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信,做优课堂

2019-03-14 13:32李彬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微信班级课文

李彬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微信已悄然进入千家万户,走进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福音,为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与活力。

一、阅读“微”积累——让巧妇不再“无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平时语言积累丰厚了,写作时方能自然倾吐,水到渠成。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教师都可安排一个让学生搜集整理相关语文知识,然后在班级语文微信平台上发布,让大家熟读成诵的环节。如学习罗素的散文《我为什么而活着》,要求学生摘录文中意蕴深刻的成语或经典语句,课外阅读两个有关逆境成才的名人故事,背诵三五句励志的名言警句等等。又如,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可通过微信平台晒出古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并将之积累运用。还可让学生读背《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对比李清照早年活泼贪玩、性情豪放的天性和中年孀居内心深处的无限苦闷和忧愁,感受婉约词派语言清丽、含蓄委婉的词风与特色……

这种微信群中的“碎片化”教学,“无纸化”的阅读“微”积累,“自助餐”式的选择性读背,极大地释放了语文课堂学习的内存空间,能有效促进课堂知识的巩固、类化和拓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写作“微”指导——让作文不再“跑偏”

根据教材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基于学生已有的写作水平,教师在班级语文微信平台定期温馨推送写作小贴士,如“审题一点通” “选材三字经” “叙事三部曲”“点题四妙招”“开头五技法”“结尾六字诀”等给学生传经送宝,进行写作“微”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作文不再“跑偏”,语言不再“干瘪”。如学习朱自清的《春》后,指导学生描写春天,可推送“写景小窍门”,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快速将写作思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1.看一看,春天里有哪些美丽的景物。

绿油油的小草,红彤彤的杜鹃花,黄澄澄的油菜花,红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想写出春天的美得描写它们的色彩哦!

2.瞧一瞧,春天里,同学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的身影。

矫健的小燕子在天空中欢快地飞舞, 齐整的大雁饱含憧憬地向着北国的乐土引颈远航,勤劳的小蜜蜂整天嗡嗡地闹着釆蜜,翩跹的蝴蝶在花丛中煽动着它轻盈漂亮的翅膀,好像在向人们炫耀着它的美丽!天空中的蜻蜓,池塘里的小蝌蚪……邀请小动物也来作文中做客吧!

3.听一听,春天里有哪些动听的声音。

冰雪消融,山谷溪水流转,欢呼跳跃,“叮咚”作响。候鸟回归,在湛蓝的天空中洒下一路银铃欢歌。春雨淅沥,“沙”“沙”“沙”,春雷轰鸣,“隆”“隆”“隆”。牧笛婉转,燕语呢喃……欲写出春天的丰富多彩,请你做个配乐师,为你的习作添加风声虫鸣、欢声笑语吧!

4.品一品,课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反复),“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拟人),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和拟人)……在作者笔下,春天就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读起来富有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清新,活泼,优美。要形象逼真地写出春天的神韵,就让各种修辞来大显身手呀!

三、智慧“微”课堂——让语用有效“落地”

语言学习离不开文本意义的解读,但其终极目的不是指向阅读本身,去求取问题的答案,而是在生活情境里,致力于引导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与发展,形成必备的语文核心素养。语用是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生命发展的现实诉求,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语文教师要结合班级学情,整合单元课程资源,合理地选择“读写迁移点”开展网络微习作教学,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语用有效“落地”。如教学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教师可以这样指导学生学习描写“场面”。

1.了解写法。学习课文后教师提问:“课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场面?那茂腾腾的后生在表演中是怎样做的?”师生共同小结归纳“点面结合”的写法及妙用。

2.迁移运用。运用多媒体播放学校运动会开幕式视频。边看边思考:假如你是运动会的解说员,怎样才能介绍好这个精彩的场面?结合画面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抽象形成介绍的“点”与“面”,确定好介绍的内容和顺序。

3.举一反三。“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语文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把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和技能运用到自己日常生活的写作中去。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小试牛刀,写写课间十分钟,晚上的居民广场舞,班级拔河比赛,开学典礼盛会,端午节龙舟竞赛……随后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发布在微信群里,与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这种掌上“微”课堂教学是在无限广阔的时空中开辟的“第二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对一”或“一对多”辅导,它打破了时空界限,可以随时学习,随机播放,交流轻松自如,沟通随心所欲,充分利用了师生的零碎时间,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不同快慢节奏的学生学习,避免了“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两难局面。

四、多元“微”评价——让学生快乐“当家”

微信给写作教学提供了资源共享、互评共改、实时互动、多元评价的快捷平台。教师将学生平时的习作发入群里,或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撰文,自由投稿,大家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互相点击阅读、点评回复,形成“二次学习”,让发帖、回帖评价成为一种自我学习的提升过程。如果大家点“赞”频率高,评价普遍好,教师就相机把文章推送到班级公众号里或各级报刊“光荣”发表,推荐学生家长在朋友圈里转载传阅。这样学生“当家作主”,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又让学生品尝到了写作的甜头,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进行语言创作的内驱力,有效地促进了浓厚写作氛围的形成。

總之,语文教学需要开阔的视野,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基于学生的立场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实践,那么,在微信群的“微”课堂里,在大语文的花园中,就一定会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妙笔生辉和那一张张幸福满满的笑脸。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郴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CJKGL2016033。

猜你喜欢
微信班级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班级“四小怪”
背课文的小偷
微信
不称心的新班级
微信
微信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