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格格,宇文高峰,刘凤琴
(咸阳师范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阮冈纳赞著名的五定律提出“书是为了用的”,图书馆的馆藏要发挥作用,需要推广给读者,一个好的图书馆必须要把资源用起来[1]69。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阅读群体,因此在大学生中进行阅读推广活动是高校图书馆所要进行的核心任务。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崛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传播和知识更新速度更加快捷,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变化:(1)阅读目标明确,功利性强。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为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普通二本院校的大学生往往会特别珍惜各种对求职工作有利的一切考证、比赛等功利性的活动,相当多的学生为了取得各种类型的证书,增加就业竞争力而进入图书馆进行阅读活动,故阅读倾向极具功利性。(2)阅读内容碎片化,多为浅阅读。为了更多地获取信息,浏览式阅读、快餐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了阅读的主流,肤浅的浏览泛读替代了传统的经典阅读。(3)阅读习惯欠缺,无阅读规划。进入大学后,自主性的选择使许多学生不知道自己该看些什么书,没有阅读计划,对信息缺乏理性和鉴别能力。阅读习惯需要引导和培养,阅读能力亟待提高。因此,图书馆要重视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在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服务方式和内容,主动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以“干预”和“影响”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2]。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开展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效果显著。本文结合该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总结阅读活动成功开展的经验,以期为各高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
图1 活动思路
为了调动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反映他们在大学4年中通过认真刻苦读书而形成的扎实知识基础、科学的知识结构以及拥有的潜在智慧和能力,我们策划将阅读推广贯穿于大学生4年学习的始终。2014年4月,图书馆结合开展的“阅读之星”评选活动,从新生入馆教育宣传开始,到“月”阅读之星的评选,再到“年”阅读之星的评选,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直到大学毕业时,再以这些“星”们通过阅读获得的学科知识和应有的潜能为逻辑起点,出具“读书·智慧与能力鉴定”,如图1所示。这一过程化的阅读推广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助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而且颁发的鉴定证书在学生求职工作中起到一定自我推销作用。
此活动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月”阅读之星、“年”阅读之星与大学4年的阅读知识、智慧与能力鉴定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的阅读行为,激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以促进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知识面的扩展,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学能力得以提高,同时结合知识结构和潜能评定,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与支持,为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2.2.1 线上线下结合,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阅读意识
除了在活动内容和方式上做足文章,前期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要,它是扩大活动影响力的关键。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一方面,我们将阅读推广活动宣传嵌入到新生入馆教育之中,让每一位新生尽早了解阅读活动的国内外背景,了解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方法以及读什么、怎样读,认识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熟悉校馆的常规性阅读活动,“月”阅读之星、“年”阅读之星评选过程及“读书·智慧与能力鉴定”的对象、要求和程序。另一方面,贴近读者的信息获取习惯,积极扩展网络宣传渠道:在图书馆主页以及图书馆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活动通知,并通过电子屏和图书馆主页公布每月“月”阅读之星,让读者随时了解他人及自己的读书情况。通过线上线下的立体化宣传,增强阅读推广活动的可见度。
2.2.2 “阅读之星”的评选
阅读之星的评选分“月”评和“年”评。“月”阅读之星评选是将每月图书借阅排行前20名的读者作为“月”阅读之星,并在图书馆主页和电子屏上每月进行公布。“年”阅读之星评选是在“月”阅读之星排行榜的基础上,年终进行汇总,将文科和理工科借阅排行各前10名的读者作为“年”阅读之星。
2.2.3 优秀图书推荐
荐书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基础环节,只有推荐书目是成功的,阅读推广才会成功[1]71-72。在实施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书目推荐活动:(1)新书推荐:在各借阅室设立“新书专架”,将到馆的新书首先放在新书架上,方便读者使用;(2)热点专题推荐:利用各种纪念日、节假日及热门话题、热门事件等开展主题阅读,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阅读书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书目;(3)阅读之星推荐:由阅读之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感受和喜好的书目通过展览的方式分享给大家;(4)馆员主题书目推荐:在充分调研、了解读者不同层次需求的前提下,结合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按照不同主题不定期通过图书馆主页、微信等方式向读者推荐馆藏资源及相关网络资源中的优秀书目;(5)读者推荐:在各层借阅室和一楼大厅设立好书推荐栏,方便馆内阅览读者推荐好书,定期把读者推荐的馆藏没有的书目告知采编部门供参考。
2.2.4“读书·智慧与能力鉴定”
(1)阅读的价值。阅读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他在随笔《论求知》中阐述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爱迪生认为:“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朱永新更是站在新的高度对阅读的特殊价值做了精辟概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韦普尔斯在其代表作《阅读对人们起了什么作用》中将阅读的价值分为互相联系而又递进的3个层次,用同心圆来表示:最里面的代表读者的理解力和他对阅读内容的回忆。因此,传统上学校以为阅读的价值在于学生的记忆能力,读者记得越多价值越大;第二个同心圆代表转移的阅读价值,可以从读者的阅读行为上推断出来——当读者阅读一些英文原版书的时候,读者已经具备了阅读英文书的能力,或者通过阅读一个陌生城市的书,旅游者就能找到路,或者通过阅读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教师就能更成功地管理他们;第三个圆代表更具有一般或规范的阅读价值[3]101-104。如图2所示,本文只讨论前两种阅读价值。
从里到外的3个同心圆所代表的的价值,其重要性逐渐增大,确定这些价值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确定读者能够记住读过什么的价值,只要让读者说出书中内容就可确定,转移价值只要通过适当的实验也可以确定[3]105-110。
“读书·智慧与能力”鉴定便是根据一个人的阅读史,分析挖掘他所具有的转移的阅读价值——潜在智慧和能力。
(2)鉴定对象和条件。“读书·智慧与能力”鉴定是由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主办,针对本校毕业生群体,旨在推动大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的一项读书活动。毕业时,大学4年图书借阅量排行前100名的学生可申请鉴定。
(3)鉴定程序。鉴定程序如图3所示。
图3 鉴定程序
(4)鉴定方法。①根据读者阅读书目初步判断所具有的潜在智慧和能力。②确定读者理解和回忆阅读内容的能力:在借阅书目中随机选取几本图书,让读者说出该书的主要内容和阅读感悟,以确定读者是否读过此书及读书的质量和效果,并由此可确定一些简单的转移价值,比如,是否具有阅读英文原版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如何等。③确定阅读的转移价值(推断结果):通过问题测试和读者的社会活动确定。比如,确定读者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可通过读者回答给定问题是否思路清晰,能否抓住问题的本质以及是否参加过演讲比赛、辩论赛及获奖情况,是否发表过作品等来确定。④确定鉴定结果:根据读者的阅读价值确定鉴定结果。比如,袁伟同学:你在我校3年学习期间借阅图书315册,涉猎文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依此分析,你具有扎实、系统的文学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勤奋好学精神,特此证明。
我们这种模式阅读推广活动已历时4年,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借阅行为,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支撑与支持。
2.3.1 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对学生的求职起到了积极作用
4年来,鉴定的读者人数为132人,通过对联系上的68名鉴定学生追踪回访,其中有17.6%的学生表示,这份鉴定证书和4年来的阅读书单对他们的求职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荐作用,用人单位对他们热爱读书的习惯表示赞赏;52%的学生表示毕业后,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最重要的是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和学习习惯。
2.3.2 读者借阅量逐年提升
表1 读者借阅量
据图书馆ILASII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2014~2017年阅读之星借阅量和读者前100名的借阅量都是逐年在提升,这说明我们的活动有效地推动了读者的借阅行为,受到了学生的重视,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不但让越来越多的读者了解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还大大提高了图书馆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影响。
2.3.3 获得了各种奖项
此活动案例在首届全国高效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中获得了西部赛区三等奖,全国优秀奖;在省图书馆学会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优秀案例征集中,获得优秀案例奖,并得到了省图学会的尚庄老师的高度评价:“常见评选阅读之星而少见阅读能力鉴定,看似一步之差,确是一次创新,这一过程化的作为可谓独具匠心,不仅能激发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而且可提高馆藏文献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可为建设书香校园、书香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
咸阳师范学院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注重创新,可持续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读者是阅读推广活动的受众,因此,每一项阅读推广活动必须清楚地分析其推广对象的需求和目的,有针对性地策划主题、推广符合其目标群体特点的阅读活动,使受众需求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因为阅读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次两次阅读活动就能达到的,所以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应该是图书馆的一项基本服务内容,而不是临时性的、偶然性的活动,必须建立一个品牌化的可持续的发展机制:通过打造特色活动创造品牌效应,实现活动品牌化和常态化,既能保证活动的连续性传承,又能在读者中形成固定的影响力,也有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
阅读推广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应多方协调,联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力量,定期开展阅读指导工作,共同推动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这样不仅能提高活动层次,获得更高的重视,更重要的是能为阅读推广提供人、财、物等资源保障,如学生处、校团委是贴近学生的组织,与学生联系紧密,能发挥一定的感召力,能使活动的参与度更高[1]85-86。
为了使阅读推广活动更加扎实有效,若能把大学生的读书活动与社会实践和信息素养联系起来,把“阅读之星”和“读书·智慧与能力”鉴定作为评选“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评定的依据之一,将能更好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
阅读推广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读者的阅读频率和满意度如何,馆藏文献利用率是否得到了提高等,都是图书馆关心的问题。全面客观的评估是正确认识评估对象的有效方法。通过评估既可以了解活动运行的成果,又可以找出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这既是激励、改进的手段,也是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