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诊改实践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9-03-14 02:30
职教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层面院校

自教育部开展职业院校“诊断与改进”工作,启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试点以来,各试点院校立足改革创新,围绕新形势下质量内涵建设的新要求,从制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聚焦自我“诊改”与质量“自治”,在探索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实践中,迈出了可喜的新步伐,取得了有效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的显著成效。现基于试点学校“诊改”实践探索的视角,再认识“诊改”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思考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一、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诊改”机制亟待破解的难题

纵观目前高职院校“诊改”试点实践的现状,关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治理的问题仍然很多,从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到学校的软硬件建设,林林总总,千头万绪,都关乎质量。若从高职院校建立常态化的“诊改”机制运行质量治理的视角,目前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质量主体自主保证质量意识仍然薄弱,质量自律文化建设一直在路上

由于高职院校的质量管理长期依靠政府主导和推动,在政府“指挥棒”的引导下,高职院校习惯于被动接受,应付各级各类审核性评估与考核性检查验收,各院校自身质量保证的主体意识相对较弱。在学校管理层、教职员工中“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质量观大都停留于认知层面,实践层面的推行落实还很不到位,高职院校自治保证质量、质量自律的文化生态还没有形成。从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体系的“诊改”实践运行状况来看,普遍存在着教学管理有标准但执行不严,有执行但冲突较多,有评价但指标不科学等问题,普遍存在着教学研究重理论轻应用,教学建设重投入轻绩效,教学管理重形式轻内涵等现象。多数院校实施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模式,依靠行政推动与院校领导经验管理为主,质量主体习惯于被动服从,缺乏主观自觉意识。且长此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模式,累积形成了“模板化”思维,高职院校各系统、各层面普遍缺乏主动保证质量的习惯、信念和机制,质量主体内生动力不足,主体责任缺位,质量管理粗放、低效。长此以往,最终叠加形成“行业企业认为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达不到企业用工要求;学生本人、家长认为3年的学习获得感不强,对其就业与未来发展帮助不大;社会认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对于产业发展的贡献度与支撑度不够”等诸多质量评价的“负效应”。

(二)质量生成系统标准体系不健全,监控预警机制作用发挥不力

虽然质量作为生命线一直被强调与关注,但在高职院校实际工作中对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质量管理仍然不到位,制度与机制建设还很薄弱。特别是质量生成系统层面的标准体系建设与质控“诊改”机制的有效运行普遍较弱。虽然国家、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各个口子出台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基地建设等各个层面的标准,但国家标准、部编标准、行业标准、省级标准、校本标准,体系繁杂,种类繁多,且政出多门,口子不一,落实到院校层面,相关条款的力度、可操作性与约束性存在诸多不足与误区,且上级标准体系的推进也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院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发标准的创新能力,导致院校自主管理驱动力欠缺,主体作用发挥不足。从目前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的现状来看,质量管控底线标准体系不健全的状况较为普遍,院校项目意识较强,评估情结突出,对按项目设定质量标准的临时管理方式习以为常。质量主体全员参与意识与协同保证质量的联合攻关机制还在建设之中,作用发挥不足。大家普遍认为“诊改”是质管部门的事,是别人的事,质量保证尚未完全内化为自主自觉自律行为,常态化的全面质量管理的“诊改”机制尚未形成。

(三)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能力不足,自主与管理的关系尚未完全厘清

高职院校普遍办学历史较短,从中职升格为高职后,主要精力聚焦在校园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教学管理基本规范等方面的建设中,尚未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之中。高职院校的院校长及管理人员缺乏对现代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研究,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建设经验不足,能力不够。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路径尚不清晰,目标链、标准链、制度链未能完全形成。层级管理中自主与管理的关系散乱,质量管控体系运行失调。在比较突出的专业层面,建设目标与定位模糊,建设标准不完善,专业教学过程数据监测不到位,课堂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贯通不畅,侧重监控教师教学层面,缺乏对学生学习情况、就业情况、毕业后满意度的持续跟踪,持续改进机制尚未形成,教育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四)机制创新亟待突破,科学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在常态化的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实务“诊改”实践中,支撑质量生成的各个要素,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条件、信息化资源、教育教学管理等得到了高度关注与建设质量的提升,但长此以往的项目建设情结使得持续质量提升的动力机制建设疲软。[1]从目前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推进与建设的情况来看,促进质量持续提升的内部动力机制与科学管理的平衡机制两大机制建设层面突出的问题较多,克服由“他治”走向“自治”、由“管理”走向“治理”的依赖性仍是较大的障碍与瓶颈。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他治”为主的外部质量评估形式,由于实践历史较长,工作思路较为熟悉,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工作模式日益成熟,为广大高职院校所接受,并渐而渐之产生适应性的依赖。因此,在高职院校自身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架、管理制度设计、运行机制实施等多个层面始终挥之不去评估模式的情结,由外在动力机制转化成内在动力机制,理念转变与机制创新成为院校由“他治”走向“自治”革命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动力机制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科学制衡机制的改革创新,是破解高职院校质量自主保证难题的一大关键。[2]

(五)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建设进程难以满足多样化服务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管理、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院校治理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需求。目前多数学校的信息化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各业务系统分散建设、相对独立,信息孤岛现象比较严重,用户单点登录和统一身份论证平台、公共数据采集与交换平台和统一门户平台的数据中心尚未建成。学校信息化队伍自主开发具备很多优势,但软件开发技术跟不上专业队伍水平。校企合作建设或者独立承担相关系统建设是条优化路径,但目前协同创新组织形式缺乏,配套支持力度不足,激励机制缺失,队伍协同攻关能力不强,开发效益作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的能力普遍较弱。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运维人员能力提升需求与保障软硬件系统正常运行管理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信息化自主开发和合作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亟待突破。质量过程数据的“有痕”实时采集很难,传统状态数据采集多以表格形式填写,效率低下,反馈不及时,过程不完整,数据无法统一共享,预警、诊改难以实时进行,脉冲式回溯、主观经验性的事后评判成为常态。基于信息管理的动态化、实时化、一体化状态数据实时诊改分析平台成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的一大瓶颈。[3]

二、基于“诊改”为抓手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路径思考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路径,千差万别,良莠不齐。有着力于顶层设计,以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统领式管理的;有围绕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三条主线条块式管理的;也有“学校、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保障协同式管理的;也有着力于教学运行与教学监控两条线反馈改进式管理的……诸多的体系模式,反映了高职院校对自身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视与质量管理理念,说明现有高职院校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并不是一张白纸,是有一定的基础与基本的构架,只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管理范畴,是一个涵盖教学、管理、服务方方面面繁杂多维度的复杂体系,因此,完善优化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关键要找到着力点与突破口,在关键领域与重点环节精准发力,抓住破解难题的“牛鼻子”予以重点突破。由“诊改”为推手,全面启动院校层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完善与优化,不失为目前高职院校质量治理迎接新时代挑战的一大良策。

(一)破解体系建设不健全不完备难题,体系框架优化的着力点应突出“全员、全程、全覆盖”

无论是从教学、管理、服务三条主线出发、还是从学校、政府、行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家长、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出发、抑或从进口到出口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出发,院校质量治理的框架应该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各层面的“全覆盖”,做到不留质量管理体系顶层设计层面的“真空”与“缺失”。全国“诊改委”推行倡导的“五纵五横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架,按照纵向五系统(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结构,横向五层面(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定点,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构架一套“人人参与、处处覆盖、实时监控”的院校内部质保体系框架。这套体系框架,基于学校管理的“纵向五系统”与质量生成的“横向五层面”,基本做到院校内部质量管理的全覆盖。从当前诊改试点院校编制的建设方案与执行制度文件来看,以这套框架为蓝本构架的纵横立体化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逻辑起点清楚,运行实施顺畅,质量管控高效,基本实现了全员、全程、全覆盖的体系化建设目标。作为可资借鉴推广的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建设案例,基于“五纵五横一平台”的构架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提供了指引(见图1)。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除了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体系建设、组织实施、自我诊改、保障条件、路线图、时间表等主要内容外,更要明确学校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保障、支持服务、质量监控纵向层面各层级管理系统间与横向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间的质量依存关系,依托信息化诊改平台,构建形成院校内部治理特色的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见图2)。[4]

图1 XX学院纵向五系统部门职责归属定位指引图

图2 XX学院纵向五系统横向五层面内部质量体系框架图

(二)破解质量标准建设难题,质保体系运行优化的着力点应强化质控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建立完善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目标体系、标准体系、执行体系、监控体系、反馈体系一体化的顶层设计十分重要。目标——标准——执行——监控——反馈要形成链条,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形成纵向贯穿,互为因果的闭环,促进质量管理螺旋改进提升。在这一体化的运行实施过程中,尤其要关注“目标有标准支撑,标准有数据支撑,执行有诊断数据反馈,反馈利于评价与改进”。围绕学校的自我诊断,以下设计了基于五纵五横系统的诊改实践路径框架体系(见表1)。

表1 XX学院诊改实践路径指引表

针对目前试点院校体系运行方案中质量主体不够明确,自我诊改目标、标准、诊断点不够明确,诊断数据信息采集不够明确,诊断结论形成不够明确,落实改进措施不够明确等较为集中和普遍的问题,优化的路径应聚焦于标准体系的开发建设,依据学校发展实际,围绕明确的自我诊改运作周期、自我诊断指标体系、过程质控指标、程序规范(包含数据信息采集、状态诊断、原因分析、对策形成、调整改进的责任分解、程序设计、方法途径等)统筹优化实施方案。

(三)破解“动态监测与实时预警”难题,信息化平台优化的着力点应突出引导决策的支撑作用

据前期相关试点院校的实证调研,目前大多数诊改试点院校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软硬件系统、管理支持团队建设、平台的功能发挥等方面都予以高度重视与强大的推进力度,但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采集与管理,是个庞大的复杂体系,实时采集与动态监测需要海量的有效数据支撑,且实时采集与数据维护涉及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与差错,都会影响到数据分析的信度与效度。针对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诸如“信息孤岛、数据采集重复共享度差、信息采集平台多系统数据不统一、信息平台重开发轻利用,数据系统复杂、数据真实性与有效性差等问题,平台建设应聚焦“数据引导决策”的优化策略,立足信息服务为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保障支撑作用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与优化建设方案。应围绕五纵五横各系统各层面质量控制重点指标,做好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员、全方位数据即时采集工作,实施动态监测与定期的诊断预警,为高职院校自我检查与量化管理提供实时数据分析与技术支持。应建设信息化质量诊断分析平台,建立五纵五横质量报告发布体系,分类、分级定期发布院校各系统各层面质量诊断报告,分析建设的成效与问题,有效预警与指导质量改进。应重视质量诊断结果的考核与应用,使质量诊断信息与各质量主体的绩效激励挂钩,激发内生动力,促进各质量主体充分履行主体责任。应以有效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教学管理流程简便化、人性化,让每一位教职员工从繁杂的填报数据报表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信息化的主人。应不断完善平台运行机制,推进平台建设的集约共享与数据积累分析,推动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治理能力建设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

三、立足“质量自治”的“诊改”实践探索

在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相关文件精神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开始采用“诊改”模式,步入院校全面履行“质量主体责任”,质量管理“自治”的新时代。[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与江苏的首批“诊改”试点单位,坚持“质量终究要靠自身保证”的理念,依托“诊改”实践,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方案,形成了基于“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纵向五系统和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横向五个层面的 “五纵五横”网络化联动结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基本运行单元、“双引擎”(文化、机制)常态化动力机制以及“一平台”智能化技术支撑的“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模式(见图3)。该成果荣获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高等教育)一等奖,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实践经验成为全国诊改委研究与推广的典型案例,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理念先行,全面构架以“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为核心、行政服务质量保障为基础和引领、后勤服务质量保障为支撑”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内部质量管理始终存在着质量保证主体缺位、内生动力不足、运行体系失调、信息数据滞后失真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发展。循着破题思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培育高度契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条主线,开展了长期的艰苦探索。借鉴企业诊断学、ISO9000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法、零缺陷管理、知识生命周期等管理理论,依托省、部级课题重点研究内部治理结构和质量诊断机制,将多元主体治理的“诊断与改进”工作模式引入学校质量治理实践,创新实施以纵向5个系统为骨架,横向5个层面为主体,融合戴明循环(PDCA循环)和知识生命周期理论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为运行单元,文化与制度2大动力机制,智能信息化1大平台为特色的“55821”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理论体系和运行模式。[6]以“质量自主保证”理念为核心,以全面系统化、纵横立体化、联动信息化”为路径,以覆盖教学、管理、服务三条主线的自主“诊改”为抓手,倾力打造高职院校质量自治的实践模式。在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学院以“诊改”推动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由管理走向治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被全国诊改委推荐为典型案例,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广泛推广与借鉴应用。

图3 55821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图

(二)打造“两链”,创新实践基于“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常态化内部质量自主保证运行机制

学院的“诊改”实践探索,从解决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缺位问题开始。依据质量归根结底靠自身保证理念,梳理各层面各系统责任主体。以打造学院发展、人才培养“目标链、标准链”为诊改逻辑起点,做实各层面各主体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与质量标准的贯标执行。通过实施目标管理,重点打造纵向5系统横向5层面的目标、标准链,并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源头数据即时采集,过程实时监测预警与分析,全面实施“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的“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运行机制(见图4)[7]。

图4 “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基本运行单元图

“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运行机制,按照目标、标准链的“诊改”循环分步推进,全面实施。(1)以优化内部资源组合效率为导向,明晰纵向5系统各部门职能定位与责任范围,厘清各部门权责分布和管控关系。通过系统开发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职责-岗位工作-工作标准,落实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质量保证责任。针对以往质量管理依靠外部保障,管理者、教师、学生主动要求改进的意愿不强烈,质量保证责任主体缺位问题,学院通过重构组织体系,再次归并梳理部门的权限职责,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与质量标准,构建完备的纵向五系统横向五层面质量保证主体责任体系,明晰不同层级主体责任,在体系构架完备的基础上系统开发质量管理手册,明确职责-岗位工作-工作标准,层层落实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和质量保证责任。(2)以学校发展能力诊断为起点,通过SWOT原理全面分析学院发展基础、影响因素、发展目标,明确学校发展目标和标准链路,建立学院-专项-二级学院三级规划体系,形成贯穿学校“发展总目标-专项发展目标-二级学院发展目标-专业建设目标-课程建设目标”、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耦合、上下衔接、左右呼应的目标链路,层层落实目标任务与责任主体。(3)借鉴成果导向(OBE)的毕业能力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分解细化落到课程的建构逻辑,架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链路贯通的教学标准体系,全面贯通人才培养目标链路,落实人才培养“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层面的质量主体责任。通过以专业与课程目标衔接为核心,以适时监测预警为抓手,以实质性等效的标准建设和持续改进为理念,细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毕业生能力要求,分解成易落实、可检测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有效支撑指标点达成的课程体系。依据指标点制定课程目标、学生学习达标标准,进而落实到课堂教学目标中,借助智能化移动与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课堂教学,形成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逻辑架构为核心的“8字型”质量自主诊改机制,彻底破解专业与课程不贯通的问题。(4)借助信息技术,实施基于课堂教学大数据的课堂教学实时、课程教学学期、专业教学年度自我诊改机制。邀请利益相关方,实施基于大数据的三年一轮专业建设水平诊断。建立以利益相关方结果评价为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学校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

总体来看,常态化“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诊断机制的有效运行,使全院教职员工的质量意识普遍增强,质量靠自身保证的理念深入人心,追求卓越育人质量、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学院内部治理步入“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质量自治良好生态。

(三)校本特色,系统设计、自主开发建设智能校园云平台

众所周知,在院校质量管理提质增效全面走向内部治理的进程中,大数据分析预警诊改平台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院坚持自主开发原则,以问题为导向、系统设计,自主开发、校本特色,多端集成、泛在智能,范式引领、输出标准为建设思路,自主研发了多端集成共享、互联互通的智能化校园云平台。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通过自主研发“工程云课堂”,汇聚课前、课中、课后各类学习行为的过程数据,使课堂教学过程透明,诊断信息实时共享。通过自主研发网上办事大厅,实时采集各系统运行的过程数据,使各类事务运行过程透明高效。通过自主建立校情分析平台,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层面运行数据源头即时采集、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预警与分析。智能化的校园云平台,使各项工作运行于数字化环境之中,各个个体、各个环节信息实时采集存储,实时状态灵动展现,并实现即时监测与预警。统一校本数据中心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诊断反馈,不仅支持了泛在学习与交流、智能决策与管理,更实现了由人工到信息化的智能诊断,有效支撑了学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高效运行,促进了质量保障工作的持续改进与不断优化。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层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