国民党中央新闻摄影团任摄影助理。1938年先后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学习,1939年加入共产党建的第一个电影组织机构延安八路军政治部电影团,担任摄影记者。为了及时将各地时局形象生动地传递给民众,他以照相机为武器,毅然奔赴抗战最前线,揭露日寇的侵略暴行,反映军民抗战的英勇不屈,将摄影活动与民族解放事业结合起来,缔造了抗战摄影史的传奇,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意义。

陈默君赴华北前他已是我党在文化教育界的负责人。他是含山县褒山乡大南村人,革命生涯起于中学时代,在安徽省立第一中学就读时便开始接触马列主义,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入党,1931年党组织派他赴上海中国公学读书,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杜美路惠平中学、上海华美女中任教,任安徽同乡会理事、余日章第三小学校长,同时进行革命工作。1937年秋赴延安陕北公学负责招生,任四队主任负责党支部。陈默君长期在文化教育界从事革命工作,具有丰富的文化教育经验和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为他后来在华北主持文联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全面呈现:在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文化活动

1.安徽戏剧人与华北抗战戏剧运动的蓬勃兴起

在华北根据地从事文化活动的安徽籍文化人中,戏剧家张艾丁并非是土生土长的,其祖籍桐城,但生于山西太原。张艾丁的戏剧生涯始于小学时代,经常参加戏剧表演。1926年,就读于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高等师范部国文系,任爱蒙剧团团长,在校期间导演并主演了《阔人的孝道》《山河泪》《一片爱国心》《咖啡店一夜》《伪君子》《屏风后》等多部中外戏剧名著。1930年大学毕业后任太原成成中学国文教员,任教期间组织了大、中学校和民众教育馆的各种纪念演出活动,编写剧本,导演和演出了话剧《南归》《战友》《名优之死》《潘金莲》《压迫》《蟋蟀》。

抗战时期张艾丁的戏剧活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发起成立“民众剧社”及演出。1933年10月,张与王毅哉、张季纯等在太原组织成立民众剧社,成员近30人。剧社成立后,在太原海子边为市民首次公演了俄国果戈理的戏剧《巡按》(原名《钦差大臣》),借此揭露和讽刺了山西官场政治的腐败和作风的堕落,将山西的救亡话剧运动自学校推向了整个社会。此后,剧社又演出了由山东省立剧院、山东民教馆创作的《北国一朵花》《咖啡店之一夜》等反日话剧[1]165。1934年,张艾丁饰演了俄国契诃夫的独幕剧《白茶》中的巴利克、俄国亚穆柏的独幕剧《可怜的裴迦》中的裴迦,以及日本菊池宽的独幕剧《父归》中的长子角色。1936年,他饰演了英国菲利普斯的外国话剧《未完成的杰作》中的少年及罪犯、《钱》中的警察、《月亮上升》中的褴褛人、法国法朗士的喜剧《哑妻》。二、参加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战时移动演剧队一队,在开封、郑州、洛阳等地演出。1936年,赴开封参加戏剧演出与歌咏救亡活动。随后演剧队一队由王震之、崔嵬两同志率领,1937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先为阎锡山部队演出,后又到城西郊刘庄的八路军办事处为战士演出。1938年1月1日在洪洞县马牧镇进行元旦联欢。同年春,又在刘庄举行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干部会议晚会上演出。三、组建国民党三十二军话剧团。参加商震将军的三十二军,成立剧团演剧。剧团在皖南事变后,因不愿接受国民党政治部的领导,巡回演出至湖南后自行解散。四、任货物税局职员期间的演剧活动。1944年以后,在天津、北京任货物税局职员,先后演出了《大雷雨》《北京人》《寄生草》《风雪夜归人》等剧。

苏里是现代卓越的戏剧家,集导演、编剧、演员为一体。他出身于安徽省当涂县的一个皮匠家庭,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在抗大文工团做话剧演员,后担任了戏剧队队长、指导员、文工团副团长。1939年秋冬以后,苏里随抗大总校文工团流动宣传于晋绥根据地,在河南孟县、山西辽县、武乡、襄垣、黎城一带进行抗战演剧活动。苏里主演了传统京剧《将相和》《打渔杀家》《四郎探母》《亡宋鉴》等,新编、改编了多部历史剧和现代京剧《战陈庄》《太行风云》《青天白日》《民兵上前线》。其中《亡宋鉴》以岳飞遇害风波亭为题材,歌颂民族英雄,借古讽今,以此来抨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的罪行,揭露了其勾结日伪破坏抗战的阴谋。这些戏剧激发了抗日军民的自豪感,增强了民众持久抗战的毅力和信心。1941年7月,苏里带领抗大总校文工团为晋冀鲁豫临时参议会会议演出,并慰问沿途军民。会议期间,参演戏剧《苏武牧羊》、江涛等集体新编剧《陆文龙》。1942年7月,文工团至游击区的野草湾等地化装演出,以小型节目开展抗日宣传。10月到达辽县,参加左权将军墓落成典礼,演出京剧《中秋月》《群英会》,直至1943年春节后才调回陕甘宁边区。

在华北根据地活动的三年中,苏里与抗大总校文工团深入农村基层,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频繁,据华北版《新华日报》(1942年1月19日)载,“兹悉该团三年来创作之剧本计有36个,旧剧26个,杂技139个,歌曲小调214个,活报歌剧29个,美术木刻215件,共出演233次,观众共23万余人。三年来,每个团直接宣传接近的老百姓,则为7766人”。苏里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艺术性地践行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抗战剧运理论,对华北根据地文化事业的贡献殊多。

黄镇在抗战全面爆发后,参加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创建。历任八路军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民运部长、晋冀豫军区政委及129师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并在129师创办了“先锋剧团”。黄镇多次来到山西武乡工作。阮章竞在《太行山回忆录》中回忆,1938年4月,时任八路军民运部长的黄镇在长治,为刚成立两三日的太行山剧团购置了彩绸布料、汽灯、乐器等,将剧团装备起来[2]11。

2.安徽诗人与华北抗战诗歌的发展

田间是中国现代诗界十分重要的诗人,抗战时期从延安到晋察冀,他始终是街头诗的积极倡导者。1938年底,他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到晋察冀根据地做战地记者,赴山西临汾等地,在街边、断壁残垣上题写街头诗。诗集《给战斗者》《誓词》《呈在大风沙里奔走的岗卫们》中的街头诗多是在路途中完成的。1940年8月参加百团大战,并创作了《名将录》。1941年起,田间接连任晋察冀文协副主任、山西盂平县委与抗联的宣传部长、雁北地委与河北张家口市委的宣传部长,从事文化宣传领导工作,期间创作了《太原谣》(1944年)。1945年在冀晋边区主编杂志《新群众》,参加土地改革运动,创作了诗集《赶车传》(第一部)、《短歌》《抗战诗抄》及长诗《戎冠秀》,出版有《民歌杂抄》,集中体现了华北根据地民众的抗日斗争和精神风貌。田间在华北根据地创作的街头诗,如《假使我们不去打仗》(1938年)等,简短朴实,寓意深长,情感充沛,蕴含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在现代诗歌发展史上,田间的街头诗歌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黄镇在艺术创作上是多面手,他在此时期的诗歌以怀人记人为主。1942年12月他为119师师长刘伯承五十岁生日创作了三首贺诗《为刘师长祝寿》,歌颂了他征战沙场的英雄气概和建功立业的卓越功勋:

一、志比铁石坚,/平生只向前。/何须计艰险,/虚怀愧少年。

二、从未片刻解征衣,/到处争传名将奇。/今日太行寒敌胆,/他年事业定良基。

三、今朝祝寿健康,/信来年,/更扬威沙场。/扫尽烽烟,/饮马鸭绿江,/凯歌声,/伴随着江流奔放。

1943年11月19日,黄镇悼念亡弟新四军七师55团副团长黄斌烈士,作诗《怀亡弟》:“东去西来隔一宿,/十年一面限未酬。/人南地北同为国,/壮志冲人映海流。”其弟1942年初在无为县土桥遭日寇炮艇袭击牺牲,黄镇在日记中题写:“今后只有更加努力杀敌,为抗战中无数烈士报仇,为弟弟报仇,更忠于党的事业,来完成弟弟的遗志!”[3]23悼念烈士亲人,坚定抗战必胜的决心。

3.安徽新闻人与华北报刊出版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日战争局势变化,华北成为前线战场。尤其是1938年以后,随着晋冀鲁豫根据地的扩大,文化人深入敌后进行抗战文化宣传成为一种迫切需求。因此,一批安徽籍文化人士纷纷奔赴华北开展文化活动,凭借先进的新闻理念和出版经验,著书创刊办报,使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在中共重要的党政报刊《新华日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及杂志《抗日战场》、主要新闻出版机构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专业文艺类报刊《文化报》《鲁艺校刊》《文化动员》《华北文艺》《太行诗歌》《文艺轻骑》《新美术》《战场画刊》《战场画报》中,安徽文化人创办或承担了重要的编审工作。他们对促进各根据地、前线与敌后之间的文化交流及抗战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吴立本为代表的新闻摄影提供了丰富的抗战原始资料,为华北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业开辟了鲜活的发展路径。吴立本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基本方向,与现实紧密结合,把团结鼓舞民众、抗击日敌作为新闻摄影的主要目的。1939年1月他随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奔赴华北抗日前线,拍摄八路军抗击日寇和根据地人民的支前活动。1939年秋,到山西武乡拍摄了八路军总部及129师在前线活动的大量镜头,并随军拍摄了百团大战、关家垴战役等重大战役。一年多中,吴立本辗转于晋察冀、平西、晋东南、晋西北等根据地,广泛搜集素材,拍摄了一系列反映军民抗击日寇、边区生活、八路军将领风采等内容的照片,为党和军队留下了十分珍贵的原始史料。

新闻性是报告文学的特点之一,真实性是其艺术灵魂。黄钢的报告文学真实地反映了华北抗战生活。黄钢于1939年随鲁艺战地文艺工作团至晋东南根据地,年底到武乡县,在山西工作近两年,直至1940年秋。1942年,他根据抗战初期陈赓率领的358旅在太行山的战斗生活,创作了报告文学《雨——陈赓的兵团是怎样战的》,并担任了《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科长,将文学创作与新闻实践结合起来。

太行文化教育出版社是晋东南文化教育战线活动中心,1938年由中共北方局在山西长治创建,后迁至武乡与《新华日报》华北分馆合并,出版有《战时读本》和40余种图书。桐城县人黄啸曾于1939年起担任该出版社编辑,组织出版了多部抗战书籍。1940年春随出版社迁至武乡,又担任《新华日报》太行馆和华北馆编辑,致力于华北抗战新闻出版工作。

休宁人吴象1939年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赴晋东南八路军野战部队进行文化宣传。10月赴山西武乡,在太行山区敌后根据地参加游击战争,先后在八路军总部警卫团、129师385旅做宣教工作。1942年担任抗日军政大学教员,从事教育宣传。1945年冬起,从延安到太行,他担任了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与《人民日报》社的编辑、记者。这为他1948年筹备《山西日报》并成为总编奠定了实践基础。

画家黄镇高度重视军队的文化宣传工作,在太行区创办了《抗日战场》《战场画刊》《战场画报》等杂志,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根据地军民的斗志,对指导部队工作、丰富指战员的文化生活、坚持敌后抗战发挥了巨大作用。

陈默君指导华北根据地的文化工作,从1939年5月到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直至1942年5月在辽县麻田反击日伪军大扫荡牺牲,三年时间中,他为华北新文化运动贡献颇多。1939年,陈默君调入沁县南沟的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负责组织工作,创设文联会刊《文化报》。编印了10种小丛书,刊载抗日现实的小报道、小故事,简介如何开展文化工作,所刊文艺作品以街头诗、墙头短诗居多。1940年春,调入晋东南鲁迅艺术学校编委会,任文艺期刊《文化动员》《鲁艺校刊》的主编。1941年春主持晋冀豫边区政府文联的全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先后创办了《华北文艺》《太行诗歌》《文艺轻骑》《新美术》等文艺刊物[3]45-46,使文联进入繁荣发展期。

三、文化中坚:安徽文化人在华北的历史贡献

抗战时期,安徽文化人积极投身于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斗争和文化建设中,对抗战和文化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文化宣传和动员民众支持抗战

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面对战争和侵略,文化人清醒地意识到了责任的重大,“彻底战胜侵略者的武器是在于精神的总动员,不可征服的全民力量,高度的敌忾心,坚定的自信心和英勇的牺牲精神”[4]4,积极动员民众投入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安徽文化人在华北根据地创作抗战文艺作品,编创和演出了大量抗战戏剧、抗战歌曲,激励民众奋勇杀敌,给华北文化界带去了抗日救亡的氛围和进步的文化理念。文化界组成了民族抗战的统一战线,安徽文化人在文艺创作、新闻、出版方面紧紧围绕抗日救国的主旋律,创编了大量优秀的作品。通过多种形式的抗战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事业,宣传抗战文化,向华北民众宣传了抗日形势,鼓励民众为抗战做贡献,坚定抗战必胜的信念,极大地促进了对民众的抗战宣传和思想动员。

2.加强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上的交流与联系

抗战期间,安徽文化人奔赴华北,直接与华北文化界有了交集,大大增加了华东与华北地区、华北各根据地之间、陕甘宁边区与华北地区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联系。

赴华北前,安徽文化人均活跃在各自专擅的文化领域,成绩斐然。到华北根据地后,由于深处抗战前线战场以及本地文化人才的缺乏,他们往往身兼数职,兼具导演、编剧、演员、诗人、画家、摄影家、文艺批评家、报告文学家、新闻出版编辑、记者等多重身份,在戏剧、诗歌、音乐、新闻出版、美术等多个文化领域交叉工作,宣传进步思想,传播进步文化,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安徽文化人将延安、上海、安徽等各地的抗战文化资源带入华北根据地,办刊办报、出版图书,进行文艺创作和编演传播活动。他们在报刊杂志中带入新文风,在戏剧运动中推广新剧艺,在绘画摄影中引领新风格,积极推动华北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3.实现文艺的大众化和抗战文化的繁荣发展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因此,文艺创作要采用普通民众的朴实语言、民间艺术形式、通俗化的表达方式,采用“‘为中国老百姓所乐见喜闻’的手法与技巧”[5]。在此倡导下,安徽文化人在抗战戏剧、诗歌、歌曲、新闻、出版、绘画、摄影的大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街头诗、广场剧、街头剧、抗战歌曲、抗战报告文学均是大众化的艺术新形式。

安徽文化人还通过创立文艺社团、文化俱乐部,举行文化座谈会、文艺晚会、演讲、诗朗诵、戏剧表演、歌曲演唱、绘画展览等文化活动。陈默君的三部文艺论文对晋冀豫边区文化界的文艺大众化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全区文化工作者的理论素质。1941年3月5日他发出《告文化界同仁书》号召文化界人士积极参与大生产运动;《纪念“五四”与文联同步工作方针》(《新华日报》华北版,1941年5月4日)指出文联的工作方针是继承和发展“五四”的光辉成果,更进一步巩固文化人、青年知识分子之间的团结(包括敌占区),扩大文化界统一战线;《纪念“五四”对文化工作的点滴感想与意见》(1942年1月)提出文化工作为谁服务的问题,极富说服力和指导性。陈默君在主持晋冀豫边区政府文联全面工作期间,吸纳了蒋弼、赵树理等30余人加入文联,并成立了文协、美协、音协、太行诗歌社、木刻协会等文艺社团组织。他带领文联人在桐峪、索垒建立文化俱乐部,以活跃文化生活和学术研究气氛,举行戏剧表演、歌曲演唱、诗朗诵、绘画展览等活动,使俱乐部成为晋冀豫边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安徽文化人在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文化活动,推动了抗战戏剧运动的蓬勃兴起,促进了抗战诗歌、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实现了文艺的大众化和抗战文化的繁荣。

综上,华北抗战文化是全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华北根据地的安徽文化人结合自身的文艺底蕴,发挥文艺优势,大力宣传抗日救亡,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华北抗战文化的内涵,强化了华北根据地民众的民族观念,增强了华北全民抗战的思想认同,激发了抗日战争中民众的爱国热情。安徽文化人是发展华北抗战文化事业的中坚力量之一,是推动各根据地文化交流的有生力量。抗战期间,安徽文化人在华北为抗日斗争和抗战文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令人瞩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安徽文化人在华北根据地的抗战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抗战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实现文艺的大众化和抗战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现代华北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多彩的一笔。

猜你喜欢
华北根据地安徽
华北玉米市场将进入筑底期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Review on Regist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ranslation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