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婕
增值评价的起点报告涉及基线测试结果分析、学习者背景分析和学业成绩相关因素分析。学习者背景分析作为其中可以反映学生受教育情况的主观能动性、适应性、发展性的分析途径,我们选择了16个学校能够施加影响的与学业发展相关的因素做调查,包括:学习压力、学习适应、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问题解决能力、心理健康、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学校环境、品德行为、亲社会性、智能特征、认真自控、外倾性、情绪稳定性。意在帮助教育者更全面地深度理解学生的主观因素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联程度、主观因素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作用,引导学校、教师形成科学的质量观和教育观,帮助家长充分认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学习者背景分析的各个因素直接或作为中介作用影响学业成绩,任何一个单项因素的落后,都会影响学业成绩和教学。反之,任何一个因素获得突破和改进,都能促进学业成绩和教学。所以,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这些因素,并对这些因素数据的使用高度重视。但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背景分析”数据的理解和使用仍存在一些迷思或偏差。本文试从发展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角度谈谈学习者背景分析数据的理解,以便未来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使用增值评价数据。
一、从动态、发展的视角看待数据
这16个因素有些是教育过程中常见的,比如:学习压力、学习动机、同伴关系等。但这些因素所得分值和学业成绩并不是线性的正(负)相关關系。例如:并非压力越小、动机越强对学业成绩就越好。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学习压力过小时,学习压力和学习表现成正相关,当压力适当时可以达到学习状态的最高峰。但学习压力过大时,学习表现开始逐渐降低,学习者会进入疲劳甚至耗竭,直至崩溃的状态。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率的影响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动机水平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学习效率;中等程度的动机更容易获得好成绩。另外,不同难度的任务下,动机的最佳水平也不同。对于高难度任务,较低水平的动机更容易获得好成绩;做容易或简单的任务时,动机的最佳水平较高;在难易适中的任务中,学生动机也保持适中的动机状态,更容易获得好成绩。所以,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这类数据时,要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地看待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
二、从具有人文性的观念解析数据
重视人、尊重人、关心和爱护人是人文观的集中体现。校园是由人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个体。当我们带着人文的视角去审视教育教学,那些与人的情感、意志相关的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校中,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等与教学设置、教学研究相比往往不被教育者重视。然而,大量的研究证明,这些极具人文特性的因素(如: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学习适应、心理健康、学校环境、品德行为)极大地制约着学业成就和学生的受教育情况。例如,学校环境因素包含学校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环境的“软件”,其宣传导向、学校的校风学风、整体文化氛围极大地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和学生身份的自我认同以及学生对学校归属感的建立。学生不但生活在自然环境中,还生活在与人结成的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中。此外,作为学生时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消极的师生关系容易造成学生学业倦怠,而积极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能有积极影响,两者成正相关。另外,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增值评价中那些关于“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因素就应尤其得到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经常能发现,无论怎么紧抓教学,学生的成绩就是不能得到提高。如果这时借助增值评价问卷中的数据,从人文的视角出发,关注教育过程中“人”的因素,很可能立刻就能找到困囿成绩提高的瓶颈所在。
三、从促进学生塑造完善人格和终身发展的教育观分析数据
在学习者背景分析中含有5个人格因素:情绪稳定性、外倾性、认真自控、智能特征、亲社会性。人格特质是一种相对稳定不易改变的心理因素,完善的人格影响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塑造。此外,一个能够终身学习发展的个人,其人格因素一定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同时,学习知识的过程亦是人格塑造的过程。在解读增值评价数据的过程中,教育者应立足于更加接近教育目标和核心——促进学生塑造完善人格和终身发展。
关注学生人格方面的发展情况,可以帮助教育者找到外显学习方法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深层原因,辅助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亦能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促进其成长为一个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竞争力的人。
以上方法是看待和分析问题数据的三个角度。在这里也需要指出,学生的成绩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起点成绩和任何一种学生主客观因素不能彼此割裂地预测成绩。所以,我们不能下断言说某个因素达到某个数值就更有利于成绩的提升。教育水平的衡量和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预期情况需要综合各个因素和学校特性化的特征具体分析。
包头市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的同仁常引用这句话“任何数据本身不能改变教育,改变教育在于科学合理使用数据”。然而,在使用数据之前,更要从科学的视角出发,立于统筹提升教育质量、人文、学生终身发展的站位,对于数据的内涵有精准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把数据从数字变成一个个教育的强有力抓手,最终促进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