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靖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在小学音乐教学及实践活动中,教师要从学生年龄及生活体验的实际出发,构建生动、新颖、愉快的情境,运用形象、具体、直观的教育教学方法和途径,诱导学生在音乐世界畅想,激发创作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创作和实践能力。
可是,在现实中,不少家长和音乐教师认为,“创作”是个与小学生没什么关系的词汇,让小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是“赶着鸭子上树”。其实,这些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每个人从刚出生,就已经开始了“音乐创作”。试想,婴儿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呱呱”啼哭,第一声“咯咯”喜笑,第一声“咿呀”学语……不仅是说话的前奏,而且是歌唱的开始——这不是无拘无束的音乐创作又是什么呢!
倘若我们总是以成人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本事”,简单粗暴地认为音乐创作是与孩子们不着边的“高大上”,那就极有可能扼杀了“莫扎特”或“贝多芬”。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天赋。但至少,从事启蒙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教师应该明确:音乐教学不只是让孩子们学会几首歌曲,而是培养其最基础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意识,让他们能发现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创作出符合自己年龄特点和成长阅历的音乐来。
每个人的创新精神都不是生来俱有的,需要后天培养。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着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兴趣是音乐创作的原动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数的教育教学案例证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最直接的动力。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以及课外音乐活动中,有效地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呢?从表象上看,这一问题挺神秘,实际上,只要教师善于转化矛盾,学生的音乐创作亦可变为常态。首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要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学习音乐是一个特别快乐的过程——动脑、动口、动手甚至动身,很容易博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万要避免用“好”和“坏”来评价学生的创作,要多鼓励,避免打击情绪。三是在教学上,老师要巧妙地设计创作的“门槛”,也就是“跳一跳够得着”。
比如:在课堂上穿插节奏创作,即回答问题时用他们自己创作的节奏;对已经掌握了的歌曲,尝试改动几个音节或几个乐句(改编乐句适合在高年级使用)。创作之后让学生自己对比评价,说说“好不好”“为什么”。通过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再次创作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创作的意识和能力。
从模仿开始循序渐进学“创作”
人的学习常常从模仿开始,音乐创作是同样的道理。也就是说,模仿是音乐创作的前提。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我们经常会做一些按照歌曲范例填写新词、按照乐曲范例填写旋律的练习。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能凭借已有知识,创作出一些新内容,而且有了范例的支撑,学生的创作往往会自如流畅,得心应手,创作出的“作品”也很符合音乐发展的一般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模仿仅仅是创作的启蒙,真正的创作不能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所以,在音乐创作中,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百花齐放”。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己主动地进行创作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老师有效地点拨。《儿童发明创造基础训练》一书中阐述了12种创新思路和方法,其中:加一加、减一减、扩一扩、缩一缩、改一改等,都简便易行。在課堂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类似的方法,启发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收效很明显。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瑶族舞曲》一课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唱会旋律,继而让学生感受这首曲调的情绪,明白这是一首优美、欢快、热闹的抒情曲。根据已有的知识,学生可以感受到这个旋律是属于小调式的(此时还没有对学生讲解五声调式),于是学生会说,应该停留在“6”这个音上比较好听。从而就把最后一个小节的音准确定下来。最终也就利用第一乐段的旋律改编,之后,用这个换音不动节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随意去替换音符,用葫芦丝去演奏,再做修改,直到自己感觉改编的旋律好听、舒服为止。
创作不是凭空想象去写音符,尤其是小学生。因为他们还没有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光靠想象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音乐规律,即是否好听。所以要充分利用乐器帮忙。创作中,可以给学生固定的节奏,让他们加入音符,而这些音符需要他们用手中的小乐器去试弹试奏。例如:在教学《瑶族舞曲》时,我是用葫芦丝演奏的,可这种乐器低音的“3”为筒音,较难吹出来,于是让学生自己修改,看用哪个音去替代“3”,能基本符合原曲的思路,或者说相对好听一些。接着,我让大家体会这首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要求同学们哼唱,随后向学生简单介绍五声调式。
鼓励学生大胆表演
同样的一首乐曲,不同的学生试听后,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再表达方式。好动是儿童的特点,有节奏地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最直接的形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给学生创设“动”的机会,努力做到使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动,去手舞足蹈,去尽情表达。在有计划的“玩耍”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美、旋律美和情境美,培养学生肢体动作的协调能力、表现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育目的。
比如:在教学《过新年》一课时,我在学生能比较准确熟练地唱出歌曲的前提下,设置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回忆自己过春节、过元宵节、过“六一”等情景,启发他们根据自己记忆中的快乐热闹场面,进行舞蹈创编,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节日的欢快和喜庆……同学们都表现出若有所思、若有所悟、若有所动的表情。当我再度用电子琴将 《过新年》的乐曲奏响时,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按照自己的音乐感受,尽情地表现。有的学生随手解下红领巾或围巾,随着音乐的旋律跳动起来;有的学生扭起了秧歌;还有的同学模仿舞龙灯舞狮子的动作。
再比如:学生学了《找春天》后,我让他们用动作表现歌中的形象,孩子们很有激情地参与到创作活动中来。有的独自创编,有的同桌合作,还有的扮成小鱼姐姐、蝴蝶妹妹、柳树姑娘的样子……虽然动作笨拙,却表现出了用心创作的热情与快乐。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表演,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怎样进行歌词创编
小学课本中,很多歌曲都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尤其是低年级的歌曲,歌词通俗易懂,旋律比较简单,曲调活泼甜嫩,节奏欢快明丽,我因势利导学生创编歌词。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歌曲的意义,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两只老虎》这首歌,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去合理地想象,鼓励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将“两只老虎”创编成别的动物。有的学生创编成“两只小羊,两只小羊,咩咩咩,咩咩咩……”“两只小鸡,两只小鸡,叽叽叽,叽叽叽……”等等。在学生创编歌词的尝试中,辅之以鼓励创编动作,即唱到哪种小动物,就尽量表演出这种小动物的动作特征。这样的练习,一是渗透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二是学生在创编和表演过程中,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强化了记忆;三是提高了学生的创作能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作并不是孤立的教学程序,需要穿插融会于其他教学内容和环节中进行,是音乐教学的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