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中国青年报社,北京 100702)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其中文字类作品参评序列中,消息排在首位。综观中西方报业发展历史,消息是最先出现的文字体裁,正因为它的出现,使得新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与文学、历史、学术论文划清了边界。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消息不断演变,衍生出通讯、深度报道、特写等文体。对于记者而言,采写消息通常是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此间完成新闻敏感、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为将来从事其他文体的采写夯实基础。所以,文字消息往往最能体现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与职业素养。
无疑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所呈现的是一个成熟记者的成熟作品,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堪称佳作,能够受到中国新闻奖的青睐?学者刘勇认为,一方面,各级各类新闻奖项的设置集中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内在要求,并逐渐成为引领记者文体实践的“指挥棒”;另一方面,这些奖项也体现了新闻专业层面的规则与标准。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于记者及其所在的传媒,推进新闻文体的变革与发展[1]。可以说,历届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为当代文字消息变动不居的报道范式制定了“规范”,同时也对它的文体变革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尽管中国新闻奖是对年度新闻精品的集中展现,但是通过参评,评委也感到了消息写作“边缘化”的倾向。“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2]
置身媒体融合时代,报纸的传播影响力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报业不得不顺应潮流转型发展,传统的消息写作正面临全媒体内容呈现带来的严峻挑战,文字记者须对此进行深刻反思。鉴于此,我们将对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文字消息类的获奖作品(一等奖2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3件)进行分析,以探讨媒体融合语境下文字消息报道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现实意义。(注:下文所引作品均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获奖作品)
据笔者统计,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文字消息奖,除了一等奖的2件作品,主题分别是“强军之路”与“工匠精神”外,从主题集中度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脱贫攻坚”类7件;“生态保护”类6件;“美丽乡村建设”类2件(含重复统计)。
学者尹韵公认为,中国新闻奖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专业奖项,它是导向中的导向。“中国政府提倡什么、主张什么、鼓励什么,对世界重大事件的看法和评价等等,只需看看每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就基本上可以把握了。”所以,中国新闻奖又是中国政府对年度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观点浓缩”,是国家认可和肯定的主流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3]。
近年来,省级党报和都市报的作品获一、二等奖的比例逐年提高,这个积极的信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媒体记者对国家重大主题关注度的提升。对于记者来说,必须跳出日常报道中所形成的视野与思维的定势,时刻不忘用时代主题来统领自己的新闻选择,方能凝聚报道方向,凸显新闻主题,采写出有高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相对于主题的确立,报道角度的选择更能体现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它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记者只有蹲守新闻一线,接上地气,通过细致的现场观察与事后的信息梳理,才能激发新闻敏感,开掘出独家的选题角度与立意角度。
《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荣获一等奖,该报道是重大主题的精妙呈现。朱日和沙场阅兵,是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阅兵,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沙场阅兵,意义重大。阅兵当天,上百家媒体记者齐聚朱日和,但是新华社记者提前一个多月开赴训练基地展开了体验式采访,因此占得先机。
作品以本次阅兵的“实战化”为报道角度,通过现场特写——“17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识,24架直升机汇成‘90’字样飞过天空……”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威严紧张的现场气氛,通过细节描写——“这次阅兵打破以往礼仪式阅兵惯例,不安排徒步方队和正步行进,不安排军乐团、合唱队,没有群众性观摩,所有装备不做装饰……”凸现出阅兵的“野味”“战味”。最后,通过背景信息梳理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成绩,并点明了主题,“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
对于记者来说,有时因为所在媒体的局限,可能无缘见证重大新闻事件,大多数时间还要面对同题采访、同行之间的同场竞技,但只要通过不懈的深度挖掘,照样能获得独家角度的线索。作为都市报的作品,荣获一等奖,并不多见。珠江晚报的《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最终接头”二次“精调”实现毫米级偏差》,体现了记者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不懈追求。
2017年5月2日,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终接头”成功安装。记者在常规的“体验式采访”中突然了解到,其关键性控制工程“最终接头”被建设者们二次“精调”了,将对接精度由15公分缩小到毫米级。记者当即调转方向,采访到相关当事人,对这次“返工”的过程进行了全面还原。
作品独家披露了这一鲜为人知而又惊心动魄的伟大创举,着力描述了中外技术专家围绕要不要返工“精调”召开的激烈争论,以此为角度,展现出中方“精益求精而甘愿承担极大风险”的大国工匠精神。最后,一直认为“中国企业不会走路就想跑”的荷兰公司,向中方发出贺电致敬,则升华了主题——“中国制造”正在赢得世界尊重。
多次作为中国新闻奖评委的学者钱莲生认为,统合业界、学界评价好新闻的标准,大体可概括为“导向正确、客观真实、时效性强、题材重大、选题新颖、视角独到、挖掘深刻、短小精悍、写作精良、社会影响大”等 10 个方面[4]。
事实上,2018年出台的“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办法”中共列举了8条针对新闻作品的评选标准,这当中有3条与“文字消息”的关联度最高,比如:新闻性强,时效性强,主题鲜明,勇于创新,语言文字生动,制作精良;体现“走转改”精神的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短、实、新作品;对同一事件的同体裁新闻作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首发时间在前的作品[5]。而针对文字消息类作品,该“办法”进一步明确,要求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此外,还作出两点技术上的硬性规定:篇幅不超过1000字;应有规范电头[5]。
事实上,各级新闻奖评选过程中,都出现过消息作品因为技术的“硬伤”而被淘汰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字数超长、格式不规范以及存在错别字。这反映了不少记者对于消息写作规范意识的淡薄。
“文章有体乎?”金代学者王若虚在《文辨》中答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这句话常被用来诠释新闻写作创新与规范之间的辩证关系。新闻写作向来提倡在遵守基本规范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它体现了记者的基本功;“创新”是“守正”的深化,体现了记者对这种基本功的体悟[1]92。没有对消息写作基本规范的认同,也就没有了讨论文体创新的意义。
作为消息,它应当具备5W(新闻的五要素),结构短小精悍,一般包括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语言表达讲究简练、客观,内容有着强烈的时效性与充实的信息量。
面对网络传播构成的挑战,报纸自觉提升受众意识与营销意识,追求内容的可读性,以争夺受众的注意力。表现在消息写作上,“倒金字塔结构”开始回潮,记者需要把最重要的信息和盘托出,才能激起读者进一步阅读的兴趣,此外,记者更加重视导语的淬炼,通过“软化”的手段来消解读者与硬新闻之间的心理距离。
地球的周长是多少?答案能轻松找到:40076公里。但你不知道的是,青海产的光纤,其长度一年可绕地球325圈。(《青海产光纤一年可绕地球325圈》)
该导语通过提问的形式,将光纤产量的数字“转译”为一个可感的具象。让读者在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产生了阅读期待——一个西部落后的省份,为何在高新产业的发展上独树一帜?
对教育是否满意,人们会用脚投票。根据安徽省阜南县教育局日前摸底的结果,今年阜南县共有8 275名农村学生从城区和外地“回流”至该县的乡镇学校。(《安徽阜南8 275名学生今年“回流”乡镇学校》)
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需要用数字来精准表达,但是过于专业的数字往往把普通读者拒之千里。该导语把充满了人文关怀的“金句”放到首位,一下子激起了读者对于教育均衡的反思。随后,记者因势利导,抛出最重要的数据。
网络传播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由此造成了传播失实的现象。对于记者来说,应当通过直接引语的使用以及信息来源的交待,体现报道的客观性与权威性。比如,《炎黄的祖先不是来自非洲》没有采用主观叙述,而在背景部分中采用了中外专家的“直接引语”的使用,并且点明信息来源,以印证“华北地区现代人的直接祖先可能是‘许昌人’,而不是来自非洲”这一学术观点。
如今,因为片面追求报道的时效性,媒体报道“反转”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对于一些尚无定论的新闻事件,记者应当谨慎地使用直接引语,并交待信息来源。对此,美国新闻学者梅尔文·门彻说,只有当一名记者指明了消息来源,读者才能根据消息来源的总体可信度和该记者与信息的利益关系来评估消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8]。
从本届获奖作品中还能看到,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交替使用已成常例,这有助于打破平铺直叙的节奏,让文章错落有致。
梳理本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发现,消息写作借鉴通讯的表现方式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学者李良荣将消息定义为:“迅速、准确、简要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将通讯定义为:“详细地报道一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个新闻人物的所作所为,以弥补消息的不足。”[7]
学者钱莲生认为,现阶段消息的“尴尬”当是受众不断增长的信息获取需求与审美感受不足的矛盾的体现。一方面,受众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消息给受众的审美感受远远不足[8]。
消息文体的演变,不仅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同时也要归因于传播技术的发展。起源于美国内战时的“倒金字塔结构”之所以长期盛行,原因在于当时电报这个传播载体,因为战时信号时常中断,所以必须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率先发送出去,由此形成头重脚轻的独特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具备高度的实用性,但不足之处是形式刻板、缺少美感,没有创意。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传输不再成为问题,“倒金字塔结构”的报道方式逐渐失去垄断地位。尤其是新媒体的出现,新闻发布呈现出即时、滚动、递进的优势,因为出版周期的局限,报纸消息无法抗衡时效性的挑战,只能通过追求文本的完整性、深度化、审美性来作出应对。通讯化的表现手法自然成为消息文体改革的重要路径。
当然,我们应对看到,在网络传播兴起之前,伴随着“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逐步确立,新闻界就自发掀起了新闻文体的改革,穆青提出“视觉新闻、新闻散文化”等观念,对消息写作的创新产生了重要影响。著名记者郭玲春所开创的“会议消息模式”更是提供了改革的实践样本。
首先,当下的消息写作呈现出新闻故事化的倾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不仅成为新闻界的行规准则,而且上升为国家话语体系的一部分。《收养脑瘫儿14年环卫工夫妇感动众人》一文并没有使用鲜明的导语,而是以一段母亲与养子之间的温暖对话作为开场,由此开始了倒叙,讲述了环卫工夫妇捡到一个弃儿,结果发现是脑瘫,后来不离不弃将其抚养成人的暖心故事。
不会翻身,不会爬,每次哭的时候,头都向后仰着。
去医院那天,下大雪,冯亚宁在医院院子里嚎啕大哭。
孩子已经被抛弃过一次了,我怎么忍心再抛弃一次?
娃的吃喝拉撒睡,都要有人管,所以家里每天都会留一个人,家里的灯每天都会亮着。
记者通过细节的白描与鲜明的人物语言刻画出一个真实可信的养母形象,同时将其内心的情感世界变化——从悲痛到纠结再到幸福,作为故事的主线,推动着情节的延宕,文字叙述充满了情感的张力,传递出道德的正能量。
同样在《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一文中,记者用两个精炼的“微型故事”作为开头,来表现岩头村昔日之穷,对比出今日变化之大,激起读者“一探究竟”的阅读兴趣。
岩头村从前真穷:嫁进来的媳妇儿熬不住,偷偷跑了6个;村民卖头猪,光雇工把猪抬出去,就得花去猪价的1/4。
记者接下来用极富乡土气息的语言,讲述了村民不等不靠,团结一致,主动修路致富的创业故事。这种“口述体”的叙事方式,是对传统“新华体”写作方式的一次突破,让读者在千篇一律、形式雷同的扶贫综合消息中看到了一抹亮色。
其次,消息报道更具深度,记者更加关注“新闻背后的新闻”。本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有的运用了解释性报道的表现方式。解释性报道(Interpretive Report),又称新闻分析,它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即围绕一个读者有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件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隐蔽地表达记者的观点或倾向[7]90。
《安徽阜南8 275名学生今年“回流”乡镇学校》所聚焦的正是“8 275”这一数字背后的新闻。真实的数据最有说服力,它印证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显著成果。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分析了“回流热”的成因与现实意义:“当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师结构更加优化,家长、学生不愿再舍近求远”。不过,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何能够在短期内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呢?该报道进一步给出了解释,当地政府不等不靠,优先发展教育,通过金融创新的模式,找到了破解发展瓶颈的现实路径。
同样,在《省政府首次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中,记者没有止步于白天的庭审内容上,而是当晚补充采访了相关部门,就最受关注的“省政府何以成为原告”“已判处罚金2 000万元基础上,为何还要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等问题作出了法律层面的专业解释,从而揭示出这场庭审的重大意义,在主题上凸现了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以及依法治污的法治精神。
可以说,相对于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消息的通讯化表达无疑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因为消息篇幅的限制,记者要具备“方寸之间,宽窄自如”的功夫,既要讲出精彩故事,又要说清事理逻辑,文字高度简洁凝练,同时又不能刻板无趣,缺少可读性,在语言上了实现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我们应该意识到,消息通讯化表达代表了未来报纸新闻写作的重要方向,它将成为文字记者必备的职业技能。首先,言简意赅,刹住“长”风,这是新闻界践行“走转改”的题中应有之义,记者应当自觉贯彻。其次,从报业当下的生存环境来看,由于电子信息终端的兴起,年轻读者开始适应碎片化、移动化的浅阅读场景,报纸如果还是长篇大论,肯定不能吸引眼球。报纸的消息稿要想在电子终端上“二次传播”,就必须适应网络传播的规律,缩短篇幅,凸显信息。再次,报纸“瘦身”已成大势所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相继减版,面对日益紧张的报纸版面,记者要想尽快上稿,必须“长话短说”,消息无疑是首选的报道方式。
总之,没有一本教科书能够教出一个杰出的作家,也没有什么报道手册可以培训出一个优秀的记者。消息采写重在实践,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记者出现在新闻现场时,必须调动起所有的感官,像雷达一样捕捉现场的信息,随时准备调整报道方向,沿着一个新的切口深挖下去。在确定报道角度之前,必须激活长期形成的新闻敏感与知识储备,开启一场头脑风暴。落笔时,从标题的制作,到结构的搭建,再到行文,都需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此外,一个记者要敢于远离自己所适应的报道“舒适区”,不断地打破自己熟悉的报道模式,才能写出与时代同行的精品。诚如会议消息报道的代表人物——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所言,作为记者,“要咬破自己作的茧,自己解脱自己,还要找到自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