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以安徽三联学院为例

2019-03-14 22:42鲁先长李源晖
关键词:三联服务体系志愿

鲁先长,李源晖

(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实现育人目标,推动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有效途径,需要不断创新志愿服务方法,构建志愿服务体系。安徽三联学院作为安徽省首所民办本科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上展开了探索,在搭平台、建基地、抓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和成果,形成了志愿服务体系系统性、常态化发展。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一)相关概念

志愿者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英语为“volunteer”,含义为“决心、希望或者渴望”, 即在职业之外,不受到私人利益以及法律的驱使,为使得社会更加美好或提供有效社会福利而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的人。联合国对志愿者定义为“为社会繁荣和世界稳定,不以金钱、名利为目的的工作者”,香港地区称之为义工,台湾地区称之为志工,本质上基本相同[1]。20世纪90年代中期志愿者概念从国外传到国内,极大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大学生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开展社会公益性、无偿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群体知识储备较多、文化层次较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好的专业性强、高水平的公益性服务活动。我国上世纪60年代全国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学雷锋”热潮,是志愿服务的雏形。自2000年起,共青团中央将3月5日“学雷锋日”确定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日”,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中,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北京大学在1993年成立“爱心社”,成为全国首个高校公益性社团,拉开了我国志愿服务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参与的帷幕。如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所覆盖的领域有了极大的发展,不论在扶贫攻坚的一线,还是在支医、支教、支农的实践,或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场,都会出现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志愿服务的思想在中国古典文学和思想中早有体现。不同的学派赋予不同的内涵,如兼爱非攻的墨家思想、仁者爱人的儒家思想。这些思想和当代的志愿服务精神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皆有团结互助、勇于奉献的本质。1993年共青团中央开展了大规模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并于次年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让广大青年尤其是高校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得到了全国的响应。此后,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加入到志愿服务体系的研究中。彭辉辉等指出,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志愿服务有了新的变化,体现出无偿性和功利性、随意性和专业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等并存的状态[2]。张祖冲指出,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好了解社会需求,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3]。姜长宝等则指出虽然志愿服务理念在中国有了20余年的发展,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和志愿服务形式多样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社会效应,但个别方面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需深入研究[4]。蔡振春提出,将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以必修课程形式融入课程教学中 ,学校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理论教育,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的实质和精神内涵,树立主人翁意识,从而成为一名内外兼修、名副其实的专业型志愿者[5]。

2. 国外研究综述

Willams研究发现,美国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动机中利他动机占据主导,远远高于社会压力动机和利己主义动机,志愿服务中利己主义动机为主导的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频率和时间最少[6]。国外当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监管的法律体系,志愿服务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墨西哥教育法律中明确规定,大学生如果希望顺利拿到毕业文凭,在校期间必须从事至少半年以上的志愿服务活动。法国法律中规定凡是年满18岁满足志愿服役的男性公民,若未按要求服役则需要处以有期徒刑。美国则已形成志愿服务完善的系列法规,先后制定《服务美国法》和《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等系列法律法规,为美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依据。韩国也在志愿服务时长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了规定。国外多数学者研究发现高校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主要分布在法律体系、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并通过长时间的实践调研不断完善理论研究,构建志愿服务体系。志愿服务参与动机上多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入手,剖析参与志愿服务的出发点。法律层面,墨西哥、法国、美国等国家通过法律文件规定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长,从而促进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推动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安徽三联学院的志愿者组织框架在2014年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时便基本构建完善,已全面覆盖到所有基层班级中,所有新生均注册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但调研中仍发现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

(一) 缺乏对志愿服务体系认知

大学生志愿者未能对志愿文化进行学习,对志愿精神内涵不能深入理解。同时部分志愿者对于志愿服务的成立、发展、概念和内涵等认知不足,不会主动通过查看文献和翻阅资料去深入学习和了解志愿服务体系的脉络。较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只关注活动准备和过程,而缺乏对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教育意义的深入思考,从而影响参与队伍的稳定性和志愿服务体系整体效果。

共青团中央将志愿服务精神定义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便是不求有所回报的付出,友爱强调人际关系中的彼此关爱,互助强调人与人互帮互助从而带动和感染身边的人,进步则是志愿服务双方共同成长、共同提高,从而实现双赢的格局。调研中发现仅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清楚认知志愿服务精神内涵,认知水平总体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志愿者自身素养有待提高

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其自身素养将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由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志愿者根据实际情况处理突发事件。大学生志愿者往往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一是实践能力薄弱。很多大学生尚未接触社会,沟通交流能力不足,社会阅历不够,往往会出现渴望去帮助他人但是却不知从何着手。二是创新精神的匮乏。志愿服务本身应该多姿多彩,但近几年志愿服务处于发展缓慢的“瓶颈期”,往往停留在技术含量低下、专业性不强的项目上。由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缺乏敢于尝试和突破的创新精神,导致出现发展滞后、形式单一的情况。三是社会责任感不足。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非出于本心,而是由于“学校6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的要求”、“为获得创新创业学分或者荣誉证书”或“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等众多理由,因此在活动中会出现懈怠、热情不足、做事不投入的现象。

(三)大学生志愿者时间精力分散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体任务还是学习,伴随着年级的递升,不论是升学(专升本、考研)的压力或是工作就业创业的压力都会增加,导致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大幅度削减[7]。此外,网上娱乐活动尤其是手机网络游戏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在网络游戏和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在逐渐降低。这些都导致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时间和精力的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志愿服务体系中队伍的稳定性和服务效果。

(四)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不完善

发达国家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起步较早,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规章制度相对已比较完善。当前,我国志愿服务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一定程度制约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如缺乏志愿者的准入和退出制度。调研中发现多数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均是只要想加入就可以加入,缺乏严格准入机制。同时志愿服务之前往往缺乏系统的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激励制度是激发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途径。现实调研中,大学生存在志愿服务就是无偿服务、就是免费劳动力的错误理解,从而认为不需要激励,只有极少的志愿者收获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缺乏恰当有效的激励制度。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构建

(一)构建规范化组织,推进常态化发展

为使志愿服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升志愿服务影响力,安徽三联学院在2014年底优化学校志愿服务组织结构,接受省级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指导,成立学校青年志愿服务最高管理机构——安徽三联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全校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和监督,并在10个二级学院设置分中心,以“公益三联、大爱江淮”为宗旨,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服务理念,秉承“项目长效化、参与全民化、服务定点化”的原则,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素质拓展及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中,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全面培养大学生“爱心、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实践和自觉行动中,增加对社会的认知,达到知行合一,打造三联特色,从而在系统的、规范化的组织中,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二)加强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专业性

志愿服务体系中有了好的组织,便需要留住一群乐于奉献的志愿者,将此打造成为有所学、有所长的专业平台,形成“志愿者素养提升——队伍扩大——服务质量提升——志愿者不断成长”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组织认同感。通过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的培训,整合高校创新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水平。将志愿服务培训分为广式培训和精英培训,对于简单的,志愿者都需要了解的常识以及基本技能进行全面覆盖的广式培训;对于特殊群体、具体赛事等相关志愿服务,采取系统性、科学化的精英培训。通过加强培训,使得大学生志愿者更好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培训让志愿者之间更好地进行学习与交流,从而推动将学习成果运用至实践中,提升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

(三)培育志愿服务基地,打造一流服务平台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由于其学生身份,所接触的人力资源、社会资源、项目资源的信息相对薄弱,因此需要构建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形成“社会需求、大学生志愿者和居民需求”的对接平台,以及大型体育赛事、“三下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平台。安徽三联学院使用志愿汇平台,当前平台注册志愿者15000余名,建立志愿服务基地128家,形成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分队240余支。重点围绕普法宣传、防艾普及、关爱留守儿童、助老助残、网络文明等,在9个方面开展了30类活动2000余次。近年来,安徽三联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在省市级大型赛事发力,向社会各界展示了学院公益形象,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影响力。通过培育志愿服务基地,打造大学生志愿者充分发挥自己才干的服务平台。

(四)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成果多样化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追求品质化,对于志愿服务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扶贫攻坚阶段,需要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品牌,将好的项目能够传承下去。安徽三联学院不断完善组织、认证、考核体系,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建立项目化、定点化、长效化机制。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评比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22项,获奖数量位居安徽省高校前列。五年来,累计选拔西部计划志愿者18人,其中3人赴云南省、3人赴西藏自治区、2人赴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人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1~3年的志愿服务。

(五)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措施,构建长效机制

必要的激励措施可以推动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激励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成就感、满足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还有助于推动志愿服务持续性发展。政府在志愿服务的引领上可以通过精神鼓励的形式,如及时为参与学生颁发荣誉证书或者对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志愿者进行表彰等。社会层面,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同感,促进大学生志愿者满怀激情和热情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学校层面,积极宣传身边的典型案例,根据志愿服务时长或者引起社会反响的志愿服务事件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评,选出典型代表进行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奖励。最终在政府、社会、高校共同努力下形成完善的志愿服务激励体系,提高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构建起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三联服务体系志愿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我志愿……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