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萱
摘 要:由于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同,导致了中国与美国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差异非常明显,这些差异对主要体现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等方面。而语言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这种历史文化的差异,也会形成风格迥异的语言。它们的思维形式和表达能力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为了对中国和美国历史文化之间的差异对英汉互译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剖析,从思维层面、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日常用语、价值观和地理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两个国家之间的差异,以此尝试找出两者历史文化差异对英汉互译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中美历史文化;英汉互译;差异
一、历史文化对英汉互译的重要性
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重要肌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作为积淀,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必然缺乏长久的动力。翻译是国家之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对于翻译的重要性来说也是不言而喻的。21世纪以来,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通过英汉互译这一工具,可以增加两国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而英汉互译受到了历史文化的影响,所以,要提高英汉互译的效率,加深两国之间的了解,就必须保证翻译这对两国的历史文化差异具有较好的认识,并有效地掌握二者之间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灵活应对,以求因地制宜,灵活应变。
二、历史文化的不同差异对英汉互译具体的影响
(一)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由于历史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之间的公民对于同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导致他们对同一个事物的理解角度和表达方式也不同,并直观和明显地表现在了语言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而作为翻译人员,必须要对这些差异进行良好的掌握,否则就会出现翻译错位的情况,甚至会带来文化冲突。以颜色为例。黄色在中国代表权威,是权力的象征,在中国的古代,黄色是王公贵族的专用颜色,而在美国黄色往往含有贬义,它主要表示的是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yellow dog不能直接翻译成黄色的狗,而应该翻译为卑鄙的人;蓝色在中国的文化中没有特殊含义,而在美国确实一种象征着高贵的颜色,和中国的黄色的意义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blue laws要翻译成严格的法规,而不能翻译成蓝色的法律;蓝色不仅象征着 蓝色还能象征忧郁、沮丧,比如feel blue不能翻译成感觉蓝色,而应该翻译成不高兴。从颜色的不同翻译而象征的思维方式的不同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不对这种差异进行自我,那么我们就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出两个国家中的文化风俗。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反译的技巧。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在宗教革命后,移民美国的先祖们大部分都是清教徒,他们信奉基督教,把上帝作为世间最高的神,大部分美国的清教徒他们都会做礼拜,崇尚节俭,追求财产的私有制。在中国,佛教很早就传入中国,并很快实现了汉化的过程,得到了很多的追随者。在我国,对于佛教的信仰非常广泛;在中国,还存在着本土宗教:道教,它也拥有很多信徒。所以,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两个国家之间的宗教信仰进行分析和研究,如果存在明显差异,必须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准确地表达出来。在中国的宗教信仰中,紫色象征祥瑞、高贵;英语中的紫色象征意义也跟帝王将相和宗教有关。the purple翻译为帝位、王权,而不是直接翻译为紫色;be born in the purple要翻译为生在王侯贵族之家。美国在翻译中国的“黄道吉日”时,应该翻译为white day这样才能与二者之间的文化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如果美国在翻译“借花献佛”这个成语时,就必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信仰和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灵活地根据语境进行翻译;而中国在对美国有关宗教信仰的相关翻译中,也要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并根据两个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进行鉴别和理解,从而保障两国文化之间交流的顺畅性。
(三)生活习俗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中國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要准确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翻译为美国人易于理解的词语,就必须对二者之间的生活习俗进行充分的掌握。比如,中国有“红娘”这个词语,要翻译成英文,就不能直接翻译为red mother,而应该根据美国的风俗文化,翻译为go-between或match-maker;中国有“红白喜事”这个成语,在翻译时,要与美国的风俗文化相融合,要翻译为weddings and funerals;再比如,在翻译名著中的话语时,也要对名著中体现的生活习俗充分表达出来。以《红楼梦》为例,书中有这一一句话: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句话应该翻译为Pity this child of a wealthy noble house , who now sleeps alone by the dimly lit old shrine.所以,生活习俗的差异对英汉互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对两国的生活习俗进行充分的掌握,并结合二者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析,在翻译的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具有灵活性。
(四)日常用语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日常用语是语言表达中运用比较频繁的一个类型,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对于日常用语的翻译也比较频繁,所以,要对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中的日常用语的差异进行良好的掌握,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双方想表达的意思。以称呼为例。汉语中,“你、我、他”这三个词语的其他表达方式非常丰富,比如“我”这个字,可以用鄙人、不才、再下;而英文中只有“I”这一个词语。英语中的uncle可以表达出汉语中叔叔、伯父、舅父、姑父、姨父这一系列的称呼。
(五)价值观的差异对中英互译的影响
价值观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价值观的形成是受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各种条件潜移默化形成的相对固定的一种意识形态和处世观,它对语言的理解和翻译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同一个事物由于价值观不同,国家之间的寓意也不同,这就需要翻译者充分了解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的价值观,并掌握好翻译的尺度。以红色为例,在中国,红色寓意着吉祥,喜庆,每逢过年过节,人们衣着红色,张灯结彩,期望带来吉祥;而在美国,红色却代表着完全相反的意义,它是不吉祥的一种颜色,比如,red rules要翻译为残暴的统治,而不能翻译为红色统治。
(六)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主要利用牛来作为耕作的牲畜;而在美国,使用耕作的牲畜主要是马,所以,在两个国家的俚语中,都有用这两种动物来表达某些事物。比如,中国形容一个人说大话,用的词语是“吹牛”,而在美国,则是用“talk horse”来表达一个人说大话。在翻译这个词语时,翻译者不能直接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充分了解其次的文化背景和地理要素差异,把各个方面因素有机结合起来,这才可以达到“信、达、雅”的目标。
三、结语
本文从六个方面探究了中美历史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所产生的具体影响。分别是从思维方式的不同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宗教信仰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生活习俗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日常用语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价值观的差异对中英互译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作为英汉互译的翻译工作者,要准确了解两个国家之间的历史文化差异,并且要充分尊重中国和美国双方的文化差异,并努力做到促进双方的语言文化相互融合。面对这种差异,翻译者可以使用直接翻译、交替翻译法、音译与意译相结合这三种翻译策略,提升英汉互译的效率和准确性,以此不断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余珺琇. 文化中行为取向影响下的英汉互译——以《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03):59-61+70.
[2]郭歌. 基于英汉互译不对等性的翻译策略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37(04):101-102.
[3]李天普,李佳玉. 探析勒菲弗尔操控理论对英汉互译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02):70-73+106.
[4]邓小红. 浅谈英汉语言文化对英汉互译的影响[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7):184-185.
[5]袁梅. “花”的英译种种与文化信息傳递的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136-140.
[6]王桂莲. 论英汉互译中的文化因素[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42-44+68.
[7]齐海滢. 文化因素对英汉互译的影响[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S2):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