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史诗《昂泰拉传奇》中的命运观

2019-03-15 09:37:58顾坚郭筠
语文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泰拉神谕阿喀琉斯

○ 顾坚 郭筠

(1.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苏丹研究中心,江苏 扬州 225000;2.浙江外国语学院 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一、命运观的释义与解读

在古代汉语中,“命运”最初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单词单独使用的。“命”最早指命令,也可指命运。《论语·颜渊》有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1]203这里的“命”更多是指由上天安排的生死祸福,带有唯心主义宿命论色彩。“运”在古代汉语中也有命运、气数的意思,如《晋书·宣帝纪》:“汉运方微。”(汉朝的气数快尽)

在现代汉语中,“命运”指的是:1)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迷信的人认为是生来注定的);2)比喻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向及结局[2]912。

结局;终局,下场;命运

如:

从汉语、阿拉伯语对“命运”的定义的共同点来说,无论是汉语,还是阿拉伯语,都强调“命运”是人所遇到的遭遇和结局。古时迷信的人更是相信命运由上天决定,人对此无能为力。

在文学领域最早探究人的命运问题的当属古希腊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是最早将人的命运问题搬上文学舞台的作品。英雄阿喀琉斯,尽管自幼武功盖世,万人无敌,却难逃“必然战死沙场”的神谕,最终死于敌人的箭下。

人的意志和命运的冲突,是古希腊悲剧的常见主题。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悲剧 《俄狄浦斯王》,讲述了俄狄浦斯的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俄狄浦斯长大后,将杀父娶母。为了防备神谕的发生,在俄狄浦斯出生时,拉伊俄斯用铁丝穿其脚踵,令仆人抛于荒山野外。仆人怜惜这无辜的孩子,便把他送给了科任托斯的一个牧人。俄狄浦斯不但没有死掉,反倒成了科任托斯国王玻吕玻斯的养子。俄狄浦斯成人后,从神谕里得知,他必将杀父娶母。为逃避这可怕的命运,他离开养父母,向忒拜走去。在路口因同一老人发生争执,俄狄浦斯误将老人杀死,此老人即微服私访的忒拜王——他的生父拉伊俄斯。之后,俄狄浦斯又以自己的出众才智,铲除了为害忒拜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娶了前王后伊俄卡斯忒——他的生母。俄狄浦斯成了杀父娶母的罪人,自己却毫不所知。而后,天降瘟疫,神谕要求找到杀死老王的凶手。于是,一切真相大白。悲痛万分的伊俄卡斯忒自尽身亡,而俄狄浦斯也刺瞎双目,自我流放。

以《俄狄浦斯王》为例,古希腊悲剧讲述的是人面对已知或未知命运的无奈:俄狄浦斯本人后来知晓了命运,努力回避命运的发生,却不幸落入命运的掌控;他的父亲事先知晓了命运,也试图去防备命运的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的悲剧[4]252-254。

在古典希腊史诗和悲剧中,人和命运的关系永远是永恒的主题,而人又是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的:阿喀琉斯的母亲将阿喀琉斯全身浸入冥河的水中,让其刀枪不入(母亲提着的脚踝除外)。阿喀琉斯最终也没能逃脱神谕中战死的厄运,被帕里斯射中脚踝而死。俄狄浦斯本人知晓预言后,通过离家出走躲避命运,却仍旧如神谕所说,犯下大罪。人在命运前是无奈和微不足道的,这也是古希腊史诗和悲剧中对人和命运关系的限定。

二、《昂泰拉传奇》命运观解析

在阿拉伯史诗《昂泰拉传奇》中却有同古希腊史诗、悲剧截然不同的命运观。《伊利亚特》《俄狄浦斯王》中主角即使努力也无法改变神谕安排的命运,而《昂泰拉传奇》中的主人公昂泰拉的个人命运和际遇,突出反映了中古时代阿拉伯民族“入世有为”的命运观。

昂泰拉的父亲是阿柏斯部落的贵族舍达德,母亲则是埃塞俄比亚的黑人女奴。在古代阿拉伯社会,母亲的地位对孩子的地位而言至关重要:如果母亲出身高贵,则孩子“子因母贵”;若母亲出身低贱,相应地,孩子也地位低下。由于母亲是奴隶,昂泰拉一生下来就是奴隶。因为自己的血统的限制,昂泰拉终身为奴的命运似乎已经决定,且无法改变。如果按照传统社会“命由天定”的逻辑,昂泰拉基本上不具备成为英雄的可能性。但是中古时代的阿拉伯民族是极具进取性的民族。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阿拉伯人东征西讨,战胜了老牌帝国拜占庭和波斯,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中古阿拉伯民族所具有的进取性格在昂泰拉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昂泰拉尽管由于血统问题,沦为奴隶,但是并未屈服命运的安排,通过自身努力成功改变了自身命运。

(一)英雄试炼

少时放牧羊群,昂泰拉赤手空拳打死闯进羊群的恶狼。在广袤的阿拉伯原野上,自然条件恶劣,野兽出没不定,昂泰拉徒手打死恶狼可以被看做是在英雄改造现实的斗争中现实对英雄的初次考验。

昂泰拉长大后,由于机灵勇敢、足智多谋,引起了两个叔叔的嫉妒之心,加之昂泰拉与生俱来的黑色皮肤,使得叔叔们十分歧视。两位叔父觉得把昂泰拉这个黑孩子留下是个祸害,便向昂泰拉的父亲舍达德进谗言,希望舍达德能杀死自己的儿子。昏聩的舍达德鬼迷心窍,居然同意了弟弟们的建议,在昂泰拉放牧时跟在昂泰拉身后。此时昂泰拉放牧羊群,来到狮子谷,遇到猛狮。昂泰拉丢下佩剑,徒手和猛狮搏斗,有点类似中国水浒里武松打虎的镜头。昂泰拉冲向狮子,“将狮子的嘴角撕裂到它的两肩膀和胸膛;与此同时,昂泰拉大喊一声,震得整个山谷颤抖。”[5]31经过奋战,昂泰拉终于杀死了雄狮,保卫了马匹、骆驼的安全。

昂泰拉的叔父马立克和贾瓦德心惊胆战,觉得昂泰拉羽翼丰满,再也不能把昂泰拉怎么样了,便放弃了谋害他的念头。昂泰拉的父亲舍达德则考虑以前他属下的羊群经常被狮子谷的狮子吃掉,如今狮子被昂泰拉打死,再也不用担心财产受损,便打道回府。

和以农耕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中华民族不同,阿拉伯民族的先民“贝都因”人居住在阿拉伯半岛沙漠中的绿洲里,以放牧骆驼、马匹和羊群为生。对蒙昧时期的阿拉伯人来说,放牧是他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古代的阿拉伯半岛,野兽出没,狼群、狮子是对游牧人及其牲畜的最大威胁。少年昂泰拉的“英雄性”在保卫羊群、杀死恶狼与雄狮的战斗中得以显露。在昂泰拉与猛兽的搏斗中,体现了古代阿拉伯人在改造现实中的大无畏精神,勾勒出阿拉伯人对英雄的美学素描。

古代希腊英雄的力量大多源自神力。古代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母亲忒提斯是海洋女神,其勇力一部分来自母亲神的血统,一部分源自冥河水为其打造的“金刚不坏之身”。和古代希腊的英雄不同,昂泰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之力来自后天作为奴隶放牧的生活体验。放牧羊群,经常和大自然、猛兽搏斗,这种艰辛、残酷的生活体验,使得昂泰拉从放牧的奴隶成长为武艺盖世的英雄。

(二)战功赎身

中古时代的阿拉伯社会,“血统主义”盛行。一个人是否出身纯正的阿拉伯人,成为他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阿拉伯人从蒙昧时期开始,就不断向非洲扩张。伊斯兰教开始传播之后,阿拉伯人征服了北非,并不断越过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张其势力。掠夺奴隶和黄金成为阿拉伯人向非洲扩张的基本动力。被掠夺的黑人女奴往往成为阿拉伯酋长的侍妾,其子女因为是混血儿,且有黑奴血统,终其一生也是奴隶,不为父亲所承认。昂泰拉·本·舍达德父亲是阿拉伯半岛阿柏斯部族的贵族,其母为埃塞俄比亚黑人女奴。昂泰拉因为是混血儿,被族人称为:

他是阿拉伯的混血儿和乌鸦之一,意为“父亲是阿拉伯人,母亲是异族的奴隶”。被称为“乌鸦”是因为昂泰拉因为肤色随母亲,所以被蔑称为“阿拉伯乌鸦”。

昂泰拉童年时代,是父亲的奴隶,不仅不为父亲所承认,还要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虽说昂泰拉在繁重的牧业生产劳动中,锻炼了体魄,练就了一身骑射本领。一般而言,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昂泰拉可能终其一生都是父亲的奴隶,永远不可能在历史上、在史诗中留下自己的名字。

曾经倍受欺压的昂泰拉却回答父亲:

“奴隶不会去攻击敌人,只会挤奶和受欺压”。

舍达德见状,只好承诺一旦战胜,儿子即为自由人。昂泰拉第一次出征就大获全胜,不仅夺回了骆驼,还斩杀敌将,开始了自己的英雄之路。

古希腊史诗和悲剧中,英雄无法摆脱自出身起就伴随自己的命运。和古希腊不同,昂泰拉奴隶的命运并未伴随他终身。昂泰拉用其彪炳的战功向父亲、向族人宣示:自己也具备阿拉伯人的勇武特质,而且能为部落的生存和利益而战,并能够赢得胜利。“战功赎身”的故事则鲜明表达了中古时期阿拉伯民族“入世有为”的命运观:人不会被命运所束缚,而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不利的厄运。

三、神的“缺位”——《昂泰拉传奇》与希腊史诗命运观的比较

阿拉伯史诗《昂泰拉传奇》的主角昂泰拉出身低微,父亲虽为阿柏斯部落的贵族,母亲却是父亲从埃塞俄比亚掳掠来的奴隶。按照蒙昧时代阿拉伯人“子因母贵”的文化传统,昂泰拉一出生即为奴隶,不仅无法得到父爱,还做着挤奶、牧羊等奴隶才做的体力劳动。昂泰拉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以战功赎身,摆脱奴隶身份,以战功和诗文显名于阿拉伯半岛,从而战胜了命运加诸自身的不公。

在古代希腊史诗中,命运观被打上了深深的宿命论的烙印。《伊利亚特》的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父亲是英雄珀琉斯和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兼具凡人和神的血统,继承了父亲的英武和母亲的神性。阿喀琉斯自幼便被母亲提着脚踝浸入冥河的水中,从而刀枪不入(被母亲提着的脚踝除外)。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所向无敌,令敌人胆寒,却因女奴和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发生争执,从而拒不出战。阿喀琉斯好友为了挽救希腊联军败局,代阿喀琉斯出战,却被特洛伊名将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愤而为好友报仇,杀死赫克托耳。像阿喀琉斯这样的英雄在战场上本该是无敌的,却因为脚踝未能浸入冥河之水,而被帕里斯射杀。阿喀琉斯的命运在史诗中其实早就被神所决定:阿喀琉斯出生时,命运女神便告诉他母亲,他的将来一定以战死收场。其母为了摆脱儿子厄运,方才带着儿子来到冥河,将儿子全身除了脚踝都浸入冥河之水,祈望儿子从此免遭阵亡的命运。但是神谕是无法改变的:“阿喀琉斯之踵”注定了阿喀琉斯必然无法逃脱命运女神的神谕,走向不可避免的阵亡沙场。

《昂泰拉传奇》为何在命运观的设定上与古典希腊史诗有如此的差异呢?其关键原因是《昂泰拉传奇》中神的缺位。与《伊利亚特》中神无处不在不同,《昂泰拉传奇》基本上讲述的是“人的故事”。与阿喀琉斯是神人混血不同,昂泰拉是个彻头彻尾的凡人,身上并没有神的血统,其战无不胜的力量来源于后天游牧生活的磨炼,而非继承神的血统。阿喀琉斯从出生开始就被命运女神宣告了必然战死的神谕,即便其母将其浸入冥河之水,也无法改变神谕的力量。与之相反,昂泰拉尽管出身奴隶,却不甘命运的安排,以战功为自己赎身,以诗文为自己扬名,体现了阿拉伯民族早期“奋发有为”的民族气质和不甘受命运操弄的勇气。“阿喀琉斯之踵”体现的是人对于神谕的无奈,昂泰拉战功赎身的传说和流传至今的悬诗诗文体现的是凡人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取成功。《伊利亚特》每次关键的战斗,史诗都为其设定了众神决定胜负:阿喀琉斯在追逐赫克托耳时,众神天平上赫克托耳的命运沉下了,决定了其被杀死的厄运。阿喀琉斯对阵帕里斯时,尽管其刀枪不入,但是“阿喀琉斯之踵”决定了他无法改变命运女神的神谕。《昂泰拉传奇》中昂泰拉每次都能大获全胜,靠的是昂泰拉的勇气和出色的指挥才能,而并非神的意志。

希腊史诗《伊利亚特》更多体现的是凡人不能违抗神的意志,其命运自神谕降世之时便已确定。昂泰拉所在的阿拉伯蒙昧时代本身充斥着多神信仰的社会,但是在史诗流传、加工的一千多年中,由于伊斯兰信仰主张信奉唯一的主,反对多神崇拜,故而蒙昧时期的多神信仰的痕迹从史诗中完全消失了。一神教取代多神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宗教信仰的演化,使得《昂泰拉传奇》中少了希腊史诗中众神的神谕,少了众神加诸凡人身上命运的痛苦。神的“缺位”使得《昂泰拉传奇》以“人”为本,人的命运由人自己掌握成为《昂泰拉传奇》在命运观上的最大特色。

四、《昂泰拉传奇》命运观的人本主义解读

《昂泰拉传奇》从价值层面体现了“文学是作为人的精神本体存在,作为人的价值观念的艺术结晶”[7]6。整个史诗体现了不同于其他古典史诗的人本主义气息。

荷马史诗中英雄阿喀琉斯具备“神性”的特质,父亲为国王,母亲为海洋女神。与之相对,昂泰拉不过是一凡人,且出身低贱。

《俄狄浦斯王》中无论是俄狄浦斯的父亲还是俄狄浦斯本人,都知晓了神谕,都力图避免神谕的发生,但是都失败了。命运加诸俄狄浦斯身上的是无奈和不公。昂泰拉虽然出身奴隶,却以战功赎身,以诗文立世,从而改变自身卑贱的命运。

闪族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中,英雄恩奇都武功盖世,却因触怒天神死于神谕。昂泰拉年届九十,其去世和神无关,系偶然中箭战死沙场,体现了中古阿拉伯人作战时“重死轻生”的文化特色。

故事中的昂泰拉是阿拉伯人自古以来推崇的有勇有谋的大英雄,但是并不是脱离社会生活,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和当时阿拉伯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首先,昂泰拉敢于同命运的不公去抗争。因为母亲黑人奴隶的身份,昂泰拉本是奴隶,甚至不被父亲舍达德认作儿子。昂泰拉与命运安排的一切去拼搏,对于命运加诸自己的不公,不是消极地去接受,而是勇敢去改变。其次,以人为本,表达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肯定。史诗对于战争的是非善恶有自己的判断,昂泰拉参与的是保卫本族不受外来入侵的正义战争:昂泰拉初上战阵,是因为塔依部落侵犯了昂泰拉所在的阿柏斯部落,夺走了阿柏斯部落的骆驼,昂泰拉应父命出征,战胜强敌,夺回骆驼群。在故事的第九卷,昂泰拉来到加萨尼王国,诛杀王国的叛贼,匡扶王国的幼主登基,体现了阿拉伯人传统的锄强扶弱、匡扶正义的观念。第三,对人的劳动和勇敢的歌颂。昂泰拉少年时精通各种放牧的技巧,他娴熟驾驭各种牲畜的技巧,令族人为之倾倒。他放牧羊群,先后遇到恶狼和狮子的袭击。他勇敢应对,终于杀死恶狼和狮子,保卫了劳动的成果。当然,在昂泰拉身上既有英雄的高贵气质,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命运的悲剧。尽管应当承认昂泰拉在改变自身卑贱的地位时付出了许多努力,成功赎身,并且立下赫赫战功,捍卫了部族的利益;在欧卡兹集市上赛诗的成功,使得昂泰拉的诗歌被金水写在克尔白天房的帷幕上流传后世,使其声名达到巅峰。在血统主义盛行的古代阿拉伯部族社会,昂泰拉的黑人血统还是带给这位英雄一生难以磨灭的痛苦。父亲一开始不承认他的儿子身份,嫉妒他的叔父们甚至密谋要杀害他。昂泰拉在波斯时,仇视他的宫廷侍卫官在国王科斯鲁面前诋毁他,公然称昂泰拉是“黑奴”(那时候昂泰拉已经是自由人),向国王进谗言要杀害昂泰拉。

不过,史诗《昂泰拉传奇》中体现的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命运观是主流;重血统、轻能力的血统主义虽然给昂泰拉带来了痛苦,但是终究是支流而非主流。不盲从命运、积极改变命运是史诗中主人公昂泰拉一生命运的最好写照。

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后,其后继者便东征西讨:向东征服波斯、兵临中亚,向北重创拜占庭,征服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向西则一直打到比利牛斯山下,征服整个西班牙和葡萄牙。新兴游牧民族的进取心和蓬勃朝气是阿拉伯人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反映在文学作品《昂泰拉传奇》上便是命运的安排永远不能束缚人的脚步:人可以征服命运,而命运不可以挟持人的生活。

猜你喜欢
泰拉神谕阿喀琉斯
手握神谕的人
卧底女友:“寻找章莹颖”背后的女孩
东西南北(2020年12期)2020-08-09 08:49:48
神谕
西藏文学(2020年3期)2020-06-05 12:34:25
秋鸽予我
扬子江诗刊(2018年6期)2018-11-13 00:33:55
敌人派(上)
学生天地(2018年15期)2018-09-11 02:41:36
赏月
文学港(2018年1期)2018-01-25 12:51:24
“剩”况空前 炼油之踵
阿喀琉斯形象的演变和还原
古代文明(2017年2期)2017-04-10 16:46:36
“无穷与悖论问题”的探究
成语大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