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3-15 09:20林敏丹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奥尔夫节奏院校

林敏丹,李 荭

(1.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师范大学 实验幼儿园,福建 福州350007)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1].”高师院校课程、教材以及课堂教学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地阻碍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向深入推进.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将面向幼儿教育,音乐学习有助于他们提升气质、培养性格,同时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打下基础.针对高师院校学生音乐素养差异大、学生音乐底子薄弱、音乐本体技能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足、教学效率低等问题,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重视音乐实践,将丰富多彩、具有主体实践导向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融入高师院校学前音乐教育,构建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师院校音乐课程体系,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在游戏中提升,取得良好成效.

1 高师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1.1 教材内容滞后,与新课改脱节

音乐学科是一门系统、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它必须紧跟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才能培养合格的幼教人才.高师院校现有的音乐教材(乐理、声乐、键盘和视唱等),仍延续几十年的传统教材,过分注重音乐专业的系统训练,没有根据基础教育要求进行整合,没有凸显“学前专业音乐教育特色”,与基础教育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1.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高师院校学前专业的学生,专业音乐学习的经历较少,整体音乐素质偏低.传统的我说你听、我唱你学、我讲授你模仿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无法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情感共鸣和积极的互动体验,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许多学生听不懂、理解不了、不喜欢甚至不爱参与,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如何让学生迅速理解并掌握音乐技能、喜欢参与并乐于学习、真正提升音乐素养,是音乐教学改革创新迫在眉睫的问题.

1.3 缺乏实践性,与未来岗位脱节

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是学生提升音乐素养、了解幼儿教育特性和音乐教学手段的过程.目前的课程结构设置中,对幼儿音乐领域教学的基本技能、基本教学策略、音乐活动内容、教学理念涉及甚少,学生除了在实习中能接触一线的音乐教学,大部分的学习仍局限于音乐理论和视唱、弹奏等基本技能训练,与幼儿园教学的实际需要和未来的岗位工作需要相脱节.

2 重构课程目标,重视综合素养

2.1 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

在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背景的活动教研中,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在内容选择、途径手段、组织形式等方面,表现出多元化、多渠道化、多媒体化等特征,音乐已经不只是简单的听觉艺术,而是多种手段结合、多种感官参与的开放式音乐活动,因此对高师院校学前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论知识教学必须与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探索具有学前特色的音乐教学模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注重音乐教育理念和态度.奥尔夫提倡“原本性”的音乐课程,音乐教学的活动重在音乐元素,所有活动都有音乐元素的重点和难点,培养乐感的同时,注重活动组织的流程和具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为今后的职业品格奠定基础.

2.2 音乐本体技能训练与人的培养相结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的思想,除了提升艺术素养外,更多的是培养人的教育.奥尔夫强调音乐学习的本体性,同时指出音乐学习指向人的培养.“教学,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无论专业的还是非专业的音乐学习者,都需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要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识到别人的存在,之后才是意识到乐器、空间、时间、声音等等的存在[2]”.这些均与改革中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鼓励音乐创造”相吻合.现代社会中,与人的联结、合作是人生的必修课,尤其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要面对孩子、家长,从事的是人的教育工作,因此,自身的人格品质培养十分重要.以音乐元素的培养为基础,以游戏为载体,选择一些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协调能力.如雕塑游戏中,引导学生关注别人,“找一个适合的位置”“当你发现身边的人都在高处时,你可以表现低矮的造型”“当你发现别人都往前方伸展时,你可以退后”,即训练了空间感,又学会在游戏中观察和调整;游戏《谁是国王》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国王,不被发现”“如果你是间谍,可以用什么方法最快地发现国王?”在游戏中感受“舍弃小我、顾全大局”的重要……在游戏中,还注重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学会欣赏与认同,感受与人交流合作的乐趣与成就.

2.3 音乐本体技能训练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

整合音乐教材,指向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奥尔夫提出:原本的音乐绝不只是单纯的音乐,他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奥尔夫音乐教学过程中,提倡通过综合的艺术手段感受、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与《指南》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倡导相一致.如,音乐欣赏不是简单的倾听感受,而是结合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肢体律动体验音乐,图谱设计理解表达,进而即兴创编表现创造;如,听音活动中,旋律倾听可以结合肢体律动,音的高低可以结合歌唱、音乐游戏,如,《老狼老狼几点钟》在音乐结束句,大家可以跟着旋律模唱:5 5 5— 5 3 1—(老狼呀,几点钟)而后听音(学生可以自己讨论决定老狼出来的音乐是哪个音高,指向几点),让枯燥的听音活动变得乐趣无穷,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加大难度进行和弦听辨……这些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的整合有助于学生的音乐体验表达,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学习的简单、快乐,又能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甄选课程内容,实现小步递进发展

3.1 追求生活化

对大部分音乐层次为零基础的高师院校学生来说,节奏的学习是基础.奥尔夫认为母语是孩子学习节奏的良好手段,孩子们在语言中发现句读,找到说话的节奏和完整的句子,之后可以将语言的念读与节奏相结合,如童谣就是非常好的链接语言与音乐的载体.首先,通过选择日常生活语言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节奏,如“中国队,加油!”“倒车请注意”……并利用学生喜爱的rap形式念唱,增强语言节奏的听觉感受,帮助学生发现许多复杂的节奏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次,引导学生利用简单的童谣开展节奏念读活动,在节奏念读中加入声势,开展雕塑与卡带游戏等,逐层递进,逐步累加,不断挑战,培养节奏的稳定性;结合生活开展节奏创编,如组合蔬果名称,呈现不同的节奏型,如西瓜,根据需要可以变为一个字“瓜”(四分音符)、两个字“西瓜”、三个字“大西瓜”、四个字“一个西瓜”,训练节奏即兴和语言变通能力.音乐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它能有效化解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编的热情.

3.2 强调创造性

在培养音乐感的过程中要注重即兴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音乐教程中经常被忽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鼓励创造,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充满创造激情.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创造性理念,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通过课堂中的即兴创编、演唱(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无论是最基础的节奏学习,还是乐曲欣赏;无论乐器演奏还是声势游戏,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与交流,用肢体、语言、游戏、情节加以表达,鼓励学生富有表现力地创造.在活动中,多种形式融合一体,使即兴和创编贯穿于音乐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在获得创造体验的同时,培养音乐创造能力.

3.3 注重实践性

参与的过程是快乐的,在活动氛围的熏陶中,切实体验到活动策略的有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选择的课例、游戏形式和将来的岗位对接,帮助学生更好地习得活动组织流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岗位综合运用能力,凸显音乐教育与行业的对接.课堂邀请幼儿园一线教师,进行课例讲解和经验传授,其经历角色转化及专业成长后,熟知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需要的音乐理念、音乐教育方法和音乐技能;其次带来优质的一线音乐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实用的课例和教学方法,提升音乐素养的同时,与未来的工作相对接,获得好的教育理念及实用的课例和方法.

4 调整教学策略,以体验促提升

“音乐教学的活动重在音乐元素”,这是奥尔夫提出的“原本性音乐的核心”,但同时强调方法上的丰富性,提倡通过“自主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潜移默化地进行教学”.“音乐的学习需要体验并予以表达才能完美.因此,在音乐学习和体验的过程中仅仅依靠听觉感官是不够的,唤醒和调动人类最原本的行为方式,是将音乐的听觉感受转化为一种视觉效果,使音乐学习者能表达出沉浸其中时的快乐才是音乐体验的价值[2].”

4.1 心随乐动,快乐体验

“体态律动方法强调的是对音乐能力的培养,使得音乐感得以迅速地发展和提高,使音乐基础课程不仅能够在音乐意识方面有所效应,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使他们的思维更有序、更具弹性、更精准[2].”如,课例《星星·月亮·太阳》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节奏、乐句、风格等匹配星星、月亮、太阳,听辨乐句,运用肢体语言表现3种星球的特点:干净有力的肢体定型动作,表现“星星”一闪一闪的调皮特性;通过身体的摇曳,表现“月亮”大二拍的节奏;随乐句画圈表现“太阳”的温暖.由此可见,体态律动的表现方式是多元的,指向对音乐的倾听、理解与表达.这些游戏扎根于音乐元素本身所引起的音乐意识反应,强调音乐元素的理解与表现,通过体态律动的方法来强化某些音乐技能,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放松、自然的方式中感受、体验和表达,享受随乐舞动的快乐.

4.2 视听联觉,理解提升

如果说体态律动是感性的,视觉支持则是理性的,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打通视、听、触觉等感觉器官之间的通道,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习.这种方法主要用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适当地借助图谱、简单的线条符号,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将抽象的音乐直观地再现,实现音画沟通,进而引导学生细致分析、研究音乐作品,找准乐句、乐段、节奏、旋律等主要音乐元素,帮助学生理解并获得图谱表达的方法.如《幽默曲》,教师随乐音画,三只蝴蝶跃然纸上,每只蝴蝶均由点、线构成,造型相似又有些许区别,不仅诠释乐曲复三部曲式结构,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断奏与连贯.

4.3 言传身教,以人为本

奥尔夫提出:音乐教学,是注重“过程”的教育,提倡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核心,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这也体现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重要性.“首先,一个温馨的课堂环境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中学生没有恐惧、没有负担,课程环节流畅,为课程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其次,一种积极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教学态度能帮助学生勇于探索、发现,也能使师生或是学生之间更融洽地交流;再次,适当的空间能让学生感受自己的肢体,另一种思维上的空间则是留有余地让学生去想象和表现[2].”因此教师无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确定方面都应该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过程.

4.3.1 依托兴趣,注重拓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值青春期的高师院校学生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和喜好,他们喜欢更加多元、流行的音乐.在乐器活动中,教师打破学生对打击乐器固有的认识(幼儿园的打击乐器活动),创设良好的倾听、自主体验探索的氛围,引导学生音色听辨,探索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选择学生喜欢的拉丁、爵士、摇滚等风格的乐曲,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不同风格的乐曲伴奏,开拓学生打击乐器演奏的视野,帮助学生感受打击乐器演奏的美妙音效.

4.3.2 言传身教,展现魅力 奥尔夫认为:“一个好的音乐老师应该是一个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3].”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升.奥尔夫音乐课堂中,教师自身就是一个最有活力的元素,从教材选择、流程设计、情境创设、示范展示……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是有表现力、有创造性的个体,就如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教学如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一样,非常重要的是教师要发展自己的长处,学会克服自己的教学弱点,有意识地展现自己的力量[4].”教师必须时刻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当教师发展了自己的能力,才能帮助别人发展这样的能力.此外,音乐活动也是彰显教师个人魅力的时候,教师有魅力,自然能感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习得方法.

猜你喜欢
奥尔夫节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奥尔夫、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YOUNG·节奏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