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江西地区水灾时空特征

2019-03-13 10:26赵彦风
商洛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水水灾江西

赵彦风

(商洛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商洛 726000)

江西位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的影响,本区内降水的季节性变化较大,有着夏丰冬枯、春秋过渡的特点,为中国多雨省区之一。季风气候带来的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和地域分布差异决定了该区水旱灾害的发生较为频繁,给江西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损失。

知古鉴今,通过对历史时期水灾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研究,对认识水灾发生机制及其规律表现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相关灾害的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江西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尤其是鄱阳湖平原地区,一些学者对江西地区的水灾进行了研究[1-5],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江西局部区域,以水灾同社会赈济之间关系的探讨为主,部分涉及到江西地区水旱灾害的成因,但有关明代江西地区水灾的整体研究很少。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明代江西地区水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对当今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一、研究区概况

江西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地区,辖境面积为16.69万平方千米。江西属于中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但也有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等特点。境内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盆地、谷地广布,间有一些平原。省境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和河谷平原交错分布,地势向北倾斜,有利于水流汇聚。境内水系密布,河网稠密,除边缘部分河流外流,其余均发源于省内山地,最终汇为五大水系: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水系从四周向中部偏北汇聚于鄱阳湖,进入长江。

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张德二主编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收集自甲骨文字以来直到公元1911年三千年间的各种有关气象的文字记载,依年序辑集”,“为方便使用,特在各条记录前增列今地名,以表示史料中古地名的治所和大致范围”[6],对有关气象记载的出处、时间和地点进行详细考证,是本文统计数据的来源。第二册“明代气象记录”对有明一代(1368—1643年)共计276年间各种气象有关的文字记载进行了搜集、整理,并依照地区进行了编年排列,极大地方便了本文对水灾县次的统计和制图表达。在《总集》的基础上,本文摘取明代有关江西地区水灾的文字记录建立数据库,包括洪灾、涝灾等相关事件,数据库字段包括年份、地点、季节、叙述,共摘录了787条水灾记录。

在此基础上,依据数据库资料,主要从水灾发生次数及灾情损失严重程度两个方面对水灾信息进行进一步的量化处理。水灾次数的量化方面本文采用“县次”[7]为标准进行计算,“即以县级地域为单位,可统计一定时间段该县发生水灾的总次数,也可统计一定时段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水灾的总县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灾发生的范围大小,但不能反映水灾持续时间长短和灾害程度。”[7]

当今技术条件下,可以依据一些具体的指标来衡量一次水灾的危害程度,但是对于技术条件有限的古代,所能参考的指标却不是很明确。灾情的量化需要综合考虑,如灾害发生的范围、受灾与损失程度,都可以作为参考指标,同时社会反应的程度也可以用来衡量灾情。《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中采用五个等级表示各地的降水情况,等级评定主要依据史料记载,并就各级划分标准及其在志书上的典型描述举例说明。本文以此为参考,根据记录中对灾情描述的内容,将水灾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见表1。

表1 明代江西地区水灾等级划分标准

(二)研究方法

确定文献记载中的水灾是一次独立的水灾,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指标:(1)能够明确区分出发生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地域。如1608年波阳县“五月,大水”[8],奉新县“八月,大水”[9]。 1616 年五月丰城县发生大水,同月,赣南地区的南康县“大水,城东以外民居漂没。”[10](2)同一地区,一年中多次发生水灾,且能够明确区分不属于同一次的,分别计算。1520年新余“五月,大水,坏民田庐。 ”[11]同年八月“复大水”。(3)同一流域时间一致,描述近乎相同,视为一次水灾。如1412年万载县“春大水”,四月大水,六月又大水,漂民居七十余家,坏民田为沙碛。”[12]高安县亦“春大水,伤禾”[13]。 1506年万载县、分宜县“秋七月,大水,山崩桥怀,垫民庐舍”[12,14],高安县、上高县亦“秋七月,大水,山崩,漂没庐舍”[13,15]。

本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明代江西水灾的发生与分布进行分析,时间上,以10 a作为一个时间单位,统计单位内水灾发生的总县次数,建立明代江西水灾10 a变化序列。根据灾情量化的程度,建立轻度、中度、重度水灾的县次序列,通过对资料信息的筛选、转化,将明代江西地区水灾发生的季节、月份变化进行统计并制图。在空间上,统计明代江西各个县市发生的水灾总次数,划分等级,绘制出水灾的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其分布特征。

三、结果与分析

(一)明代江西水灾的等级与时序

明代276年的时间,江西地区共发生大小水灾787县次,年均约2.85县次。根据灾情量化的结果,明代水灾可以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分别为49 623 160县次,各级所占比例的分布:轻度为63%,中度占29%,重度8%。换言之,明代江西地区发生的水灾中,总体以轻度水灾为主。

在以年为单位进行的县次序列统计中,明代江西水灾的发生频次表现出年际波动较大的特点,最高值出现在1522年(34次),最低值为0次,差值达34次,相差较多。除了极值,1485、1533、1535、1540、1556、1562、1586、1608、1616年的县次数都超过了15次,可以说属于水灾高发年份。

明代江西水灾10 a县次平均值为28.8次。如图1所示,10 a分辨率的水灾变化序列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370—1510年代的10 a县次平均值为16.4次,波动较小,以10 a为单位发生水灾的年份较少,1380、1390、1420年代为低值时间段;1520—1630年代的10 a县次平均值为43.3次,明显高于前一阶段,达26.9县次/10 a,也高出总体平均值很多。本阶段整体呈现水灾多发趋势,先升后降,1520年代为75县次,是最高值,10 a间水灾发生年份上升,1570、1610年代每年都有水灾发生。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江西地区水灾的发生频次和涉灾范围均呈现上升趋势,水灾发生年份的连续性越到后期越强,出现的次数增多。从明中期(1510年代)开始,涉灾州县的数量出现一次大幅增加,之后有所回落,但是总体呈居高不下之势,相比1510年代以前,涉灾范围增大。

图1 明代江西水灾县次变化序列(10 a分辨率)

根据灾情不同,对明代江西水灾有轻、中、重度的等级划分,这3个等级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轻度水灾所占基数较大,其变化趋势与总县次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中度和重度水灾的变化趋势与总县次趋势有所不同,比较明显的是重度水灾,因发生次数较少,在明初几乎没有太多出现,与轻度、中度水灾在变化趋势上有所区别。3种不同等级的水灾虽然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峰值上的变化趋势还是一致的,轻度和中度水灾的变化趋势更相近。

(二)明代江西水灾季节变化特征

在全部水灾记载中,有明确时间标记的共302次,其中春季发生24次,占比约为8.28%;春夏连灾有8次,占比为2.65%;发生在夏季的水灾最多,一共219次,比重约为72.52%;夏秋连灾7次,占比约为2.32%;秋季水灾39次,占比12.91%;冬季水灾只有3次,占比0.99%;夏秋冬水灾有1次,占总数的0.33%。

如图2所示,在有明确时间标记的302次水灾中,有明确发生月份的共计221次,以4、5 月发生水灾为主,6、7 月次之;1、2、10、11、12月水灾发生的概率为一年时间中最小的。由此可见,夏季是明代江西地区水灾的高发期。

图2 明代江西地区水灾发生月变化

(三)明代江西水灾的空间分布特征

明代江西水灾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从各县级单位水灾发生总县次数的空间分布来体现,见图3[16]。水灾发生范围覆盖江西全部县市,大部分集中在江西北部地区,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新喻、新淦连线以南州县鲜有三级以上,多为一、二级程度;界线以北三级以上分布稠密,尤以鄱阳湖周围严重。10个四级以上城市中,6个位于赣江干流、支流,1个位于修水,1个位于信江流域,2个位于鄱阳湖沿岸。

图3 明代江西水灾县次空间分布

江西境内河流众多,水系纵横密布,湖泊星罗棋布,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水系,最终汇聚于鄱阳湖,形成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向心水系,鄱阳湖流域地势低平,水系的大量汇聚给下游带来了防灾上的巨大压力。从受灾州县的位置关系可以看出,愈靠近河流下游或河流交汇处的城市,在水灾的发生次数上要明显多于上游地区城市,平原地区多于山区,省境边缘分布的城市水灾次数更是大大少于位于省境内域的城市。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明代江西地区水灾多发的致灾因子主要为雨涝和洪水,即强降雨引起城市内涝、河流水位快速上涨、山洪爆发等现象。水灾的发生呈现集聚性则与“孕灾环境”有很大关系,比如江西北部地区地势较低,又是境内诸多水系的汇聚区,加之鄱阳湖平原农业开发力度较大,湖泊本身调蓄径流的功能被削弱等。

四、结语

水灾作为明代江西地区高发的自然灾害种类之一,给本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明代276年间,共有172年发生水灾,787县次,平均每年发生约2.85县次,可以说无县不灾。从空间分布上看,北部地区发生的水灾县次较多,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更大。

从时间上来看,明代江西水灾发生的年际变化较大,总县次经历由少到多的阶段变化,以1510年代为界,前半期水灾的发生县次、时间相对较少,后期无论是次数还是时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不同等级灾害在时间变化趋势上不尽相同,但是在峰值起伏上基本保持一致。葛全胜等指出,“在30年尺度上,明代江淮地区的气候呈现为干(1368—1376)—湿(1377—1434)—干(1435—1547)—湿(1548—1623)—干(1624—1644)的‘三干夹两湿’的波动特点”[17],对比明代水灾在时间上呈现出的变化特征,降水过多的时间能够基本对应起来,之所以如此,则应与所处时代映射的“小冰期”气候变化背景有关。

猜你喜欢
大水水灾江西
江西银行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哗啦哗啦大水来啦!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奇怪森林
我爱江西奶奶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青海湖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