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李平
汪李平,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430070,电话:13720365868,E-mail:hzauwang@163.com
茼蒿又叫蓬蒿、蒿子秆、皇帝菜、菊花菜、蒿菜等,为菊科菊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地区,在欧洲主要作花坛花卉,在我国作为蔬菜栽培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茼蒿以嫩茎、嫩叶或幼苗供食用,纤维较少,品质优良,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绿叶蔬菜供应中的一个特色调剂品种,生炒、凉拌、汤食、炖鱼或包馅均相宜。近年来,随着快餐、火锅、自助餐等餐饮业的发展,茼蒿也逐渐成为一道深受大众喜爱的常见绿叶菜。茼蒿有菊之甘香、蒿之清气,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
茼蒿每100 g食用部分含水分95.8 g,蛋白质 0.8 g,脂肪 0.3 g,碳水化合物1.9 g,粗纤维0.6 g,灰分0.9 g,胡萝卜素0.28mg,维生素B10.01mg,维生素 B20.03mg,尼克酸 0.2mg,维生素 C 2mg,钙 33mg,磷 18mg,铁 0.8mg,钾 207mg,钠172mg,镁 19.6mg,氯 240mg。 另含丝氨酸、天门冬素、苏氨酸、丙氨酸等。
茼蒿的根、茎、叶、花都可作药,其性味甘、辛、平,无毒,有清血、养心、降压、润肺、清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茼蒿提取物可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用于防治尺蠖类、食心虫、蚜虫、菜青虫、山楂红蜘蛛、菜蚜、小菜蛾、棉红蜘蛛等。
茼蒿生长期较短,适应性广,耐寒性强,田间管理简单,一般播种后40~50 d即可收获,温度低时生长期延长至60~70 d。在温度适合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根据叶片大小、缺刻深浅不同,可分为大叶茼蒿和小叶茼蒿两大类型。
又称板叶茼蒿或圆叶茼蒿。其叶宽大而肥厚,缺刻少或无,叶片匙形,浅绿色,被有蜡粉;茎秆较短粗,节间较密,淡绿色,质地柔嫩,纤维较少,品质优良;大叶茼蒿多较耐热,但耐寒性稍差,生长较慢,成熟略晚;适宜长江流域夏季栽培。如杭州木耳茼蒿、上海圆叶茼蒿等。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如下。
①大叶茼蒿 由日本或我国台湾引进。株高20 cm左右,叶簇半直立。叶缺刻少或无,叶肉较厚,香味较浓,品质良好,产量较高,抗寒力稍差,较耐热,成熟期略晚,长江流域主要用于春、夏栽培。
②香菊三号 由日本引进。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有光泽,茎秆实心、柔软。植株直立,节间短密,分枝力较强,产量较高,较耐霜霉病。
③金赏御多福 由日本引进。叶片宽大而肥厚,呈板叶形,叶缘有浅缺刻,叶色深绿。根浅生、须根多。株高20~30 cm。纤维较少,香味较浓,生长速度快,抽薹较晚,可周年生产。
④上海圆叶茼蒿 上海地方品种。叶片宽大而肥厚,叶缘有较浅缺刻,分枝力强,产量较高,耐寒性稍差。
⑤板叶茼蒿 台湾农友品种。叶大而肥厚,稍皱缩,绿色,被蜡粉。茎短粗、节密,淡绿色。植株半直立,分枝力中等,株高20 cm,开展度28 cm。喜冷凉,不耐高温,较耐旱、耐涝,病虫害少,适于大棚种植。
⑥台湾圆叶茼蒿 由我国台湾引进,是台湾栽培最普遍的品种,其叶肉厚而淡绿,叶缘浅裂,缺刻少而大,早生,播种后30~40 d即可收获,产量较高。
⑦勺型茼蒿 江苏如皋地方品种。因叶面或凹或凸、形似小汤勺状而得名。其叶片细长、先端略宽,长10 cm、宽2 cm,叶边全缘或少有浅缺刻,叶面绿色光滑,叶肉肥厚。茎秆圆形节稀、实心质脆、颜色嫩绿。株型直立,苗期不分枝,宜密植。味香浓、品质优、抗性强、病虫害少、易栽培、产量高、生长期短,夏秋季栽培35~45 d采收,冬春季栽培50~60 d采收。
⑧台湾匙叶茼蒿 因叶缘向内侧卷缩,形如汤匙而得名。叶大呈披针形,叶缘无缺刻,颜色浓绿;晚生且抽薹晚,1~2月播种不易抽薹。
又称细叶茼蒿、花叶茼蒿。其叶片狭小,叶肉较薄,绿色,缺刻多而深,呈羽状;茎枝较细,生长快;抗寒性较强,但不太耐热,成熟较早;香味较浓,品质优良。适合长江流域大棚冬春季栽培。地方品种如上海鸡脚茼蒿、北京蒿子杆等。生产上主栽品种如下。
①花叶茼蒿又称光秆茼蒿、细叶茼蒿或小叶茼蒿。叶狭长、叶肉较薄,叶色淡绿、为羽状深裂,分枝较多,嫩茎及叶片均可食用。香味较浓、品质优良,抗寒性强、生长期短。成熟较早,产量较高,生长期30~50 d,适于大棚种植。
②小叶茼蒿 又称花叶茼蒿或细叶茼蒿。株高18 cm左右,叶细小、长椭圆形,叶色深、缺刻深,叶肉薄,分枝多、成熟早、较耐寒,产量低,667 m2产量在1 000 kg左右,适于冬季栽培。
③蒿子秆 北京农家品种。叶狭长,倒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缘为羽状深裂,叶面有不明显细茸毛。茎秆较细,主茎发达、直立。耐寒力较强,产量较高。
④台湾裂叶茼蒿 叶片浓绿,叶缘缺刻深,早生耐热性强。
①根 茼蒿属浅根性蔬菜,根系分布在土壤浅层。
②茎 茎圆形,直立,绿色,有蒿味。
③叶 叶长形,叶缘波状或深裂,叶厚肉多。花茎高达70 cm,不分枝或自中上部分枝。基生叶花期枯萎。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8~10 cm,无柄,二回羽状分裂。一回为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4~10对。二回为浅裂、半裂或深裂,裂片卵形或线形。上部叶小。
④花 头状花序,单花舌状,黄色或白色。花果期6~8月。
⑤种子 为植物学上的瘦果,褐色,有棱角,千粒质量1.8~2.0 g。
①温度 茼蒿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冷凉气候,既不耐高温,也不耐低温,生长适温17~22℃,12℃以下生长缓慢,5~6℃以下枯萎,30℃以上则生长不良,易出现生理病害。种子10℃时即能发芽,发芽适温15~20℃。
②光照 茼蒿对光照要求不严,以较弱光照为好。在长日照及高温条件下,叶面易灼伤,植株生长不充分,很快转入生殖生长,易开花结籽。
③土壤 对土壤条件要求不甚严格,但以湿润的砂壤土、pH值5.5~6.8最为适宜。茼蒿不可重茬种植3次以上,重茬过多易造成产量减少及根腐病发生加剧。
④肥水 对肥水条件要求不严,但以不积水为佳。
近年利用大棚种植茼蒿,可基本实现周年生产和供应。在冷凉温和湿润的条件下,周年均可播种。大棚栽培可设计成7~10 d 1个播期,周年生产和供应。每年10月至翌年3月注意防寒保温,7~9月采取措施遮阳防雨。高温长日照可引起抽薹开花,因此春茼蒿栽培应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浇水、追肥,以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夏季高温、雨水是导致茼蒿越夏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防高温、雨水是茼蒿越夏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措施。遮阳、防雨棚是抵御高温、雨水的简便设施,同时还有防冰雹的作用。
冬春季大棚栽培应选择粗细均匀、质优味浓、纤维少、生长快、产量高、耐寒性强、成熟早的优良品种,长江流域以小叶茼蒿、花叶茼蒿为主。夏季栽培则宜选择叶肉厚、香味浓、品质好、产量高、耐热、成熟期略迟的大叶茼蒿品种。
播种前3~5 d,将种子进行晾晒和精选,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
可干籽直播,也可催芽后播种。催芽播种有利于早出苗、出齐苗。
大棚冬春季生产为出苗整齐和早出苗,播前宜浸种催芽。播种前 3~4 d,用 50~55℃热水浸种15 min后,用常温水浸泡 12~24 h,捞出用清水冲洗后稍晾,待种皮稍干拌入相当于种子质量0.1%的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3~5 d,每天用清水淘洗一遍,大多数种子露白时播种。若是新种子应提前置于0~5℃低温下处理,7 d左右打破休眠。
播种时须用细沙拌匀,使种子撒得开、播得匀。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畦面,用细干土1 cm左右厚盖籽。同时每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夏秋气温高,播种后应用遮阳网等覆盖物覆盖,保持土壤湿润。冬春季选晴天播种,播种后畦面覆盖薄膜以保温、保湿,促齐苗,出苗后及时去除畦面上的薄膜。一般播种后6~7 d可出齐苗。
茼蒿用种量因品种和气候而异,一般小叶品种适合密植,用种量稍大,一般每667m2用种量为1.8~2.0 kg;大叶品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偏小,一般667m2用种量0.8~1.0 kg。
茼蒿播种至发芽出苗,一般需5~7 d。在种子发芽期间要注意保持土壤润湿,以利发芽出苗。当苗高2~3 cm、1~2片真叶时及时进行间苗,使株距保持1~2 cm。待幼苗3~4片真叶时定苗或定植,定植时的外界或棚内温度稳定达到10℃。育苗苗龄以20~30 d为宜,3~4片真叶为定植适期。定苗或定植株距(4~6)cm×(4~6)cm。
①温度管理 茼蒿生长的最佳温度为15~22℃,适应适宜的最高温度为30℃、最低温度是5℃。早春大棚播种时气温较低,播种后应在畦面上覆盖一层地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出苗前一般应密闭大棚,不通风或少通风,以增温、保湿为主,白天最高温度控制在25~30℃;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开薄膜,行小拱棚覆盖,多层覆盖保温防寒;齐苗后白天及时通风,前期将温度控制在20~25℃,超过30℃时就要揭开大棚膜通风降温。随着幼苗的生长,天气也开始转暖,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棚内超过25℃打开通风口放风。在苗高10 cm时,早春当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0℃时,及时关闭棚膜,以防茼蒿受到冷害。冬春季遇霜冻天气,盖严棚膜保温防寒,最低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夏季则应注意防高温避暴雨,为防止暴雨对茼蒿生长的影响应保留大棚顶膜,行避雨栽培,大棚温度超过28℃及时通风,温度超过30℃加盖遮阳网降温。
②间苗、定苗 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应及时间苗,5片真叶时按一定的株行距定苗,撒播按4 cm×4 cm定苗,条播的按(3~4)cm×(3~4)cm 定苗。 结合间苗防除杂草。育苗移栽的,当苗龄达30 d左右即可定植,密度以16 cm×10 cm为宜。
③移栽 移栽苗比直播苗长得快,植株大,大概在1个月左右就可以采收。移栽株行距为4~6 cm,然后浇1次透水。移栽后15~20 d施1次氮肥。
④肥水管理 出苗后根据季节、温度,每天喷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并视植株长势适当追肥1~3次,每次每667m2施尿素2.5~5.0 kg、 水溶肥 (20-20-20+
茼蒿对土质要求不严,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有利于茼蒿品质和产量的提高,长江流域大棚栽培应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灌排便利的地块。前茬收获后,田块翻耕15~20 cm深,整平、耙细。结合翻耕每667m2施三元复合肥50 kg或52%专用配方 肥 (N ∶P2O5∶K2O=25 ∶9 ∶18)20~25 kg作基肥,然后作成宽1.2~1.5m(连沟)的深沟高畦。TE)3 kg。
⑤水培茼蒿营养液管理技术 营养液配方可选用日本山崎茼蒿标准配方;营养液浓度管理:一般以EC值1.5~2.0 mS/cm为宜,定植初期为0.7~1.0mS/cm,后期浓度逐渐提高;营养液酸碱度控制:每周定期测定营养液酸碱度1次,适宜的pH值为6.0~6.5,若营养液pH值高于或低于此范围,应及时调整;供液方式: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开启水泵2~3次,进行供液,每次供液15min,夜间可以不开启水泵。
一般播后30~40 d、苗高20~25 cm时采收为宜。采收过早,苗虽嫩,但生长量不足,产量偏低;采收过迟,苗高超过30 cm后,下部茎易老化空心,底部叶黄化,品质降低,商品性状变差。为保持产品鲜嫩,收获宜在早晨进行。冬春茬茼蒿如果收获过晚,则茎叶硬化、品质下降。夏秋季采收不及时,高温会导致节间伸长,抽薹开花,茎叶老化,品质低劣。
茼蒿采收分为一次性采收和分期采收。a.一次性采收。在播后40~50 d,当植株长到15~20 cm,距地面2~3 cm割收,捆成小把上市。b.分期采收。有2种方法:一是疏苗采收,当苗高15 cm左右时,选大株分期分批采收,先摘大苗、密生苗间收,待小苗长大后再次采收;二是苗高约25 cm时,在茎基部保留1~2个侧芽割收。收后侧芽萌发,长成2个嫩枝,嫩枝长大后若田间植株不太密闭,可将其从基部留1~2叶摘收,使再生侧枝继续生长。也可以将植株全部采收。每次采收后,及时浇水追肥,以促进侧芽的萌发和生长,隔20~30 d,可以再收割1次,每次每667m2采收产量为1 000~1 500 kg。采前 7~10 d用 20~50mg/L赤霉素喷洒,可以显著促进生长,增产10%~30%。
大棚栽培可以推广机械化采收,但整个种植过程宜标准化,包括精细化整地与作畦、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等。
茼蒿常温下贮藏1 d,叶片即见萎蔫,其最适贮藏温度为0℃,可贮存10~14 d。贮藏期间最好保持相对湿度为98%~100%,但不能有凝结水聚于叶上,否则也易腐烂,采收后立即预冷很重要。
可在春播生产田中选留具该品种特性的健壮种株,待苗长大后及时剔除杂苗、病苗、弱苗。保持行株距30 cm×30 cm,4~5月开花,6月上旬果实成熟。分2~3次采收,先收主茎,再收侧枝。收后晒干,压碎果球,簸净。一般每667m2可收种子80~100 kg。
茼蒿整个植株具有特殊的清香气味,对病虫有独特的驱避作用。大棚茼蒿生长期短,病虫害少,一般以防为主,尽量减少用药,注意农药使用的安全间隔期。
①症状特征 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为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1周时,干枯死亡,但不倒伏。发病较轻的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过大,发病部位可见淡褐色蛛丝状霉。
②防治方法 控制苗期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及时揭盖地膜和小拱棚薄膜。发病初期可喷洒38%噁霜·菌酯水剂8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41%聚砹·嘧霉胺水剂600倍液,隔7~10 d喷1次。
①症状特征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片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深褐色,微具轮纹,边缘紫褐色,外围具变色而未死寄主组织,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②防治方法 与瓜类、茄果类、十字花科类等蔬菜实行2 a以上轮作;选择排水良好地块条播,保证合理种植密度,利于通风;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提倡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性和生长势;晴天膜下浇水,严禁大水漫灌;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温室湿度;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带出温室外销毁处理。发病初期,每667m2喷施6.5%甲霉灵粉尘剂1 kg,7 d喷1次,连喷2~3次。也可在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液6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 d防治1次,共防治1~2次。
①症状特征 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发生初期,先在植株下部老叶上产生淡黄色近圆形或多角形病斑,逐渐向中上部蔓延,后期病斑变为黄褐色,病重时多数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发黄枯死。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霜状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子梗及孢子囊。
②防治方法 合理轮作,与非菊科蔬菜进行2~3 a轮作,种植前和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落叶,集中妥善处理,减少病菌来源;采用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适当稀植,避免密度过大,浇小水,严禁大水漫灌。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浇灌后及时放风排湿,降低湿度,可控制病害发生。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每667m2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1 kg或45%百菌清烟雾剂0.5 kg熏烟防治,对霜霉病防治效果好。也可在发病初期用69%安克·锰锌 (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800倍液、64%杀毒矾 (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隔5~7 d防治1次,共防治1~2次。
①症状特征 苗期发病,引起茼蒿死苗、烂棵,病苗上产生许多灰霉。成株期多从下部老叶开始发病,形成水浸状不规则腐烂,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内可使成片植株发病坏死,病斑表面产生灰色霉状物。
②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摘除病叶、病残体;调节温室小气候,避免出现低温高湿,减少病害发生;雾霾阴雨天气及时短时通风降湿;晴天封闭温室,提高室温;小水膜下浇灌,降低温室内空气湿度,控制发病。发病初期,傍晚每667m2用10%速克灵(腐霉利)烟剂0.25 kg,点燃后密闭,次日早晨通风,对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或每667m2用6.5%甲霉灵粉尘剂1 kg、2.5%灭克粉尘剂1 kg喷粉防治。也可用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40%施加乐(嘧霉胺)悬浮剂8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喷2~3次。
①为害特点 以成、若虫成群密集吸食叶片汁液,使叶卷缩变形,植株生长不良,并可大量排泄蜜露,引起煤污病。此外,还传播病毒病。
②防治方法 进行合理轮作倒茬;清除田内外杂草,消灭寄主植物,减少虫源;合理密植,增施基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蚜能力;用黄板诱杀有翅蚜,黄板规格为25~40 cm,667m2悬挂30~40块,悬挂高度为植株上部30~40 cm。在以上方法不能有效控制蚜虫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1 000~2 000倍液或25%抗蚜威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喷雾,隔5~7 d防治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