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川
(1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唐山 063611 2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唐山 063210)
唐山港京唐港区第四港池25万吨级航道工程以现有第四港池20万吨级航道为基础,通过浚深、拓宽扩建成25万吨级航道,航道全长7.1公里,设计底标高-22.2m;航道有效宽度230m;疏浚土方量2218万m3,疏浚施工工期3年,占用海域面积109.69万m2,先期计划投入耙吸船和绞吸船各1艘。
结合2014年6月在疏浚附近海域设立的15个水质测站,数据显示各指标符合海水水质质量二类标准;有机碳、硫化物、石油类、铜、铬等均符合国家海洋沉积物质量一类标准,附近海域水质环境状况总体上良好。现状鉴定出底栖生物36种,生物量变化范围平均值为13.20g/m,鉴定出鱼卵的平均密度为0.62粒/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84尾/m3。
潮流作用是是致使疏浚悬浮泥沙进行扩散的最重要的动力来源,需要在取得该区域有依据的潮流场前提上,通过使用水质预测模块平面二维扩散模型,对该区域水质进行预测核算。预测结果:疏浚期间搅动产生的悬浮泥沙超二类、超三类、超四类水质面积最大分别为 9.98km2、6.28km2、5.25km2。
疏浚施工中产生大量悬浮泥沙,导致水体透光性减弱,光强减少,含氧率降低,使鱼类的鳃部积攒悬浮泥沙颗粒,会影响鱼类鳃部滤水和呼吸,从而影响鱼类正常生长,甚至会致使鱼类无法呼吸而死亡。
因此沿海航道疏浚工程对海洋生态影响是存在的,以下对底栖生物和鱼卵、仔稚鱼的损失进行计算。
3.2.1 计算公式
(1)底栖生物占用损失计算公式
依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占用海域底栖生物损失量计算公式:
式中:Wi—第i种类生物资源受损量,单位kg;Di—评估区域内第i种类生物资源密度,单位kg/km2;Si—第i种类生物占用的渔业水域面积或体积,单位km2。
(2)悬浮泥沙扩散一次性损失计算公式
依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悬浮泥沙扩散范围内对海洋生物的一次性损失量计算公式:
式中:Wi—第i种类生物资源一次性平均损害量,单位尾、粒;Dij—某一污染物第j类浓度增量区第i种类生物资源密度,单位尾/km2、粒/km2;Sj—某一污染物第j类浓度增量区面积,单位km2;Kij—某一污染物第j类浓度增量区第i种类生物资源损害率,单位%。
3.2.2 海洋生态影响计算
项目占用海域面积109.69万m2,根据公式1计算,占用海域底栖生物损失量:1096900×13.20g/m2=14479.08kg。
工程区域水深按20m计算。生物损失率按悬浮泥沙超标倍数0-1,1-4,4-9和≥9分别对应5%,10%,40%和50%考虑,结合公式2计算得到悬浮泥沙扩散造成的鱼卵、仔稚鱼损失量分别为:
鱼卵:0.62×6.28×106×20×50%+0.62×(9.98-6.28)×106×20×10%=43524000粒。
仔稚鱼:0.84×6.28×106×20×50%+0.84×(9.98-6.28)×106×20×10%=58968000尾。
综上计算,本次航道疏浚造成底栖生物、鱼卵、仔稚鱼损失总体情况如表1。
表1 损失总体情况
为减少其疏浚施工的影响,施工单位在制定施工计划、安排进度时,应充分注意到附近海域的环境保护问题,加强管理,及时调整施工进度。
施工期船舶必须事先经当地海事主管机关对其排污设备实施铅封,由专业资质的接收单位统一接收处理后达标排放,保证施工船舶不会直接向水体排放油污水。
为了减少疏浚施工给所在海域造成的不好影响,在施工结束后应在此区域内人工放流常见的鱼、虾等生物,修复疏浚施工造成的水域生态环境,这个方法也是国内外在海洋资源养护方面普遍采用的做法。
通过上述分析计算,沿海航道疏浚施工由于潮流使得悬浮泥沙扩散会造成施工区域水质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航道疏浚工程过程中要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从而达到沿海航道疏浚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