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校长 刘 岚
心理学家认为,教育焦虑是人们对教育过程及教育结果带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复杂情绪状态。冷静地反思,家长们的焦虑源于整个社会的浮躁以及对教育本质的不正确认识。在互联网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广为传播的今天,父母们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朋友圈、新闻客户端每天接收大量关于家庭教育的内容推送,并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拿来就用。用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的话说,这些内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一些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反而不如那些哗众取宠、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受欢迎。最终带来的结果是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焦虑加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一直推崇“读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家长重要”的理念。一个和谐、和睦的家庭最重要。有了和睦的家庭,孩子在家庭中能够很自然、很幸福地成长。于是学校请来教育大咖给家长们开设家庭教育理论讲座,李镇西老师来学校和家长面对面交流,“知心姐姐”卢勤老师来开设讲座“让每个孩子都精彩”,他们都从爱心教育出发,希望家长们用爱的目光看待孩子,用爱的微笑关注孩子,用爱的话语鼓励孩子,用爱的表达夸奖孩子,用爱的行动帮助孩子,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同时我校的家长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论,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时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的本质是三位一体的,即社会、家庭、学校之间必须通力配合才能实现教育的目标。一个学生的最终表现或成就绝不单单取决于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教育有关,于是我们设立“竹沁”新父母发展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组织品餐活动、家长护生岗、“竹溪大讲堂”等志愿者活动,让家长们参与到学校教育管理中来。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向家长们传递家庭教育新理念,为每一个“竹子”的成长助力。
其中“家教手记”是我校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的一种创新做法。“家教手记”是由家长教育日记发展而来的。多年前,我校不少班主任提倡家长们用文字记录下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轨迹,记录下家长教育子女过程中的方法,记录下家庭教育中的宝贵经验。为了鼓励班主任们的这一好方法,学校还特地为每个班级配发了日记本,让家长们轮流写、相互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把家长们的优秀日记“搬到”了微信公众号上,并引导家长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家教手记”涉及内容广泛,有教育方法指导,有孩子心理疏通,也有家长对自身行为的细致要求。还有家长有感于家校合作的形式而写下了题为《家校一致,培养孩子》《家校共同努力,教育才能有成效》等文章。这些文章结合自身实际,切合孩子的现状,抒发自己的深刻感悟——这都是家校合作的硕果。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学校为了提高家长文章的质量,专门安排了一位资深语文老师负责收集并修改润色。教育故事每天都会上演,这一记录、修改、展示的过程,也是给每位家长帮助、提升的过程。每当新学期来临之际,老师们都会让孩子们明确学习目标。刚刚毕业的这届学生升入初三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就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确立学习目标。这不仅是一次家庭教育的好契机,更是一次和孩子沟通的好机会。但是不少家长处理起来简单、粗暴,有的甚至带着完成任务的随意心理。发现这一情况后,班主任在家长群里发了《孩子心中有目标,学习才有动力》这篇文章。有一位家长阅读之后深受启发,于是将父子间循循善诱、不急不躁的交流方式转变成文字呈现在家校手记里,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让更多的家长能阅读、感悟、反思,这种教育力量无声却有力。
今年学校微信公众号又在周末开设了“竹沁新父母发展学校空中课堂”专栏,校长每周撰写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并进行配乐朗读。家长们在收听的同时,可以在文末留言互动。我校就是这样通过家长学校的各项活动,转变家长的的教育观念,让各个家庭共享有利的资源,让所有的家庭都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喝彩。
所以我们所做的第一点就是要积极利用舆论的力量。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对家长作出正确引导,使之不盲目、不焦躁,形成自主的正确教育观念。
家长的焦虑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他们自己莫名焦虑,而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孩子的品行还是学习,都可能是引起家长焦虑的原因。学校教育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从侧面减轻家长焦虑程度。
1.构建“通直坚毅”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品格
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它需要我们搭建一个一个形象生动的物化的台阶引导学生去攀登。为此,我校结合“竹文化”精神内核,构建了“通直坚毅”德育资源建设平台,充分利用校园“竹文化”的浓郁特色,力求丰富德育教育手段,提升德育教育品质,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成功申报了江苏省品格提升工程。
我校 “竹文化” 德育工程项目,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挖掘 “竹文化”的内涵,通过培育方法的创新、培育手段的更新、培育资源的刷新等来推进工程项目在学生“竹”品格培养上的模式创新。
基于校内既有几十种竹子,学校将“竹文化”物型课程资源开发与积累作为德育资源开发的首选,逐渐开展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竹文化”基础型课程资源开发与积累,实现了优雅的环境打造、儒雅的教师锻造、文雅的学生塑造。
围绕“竹西中学”四字,建成了镶含校名的桂竹园、成蹊(谐音“西”)园、中孚庭、游学林等四个园林。桂竹园里因遍植竹子,以中间一棵花香四溢的桂树而得名,是寄予每一名学生像雨后春竹一般成长;成蹊园,遍种果树,秋天果实飘香,是嘱托每一名老师“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专注教育,甘于奉献;中孚庭是一个小型水生植物园,取义易经中孚卦,汲取传统文化中诚信立身的养分;游学林得名于一位叫圆仁的日本高僧的纪念碑,缅怀和学习大师的不畏艰苦、学无止境的精神。
竹子是竹西中学校名的重要元素,也是我们提炼具象精神、教育启发学生的重要参照物。我们把竹子精神凝炼为正直、虚心、向上、有节、乐群,鼓励孩子们学习竹之精神。学校以“竹文化”为触发点,逐步形成了“学翠竹品质,做追梦少年”的德育体系。围绕“竹质人生”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活动,搭建各类展示平台,旨在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领悟“竹文化”的精髓,践行“像竹子一样做人”的校训,努力培养谦虚谨慎、奋进超越、清俊挺拔、坚劲专注、自立乐群的“竹质”少年。“竹文化”育人工程项目,紧密联系“竹”的天然特质,即“通直坚毅”,让学生在了解与研究竹,体验与实践竹,感受与品味竹,类比与成为“竹”,通过学生的知竹、爱竹,与竹天然亲近,让学生或耳濡目染、或触景生情、或由感而发,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品格的提升,给学生深深烙上竹西中学“竹”的印记,伴随一生。
校园里的竹子有高大的如高节竹,也有矮小的如菲白竹。虽高矮有别,但每一杆竹子都是正直向上,虚心有节的。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我们向孩子们也是向每位老师、每位家长传递一个信息:坚定对孩子的信心,摆正对孩子的期望,培养孩子成长为一个性格健全、能掌控自己人生、获取自己想要的幸福的人。当孩子们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时,家长只有欣慰,没有焦虑。
2.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健全学生的人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面临的是与时俱进新时代,不断变化的新观念,多元开放的新环境日新月异的新科技,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对学教育带来新情况和新挑战。我们也意识到我们工作中要有坚持,尤其是面对着焦虑的家长群体我们在积极引导的同时,努力做到四个坚持:育方向的正确性、主题内容的适应性、教育方的针对性、组织活动的实效性。说起来,可能轻松,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还真不简单。我校积极开展初中少先队工作,有理、有趣、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中学先队活动中培养人、发展人、尊重人,推动人全面发展。
首先,仪式教育要有情怀。初一最重要的仪是建队和换巾的仪式,所有的孩子是学校给他们供大号红领巾,小号红领巾换上大号红领巾,人领巾大,人大责任大。初二年级的学生是青春奠仪式。初三年级是离队仪式,我们的离队仪式和业典礼一起进行。三大仪式,我们要求所有的校辅导员和家长都参与到仪式活动的现场当中来,证孩子的成长。除了这些大型仪式以外,我们还很多日常的仪式活动,比如说我校的升旗仪式,一次升旗仪式,我校国旗班的同学都要换上他们专属制服。在仪式教育中,我们注重的是体现少队员的情怀和担当。
其次,育人队伍有传承。“新竹高于旧竹枝全靠老干来扶持”。新队员到学校之前,我们就始推荐新一轮的中队辅导员。队员们没有到学校我们的辅导员就要进行岗前的理论培训和实践作。等到队员们到学校和辅导员第一次见面的候,校长会亲自向队员们介绍中队辅导员。在巾仪式上,校领导为所有的辅导员佩戴上大号领巾,颁发聘书,授中队旗,每一个中队辅导也会在现场表态发言,让所有的孩子和家长都够领略中队辅导员的风采。我们也特别注重大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一所学校的校长固然重要但真正捍卫一所学校文化的,往往是这所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这些老教师言传身教地影着新教师,把学校的文化一代代传下去。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必须有教育的阵地。我校不仅有校外的活动阵地,少先队活动阵地也特别大。我校的红领巾广场超过500平方米,队室100平方米以上,还有学生的实践基地。这些活动阵地都是由少先队员们参与布置的,墙上的每一幅画都是由队员们自己设计、自己装修的,而且队员们可以自由地进来参与他们的活动,这个活动阵地就成为孩子们自主活动的一个场所。我校的每个中队都有中队角,并且对每个年级中队角的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初一年级了解党团队的历史,初二年级向往共青团,初三年级树立优秀的团员榜样。
初中孩子自动自主能力渐强,我校就把少先队活动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组织,因而对中队辅导员的辅导行为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 “我没有说”;第二个要求是 “我什么也没有说”;第三个要求是 “我真的什么也没有说”,完全由队员们自主开展队的活动。我校的大中小队活动,从标准化、流程化逐步达到自动化,让队员们自主来开展。每天放学以后的一个小时是红领巾社团的活动时间,队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打破班级建制选择社团参加活动。在我校的精品社团评比中,有四个社团获得扬州市精品社团称号,我校的中医社团获得扬州市十佳红领巾社团称号。今年我校对所有的队员开设了游泳课程,免费提供游泳课,要求所有的队员在初中毕业时必须学会游泳。
“个个都有趣”就是我们教育的口号。我们的活动设计旨在立足了解学生心理需求,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引导他们去参与、去实践、去体验,从中获取人生经验,总结人生感悟。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校园活动,引发家长对育人的思考,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思考,希望家长把更多精力放在和谐亲子关系的构建和孩子性格的养成上。当然我们更希望家长首先要明白对孩子的教育焦虑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其次要跳出今天的教育框架来思考孩子的成长。
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无定法的问题,家长的焦虑也是一个横亘在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校希望通过家校合作,探寻出一条互惠共赢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