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成就精彩课堂

2019-03-13 13:24俞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1期
关键词:选材文本思维

俞萍

[摘 要]课堂教学中,追问是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追问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课堂上,教师的有效追问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和鉴赏力,突破教学的难点,挖掘文本的内涵,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变得精彩纷呈、魅力无穷。

[关键词]追问;语言;文本;选材;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1-0041-02

“追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何谓“追问”?《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定义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教师的有效追问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高效,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追问中品味语言的滋味

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学习离不开对字词的品味、推敲。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教学《孙中山破陋习》的第二自然段,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师:请你们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词句写出了缠足给姐姐带来的痛苦。

生:姐姐的痛苦体现在“姐姐痛苦极了,眼泪直往下流”这一句中。

师:很好!那句中的“极”字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痛苦达到了极点,让人无法忍受。

师:透过这个“直”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姐姐的眼泪像雨水一样哗哗地往外流,止也止不住,还听到姐姐在伤心地哭泣。

生2:我看到姐姐痛苦得泪如雨下,嘴里大喊:“为什么要缠足!这对女人太不公平了!”

师:是呀!从“极”“直”两个字,我们体会到了姐姐极度痛苦的心情。难怪人们说——“缠小脚一双,流眼泪一缸。”(学生齐读这句话)

“极”“直”两个字属于虚词,看似平平常常,实则意韵丰富,并非形同虚设。在教师恰到好处的层层追问中,学生潜心会文,仿佛看到姐姐痛苦缠脚的画面,真是感同身受。这样的体验为学生感悟孙中山破陋习的伟大形象奠定了基础。

二、在追问中挖掘文本的深度

由于阅历少,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文本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障碍。该如何突破呢?有效的方法是进行层层追问,这样就能由浅入深、化难为易,指向学生思维的深处。如,教学《桂花雨》一文,理解文末母亲的话是难点。一位教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母亲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一时沉默)

师:看来,同学们对母亲的话不是很理解。没关系,请大家想一想,外地的桂花真的没有自己家乡的桂花香吗?

生:(异口同声)不是!

师:请大家联系课文想一想:家乡的桂花和外地的桂花有什么不同?

生:家乡的桂花是母亲亲手种出来的。

师:对!通过亲手劳动得到的收获是最珍贵的!

生1:家乡的桂花曾经给母亲和“我”、父亲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生2:家乡一年四季都沉浸在桂花迷人的香味中。盛开时,人们兴高采烈地去摇桂花。桂花摇下来后晒干、收藏,可以泡茶、做糕饼。一年到头,我们都可以品尝桂花的香甜。家乡的桂花,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师:是呀,家乡的人们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香甜的桂花了。在母亲眼里,桂花仅仅是一棵树吗?

生:不是,是她的一个朋友、一位亲人,他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师:说得好!这桂花,代表的是家乡的人、事、物以及所有美好的回忆。对我们来说,桂花的香味是靠鼻子闻出来的,而母亲是用什么闻的呢?

生1:母亲是用心去闻的。

生2:老师,我懂了!因为母亲非常热爱、怀念自己的家乡,所以觉得自家的桂花是最最香甜的!这正如杜甫的一句诗:“月是故乡明。”

师:聪明!看来,同学们已经真正地走入了母亲的心,读懂了母亲那份浓浓的思乡情!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面对学生的茫然,教师没有把他们当作等待灌输的容器,简单、直接地告诉了之,而是通过几个有层次的问题进行一番追问,从辨别“异”到感悟“情”, 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走进言语的深处,走入了母亲真实的内心世界——故乡的桂花伴随着母亲的年年岁岁,已经成为母亲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在那桂花的香气里,蕴含着母亲无限的快乐。桂花就是故乡、亲人,就是美好的生活。母亲不仅仅是在讲桂花,更是在用自己的真情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与怀念之情。通过这样的追问,学生的思维得到不断的启迪,如同打开层层包裹,便可见其“肉”、现其“骨”、悟其“髓”。

三、在追问中感悟选材的严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確指出第三学段(5~6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赏析,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

《滴水穿石的启示》是苏教版第九册一篇典型的说理文。作者列举了三个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在教学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师:刚才,我们品读了三个事例,知道了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那作者为什么要举三个例子而不是一个呢?

生:例子多一点,说服力更强一些。

师:如果只是简单的重复,有意义吗?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比较一下他们身上的不同之处。

生1:他们的国籍不一样。李时珍和齐白石是中国人,爱迪生是外国人。

生2: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李时珍是古代人,爱迪生和齐白石是现代人。

师:说得对!如果用书上的一个词就叫——“古今中外”。

师:还发现什么不同?

生:我还发现爱迪生从小家境贫寒,他是边做工边自学成才的。而李时珍从小就有很好的学医条件,他爸爸就是个好医生。

师:了不起的发现!这告诉我们什么?

生:告诉我们不管家境、条件如何,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会成功的。

师:说得好!这三则事例看似简单,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证。这样严谨的论证,更加让我们心悦诚服地接受作者的观点。

本案例中,教师以“比较一下他们身上的不同之处”这样一个问题进行追问,将学生的思路引入对这三个事例的辨析中。学生细读文本,并联系搜集的资料,很快发现了三个事例是从“古今中外”的不同角度进行选材的。更精彩的是,学生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发现了无论家境如何,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成功。至此,学生对作者举例的匠心独运感悟深刻,体会到文章论证的严谨性。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到文章写了什么,而且弄清了文章是怎么写的,习得了表达的方法,真正做到了“言意兼得”。

四、在追问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能诱发和激起人的求知欲。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会遇到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问题。作为教师,应該给予鼓励,同时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发现潜在的教学契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巧妙地加以追问,用一个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全班学生的思想火炬。

如,笔者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一个学生突然提问:“书上写扫路的老人30年后还要请作者喝茶,我觉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30年后,老人要100岁了。我觉得老人在吹牛!”

师:(反问其他同学)老人到底能否活到100岁呢?相信同学们通过读书、思考,一定能找到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地读书、思考)

生1:我觉得老人可以活到100岁,因为他扫地的时候是“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 。老人会休息,会欣赏美景,做到了劳逸结合,他的身体肯定很棒!

生2:我觉得在老人眼里,扫地是一种享受,既可以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赏心悦目的风景。老人身心愉快,他能不活到100岁吗?

生3:老人喝的是干净的泉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老人享受的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他肯定可以活100岁!

师:听了大家的话,你现在是怎么想的呢?

生:我被大家说服了。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知道了老人长寿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靠锻炼,二是他生活的环境好,三是老人有自信、乐观的心情。现在,我也衷心祝愿老人能活100岁,甚至更长寿!

在本案例中,学生提出的“老人能否活到100岁”是一个意外。对这个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教师没有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敏锐地感觉到这一问题远比预设的问题——“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扫路老人”更有意思,更能激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于是,顺势把问题抛给学生。睿智的追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沉入语言文字中,饶有兴致地寻求答案。这样,在课堂上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真正的凸显。

综上所述,课堂上教师的有效追问是不容忽视的,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机智。只有通过适时、恰当、因势的追问,才能开启学生心智、激活学生思维、唤醒学生潜能,让课堂异彩纷呈,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选材文本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