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名工程”: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①

2019-03-12 22:39
中小学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摘要“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是教育高端领军人才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培养的实践探索,迄今已进入第四个周期。“双名工程”注重项目的顶层设计和“选、育、管”环节的落实,坚持基地培养模式,为上海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杰出校长和教师。未来“双名工程”将在设置分层培养体系、合力攻克教育难点、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方面进行探索突破。

关键词上海基础教育观察;“双名工程”;教育领军人才;基地培养模式;学习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1-0009-05

教育领军人才是干部教师队伍的标杆,是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其规模与质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时当地教育水平的高下。上海市历来重视教育领军人才的培养,自2005年启动第一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双名工程”)以来,至今已走过十余个年头,进入第四期培养阶段。“双名工程”凭借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上海市基础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杰出校长和教师,有力提升了上海市基础教育的内涵和质量,是上海基础教育享誉世界的秘密,也是未来上海教育现代化的动力引擎。

一、立足时代背景,开展“双名工程”顶层设计与实践

“双名工程”的缘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本世纪初,社会发展提出了要培养高素质、多样化、创新性人才的目标,相应地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二是彼时上海基础教育领域正面临着师资队伍“青黄不接”的局面,一批知名校长和教师退休,新的领军型校长和教师后继乏人。三是当时社会上出现“教育家在哪里”之问,“教育家办教育”成为新的教育战略。上海市“双名工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教育高端领军人才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培养的实践探索。

第一期“双名工程”历时2年,基地总数31个;第二期“双名工程”历时3年,基地总数56个;第三期“双名工程”历时5年,基地总数63个;第四期已经在2018年正式开始,分为三个计划, 其中“高峰计划”37人,“攻关计划”109人,攻关后备人员1047人,“种子计划”有16个区在区域展开(详见表1)。

十余年来,“双名工程”以培养教育领军人才为目标,坚持结果导向、任务驱动、问题中心,建立了“市区联动,多方互动”的组织机制,将“做项目”和“做研究”结合起来,将学习共同体、参与式学习、情境学习、行动学习等理论融入培养工作,开发了专业素养与师德修养并重,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德业双修、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创建了“打破局限、挑战极限”的培养方式,形成了“实训教研、实战检验”的评价理念,走出了规模化培养教育领军人才之路。

二、落实“选、育、管”环节,完善“双名工程”运行机制

“双名工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完善的机制保障,为此我们采取了如下举措。

1. 组织管理: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

“双名工程”的组织和管理采取市、区、校三级联动机制,由上海市教委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统筹管理与协调运作。各区教育局、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和有关中小学作为“双名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力支持机构,为本区的名师名校长基地提供服务和保障。

其中,以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为主的管理协调团队,组建了包括市级专家指导团、学科管理组组长和基地通讯员在内的辅助管理队伍,为“双名工程”基地提供高效快捷的管理及服务工作。市级专家指导团负责为“双名工程”的整体规划和市级专项活动出谋划策,并对基地的综合展示活动进行指导和点评;学科管理组组长协助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对各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基地通讯员负责上级管理团队与本基地之间的上传下达,及时交流分享各基地的鲜活经验,辐射教育教学成果。

各区教育局和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加强本区学员的培养、管理并提供其所在区县的成果辐射平台,同时在市级经费资助下,于区域层面开展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为“双名工程”学员的选拔提供良好储备。

基地主持人所在中小学对于“双名”基地的日常活动提供专门的活动场地和相关资源。基地学员所在学校对于他们基地研修活动也给予极大的支持,如适当减少学员在学校的教学工作量,为基地活动提供各类所需资源等。

2. 学员遴选:“自愿报名+层级筛选”机制

与已往由学校或区级层面筛选的方式不同,“双名工程”的学員采取在全市范围内由校长和教师自愿报名与层级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大量优秀人才由此在遴选中脱颖而出,入选名校长、名教师后备行列。现有研究普遍认为:优秀教师必须具备负责任、同情心、创造力等要素,相比“新手教师”,“专家型教师”在自我意识、创造性、批判与质疑、专注与坚持、职业情感上具有更为积极的特征,这表明人格特征是教育领军人才成长中的关键性和基础性要素。因此,在第三期“双名工程”学员遴选中,我们突出强调了积极进取的人格特质,如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学习愿望、具备发展潜质等。

3. 培养方式:“主持人带队+基地培养”机制

基地培养机制是前三期“双名工程”中始终坚持的最主要的培养方法。基地培养要求突出学员的主体性,以目标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采用互动参与的任务式培训,由基地主持人、学员共同商议提出有针对性的任务,然后学员围绕任务自主学习、研制计划、参与实施、完成任务、形成报告。具体包括以下任务形式:主持或参与项目与课题、开设讲座或举办论坛、示范教学和带教新人、策划活动、撰写专著。另外,“双名工程”还将基地研修活动纳入上海市教师教育学分制管理,以确保学员能够坚持参加长达数年的基地培养活动。

基地主持人是基地培养中的关键因素。参与“双名工程”的基地主持人多是来自中小学(幼儿园)一线的优秀教师或学校管理者,如第一期的基地主持人于漪老师、唐盛昌校长及刘京海校长,都具有从初为人师到有经验、再到专业化的全程经历,能以自身亲历叙说专业成长的方法和路径;同时他们或在学科教学、学生工作,或在学校管理方面有着过硬的功力和丰富的实践智慧,能与被指导者话语天然融合;他们还具有教育情怀、仁爱之心、专业追求,能以其人格魅力和教育智慧给学员以精神滋养。

三、坚持基地培养模式,力保“双名工程”取得实效

基地培养是“双名工程”中始终坚持的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持续探索,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做法,有力推动了“双名工程”取得实效。

1. 打造基于共同愿景的学习共同体

“双名工程”中的每一个基地都由主持人和学员组成,并由基地主持人根据学科特点和本基地培养计劃等组织配备专家指导团队。基地成员之间通过建立共同愿景、立足教育实践场域、师徒带教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共同成长。

其一,自主组建学习共同体。经过前三期的探索,“双名工程”中各基地主持人、专家指导团队、学员,均采取“自主申报、组织审核”的方式产生,不同学科、学段的基地主持人与相关范围内的学员双向互选,给予所有学习者充分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实现各个基地从起初的“组织学习”转向“学习共同体”建设。基地组建之后,所有学员和主持人共同协商制定本基地和学员个体的培养目标,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打破个人成长的壁垒。

其二,立足教育实践场域开展研习。“双名工程”基地坚持名师培训在课堂的思路,将名师基地的学习场域扎根于学校教育管理和课堂教学一线。在真实的工作空间中,名师培训回归课堂,聚焦课堂解析、案例分析和问题研讨等;名校长培训回归学校管理实践,发现管理难题,探索破解之道。

其三,师徒带教促匠心传承。在基地培养模式中,跨区、跨校的基地主持人成为引领共同学习的领导者和资源提供者。在师徒带教中,学员有3~5年的时间与基地主持人面对面接触学习,有些基地还为学员提供跟岗学习的机会,使学员能够切身观察、体会、学习名师和名校长的人格特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员不仅学到了显性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充分领悟专家型教师与校长的人格素养、缄默知识等。

其四,同伴互助营造共生共长氛围。基地采取多名学员“同学”的方式开展活动,营造积极表达和虚心接受意见的良好氛围,使“同学者”在不同思维和观点的碰撞中相互汲取经验,共生共长,并通过走进学员单位、学员之间的互访研修等,现场领略“同学者”的办学成就。“同学者”既互为资源,又因同处于上升期,在发展机会、上升通道等方面存在一定竞争关系,因此助力了学员的加速成长。

2. 设置结构合理、分级实施的培训课程

“双名工程”基于培养教育领军人才的目标,通过设置通识培训、学科培训与自主研修三个模块课程,并整合全市、国内、国际的优质资源,为学员提供包括专家讲座、教学观摩、展示交流、网络课程、外出游学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高质量课程内容。其中,通识培训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和教师专业发展中心负责规划,内容为通识类讲座、名校游学等,所有基地课程内容一致;学科培训主要以名校长或名师基地为主,由于学科和学段的不同,不同基地的研修内容也各不相同;自主研修由学员自行规划和实施,基地主持人对其进行指导和管理。

基地课程在组织实施上采用市级统一安排和基地自主安排两种方式。市级统一安排的课程主要是通识培训,如第三期计划中,每年要求学员完成32学时,总计160学时。基地课程内容由基地与学员互相匹配而设计,主要分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部分,并有明确的课时要求。如在第三期计划中,就要求每个基地每年完成124课时、总计620课时的培养内容。同时,基地主持人会在对每位学员进行深入了解后,引导他们制订个人研修计划,基地课程也会针对学员的特点进行设计和调整,以便让学员们在基地学习中获得较大的进步。

3. 凸显“实战”为导向的研修方式

“双名工程”的研修不是从理论到理论,而是强调在实践中研修实践问题。教育实训成为“双名工程”的培养特色,“扎根于学校教育实践,在实践问题的探究中成长”成为一条主线。同时,培训并非指定内容的统一的“批量”生产,而是分学段、学科的组合,因此每个基地在培养操作上都彰显出个性化特点,呈现出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

例如:张人利名校长培养基地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中形成了“四回合”培训操作模式,引领基地学员基于实践进行不同观点的碰撞与理念的对话,并实现基地主持人所在学校与学员校共同发展,在对话中攻坚克难。又如:政治学科二组基地紧紧抓住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始终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思考研究:(1)相对成熟的政治课教师需要思考哪些问题?(2)当这些教师否定部分经验之后,需要什么取而代之?(3)如何帮助他们确立新的专业发展起点并努力推动?针对这些问题,主持人与学员进行个别交流,对学员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帮助学员掌握理性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思想方法。

4. 搭建学习、展示、成果辐射的市级平台

“双名工程”坚持从实践中来、反思实践、服务实践的理念。各基地主持人综合运用个人的影响力及基地、区域和社会多方优质资源,为学员搭建高品质的研习平台,形成了特有的、开放的学科文化交流圈,也为更大区域间的教育交流和互动搭建了平台。各基地还借助举办或参办教育论坛的契机,推进学员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展示,基地主持人和学员们通过展示活动进一步梳理和提炼基地培养成果,让“双名工程”的培养成效从经验性向理论性提升,从隐性向显性转化,基地的活动形式从组内研习扩展到对外辐射。

“双名工程”实施过程中,95%的学员都有辐射带教工作,他们需作为“种子”辐射传递相关经验,每人带教人数在4~10人。为进一步促进学员的专业成长,丰富学员成果形式,并发挥基地成果的辐射作用,“双名工程”各学科基地均为学科教师开发了优质视频课程资源,作为市级课程资源辐射到每位教师。在此基础上,名师基地学员陆续成长为教研组长、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区学科高地负责人、区骨干教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将基地的学习收获在更大的层面上实践,实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的发展。目前,全上海市共建立了近3000个学科团队、名师工作室、学科高地、学科基地,有力助推了区域教研氛围的形成与学术水平的提高。“双名工程”的运作模式也为市内区级、校级高端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启示,一些区级或校级名师工作室纷纷成立,既创新了骨干教师的培养模式,又形成了系统的、相互衔接的后备教育人才储备与培养体系。

四、传承优秀经验,推动“双名工程”持续高质量进行

“双名工程”前三期持续十余年,共培养了近3000名学员,从中产生了158名上海市特级教师、105名特级校长,共培养主持人221人……迄今为止,“双名工程”主持人与学员公开出版学术著作约350部,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0多篇,整体上提升了上海基础教育在全国乃至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如今,“双名工程”已进入第四个周期。项目将在传承前三期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系统设计、分层培养,并聚合国内外最优质资源,统整多方力量,协力支持项目的高质量运行。

1. 设置分层培养体系

第四期“双名工程”坚持人才高峰建设和梯队培养储备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整体地设计高端教师和校长培养体系。针对不同梯队培养对象,分别设置“高峰计划”“攻关计划”与“种子计划”。“高峰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厚实专业素养、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型校长和教师;“攻关计划”旨在培养具有较强育德能力、扎实学科理论和先进管理理念的校长和教师;“种子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学科素养、精于学科教学的教师。

2. 合力攻克教育难点

第四期“双名工程”聚焦解决基础教育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以及学科德育与全员全程育人的关键问题,以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为基础,坚持教师个人学习、独立研究和个体实践与团队成员共同学习、协同进步和携手发展相结合,于实践中加强研究,在任务中接受挑战,从团队中实现发展。在学科研究、课程建设、教学设计、课堂实践、作业辅导、教学评价等领域,通过团队合作等手段,研发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成果,建设学科教学高地。

3. 整合资源促教育均衡

第四期“双名工程”将建设一批“双名工程”实践校,助力上海市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发展。也就是将一批“强校工程”实验校作为第四期“双名工程”的实践校,并确保每所实验校中常驻一名市级名校长和两名名师后备人选,这样既保证“双名工程”有了实践基地,进而加快推进研修成果的实践应用,又能促进实验校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

(编辑 王淑清)

注释:

①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教师职后成长机理及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A17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学习共同体
简论中学体育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构建中学生物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研究
如何运用“学习共同体”提高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基于“微信群”的大学生英语学习共同体建设
翻转课堂中“学习共同体”构建初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