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宗义湘,赵帮宏,朱红莲
(1.河北农业大学,071000;2.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水生蔬菜是我国区域性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属于区域性栽培、全球性消费的蔬菜,被称为“中国特菜”,出口创汇能力强。在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环境增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茭白、荸荠、芋头、菱角、慈姑、水芹、蕹菜、水芹、豆瓣菜、莼菜、香蒲等13种作物,均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部分是重要的药材),具有医疗保健功能[1]。水生蔬菜不与粮争地,可充分利用湖塘、沼泽、低洼地带等水资源和湿地资源,在消除和减轻保护地蔬菜的盐碱化、改善鱼塘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水生蔬菜还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莲、荷花等在我国古诗词、建筑、节日等诸多文化领域有广泛体现。近些年受消费升级的影响,水生蔬菜需求不断增长,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2-2016年种植面积平均每年增长23.6%,产量每年增长31.59%。水生蔬菜由季节性消费向全年消费转变;消费区域由南向全国、全球扩散,除主产区周围外,形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及以重庆、西安为中心的西南城市群三大消费区域,但水生蔬菜特色优势发挥不足,产业化水平低。
①中国水生蔬菜生产规模显著增长,产业地位提升 2006-2016年中国水生蔬菜呈2个阶段发展:2006-2012年缓慢增长期,2012-2016年快速增长期(表1)。根据 《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7-2013)[2], 中国水生蔬菜2006年播种面积为373.2×103hm2,2012 年增长到 393.4×103hm2,涨幅 5.41%,年增长1.06%。2016年中国水生蔬菜播种面积激增到 918.1×103hm2,比2012 年增长 524.7×103hm2,涨幅133%,2012-2016年年增长23.6%。2016年全国蔬菜种植面积为22 328×103hm2,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占4.11%,2006年仅为2.05%。
从产量看,2006年中国水生蔬菜总产量为1 018.4万 t,2012年增长到 1 148.4万 t, 涨幅12.77%,年增长2.43%。2016年中国水生蔬菜产量激增到3 443.2万t,比2012年增长了2 294.8万t,涨幅200%,年增长31.59%。产量增长快于面积增长,主要源于单产水平的提高。2016年单产水平为37 504 kg/hm2,是 2006年的1.37倍。
中国水生蔬菜自2012年开始发展速度提升,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产品需求增长刺激生产,效益高促使农民扩种,二是“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生蔬菜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促进了水生蔬菜育种技术、品种改良、加工保鲜技术的提升。
表1 中国水生蔬菜生产规模
表2 2006年与2016年我国水生蔬菜主产省份生产情况
表3 2006-2016年中国莲藕生产规模
②形成了以长江流域为核心,珠江、黄河流域为主产区,辐射全国的生产格局 2006-2016年除四川、河南、云南外,其他省份水生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大幅度提高(表2)。2016年我国水生蔬菜产量居全国前5位的省份是湖北、江苏、广西、湖南、安徽,种植面积居全国前5位的省份是湖北、江苏、山东、安徽、广西,面积与产量排名不同主要是品种差异造成的。
表4 2006年与2016年中国莲藕生产布局
2016年湖北与江苏两省的种植面积均超过100×103hm2,排名前4的省份种植面积均超过70×103hm2,排名前 7的省份种植面积均超过 60×103hm2。排名前2位、前4位和前7位主产省份种植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5.42%、42.56%、63.69%。全国水生蔬菜生产布局有一定的区域特性,但集中度不是很高,呈扩散趋势。例如,山东、河北出现了与粮争地、与果菜争地的现象。新疆已开始种植莲藕、茭白等水生蔬菜。
③中国水生蔬菜品种丰富,以莲藕为主 中国水生蔬菜包括莲藕、荸荠、芋头、茭白、芡实、菱角、水芹、慈姑、蕹菜、豆瓣菜、藜蒿、蒲菜、莼菜等,品种众多。中国水生蔬菜生产以莲藕、荸荠、芋头、茭白为主,莲藕种植规模和产量从70%下降到43%左右。
a.莲藕的生产布局。中国农业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2年莲藕生产平稳增长,产量、面积、单产年增长率分别为 1.6%、3.11%、1.48%。2012-2016年莲藕生产迅速增长,2016年全国种植面积达400×103hm2,比2012年增长了45.03%,年增长 13%(表 3)。
2006-2016年,莲藕种植规模增长最快的省份是山东省、安徽省(表4)。主产区莲藕生产规模在扩大,仅江西莲藕面积出现萎缩,原因是江西省生产结构改变,主产子莲和芋头。2016年莲藕产量排名前5的地区是湖北、江苏、山东、安徽、湖南。
表5 2016-2017年中国茭白主产省份种植面积与产量
山东省的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12.5×103hm2,增长到 2016年的 53.33×103hm2,涨幅 326.64%;产量由2006年的52.2万t增长到2016年的135.0万t,涨幅158.62%。值得注意的是,山东省单产水平下降严重。安徽省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10.8×103hm2增长到 2016 年的 40.00×103hm2,涨幅270.37%,一跃成为全国莲藕第四大生产省份;产量由30.7万t增长到120.0万t,涨幅达290.88%,单产水平提高12.71%。山东省、安徽省莲藕生产规模迅速增长,一方面是具有莲藕种植习惯、水资源丰富,另外北方莲藕需求增长,凭借其地理位置优势向北方省份供应。
表6 2016-2017年中国茭白主要生产基地情况
表7 2016-2017年中国荸荠主产省份种植面积与产量
表8 2016-2017年中国荸荠主要生产基地情况
b.茭白的生产布局。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江浙的太湖流域栽培最多,产业集中度较高。2016年全国茭白种植面积超过66×103hm2,其中浙江、安徽、湖南、福建、江西、广西等主产省份达59.77×103hm2,年经济效益 30多亿元。
浙江省是茭白生产第一大省,茭白种植面积、产量居全国首位;茭白产量和面积在全国的比重约为50%。2016年浙江省茭白种植面积27.00×103hm2,产量111.38万t(表5),浙江省茭白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的69%,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17.59%,已成为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丽水市缙云县是我国茭白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2016 年 4.01×103hm2(表 6),占全省茭白总面积的14.83%;年产10万t,占全省茭白产量的10%左右,且缙云茭白率先达到国外保鲜标准,出口法国。
安徽茭白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2016年茭白种植面积达13.33×103hm2,产量为40万t。在水生蔬菜中,安徽省茭白种植面积仅次于莲藕,占全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的17.24%,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17%。安徽省茭白生产主要集中在岳西县,岳西县茭白种植面积为3.78×103hm2,2017年岳西茭白被评选为中国名特优产品。
c.荸荠的生产布局。2016年我国荸荠种植面积约 50×103hm2,主要分布在广西、安徽、湖北、江西、重庆、浙江、福建等。2016年主产省份种植面积达44.46×103hm2,总产量 128.16 万 t(表 7),主产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总面积、总产量的90%左右。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荸荠生产第一大省,素有 “世界荸荠看中国,中国荸荠看广西”的说法。2016年种植面积20×103hm2,约占全国的44.98%;产量75.00万t(表7)。广西荸荠种植面积占全区水生蔬菜种植总面积的30%,占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的2.36%。广西荸荠主要集中在桂林市,最大的生产基地主要有荔浦、平乐和贺州八步,种植面积共8.00×103hm2(表 8)。 荔浦荸荠闻名中外,2009 年荔浦县获国家荸荠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称号,2010年荔浦马蹄被认定为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4]。此外安徽的无为荸荠,湖北的孝感荸荠、黄陂荸荠知名度高、规模大、加工出口企业多。
d.芋头的生产布局。2016年主产省市有福建省、湖南省、山东省、江西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浙江省、重庆市、安徽省、四川省,种植面积总计117.91×103hm2,总产量为 335.26 万 t(表 9)。
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福建省,2016年福建省芋头种植面积达30.11×103hm2,产量69.21万t。福建省芋头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的31.24%,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5.88%,芋头在福建蔬菜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福建芋头以福鼎槟榔芋著称,2016年福鼎槟榔芋种植面积为1.33×103hm2(表 10),产值超 1.55 亿元,福鼎槟榔芋产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5]。
产量排名第1的省份是山东省,山东省以多子芋为主,2016年山东省芋头种植面积20×103hm2,产量78.00万t。山东省芋头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生蔬菜种植面积的25%,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1%左右。山东省芋头种植主要分布于烟台市、青岛市、威海市(表 10)。
此外,湖南江永香芋、江西铅山红芽芋、江苏兴化香芋、广西荔浦芋头知名度较高、规模较大,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水生蔬菜生产主体主要有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公司等,以往一家一户种植为主,目前正从分散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过渡。各主体通过利益联结机制,组成利益共同体,建成多元化的混合型组织结构。
混合型组织结构的生产组织数量越来越多,组织结构越来越多元化。首先主产区水生蔬菜种植规模大、产量高,需要专业化组织进行销售。其次种植规模大,遭遇自然风险的损失大,一家一户难以承担巨大的自然风险损失,因此需要通过组建利益联合体的方式分担风险,充分发挥科技转化力量,加快水生蔬菜的发展。但是水生蔬菜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建设。
目前水生蔬菜产业生产组织结构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为主。其中莲藕主要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等以工商企业为主导的生产组织结构;茭白主要是“合作社+农户”等以合作社为主导的生产组织结构,但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
表9 2016-2017年主产省份芋头,种植面积与产量
表10 2016-2017年中国芋头主要生产基地情况
水生蔬菜流通渠道主要有: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外省外市设点直销、协议订单、网络销售等。流通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目前仍以批发市场为主。从销售产品来看,以鲜活产品销售为主,就近产区销售为主,产品富有地方特点,地域性强。水生蔬菜中茭白保鲜期较短,通过合作社直接销售到超市、销地批发市场、饭店的较多。芋头、莲藕保鲜期相对较长,流通渠道多元化更加明显,如京东、天猫超市的特色农产品版块、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直营店等均有销售。莲藕、荸荠、芋头相当一部分进入加工企业,加工后进行销售。
出口品种较少,结构单一。水生蔬菜出口总量不大,品种较为单一,目前主要是芋头、荸荠和藕有一定规模出口。一方面其他蔬菜保鲜存在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水生蔬菜较大宗蔬菜消费有明显的地域性,国外消费者没有消费水生蔬菜的习惯,因此出口量较小,且出口的水生蔬菜的消费群体大部分是华人。
中国水生蔬菜主要出口产品中芋头出口量最大,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占主要水生蔬菜总出口的60%以上;其次是莲藕,其出口量和出口额占主要水生蔬菜总出口的20%左右;荸荠出口量和出口额占总出口的12%左右。茭白虽然产量大,但保鲜期短、技术要求高,影响了其出口。
2012-2016年我国水生蔬菜面积增长了133%,年增长23.6%,产量增长了200%,年增长31.59%。供给快速增长,但水生蔬菜消费区域性较明显,南方食用较多,北方未形成稳定的消费习惯。供给增加价格下跌时需求增加有限,供给过剩容易导致价格暴跌、产品滞销,市场风险增大。以莲藕为例,2016-2018年莲藕市场价格持续3 a下跌。2018年价格仅为2015年同期价格的50%左右。产品严重滞销,为及时止损部分地区莲藕无人采挖,滞留藕田造成水体、土壤污染,增加生产风险。特别是北方改造旱地建设水田,不少企业资金链断裂,损失惨重。
专用品种缺乏,经济性状较差,不能满足生产和消费需求。专用机械研发滞后,采收环节80%以上依靠人工,机械多为通用型机械或其他蔬菜专用机械,机械化生产水平急需提高。保鲜加工技术落后,产品保鲜期短,限制销售半径。产品鲜食为主,加工产品不足10%,加工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主要是保鲜、水煮、腌渍、速冻、脱水、制粉、灌装、饮料等,产品同质化明显。精深加工系列产品较少,加工工艺与技术相对落后,水生蔬菜中的有效物质提取技术落后,功能性食品开发欠缺。主产区资源禀赋独特,但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
水生蔬菜80%以上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生产规模60%以上为0.2~0.3 hm2,以小农户为主。水生蔬菜的主产区,莲藕、荸荠、芋头等销售以地头销售为主,中间商起重要作用。保鲜期最短的茭白依托合作社进行销售。一些水生蔬菜加工、出口企业为满足出口需要建立小面积的合同基地。农户与合作社、企业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产业化程度低。
一家一户分散生产,规模不经济造成成本与管理成本太高。水生蔬菜生产劳动强度大,尤其是采收环节,例如采挖莲藕、抽藕带、收茭白等环节需在水中作业,比露地作业难度大,主要靠人工。水生蔬菜种植成本构成中人工成本比重最高,其中莲藕、芋头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人工成本占比分别为35%、41%。茭白、荸荠机械化水平低,人工成本占比分别为64%、50%。适龄劳动力减少,不断推升水生蔬菜的生产成本,压低种植收益,从而影响种植意愿,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加强。
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的契机下,特别是在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水生蔬菜将迎来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加大水生蔬菜产业研发团队支持力度,针对性地开展科技服务;支持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给予奖励或补贴;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在信贷、税收、出口退税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设立水生蔬菜产品优质奖励基金,奖励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探索水生蔬菜政策保险,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各级政府立足当地特色制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规划,找准特色、稳定面积、优化布局、引导特色发展。
加强育种研发,针对目标市场引进和培育一批优良新品种,实现品种专用化、种苗微型化。加强高效栽培新技术研发,强化种植制度的规范和标准,肥、水、药计量施用指标,病虫害控制技术标准,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水生蔬菜专用机械研发,实现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以及灌溉、施肥、用药等的精准管理。集成创新适宜产业发展需求技术,创新轻简化、省力化田间管理技术,安全、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生产技术,更为安全的保鲜、加工技术及产后商品处理技术。
重点扶持骨干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构建大型产业联合体,让农户分享溢价效益。建立全程可追溯质量安全体系,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包装、统一检测。
水生蔬菜符合我国居民追求健康、安全、卫生、绿色、营养平衡的消费需求,但产品单一,产业影响力小,消费习惯没有广泛传播。培育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构建整体品牌为龙头,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水生蔬菜品牌体系。各主产省份制定水生蔬菜品牌目录。由政府统一组织发布,动态管理,鼓励引导各类产品市场主体做大品牌、保护品牌。建立一套实体店与网店相结合的营销体系。针对不同水生蔬菜开发特色菜品,在大型会议、赛事中食用,在全国范围内的酒店进行菜品推介。强化水生蔬菜产品的营养保健功能,研发功能性食品。
水生蔬菜种植的区域多为池塘、洼地,适于发展三产融合,提升价值链,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建立集观赏、饮食+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农家乐(饮食、垂钓)为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区,举办季节性文化活动,以及相关的摄影、绘画、诗歌、散文等比赛,开展生态旅游,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