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燕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经管系,安徽 马鞍山 243000)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提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从各方面谋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最终达到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完善城乡一体化机制体制,推进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等。完善农村物流是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必然。此外,《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完善补充内容,即加大全国公路网覆盖力度,从基础设施角度为农村物流发展提供支持[1]。
随着电商的发展和网购意识的普及,农村居民的网购意识和网购数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所以发展农村物流,解决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城乡差距比较大,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农村居民网购的商品无法及时配送到各自手中,甚至部分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利,快递无法到达而使得用户不得不放弃网购。为了方便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也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明确提出了实施“快递下乡”的工程,让农村居民也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到遍购全球好货,享受到快递送货上门服务。同时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村居民把农产品通过网络和物流送往各地需求者手中,为农民增收。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主题聚焦实施农村乡村振兴战略,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十个、进入新世纪以来连续下发的第十五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而积极发展农村物流业就是其产业内容之一,只有提高了农村物流的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各项产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所谓“最后一公里”是指商品到达配送网点后,从配送网点到达顾客手中的这段距离,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物流配送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农村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因此如何解决好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成为提升农村居民网购获得感、幸福度和安全感的重中之中。
第一,配送点选址困难是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分布不均匀,居住地不集中,各村规模不一,因此各村之间的人流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些因素导致了农村快递配送点选址的困难。另外,由于农村的地形复杂,各项基础设施尚未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交通运输系统,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不能快速、及时、准确地把网购物交付到农村顾客手中。
第二,“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覆盖不全面。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并没有设立专门的配送网点,也没有支点的快递员对其进行送件,网购居民需要自己到城镇代收点去进行取货,拿取快递包裹的不便利导致很多居民放弃网购,影响了他们的网购积极性。而农村居民居住地不集中,农村线路错综复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一系列原因所导致的配送路线规划困难等问题则是阻碍农村配送网络建成的根本原因 ,最终严重影响到“最后一公里”服务的质量。
第三,“最后一公里”配送车辆选择受到限制。农村道路具有蜿蜒崎岖,坎坷不平的特点,因此在配送过程中车辆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既要考虑到配送人员、车辆和配送物品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到配送的成本问题。现代大部分的物流公司都选择使用电动车和小型三轮车进行物件配送,快递人员的配送路线不固定,随机性比较大,从而导致配送效率不高,配送过程难以统一管理;而且这种车辆的装载量有限,只能通过超载等方式来降低单位产品的配送成本,从而也使得配送的安全性极度降低。
第四,招聘困难。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对快递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为客户解疑答惑;另外还要保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包裹准确、安全、快速的送到客户手中。在配送过程中,配送者还需要充当搬运工一职,帮助顾客将包裹送到目的地,这样配送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在搬货和送货上,很多快递员因为承担不了强大的职业压力,都不得不转换行业,从而导致配送人员数量骤减,使得配送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和完成[3]。
“快递超市”概念现多用于校园快递超市,指寻找快递服务商就像逛超市一样。在快递超市,多家快递服务商共存。在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过程中完全可以建立农村快递超市模式,即依托村级超市,建立快递代领综合网点。原因有二:第一,村级超市通常都是为了便民而开,一般都是处在便民地带,分布广、数量多,方便村民购物,和其进行合作能够提高网购和快递的可信度。第二,充分依托村级超市所拥有的位置优势,空间优势和人员优势,完全可以减轻快递配送到家的交通费用与人力资源压力,将超市店主集合起来统一培训,和其签订相关合同,既能保证末端派送的安全性和专业性,缩短快递配送距离,减少快递公司的支出,同时也为超市店主增加经营业务品种,提高其经济收益。因此,“网络购物+快递取件”可以逐渐成为村民的一种生活模式[4]。这种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它让农村居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以前只能专门去城里或镇上才能买到的商品,而且线上商务和线下商务相比起来成本更低,因而产品的价格也能有较大程度的下降,让居民可以买到更加优惠的产品。比如说,当居民有相关从业需求的时候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来购买新型农具和粮食品种,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当快递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之后,村民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到网购产品,网购的便利和“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将会极大程度地促使居民提高其网购量,网购品种可以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其生活幸福度。
其次,除了消费需求以外,村民也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网络系统将自己的特色农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送达到顾客的手中,促进农产品的销售。乡村超市经营者集中办理本村快件输出业务,提高办理效率;效率的提高有助于业务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乡村超市经营者收入的增长。
再次,物流网络的发展和完善将会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方便农村居民的购物,也进一步地缩小城乡生活差距,让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快捷地购买到城市的商品,也能够让其方便地将自己的农产品快速便捷地出售给城市居民,这对城乡居民来说将是一件共赢的好事。
最后,物流网络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相对于城市较高的生活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会更加愿意返乡发展,选择在本地务农,经营特色农产品,这样不仅能够借助网络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国门,还能够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减少孤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数量,真正提升农村居民从少到老的生活幸福度,让老人老有所靠,让孩子幼有所伴[4]。
“快递配送+超市经营”的这种农村快递超市的经营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响应速度慢的现状,借助农村超市开店的位置优势,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居民的网购欲望,而且还可以提高他们对农村快递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随着这种模式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农村网络电商平台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区域和范围,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城市民工返乡创业,解决农村难买难卖问题,实现农产品和网货的双向流通,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加快现代物流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可以改善农村交通不便利的现状,加快农村物流的发展,降低农村物流的成本,从而实现“服务三农、助推农产品”的目标,从根本上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