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发展,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成为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和必然选择,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都充分体现了国家赋予教育信息化新时代新使命[1]。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如何主动拥抱新技术浪潮带来的职业教育新机遇和新挑战,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及职业教育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保障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有效实施的基本要素包括: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实施环境、师生信息化教与学能力,以及学校内部的激励制度等。
1.统一的互联网教育理念共识。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正确认识是学校具体行动的指南,必须要高职院校领导、中层干部、教学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学生全员达成思想统一、理念共识,才能在实践中有效破解如何全面推进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如何开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教师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学生如何改进学习方式?如何评价和保障在线学习质量?如何可持续辐射共享信息化建设成果?理念正确、思想一致是激发和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根本要素。
2.丰富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拥有自主开发或引进,能充分满足高职院校专业和课程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专业资源库、慕课、微课等适切的数字教育资源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保障要素。
3.完善的智慧学习环境。校园互联网环境(包括教室、宿舍、图书馆、运动场、食堂、其它公共空间等)、在线智慧教室环境、在线智能实训室环境、在线资源平台环境等,能满足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学习的全域智慧校园环境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支撑要素。
4.胜任的师生信息技术能力。教师须具备在线课程资源开发建设的信息技术基本能力,以及娴熟的基于互联网在线资源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教学能力[2];学生需具备适应在线学习的思维及信息技术基本素养。
5.健全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与激励制度。制定适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教学、课堂管理、教师考核、质量管理、教学工作量、学生管理、学生学业评价、学分认定等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推进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辐射共享的激励制度,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对标教育信息化实施的基本要素,限于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起点、发展历程,当前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信息化进程中主要面临以下几方面的瓶颈和短板:
1.校本在线学习资源不丰富。当前在线学习资源主要来源于院校自主开发、国内院校共享、社会资源引进及国外资源引进等渠道。目前,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性的在线资源尚十分薄弱,高职院校自身资源开发的能力不足,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稀缺,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高职院校仅22门,占比不足5%[3]。
2.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不完善。一是全国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二是高职院校之间校园信息化学习环境条件建设水平十分不平衡;三是高职院校内部信息化学习环境不完善,特别是与教育信息化相适切的在线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智能学习空间严重不足。
3.师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教师满足开发在线课程的设计能力、音视频录制能力、录屏能力、动画创作能力、编辑剪辑能力等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基于各种在线资源平台的混合学习、翻转课堂等信息化教学组织、设计、实施能力不足。学生缺乏系统的基于互联网在线学习的信息技术素养[4]。
4.运行与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在线课程学习的学分认定、教师的课堂组织管理、教师教学工作量认定、教师面向社会服务的在线课程开课绩效评价等新情况新问题,运行与保障的机制尚不完备。
5.教学信息化研究不系统。在“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顺应时代和技术的变革,将教育信息化作为高职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全局性研究不足,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应对策略、激励制度等研究不系统、不深入。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二五”期间信息化教学试点实践基础上,2013年全面启动实施“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经过五年实践,形成了“五递进、四维度、三服务”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模式,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中取得了较好实践成效。
以全面实现“互联网+”、大数据、新一代人工智能等背景下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创新和变革,基于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总体目标,以学校信息化环境条件和师生信息化技术素养为基础,遵循“示范”“引领”“渐进”“有效”的工作思路,按照“启蒙、准备、试点、实施、应用”五阶段递进式的工作推进机制,构建“课堂、课程、专业、专业群”四维度渐进式内容建设体系,践行“服务校本学生、服务兄弟院校、服务社会人员”三服务面向,形成了“五递进、四维度、三服务”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模式,有效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全面剖析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制定学校“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方案”,规划总目标,提出分五阶段递进式推进的工作机制(见图1),统筹开展工作。
图1 五阶段递进式工作机制
启蒙阶段:重点解决全员教育信息化理念问题,形成共识。通过面向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域遴选聘请专家开展多形式培训,提高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思想认识,形成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凝聚力。
准备阶段:重点解决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顶层架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通过制定教学信息化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创新制度设计等,形成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保障机制。
试点阶段:重点解决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经验、技术经验等积累问题。通过立项试点建设项目,积累信息化课程开发及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一支教学信息化“教练型”师资队伍,发挥案例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实施阶段:解决大规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教育教学共性关键问题。由点到面,从信息技术应用、课程遴选、专业遴选、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平台运行、效果评价、制度体系等领域完善和提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应用阶段:重点解决在线课程校内应用、社会辐射的教学效益问题。通过与大规模在线课程平台的协同、内部管理与激励制度创新等举措,充分发挥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优质在线课程资源的教学效益。
根据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建设及应用能力的现状,以问题为导向,学校制定《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项目管理办法》,由简及繁,从微课堂、微课,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设计与开发,到慕课开发,到专业核心课程群在线资源开发,到专业群核心课程在线资源开发,以小积大,从课堂、课程、专业、专业群四个维度(见图2),培育引导、分层实施、循序推进资源开发、应用、评价、反馈、完善、提升、辐射。
专题立项培育50门混合式教学课程、58门慕课,以项目引领、典型案例示范,带动全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制定、修订基于在线课程教学的教师工作量认定制度、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制度、教师职称晋升评审制度、在线课程开课奖励激励制度,明晰信息化创新应用的建设、应用和管理机制,健全信息化创新应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实施策略,强化对信息化创新应用的评价与改进,优化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形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教育信息化课堂组织新形态。
改建或新建一批智慧教室、智慧实训室,创建在线资源开发中心,优化在线学习平台,创设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环境;开展教学信息化设计、微课(微课程)、在线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等竞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鼓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大力推进在线优质课程资源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图2 “课堂、课程、专业、专业群”四维度建设内容体系
制定在线开放课程选修课制度与奖激励制度,协同中国大学MOOC“职教频道”、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浙江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超星尔雅等第三方平台,共建共享在线开放课程,服务兄弟院校及社会。
以专业资源库、在线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师资队伍、质量评价、保障条件等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校级教改项目为引导,市、省、国家教改项目为基础,通过100多项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创新应用领域项目的研究,公开发表80多篇研究论文,系统探索和解决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中资源开发、教师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模式等若干教学问题,起到推动和指导作用,进一步深化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和发展。
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及高职院校校情,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由简及繁分阶段递进式推进教学形态信息化的工作机制、以小及大从点到面渐进式教学形态信息化内容开发路径、由校内及社会同心圆式的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共享服务形式,有效解决了高职院校如何开创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如何开发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征的在线教育资源,如何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人才培养价值和社会效益。
梳理高职院校深化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障碍,针对性、系统设计并制订了《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方案》《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项目管理办法》《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质量认定标准》《在线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办法》《学生修读在线课程的学分认定细则》等教育信息化系列制度,探索符合高职特征的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建设、应用、辐射、评价等实践范式,为可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制度保障。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及互联网技术,改建创建智慧教室、智能实训室,营造教室、实训室、宿舍等全校园网络覆盖环境生态,创建微课、慕课、专业资源库、管理软件及平台等信息化资源生态,普及在线学习、翻转课堂、混合教学、自助式、辅助式等教学模式生态,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生态,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为目标,形成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现代课堂生态。
盘活原有精品课、网络课、资源库等信息资源存量,创新构建满足高职学生学习需求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等教学模式,提升资源应用效果;优化增量,树立“用即建”的观念,以课程应用为导向,强化新建项目过程与目标管理,推动课堂教学管理由外部监控为主向内部控制为主转变,使教学改革持续改进内化为教师自觉行为,实现在线开放课程“墙内开花、墙内墙外香”的转变。形成“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的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与应用有效路径。
通过教学形态信息化创新应用工作实施,教师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形态,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优化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手段、改进了学生学习模式、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一批基于互联网及课程特征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等有效教学模式,形成30多个典型案例;省级立项开发建设新形态教材7部;培养了一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名师,获国家、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奖58项,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在首届浙江省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近三年在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近三年在全国微课教学比赛获奖5项。
学校立项建设58门慕课,其中有30多门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职教频道”、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和省市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线开课200多期,涌现出一批“一门课万人选”慕课,受益面25余万人次,校内学生2万多人次通过在线学习获得学分。《Linux系统管理》为全国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22所高职院校之一)[3],16门课程立项为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8门课程入选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在线课程被多所兄弟院校引进使用。
学校入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先后荣获教育部在线教育奖励基金“优秀项目奖”、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和“智慧教学之星”;获中国高教学会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案例”奖2项、入选教育部首批实验校建设“典型案例”。学校多次受邀在亚洲教育资源展、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年会、中国高校智慧教学示范项目研讨会、浙江省和宁波高校在线课程联盟研讨会上做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多名老师应邀到兄弟院校作经验交流专题报告。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类型院校(含社会机构)之间学生修读在线课程学分认定机制问题;二是基于高职院校职业性特点,实践操作在线课程学习评价及学分认定问题。需要以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为依据,协同创新学分认定机制,共同推进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5]。
随着高职院校以专业为“单位”的信息化资源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日趋完善,社会学习者在获得专业所有在线课程合格证书的基础上,如何在“法理”上有效获得学历认定和社会认同?以进一步激励社会学习者学习热情,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社会效益,需要教育、人社等相关政府部门给予政策保障。
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全新教育生态,在线课程育人功能相对薄弱,在线课程的思想性容易被忽视,需要教师、学校、平台、教育主管部门等多环节构建多层级的“自律+审核+监管”监控机制,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等正确、有效融入在线课程资源,增进在线课程资源的育人功能[6]。
目前,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在信息化环境基础条件、信息化资源开发、教师信息化能力等诸多领域尚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进而制约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但是,各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需要我们用满腔热情去面对信息技术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趋势,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