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佳
中學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堂课,基本都能讲到这篇文章中的写景艺术,并且作为课程的重点教学内容。但很少有老师能将文章中的写景特色应用于写景类作文教学之中。由于写作不是专门开设的课程,是穿插在语文课程教学之中的,因而教师教学要注重阅读讲解与写作相结合。目前语文教学里教材篇目讲解落实在写作方面时常一笔带过,教师注重阅读教学,忽略写作教学。从课时安排上来看,语文课在初中一年级每天都至少有一节,但是作文课却是两周只有一次,时间为较长的两个小时,习作课上教师进行简要的理论讲解后,就开始让学生自写作文。作文教学陷入困境模式。中学生最先接触的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文章全部都是写景类,但是学习完整个单元对学生写作文的提高并不显著。写景类作文是相比于写人,叙事类作文是更高一层次的作文教学类型,因此难度相比也要更大些。写景类作文更加注重实际、亲眼所见之物,鉴于这种类型作文的特殊性,它对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求十分高,教师在教授写景类作文写作的一般方法时,往往都会强调语言的艺术性即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些全部掌握的基础上,学生写的作文才算是一篇合格的写景类作文。教师看到学生此类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也在思考写景类作文教学的新出路。
通过对于相关资料的查阅,看到目前学生学此类作文的现状,学生表示语文课文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写作能力帮助不大,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写不出来无从下笔,以及学生写的写景类作文经常陷入“走马观花”的误区,他们在作文中想要表达与描绘的景有很多,但难以把景写活。写景作文的真实性特点,使学生感到困惑,他们并不是每一处景物都仔细观察过,都能亲身所感。中学生里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可见学生对于写作文的态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用鲁迅先生的文章教会学生写作文,先是从心理上打破学生对于鲁迅先生文章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写景类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文章入选现行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的有很多,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社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等等,以回忆性散文和小说为主。鲁迅具有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善于用形象化的语言对人物、客观事物进行描写,把对象表达得形象鲜明,客观事物描绘得活灵活现。[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于一九二六年九月十八日发表在《莽原》上的一篇散文,2016年选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巧妙的写景技巧,主要介绍了两大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通过对于百草园情、景的叙述与描写,突出百草园的“乐”;对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人物介绍,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压抑”。这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新生,他们语文学习和写作都处于积累阶段,学习教材中经典的写景叙事类文章,有助于为学生日后写此类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写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把景写活。作者在文章中描写的百草园的景物,都是抓住它们本身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叙述,例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2]。叫天子又叫云雀,是一种形状像雀的鸟,飞得很高,喜欢捕捉小虫,所以作者写到直窜云霄、轻捷,并把它放在黄蜂之后进行描写。在写到何首乌,它本就有用作药物的功效,作者在文章中就是抓住这一特点写到何首乌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成仙。等等在文章中的景物都是抓住主要特点进行描写的。第二,在结构上层次分明,融情于景。文章按照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的行文布局。百草园的叙述中先整体后局部,先概括的写整体景色,后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的景。作者在文章中介绍百草园之景,从春、夏、秋、冬四季进行描写,文章中“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角树”[2]等描绘春景;“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2],以及写到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的夏景;“油蛉低唱,蟋蟀弹琴,小球似的覆盆子”[2]写出了作者对虫声的欣赏,写覆盆子的形、色、味都透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展现了一幅动态的秋景图;冬季捕鸟的过程写出了百草园给爱玩的孩子带来的无穷乐趣。第三,观察景色的角度多元化。在文章中写到碧绿的菜畦,蟋蟀们弹琴,曾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根,又酸又甜的覆盆子,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多角度进行描写。还有文章中不仅写皂荚树,覆盆子这样的植物,还写到斑蝥,蟋蟀之类的动物。以及写到的传说中赤练蛇,美女蛇的故事等,可见这篇文章在写景方面的独特与出彩之处。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写景类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文是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中学语文课文体现着语文的课程目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认为:阅读中的读与写是与生俱来的依存关系,语文教学的最明显,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读写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的教学目的。[3]因此学习语文课文对于写景类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在会观察的基础上,教学生描写要虚实结合,引导学生写出身临其境之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介绍百草园泥墙根一带的景,写到“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2]。作者在这先是仔细观察过百草园之景,而后才发现泥墙根这处美景,可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写景类作文教学的起点。通过观察学生才知道一篇作文重点应该写哪,怎么才能写的详略得当。详写景色又该如何写呢?中学生写作文,尤其是写景类作文,容易陷入较真的误区,他们在作文中实事求是的写出所见之景,这样的文章往往不具备语言的魅力。对于泥墙根一带景色描写时,作者通过孩子对于昆虫语言,体态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儿童在自然环境面前的欢乐场景。教师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相关练习,例如:水鸟张开有力的翅膀向天边飞去。让学生扩句。改为:“哗哗”的水声惊动了丛中栖息的水鸟。它们即刻煽动着有力的翅膀,向天边的红霞飞去,优美的翅膀在空中划开一道道弧线,又把水天,分为两景……也可以在课后给同学们布置作业,回家后观察自己家的花园、阳台等景色,下次上课大家相互交流。写景类作文如果注重虚实结合,善于联想,这样的语言所绘之景必然是引人入胜的。学生在学习写景作文之时,要训练对于看到之景的联想,把景写活,发挥自己想象与自身情感相结合,描绘出倾注自身情感的美景。
第二,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学生感悟景物描写可用一景多写的方法,描绘出丰富多彩之景。写景类作文教学中,尤其是对于初中生刚开始写这类作文来说,就要让他们对于这类作文的写作有正确的认识,一篇好的写景作文不在于文章写的景有多少,而在于能否把一个景写好,写美。一处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描写。[4]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光是写百草园这一处景,就写到“紫红的桑葚,鸣蝉的长吟,按住斑蝥的脊梁它喷的烟雾,覆盆子的酸甜”[2]等从多角度描绘景物,写出了百草园丰富多彩的景色。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小练习,如,教师带全班同学在操场上欣赏夕阳,要求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要参加,并且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来描述自己所看到的夕阳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的回答各有差异,却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夕阳景色之美。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写景类作文教学也是如此,运用一景多写的方法,不仅启发学生思维,还使景色描写丰富多彩。比如,还可以让学生介绍学校的景色。同学们大多提笔都会写到学校的教学楼,操场,实验楼等,学生虽然介绍的景物有很多,但整篇文章多给人空洞之感,是由于并没有抓住重点详细介绍一景。教师此时可教学生如何从多角度出发详写一处景,比如写操场,可以从四季,操场的不同景色,同学们在操场上不同时期的活动,甚至于可以再细化写操场里的某一处景(注意描绘出景物的典型特征)等。写景类的作文对于一景的推敲琢磨胜过对于多景色的轻描淡写。
第三,教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赏析文本,学会文章中运用的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的写作方法,来展现活灵活现之景。在写景类作文教学之中,教师在教会学生对于景色的细节描写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文章结构的谋篇布局。这不仅体现在景色描写要按照一定的时间,空间等顺序,还可以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去思考,在景色描写中注重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动静结合的描写在写景类文章中无疑是增光添彩的。基于对文章内容的熟悉,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层次划分,再进一步分析文本。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描写夏季百草园的景与冬天百草园雪地捕鸟的景时,一动一静的两幅不同的画面都在表现着作者儿时在百草园生活的樂趣,增强了这一幅百草园美景图的动感,营造出了极具感染力的意境。在细节描写时,也能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如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三味书屋后园时也写到景的静与人的闹相映衬,把作者童年读书的地方描绘得真实可感。教师讲解后,可布置相关练习,如让学生自己分析学过的写景类文章中的写作方法并思考如何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一处公园,可以从公园的静谧描绘景色,孩童的戏耍等角度,训练学生写作方法动静结合的运用。
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写景类作文教学的价值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媒介,在对教材的不断钻研之中,教师要抛砖引玉,从写景类作文教学来看,教师要教好一篇写景类的课文,要借教材中文本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现精神,创新思维。要注重培养他们从课文中来到作文中去的意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写景类作文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首先,语文课文的学习为写作教学提供基本的蓝本,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文章框架,指导作文教学。写文章犹如建造房屋,下笔前须有一个合理的总体构想,才能一挥而就。[5]学生最初接触的写景类文章就是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写景类文章大都是有相通之处,从行文布局来看,写景类文章的叙述都是有一定的顺序,具有层次感,情感也是随着景色描写到达高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是叙述百草园之景后至三味书屋之景,从结构来看十分清晰。教材中选取的文章为我们在写作教学中的写景类文章教学提供可以借鉴的模式。使学生有最基本的写景类作文该有的框架,而不是盲目嫁接,所写的文章毫无章法可言。教材中的所选篇目就是最好的作文教学中的“范文”。
其次,语文课文对于写作教学而言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的方式。给学生创设文章中的类似情景,先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文字进行叙述,之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是如何写的,哪里写的比我们好?为什么写的好?好在哪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介绍自己儿时生活的地方百草园的?各位同学又是怎么向别人介绍你生活的地方呢?大家说谁介绍的地方更有趣?重复性的加强学生在写作这方面的训练,不断探究教材中的文本写作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在学懂教材文本的基础上教学生化为己用,以达成交流探究式的作文教学目标,使写作教学的课堂寓教于乐。
最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写作教学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从写景作文教学角度来看,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写景类文章十分多,如朱自清先生的《春》,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等,但是学生往往觉得对自己写作方面的帮助并不大。长此以往,不仅影响语文教材中课文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看到此类作文产生恐惧感。通过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分析,可见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教师的推敲,不光是应用于写景类作文教学,教材中的课文对于写作教学中不同类型的作文教学都具有可借鉴性,教师在教懂学生一篇文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活用这篇文章,这对于写作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课程教学要真正地做到读写结合,读写并重。写景类作文教学要立足文本推陈出新,不断探讨新的写作方法以及教学思路,以达到帮助学生写出一篇出彩的写景类文章的目的,让写景类作文的教学不再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困境。
参考文献:
[1]胡艳婷.学“鲁”求“迅”——初中语文鲁迅部分作品教学浅谈[J].基础教育,2013(12).
[2]温儒敏.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余映潮.余映潮的语文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4]臧岚.浅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描写技巧[J].语文教学通讯,2017(4).
[5]栾娟.基于初中语文教材的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