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初级中学 吴佳薇
最近有机会观摩某校青年教师模拟上课的赛课活动,在半天时间内密集听了11位老师的“平行四边形”模拟上课,参赛老师都是35周岁以内的青年教师,参赛老师先进入准备室,在60分钟的断网环境下、独立备课,然后进入模拟上课教室进行上课,模拟上课时间只有10分钟,评委组评审打分,最后形成综合评分得到总排序,进行后续颁奖.以下先概述几种典型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评析,最后总体上给出点评与思考,供研讨.
功夫花在开课情境的创设上的有2名老师,他们从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引入,从小区伸缩门等实际形象引出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最后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即两条平行线间距离的概念匆忙提及.也有选手从拼图出发,引出平行四边形的课题,接着开始介绍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语言与几何语言,度量、剪拼得对边相等、对角相等,之后进行证明
简评:这类从生活情境出发引出课题的,在介绍展示生活情境时往往用时偏多,造成后续教学时间不足,而且这些选手往往忽视了从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出发,发现并推证性质的过程不够突出,即“从定义出发”的研究方法渗透不够.另外,这类选手在教学过程中对几何图形研究的“套路”渗透不够,也就是章建跃博士指出的几何研究的几种套路,比如,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进行研究.
模拟上课的主要精力用在例、习题解法展示上的有3名老师,他们多是从小学阶段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出发,引入符号语言与表示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关系,接着引导学生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并跟进例题训练,个别选手还设计了开放式习题,比如:
开放题: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______________,求:______________.
学生添加条件,小组内互答.
还有选手在性质证明之后,给出一组抢答题,即给出一个角度,求另外三个角度.
在模拟上课展示的最后,各位老师都引出平行线间距离的例题,学生到黑板上讲解如何证明两条垂线段相等.
简评:对于有限的10分钟模拟上课来说,把上课重点花在展示例题、习题的解法或变式拓展的展示上并不是明智之举,这些老师往往时间把控不佳,还没来得及进行课堂小结,时间就到了.
重视几何研究套路的有4名老师.他们多是从自小学到现在学习了点、线、面、三角形等图形,引出一类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接下来启发学生思考会从哪些元素研究,学生得出从边、角、对角线等元素展开研究,然后依次研究边、角、对角线.比如,学生先研究边的位置关系,还有数量关系,再到角的研究,有同旁内角互补,还有对角相等,并且几位老师都强调了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方法是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
简评:重视几何研究套路的老师对几何教学有着深刻的理解,具体来说,章建跃老师提出的几何套路有多种,比如,研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研究一个图的定义、判定与性质;具体研究一个几何图形如平行四边形时又是从它的边、角、对角线进行研究,有时还要研究它的相关元素
侧重点在这块的有2名老师.他们从之前学习的三角形出发,开始学习平行四边形,有了平行四边形的直观感受之后,老师追问:什么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引出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并给出表示方法;类比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表示平行四边形,再概括性质;由定义出发得到对边平行,进一步研究其他性质;学生画出平行四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再证明,在证明时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全等进行证明;而例题与变式练习只是“一带而过”,没有真正展示;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从哪几个方面学习平行四边形?最后在黑板上形成了“结构化板书”:(如下)
简评:这两位老师注重了几何套路的渗透,而且在探究性质时引导学生观察、猜想、证明,促进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全等三角形研究,特别是,他们都设计出体现知识结构的板书,而且能渐次呈现,在较短时间内能设计出这样的板书,实在难得.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资深编审章建跃教授曾指出“教材上的字句都经过认真打磨、推敲”,是值得和需要教师反复研读的.当前城区一些规模学校以“教辅练习册”或习题单式的学案替代了课本,造成离开课本搞教学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年教师解读教材的专业能力.就本文提到的教学内容来看,教材“平行四边形”章前图引言指出:生活中有很多给人以平行四边形形象的建筑,比如,宏伟的建筑物、开关自如的栅栏门、别具一格的窗棂……现实世界中很多物体都有平行四边形的形象,接着教材上指出以前研究图形与几何的一些经验(也就是几何研究的套路),比如,要求在理解它们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几何知识和方法,探索并证明它们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一步体会研究图形几何性质的思路和方法,即通过观察、类比、特殊化等途径和方法,发现图形的几何性质,再通过逻辑推理证明它们.可以说,教材上这些表述都为本章的学习和研究给出了指示,值得我们在备课阶段反复研习、体会,并运用到教学实施中.
模拟上课是流行多年的一种教研比赛的形式,因为不需要学生参加,又能较方便地看出教师课堂组织、驾驭、点评的一些专业素养,所以得到一些主办单位的推崇.参赛老师在模拟上课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有的放矢.比如,上文中有些老师把重点放在例、习题解法的展示上,一定意义上就是在浪费宝贵的展示时间,结果没有抓住重点,可能教师本人对该课时还有较多的理解和设计,但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示出来.另外,从“表演”细节上看,有些教师绘声绘色地模拟师生对话,就像表演不同角色一样,也不是十分必要,因为这样容易浪费一些展示时间.总体来说,模拟上课还是要把时间用在教学流程的展示,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新知是如何生成的,小结阶段怎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以便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认知上.
模拟上课在展示环节,可通过板书设计与研究问题套路的同步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从哪些地方入手进行研究,如何开展研究,还可研究哪些方面,同时将课前预设的结构化板书渐次呈现在黑板上,到小结阶段给评委老师一个完整的结构化板书,展现教者对这节课的深刻理解.当然,这些基本功都不可能拿到课题后一小时内就能快速获得,靠的是平时对几何研究套路的深刻理解与熟练的教学运用,而结构化板书也是平时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构思方法,只是面对一个新的课题,能迅速将待学内容填补到相应的框架、结构示意图中.
网络时代的教研活动“触手可观”,观摩时需要用心记录、梳理归纳、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写作本文也是想分享关于观摩教研活动的一些研究和反思的视角,给自己的专业活动留下一份记录.更期待大家能多多分享这类优质教研活动,丰富研究案例,加深对相关课题教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